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连载十一:杜鹃花】杜鹃花(Rhododendron)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多为灌木,少乔木,种类较多,有落叶的、半常绿及常绿的。高可达2m,分枝细而多,小枝有棕色扁平状毛。  相似文献   

2.
高龙霄 《南方农业》2009,3(1):27-29
经过几年的考察,笔者发现,河南野生“冬景园林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的当属冬青科(Aquifoliaceae)美丽的冬季观果观叶常绿灌木或乔木,主要产于河南大别山区。冬青科植物具有叶片厚硬、亮绿;果序肥硕而紧凑,果实鲜红而终冬不落等独有的冬季观赏特性。本文仅择其常绿种8个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杉木取代阔叶林后林下水源涵养功能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取代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杉木纯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枯落物平均蓄积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42 t/hm^2)>杉木纯林(3.12 t/hm^2),枯落物平均厚度表现为杉木纯林(9.17 c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2 cm)。(2)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6.23 t/hm^2)>杉木纯林(5.57 t/hm^2),最大持水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4.40%)>杉木纯林(179.50%);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48 t/hm^2)>杉木纯林(4.13 t/hm^2),最大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1 t/hm^2)>杉木纯林(4.97 t/hm^2)。(3)枯落物层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符合对数函数Q=aln(t)+b,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符合指数函数V=at^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蓄水能力强于杉木纯林。(4)土壤水分最大吸持贮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3.58 mm)>杉木纯林(41.88 mm),可以看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水分供其生长;土壤水分最大滞留贮存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20 mm)<杉木纯林(10.22 mm),即杉木纯林内的土壤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能力。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以及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多个因素的计算综合推断可知,杉木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路易斯安娜鸢尾(Iris hexagonus)以其四季常绿,花色丰富的特点成为水生观赏花卉的新贵。该文综述了其生态习性及国内在抗逆性、繁殖栽培、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在广西的引种栽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十二卷(Haworthia)为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总称,是近年较为流行的植物,其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株形大多小巧玲珑,清秀典雅,非常适合个人栽培观赏。在众多的十二卷品种中,既有适合普通家庭栽培的条纹十二卷、水晶掌等,用以点缀几案、书桌、电脑桌、窗台等处,效果独特;也有适合高级爱  相似文献   

6.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介绍了重庆地区木兰科植物的性状及其观赏特性,并简述了木兰科植物在园林上利用的优势、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探讨了木兰科植物的地位与现状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静风、恒温恒湿条件下常绿景观植被对空气中PM_(10)、PM_(2.5)的阻滞作用,在全封闭的1m3室内模拟箱内放入植被,设置对照并监测其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分析静风条件下8种常绿植被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附着作用差异性和常绿景观植被的空气净化率。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常绿景观植被对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阻滞能力存在差异性,8种植被中叶表面附着PM_(10)、PM_(2.5)密度最大的是雪松,分别为0.813μg/cm2和0.689μg/cm2,最小的是大叶黄杨,分别为0.327μg/cm2和0.214μg/cm2。8种常绿景观植被附着PM_(10)、PM_(2.5)能力大小为乔木灌木,具体为松杉柏青扦黄杨。8种植被在静风条件下1m3空间中对PM_(10)、PM_(2.5)的阻滞作用存在时间极限,对PM_(10)阻滞作用的时间极限为7~12h,差异性较大,其中时间最短的是雪松和白皮松,最长的是大叶黄杨;对PM_(2.5)阻滞作用的时间极限为12~14h左右,植被间差异性不明显。8种植被对PM_(10)、PM_(2.5)的净化率范围从3%~15%不等,存在较大差异,其规律与植被附着颗粒物能力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桉树引种区土壤水分及水源涵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揭示亚热带山地大面积引种尾叶桉类林对土壤水分及水源涵养性能的影响,对研究区尾叶桉类林、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3种林地类型的土壤贮水能力与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桉树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后,土壤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0.98%和9.55%,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加;(2)土壤毛管持水量表现为次生常绿阔叶林(A2)>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背景的桉树林(A1)>思茅松林(B2)>以思茅松林为背景的桉树林(B1),桉树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后,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下降了20.62%和5.33%,土壤保水持水能力下降,但桉树林与思茅松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差异不大;(3)土壤毛管蓄水量和非毛管蓄水量分别表现为:A2>B2>B1>A1和A1>A2>B1>B2,桉树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后,土壤平均毛管蓄水量分别下降了11.96%和4.09%,平均非毛管蓄水量却分别增加了7.07%和2.66%,土壤保持水土的能力变差,但调蓄能力增强;(4)土壤有效涵蓄量表现为:A2>A1>B1>B2,桉树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后,土壤有效涵蓄量下降了25.05%,蓄水性能降低。