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沙苑子中卵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高效液谱法测定沙苑子中卵磷脂的含量,采用硅胶色谱柱,以正已烷-异丙醇-醋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06nm,样品中各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出峰时间:卵磷脂7.80min,磷脂酰乙醇胺5.34min。平均回收率为99.19%。变异系数为3.94%。  相似文献   

2.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柏木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164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37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7.58%。最主要的成分是:α-蒎烯45.89%,桧烯29.50%,月桂烯4.55%,松油醇-4(3.16%)等。  相似文献   

3.
山芹菜籽精油化学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山芹菜(Spuriopimpinnella brachycarpa(Kom.)kitagawa)籽精油的化学组成,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与水蒸气蒸馏法(SDE)提取了山芹菜籽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超临界油与水蒸气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SFE-CO2油进行了甲酯化,采用GC-MS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从SFE-CO2油中分离出28种组分,保留时间4~17 min;从SDE油中分离出16个组分,保留时间4~10 min;对SFE-CO2油甲酯化后的分析结果表明,SFE-CO2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表明SFE-CO2方法不仅能够萃取如脂肪酸乙酯类沸点较高的挥发性成分,还能提取难挥发的脂肪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了紫穗槐种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79%。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_(TP))定性法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测定分析了紫穗槐种皮挥发油,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有β—石竹烯(7.78%),γ—桉藦烯(16.5%),α—香橙烯(6.09%),γ—杜松烯(10.29%),杜松烯(16.8%)。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1种应用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方法。该方法试样预处理简便、快速,适用于多种样品的分析。所采用的色谱柱(FFAP)对C_2—C_5脂肪酸分离效果好,峰形对称,保留时间短。回收率可达98.62%~104.45%,变异系数为3.59%~16.81%。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只适合分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组分,对高沸点有机物的分析相当困难,而衍生化反应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气相色谱中常见的衍生方法主要有卤化反应、酯化反应、酰化反应、醚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硅烷化反应,本文对这几类常用于有机物分离的衍生试剂及应用进展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妍 《吉林农业》2011,(10):55-55
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蒙药材蓝盆花中的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59种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7个组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30%,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物,占鉴定组分的41.8%,其次是醛酮等衍生物,占鉴定组分的lO.4%。此外,舍氮化合物、烷烃、烯烃各占鉴定组分的1.1%、0.3%、0.4%。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做青后续加工过程中乌龙茶头香的变化规律,采用XAD-2树脂捕集头香,经溶剂洗脱,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做青原料经后续加工,头香总量与乌龙茶特征组分保留量较大,且进一步调整了高低沸点组分含量比例。变化较显著的是:(E)-2-己烯醇、苯乙醇等8种组分基本消失;橙花醇、乙酸顺-3-己烯酯等9种组分含量减少;芳樟醇、乙酸苯甲酯等8种组分含量增加。摊青对照样头香总量、低沸点组分及特征组分保留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以雅安琼楠鲜叶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雅安琼楠鲜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5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39%.其中,以单萜、倍半萜、含氧单萜和含氧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种类,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3.92%,25.03%, 10.84%,17.64%.  相似文献   

10.
苦槛蓝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苦槛蓝Myoporum bomiodes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GC分离出56个组分,按MS谱图初步确认了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9.98%.鉴定的化合物中,44.71%为倍半萜类,其他为单萜类、脂肪酸、醇类、酮类、醛类及醚类等.  相似文献   

11.
咖啡在研磨过程中易挥发性风味物质大量散失,为探索不易挥发性物质在研磨过程中的变化,将焙炒好的咖啡豆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然后用臼式研磨机按不同时间进行研磨,用正己烷做溶剂进行萃取后,用GC/MS进行图谱扫描,分析咖啡在研磨过程中不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在研磨过程中不易挥发性风味物质散失严重,到第9分钟时散失率达13.1%,25min时风味物质散失率达到26.4%。各风味物质的散失活性不同,且对热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对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候箱处理结果表明,汕优63再生稻的结实率,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温度和时间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在20℃和23℃处理3天,结实率分别达75.3%和84.2%。室外定穗观察,不同抽穗期的结实率差异甚大,其主要原因不是日均温,而是抽穗开花期雨日、雨量多,日照少。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油松针叶萜烯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研究油松的新方法,该文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油松针叶为材料萃取萜烯类化合物,以α 蒎烯、β石竹烯为研究的重点,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通过GC和GC/MS监测,改变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找到最佳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0℃和萃取时间20 min,是从油松针叶中萃取以α蒎烯和β 石竹烯为代表的萜烯类化合物得率较高的萃取条件.与水蒸气蒸馏相比,该实验方法省时且样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做青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采用XAD-2吸附剂捕集香气、GC和GC/MS分析,对乌龙茶做青及晒青工序的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青能增加香气组分数和香精油总量,做青则能改变低沸点和高沸点香气组分含量的比例;乌龙茶摇青工序中产生的花香特征化合物为,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顺-3-己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两种未鉴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苹果梨贮藏期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苹果梨贮藏期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可明显延迟成熟中的多种变化。苹果梨呼吸强度很低,在2~10mgCO2(kgh)-1。低温贮藏后期呼吸强度只有2~3mgCO2(kgh)-1。苹果梨乙烯释放量极低,在0~0.5μl(kgh)-1之间。乙烯在苹果梨后熟中起重要作用,影响着多种物质的变化。苹果梨在贮藏期能保持其硬度和Vc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instantaneous high-pressure(IHP) produced by high-pressure single pole-cylinder pump, the effects of combining this pressure with medium temperature on the retention of total vitamin C(Vc) in wax gourd juic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20-80 MPa, 35-58℃, pH 3.0-6.0 and processing time 0-8 m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ss of Vc increased with elevated processing temperatures (50 MPa, 4 min).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raw juices was 35℃, the retention of total Vc was higher under 40-60 MPa than that under the pressure < 40 MPa or > 60 MPa, and it was up to 94% (4 min). The retention of total Vc decreases slowly within 6 min, but rapidly after 6 min. The pH can also influence the retention of total Vc, and this retention can come to a highest point at pH 6.0.  相似文献   

17.
杨金  赵兴雷  易平  黄笃树  吴娜  闵勇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3-1566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铃烯、乙酸香茅酯、香叶醇、芳樟醇、异薄荷酮、β-波旁烯和香榧烯醇等。[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使驱蚊香草精油化学成分大量损失,但对沸点高、相对难挥发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好地富集作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能很好地保留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制订康砖、金尖国家标准中的一个内容,研究不同审评方法鉴定和分析对康砖、金尖的茶汤品质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康砖、金尖审评均以沸水10分钟和7分钟冲泡品质最佳,茶汤中主要化学成分浸出量均最多,而煮渍法却以3分钟处理较佳.并说明原料比较粗老的紧压茶类,品质审评宜采用沸水,较长时间浸泡.茶汤中化学成分浸出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接近平衡状态时品质最佳,如果时间过长,则不利于品质平衡,因此,审评冲泡时间并非愈长愈好.  相似文献   

19.
黑穗醋栗主要栽培品种的半致死低温与抗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休眠期间黑穗醋栗枝条的冷冻处理,发现冷冻温度与细胞伤害率呈“S”型曲线相关,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方程拐点确定的半致死低温可以代表黑穗醋栗的抗冻性,并可比较品种之间的抗冻性差别,这与田间调查结果相吻合,但半致死低温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所以只能代表取样当时的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