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2012年第9期23页)池塘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源水处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池塘水处理等方面。养殖用水和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殖排放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一、源水处理系统在选址时应首先选择有良好水源水质的地区,如果源水水质存在问题或阶段性不能满足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冬武 《湖南农业》2012,(11):22-23
(续2012年第10期21页)二、排放水处理系统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放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已成为主要的面源污染之一。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是池塘养殖生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也有采用生化、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3.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放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已成为主要的面源污染之一。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是池塘养殖生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分析对虾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环境的差异及探讨简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试验借助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对比两系统水质因子,分析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前后各水质因子的变化.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12.6mg/L;池塘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9~4.8mg/L,远低于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0.4~140.0mg/L:工厂化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2.6~220.4mg/L.方差分析表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TSS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1);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经沉淀池处理后,TSS含量降低了66.9%;经栽培有裙带菜的养殖槽,废水中TAN、NO2-N、NO3-N和PO4-P分别降低了58.1.0%、43.0%、55.9%和29.1%.来自工厂化养殖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该实验设计的简易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淡水集中连片池塘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水质标识指数法,以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氨氮(TAN)、总氮(TN)、总磷(TP)作为单因子参评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对淡水养殖小区进水源、池塘养殖尾水和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排放水进行综合水质的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在本集中连片池塘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构成的淡水养殖小区中,进水源主要污染物为TN;养殖池塘主要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P、TSS;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养殖尾水综合水质净化发挥重要作用,东区池塘养殖尾水经尾水处理系统(S1)处理后,综合水质得到改善(IΔX1.X2=13%),主要污染物TN得到显著改善(IΔX1.X2=23%),西区池塘养殖尾水经尾水处理系统(S2)处理后,综合水质略有改善(IΔX1.X2=9%);利用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水产养殖尾水实施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达到或优于养殖小区进水源综合水质的水平,并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且未对邻近自然水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略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淡水混养鱼塘水质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淡水混养鱼塘养殖水质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5~10月对广西武鸣县淡水鱼类主养区的3口池塘进行水质监测.测定养殖周期内TN、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NH4+-N、DO、NO2--N含量,分别以地表水环境功能标准和淡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对养殖池塘以及排水口水质进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武鸣县混养鱼塘养殖周期内池塘水质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达标率为72.1%,出水口水质达到我国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中的一级标准.说明武鸣县淡水混养鱼塘水环境综合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池塘废水排放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7.
探讨改善池塘水产养殖水质的方法与途径,从有害的水处理药剂向低毒无公害和物理、生态复合多功能的水处理方向发展,对于水产品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天津市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排放及处理情况,选取了10家代表性的海水养殖企业进行尾水水质和尾水处理效果调查。参照《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2007版),自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采取了57组样品,分别测定了无机氮、COD、悬浮物、活性磷酸盐、p H值和盐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尾水的COD、悬浮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22.81%、26.32%、84.21%和85.96%。由此可见,目前天津市工厂化养殖尾水整体水质情况不够理想,现有的尾水处理效率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2007版)中的相关标准过于严格,对于工厂化养殖尾水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9.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鳢1号养殖水体SS、COD、NH3-N含量均较乌鳢养殖水体降低,与运河本底水质较为接近;1个养殖周期内杭鳢1号相比传统乌鳢养殖换水次数减少8~10次,单位面积减少污水排放量达80%,减少总磷污染物排放达87.18%,减少总氮污染物排放达92.97%。对2个品种池塘水样的重金属检测结果发现乌鳢池塘水样铅指标较高,存在重金属超标隐患;杭鳢1号检测结果达到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因此,认为杭鳢1号的养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乌鳢养殖的面源污染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通过杭鳢1号养殖的大力推广,可提升乌鳢养殖产业,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净化池塘养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已成为渔业养殖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对常用的池塘养殖水体处理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着重讨论了渔农结合处理池塘养殖水的研究进展,养殖水经稻田、藕田等处理后,可有效降低TN、T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发展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水产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和重复利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许多养殖者由于对水处理技术知之甚少,对水质处理不够重视,经常发生鱼、虾放苗即死和养殖过程中经常患病及死亡现象。因此,对养殖用水经常进行净化处理,是实现水产品健康高效养殖的一项必学技术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池塘养殖系统的效益,构建设施化池塘序批式养殖系统,并从养殖结果、水质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其应用效果,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对试验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养殖结果和养殖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通过有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手段,能保证养殖期间水质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宗淡水鱼类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668 kg,产值21 859元,利润5 418元。结果表明,通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质,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镇江市某热能公司原水水质和除盐水水质要求,详细介绍了该公司除盐水站现有水处理工艺流程、不同处理阶段工艺原理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产综合养殖池塘内,畜禽-水-鱼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池塘水作为中间载体负荷很大,水质污染严重,甚至有的池塘难以养鱼,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周边环境。因此,了解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途径,并有针对性地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让有限的水体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促进池塘养鱼的健康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1.1水过肥,水华发生多在综合养殖环境下,畜禽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尿排泄物等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对河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东瑞  赵凌宇  王玉花  顾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3-19543,19545
[目的]采用微生态制剂对太湖堤岸内塘大面积河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原位净化研究。[方法]以"加酶益生素(水产专用)""BZT(除氮)"和"水产专用如金益生菌原液"3种微生态制剂为试验材料处理塘水,分别测定塘水化学需氧量、氨态氮含量、总磷含量、悬浮物含量。[结果]3种微生态制剂单独和组合处理的池塘养殖排放水水质均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化学需氧量降低51.97%~54.26%、氨态氮含量下降41.77%~44.94%、总磷含量下降40.00%~43.33%、悬浮物含量减少78.81%~80.01%,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而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微生态制剂具有良好的原位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淡水养殖中的池塘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池塘水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现有的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池塘水水质评价体系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抽水泵、过滤棉、毛刷、牡蛎壳、水葫芦等组成的全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开展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水体因子分析。养殖初始虾池经暴晒,用水经曝气、消毒、培水等处理。试验期间,按4~5 d间隔,以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养殖水24 h,以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有机物、悬浮物与细菌等。养殖过程中,视水质监测结果增加循环次数,并辅以利生菌调节循环水质。在112d全程养殖中全封闭式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指标在虾生长合适范围内,试验池各指标稳定在院浑浊度1.6 NTU,pH 8.1、NH3-N 0.018 mg/L,NO2-N 0.045 mg/L 以下。同时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收获虾平均体重10.96 g,单位水体产量3.87 kg/m3。据试验结果与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提出了凡纳宾对虾全封闭式循环养殖模式可作为潜在的替代传统换水模式养殖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20.
在池塘中养殖虾蟹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收益的好坏,养虾蟹主要在于养水。本文针对溶解氧过高、硫化氢引起的水质问题、候环境多变,虾蟹应激问题、蓝藻危害等问题从它们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人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指导我们有效解决水质问题培育出优良的池塘水,从而大大的降低养殖风险,让我们在池塘水养殖虾蟹的道路上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