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用量的定量研究,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沟川地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数学模型及最佳施肥组合方案,并确定了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作用效应顺序:氮肥>磷肥>有机肥。氮肥使用时间上以“一底一追”,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效果最好。实施最佳施肥方案,公顷产量达104310kg,比习惯施肥增产378%。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共设了7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处理5(常规施磷钾,氮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6(常规施氮钾,磷减量10%,增施有机肥)、处理7(常规施氮磷,钾减量10%,增施有机肥)均促进了玉米对于氮、磷、钾的吸收,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其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为2.7%。有机肥施用不仅提高了籽粒和秸秆中的养分积累量,而且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其中处理6提高最为显著,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95%、61.81%和71.62%。因此,化肥减施,增施有机肥是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良好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高籽粒氮、磷、钾含量及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辽宁凤城棕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8年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明确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不同施肥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总的来说,土壤培肥效果以有机肥配施化肥好于相应的单施化肥或有机肥,化肥组合以氮磷钾或氮磷配施效果更好,单施氮肥相对较差。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与上述养分的变化规律相似,且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综上说明,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是该地区提高土壤肥力和实现玉米增产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结球初期大白菜中,上部莲座叶内矿质元素含量与大白菜产量和净菜率呈正相关性,特别是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含量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为别为r=0.8512,r=0.9535,叶内的氮,磷,钾,钙,铜,铁,锰也与大白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析认为,叶内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可作为评估和预测大白菜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红壤氮磷养分和玉米生长、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和无机氮,及玉米生长和玉米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氮、磷养分与玉米氮、磷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下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2.77~99.91 mg·kg-1,无机氮含量为16.20~37.92 mg·kg-1,含有有机肥处理(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的土壤速效磷和无机氮含量分别是对照的7.49~7.82倍和2.20~2.34倍。长期施肥影响玉米产量,同时也影响了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量。玉米籽粒吸磷量与土壤速效磷,以及籽粒吸氮量与无机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回归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30 6和0.913 5。  相似文献   

7.
磷肥对油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油菜施磷肥可增加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千粒重及产量。生产上多用R=0.5时的施磷量。在亩施纯氮12kg的基础上,提倡亩施磷6.5~9kg。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应用沼液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液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较高(速效氮0.03%~0.08%,速效磷0.02%~0.07%,速效钾0.05%~1.40%),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都有积极作用。本试验根据沼液养分速效且含量丰富的特点,结合玉米的需肥特性,在施用基肥的条件下追施沼液,探讨不同沼液追施量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天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与红小豆产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土壤速磷含量〈10ppm时,红小豆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9,y=53.15+6.93x。在天津地区土壤养分三要素中,影响小豆产量的第1要素是土壤速效磷,第2要素是碱解氮,第3要素是速效钾,在土壤碱解氨≥80ppm速效磷≥24ppm,速效钾≥115ppm时,无需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宁夏引黄灌区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特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在常规施肥减氮15%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亩配施腐熟有机肥2 000、4 000、6 000、8 000kg这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玉米生育期天数基本不变,但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基本苗、穗长、收获穗数、穗粒数等,并能增加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能减少玉米的秃尖长和降低土壤pH、全盐含量。综合考虑,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在常规施肥减氮15%的基础上,推荐亩配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化肥、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粗蛋白含量。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质量、秸秆质量、行粒数、每穗粒数、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腐殖酸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穗轴质量、穗行数,对玉米百粒质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大豆吸收氮磷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化学氮磷钾肥对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及植株氮磷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水平较高,施用氮肥(尿素)仍能明显改善大豆的氮素营养,提高其含氮量;在速效磷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施用化学磷肥,对大豆磷素营养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与土壤条件有关:在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偏低的土壤上施用化学钾肥,能明显改善大豆钾素营养,提高植株含钾量:大豆产量与根系中的磷含量和叶片中的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中的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882、0.668。  相似文献   