桉树林取代思茅松林后,土壤有效涵蓄量上升了1.74%,蓄水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观赏草是可广泛用于各种造园的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植物统称,它也包括部分莎草科、灯芯草科、花蔺科等植物.其茎秆姿态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序五彩缤纷,植物随风飘逸,即使在萧瑟肃杀的秋季,它们也可给生境带来无限的生机.观赏草对生境有极强的适应性,它既耐旱,亦耐水淹;既喜阳光,又耐隐蔽;既耐高温,亦耐寒冷.  相似文献   

10.
10种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静态试验研究了路易斯安娜鸢尾等10种水生观赏植物在中浓度和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及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TN、TP和COD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无论中浓度还是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下10种水生观赏植物中泽苔草、水芋、水生美人蕉、再力花长势均非常旺盛,而菖蒲、千屈菜和马蔺长势相对最弱,鲜重增加量最低。水芋、水生美人蕉、泽苔草和再力花对TN的去除能力较强,其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生长30d时对TN的去除率依次为97.85%,97.79%,96.12%,95.74%;千屈菜和菖蒲对TN的去除能力较弱,试验结束时其对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TN去除率为77.43%和63.16%。不同植物对TP的去除能力存在差异,泽苔草对TP去除能力最强,试验结束时其对高浓度富营养水体TP去除率达99.17%,达国家Ⅰ类水质TP标准;其次为再力花和水芋,在高浓度富营养水体生长30d时TP去除率分别为98.65%和98.66%,达国家Ⅱ类水质TP标准;菖蒲、千屈菜和马蔺对TP去除能力最弱。此外,不同植物对降低水体COD也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体自净化也能够达到较好的降低COD的效果。从不同植物对水体N、P积累量来看,泽苔草在中、高2种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下单株植物净化能力居于10种植物之首,而路易斯安娜鸢尾尽管对N、P的去除能力居中,但其是10种植物中唯一的四季常绿观赏水生花卉植物,一年四季均可修复水体,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水果兰(Teucrium fruitcans)为唇形科石蚕属常绿灌木,芳香类植物,其花色淡紫色,叶片全年呈现出淡淡的蓝灰色,是园林配置中不可多得的色叶植物。简介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米槠群落外貌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落外貌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尺度(CK对照、A级择伐更新、B级天然更新、C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的加大藤本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中型叶、草质叶、复叶和落叶的种类逐渐上升或呈“S”型上升,而高芽位植物、小型叶、革质叶、全缘叶、单叶和常绿的种类逐渐下降或呈“S”下降;CK、A级、B级和C级的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而D级由草质、单叶、中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工相思林群落和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样地调查,分析比较了两者群落植物组成、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在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上优于人工相思林群落,通过自然演替人工相思林群落可向更优的天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60,自引:17,他引:60  
通过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林地枯落物水文特性,对缙云山4种类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3.75倍,针阔混交林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2.22倍,常绿阔叶林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1.53倍。枯落物蓄积量为16.21~32.42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最大持水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土壤非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林(66.2 mm)>针阔混交林(57.52 mm)>常绿阔叶林(47.99 mm)>楠竹林(46.98 mm)。灌木林土壤饱和蓄水量最好,为266.48 mm;针阔混交林较好,为190.4 mm;常绿阔叶林次之,为186.8 mm;楠竹林最差,为1 74.8 mm。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林较楠竹林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应考虑营造灌木林和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群落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丰富,600m2样地内有38科62属¨9种,其中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属37属占64.91%,温带成分19属占33.33%;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乔木层可分4个亚层,乔、灌木及藤本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丰富,草本植物较少;比较群落各部分多样性水平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16.
