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研究,合理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氮肥的合理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期定位试验中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了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MNPK、MNPK')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稻米的加工品质受施肥制度的影响较小,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大,长期施肥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3)长期施肥直链淀粉(amylase)含量提高,这说明长期施肥对稻米的食用及蒸煮品质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4)MNPK'处理对稻米淀粉粘度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同时明显地提高了稻米籽粒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这说明长期有机无机肥增量配施有利于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施肥技术对提高稻谷产量与稻米品质,降低投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基肥使用的肥料品种对单季晚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基肥使用提供依据,以期提高水稻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广大农村施肥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进行试验设计,探讨了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施肥水平并不会获得水稻更高产量,相反会导致品质水平下降及肥料利用率降低;适当的施用有机肥会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起到养田、保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太湖稻区最佳的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46为材料,设置 4个肥料用量处理,分别是农民习惯施肥亩施纯氮20.0 kg和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亩施纯氮18.0 kg、16.5 kg、15.0 kg 3个施肥量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习惯施肥,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随着肥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亩施含纯氮16.5 kg的缓混肥可以在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三大肥量因子是决定水稻产量的最要因子,氮、磷、钾合理配比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改善稻米外观与综合品质。该试验在氮肥与钾肥用量固定的前提下,对磷肥的施用量进行调整,寻找通过合理调控氮、磷配比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磷肥施用量,起到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相比,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稻米品质,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其增产的途径是前期促进早分蘖、后期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在保证水稻足够有效穗数的同时,提高结实率,增加穗实粒数。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肥比例是实施该项技术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的合理使用与否,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本试验旨在通过水稻上进行有机、无机不同肥料的配比试验,以研究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索出一套省工节本、优质高效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矿质营养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调控全生育期施肥量和各生育期施肥比例是施肥技术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矿质营养在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且各种矿质元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不仅如此,矿质营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还存在品种间、品质指标(特性)间的差异.因此,在优质米生产中,针对某一主栽品种,应全面考虑肥料类型、施肥量、前后生育期施肥比例及不同品质指标间的协调关系,制定施肥方案,以提高稻米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比较,试验得出: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其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以及增产效果均以“微生物活性肥 有机肥 化肥”的处理最高。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活性肥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比单一施用一种肥料能够更明显地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肥不同配比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中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现在生产上以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三大肥料为主,通过对肥料不同的配比,对提高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的生育期间群体性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国良  陈冬平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7-2278
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产量的效应表现为:氮肥>磷肥>硅肥>钾肥>酵素菌叶面肥。多种肥料配合使用要比单一使用氮肥和两种肥料配合使用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有机氮素肥料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有机活性氮素肥料(简称OAN)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其生产应用配套技术。以‘嘉引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和4种不同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T2处理(OAN配合磷钾肥施用)与对照及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水稻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比T1处理(尿素配合磷钾肥施用)增产0.95%,比T3处理(单施OAN)增产12.94%,比T4处理(单施尿素)增产9.45%;稻米粒长和胶稠度增加,垩白米率降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外观品质、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有所改善。OAN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具有促进水稻植株生长、增加籽粒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与传统习惯施肥相比。禾苗素质较好,产量较高、增产2.55%,且投入成本少,同时可改善稻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肥料种类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稻桂小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化肥、德隆有机肥、长效控释肥、不施肥空白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得隆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处理,导致其产量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处理。不同肥料种类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稻米食用蒸煮品质影响不大,对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则较明显。在加工品质方面,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精米率,德隆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整精米率要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在外观品质方面,3种肥料种类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其中,化肥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大。施肥会导致稻米中Hg、As、Cd含量的提高,降低卫生品质。其中,3种肥料种类处理稻米Hg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化肥和长效控释肥处理的As含量以及长效控释肥处理的Cd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在此试验条件下,施用化肥和德隆有机肥有利于优质稻获得高产,并将稻米品质提升到较高水平;施用德隆有机肥最有利于稻米获得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肥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既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但在目前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常有肥害发生,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肥料种类、用量及施肥方法等都会对小麦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试验通过弱筋小麦“宁麦9号”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粳稻品种“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其群体生长、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海丰农场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在K 2处理下产量最高,其实际产量达656.79 kg/667 m2,比不施钾肥(K0)增产20.0%.施用适量的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提高了水稻单株成穗率.施钾可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逐渐上升,降低了糊化温度、消减值,提高了最高黏度和崩解值,改善了稻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 m2施钾肥2.4 kg为较佳.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等粮食作物而言,栽培技术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改善,在采用同一品种的情况下,栽培技术是否科学对稻米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播种期、栽培方式、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稻鳖共生体系中不同施肥类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常用的水稻品种赣晚籼40号为试验材料,在稻鳖共生体系中,研究不同施肥类型(纯无机肥、无机和有机肥配施、纯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类型条件下,稻鳖共生可以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与稻田不养鳖相比,稻鳖共生精米率总体升高0.6%、垩白度降低10%、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12.3%,稻鳖共生体系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施用有机肥处理较施用无机肥处理精米率分别升高了0.2%和1.3%、垩白度降低了15.4%和23.3%、水稻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了8.9%和12.8%,对黏滞性(RVA)影响表现为稻鳖共生体系中施用有机肥会明显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糊化温度;稻鳖共生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稻鳖共生体中不同施肥类型对产量和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完全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可提高水稻产量,稻鳖共生体系中施有机肥、无机有机肥配施较稻田不养鳖施无机肥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22.0%和14.9%,主要是通过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