14.
合理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以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7个长期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氮量及施肥模式(不施肥CK、化肥NPK、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NPKM)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整体呈抛物线趋势,作物产量最高值均出现在NPKM处理。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NPKM与NPK处理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M、CK处理;NPKM、NPK、M处理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K处理。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模式对氮肥利用率有一定影响,小麦季NPKM与NPK处理氮肥利用率无显著差异,且高于M处理,玉米季NPKM、NPK、M处理之间氮肥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施氮量与有机肥替代率两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华北平原,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可观,且不会显著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增产,但为避免显著减产,在考虑提高有机肥替代率时,需要满足总施氮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稻茬烤烟化肥氮的施用量,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施用腐植酸碳肥(全能有机碳肥、液态有机碳肥)后分别不减氮、减氮10%、减氮20%和不施腐植酸碳肥与不减氮(CK),对烤烟农艺性状和氮、磷、钾积累及烟叶理化特性、经济性状、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碳肥可增加烟株高度和有效叶片数,以液态有机碳肥促生长效果优于全能有机碳肥;减氮会降低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单叶质量和烟叶厚度、烟叶糖含量和降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施用腐植酸碳肥,可提高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提高氮、磷、钾积累量,增加单叶质量、烟叶糖和钾含量,降低烟碱和氯含量,且可提高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氮肥偏生产力和偏生产效率;与CK的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偏生产效率相比,施用全能有机碳肥后减氮10%可分别提高4.04%、6.54%、10.12%、27.89%、32.15%,施用液态有机碳肥后减氮20%可分别提高15.33%、2.87%、9.38%、28.61%、36.71%。在湖南稻茬烟区,推荐施用全能有机碳肥(45 kg/hm2)后减氮10%,施用液态有机碳肥(75 kg/hm2)后减氮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分析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生长与营养状况,为玉米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5个处理,3次重复,CK:不施肥;PK:施用磷钾肥,不施氮肥;NPK:施用氮磷钾肥;NPKZn:施用氮磷钾肥和锌肥;NPKM:施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6.5%,N素吸收量增加4.5%,籽粒Zn浓度增加3.25 mg/kg。【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N素吸收量和籽粒Zn浓度,是化肥减施增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目的】研究探讨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作物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方法】以在山东禹城连续22年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栽培制度,分别设置①无肥对照,②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③常量有机肥,④常量化肥,⑤高量有机肥,⑥高量化肥,共6个施肥处理。【结果】在作物产量方面,试验之初的8~10年间表现为化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优于有机肥,而在夏玉米上则表现出相反结果,有机无机结合处理大部分年份作物产量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施肥处理产量逐渐趋于一致;22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始终表现出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且有逐年增长之趋势;化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等营养方面受生物产量和根茬残留量影响而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增施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作物产量的良好作用,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常规栽培条件下,当产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继续高量施肥无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之作用,有机肥效果明显优于化肥,且表现出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继续提高化肥施用量无助于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积累;一向被认为钾素含量的黄淮海平原土壤在连续施用氮磷化肥5~8年左右作物即表现明显缺钾现象,由此揭示出高产条件下氮磷钾平衡施肥的重要作用;在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效果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这一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而有机肥则具有持续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增加了油菜、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油菜、玉米的产量。三季油菜、玉米平均产量均以处理P90K120最高,分别达到了1968.7kg/hm~2和4912.7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郑州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研究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缺乏的响应。[方法]试验包括5个处理:①CK(不施化肥和有机肥);②NP(仅施氮磷肥);③NK(仅施氮钾肥);④PK(仅施磷钾肥);⑤NPK(施用氮磷钾肥)。[结果]长期不施用氮肥和磷肥导致作物低产,而长期不施钾肥的NP处理与NPK处理并无显著差异,且能维持作物高产。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持续下降后维持在2.5 mg/kg左右.长期不施用钾肥的处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维持在60mg/kg左右。前18年结果看来,土壤钾素的自然供给能力在100%左右。[结论]对于潮土,氮和磷是限制小麦玉米产量、生物量及作物产量构成的最主要的两个因子,而钾素不是主要限制因子。尽管如此,若长期不施用钾肥将来也有可能出现钾素亏缺症状。  相似文献   

20.
以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不同计算方法(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单位面积叶片养分含量及单位叶片养分总含量)研究产区有机废弃物堆肥与无机不同配施比例对板栗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产量、品质及其相互作用影响,为产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施肥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果表明,F0.5M0.5(50%有机堆肥+50%无机肥)处理单位质量、单位面积以及单位叶片氮磷总含量、单粒重均最高,CK(不施肥)最低,F_(0.75)M_(0.25)(25%有机堆肥+75%无机肥)和F0.5M0.5处理中N/P14且显著高于F(纯无机肥)和M(纯有机肥)处理,F_(0.25)M_(0.75)(75%有机堆肥+25%无机肥)最低;与F和M处理相比,F_(0.5)M_(0.5)、F_(0.75)M_(0.25)与F_(0.25)M_(0.75)处理分别表现促氮促磷、促氮抑磷与抑氮抑磷相互作用效应,且F_(0.5)M_(0.5)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最显著,其次为F_(0.75)M_(0.25)处理;板栗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均与单位叶片N、P总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机无机混施效应因配比不同而异,在等氮磷钾条件下F_(0.5)M_(0.5)即50%有机堆肥+50%无机肥配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