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党的十七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全面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村全面实施基层人才开发工程,这是当前必需而又十分迫切的工作,也是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通过对农村人才现状的调查,阐述了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保障。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抓好这支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广大农村,植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郧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通过对农村人才现状的调查,阐述了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策解读     
84.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涵盖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素质提高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八项子工程: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农村人才培养。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采用实地调研方法,调查兴安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情况,通过分析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农村中等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中等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教材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农广校的体系建设,提高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持和基础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改善,城乡一人体化进程才能加快,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时下的广大贫困山区农村,因人才厦其缺乏,还是“等、靠、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因而,多渠道向农村输送急需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兰芬  林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69-7669,7671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把农民培训放工作的重要位置,从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人才是现代新型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红河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红河新发展的要求,要以培养急需的生产经营型、技能带动型人才为重点,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增收致富和示范带动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桂林市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它不仅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需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因为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本文着重论著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科技传递应用的二传手和实践者,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的主要载体和贡献的主体,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主力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领头雁,是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张翠 《现代农业》2013,(10):73-74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基础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为促进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积极贡献,得到群众认可的优秀农村劳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培养造就一大批思想觉悟高、劳动技能强、能带动农民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靠培养和使用大批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农村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一批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靠的人才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营造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浪潮中,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新时期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如东县致力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实现县域经济基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夸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农村.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在田间劳作的广大农民.如果没有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指导、再多的资金扶持.也无法真正让农民致富、让农村富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南汇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介绍了南汇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因,并且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何破解农村人才缺乏的困境?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07年9月5日,由中共湛江市委组织部与信息直通车工程联合建设的湛江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霞山区海头街道办事处培训点试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