对盐源县域内的杜鹃花属植物进行实地调查鉴定,结合标本查阅,结果发现:盐源县自然分布的杜鹃花属植物有47种(含1亚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 m的常绿阔叶林中、高山冷杉林下及高山杜鹃灌丛中;特有性明显,43种为我国特有种,在以我国西南地区为分布中心的45种杜鹃中有35种仅分布于西南地区;多枝杜鹃首次在四川境内被发现,为四川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正>威斯丽花园(Wisley Garden)位于英国伦敦西郊的萨里郡,占地面积53 hm~2,收集植物达3万余种,是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的旗舰花园,以丰富的植物、美丽的玫瑰和一流的温室吸引游人的目光。邱园以植物收集分类等科学研究著称,威斯丽花园则在景观设计和视觉呈现方面更胜一筹。威斯丽花园在英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英国皇家四大花园之一,也是全球最值得观赏的十大花园之一,曾荣获英格兰旅游杰出奖、年度最佳大型热门旅游景点金奖。  相似文献   

18.
选取赣江中游典型水源涵养林中常见的3种常绿针叶树、3种落叶阔叶树、4种常绿阔叶树和5种蕨类植物的凋落叶,通过室内浸泡试验和失水试验研究了植物凋落物的持水和失水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均显示出随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到8 h基本趋于平缓,24 h达到饱和状态,而失水速率随着失水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到12 h后趋于稳定;(2)蕨类植物凋落物的饱和持水量(202.5%)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树(173.0%)、常绿阔叶树(124.6%)和常绿针叶树(86.5%),而24 h内蕨类植物的失水量(65.4%)与落叶阔叶树(65.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常绿阔叶树(53.6%)和常绿针叶树(42.8%);(3)凋落物饱和持水量和平均失水速率与其初始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428和0.266),而与初始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488和0.398),这表明叶密度和比叶面积是决定物种间凋落物持水和失水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蕨类植物凋落物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为赣江中游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林业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群落演替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滇池流域4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灌木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群落演替对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灌木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顺序,物种数和丰富度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呈"U"型趋势,并以常绿阔叶林最大,分别为1.61,0.68,0.36。(2)群落演替能增加林冠郁闭度,并显著增加林冠降雨截留率;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存在指数关系,即y=aebx;4种群落类型中,常绿阔叶林林冠郁闭度最大,为0.86,降雨截留率达到100%时的临界降雨量最高,为5.90mm。(3)群落演替能增加森林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并以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最高,分别为11.35,8.37t/hm2;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在分别浸水8h和6h时达到饱和状态,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为Q=aln(t)+b。(4)0-20cm森林土壤容重随着群落演替过程逐渐降低,以常绿阔叶林最低(0.89g/cm3),灌木林最高(1.40g/cm3);自然含水率、总孔隙度和持水力逐渐增加,并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分别为25.31%,49.79%,148.40t/hm2,灌木林最低,分别为19.91%,38.63%,42.20t/hm2。(5)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森林优势种逐渐明显,均匀程度逐渐增加,群落逐渐趋于稳定,且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控制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总储量大小顺序为:常绿针叶林(8.26t/hm2)落叶阔叶林(6.80t/hm2)针阔混交林(5.52t/hm2)常绿阔叶林(4.61t/hm2),且未分解层累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研究区4种森林类型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能力均强于分解层,而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持水能力较强,其次是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最低。研究表明,在该区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半分解层凋落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且宜优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模式进行森林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