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与“学”之我见王太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的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和学成为一种知识的接受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针对...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教学在民法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现教学互动。案例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课堂互动,教师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主体回归于学生。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突出“学”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找出实现学生“学”和教师“导”的最佳结合点,科学安排从教学目标投放到教学质量测评的每一环节.把“教师灌输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变成“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巧妙地导”,把“学适应教”变成“教适应学”,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变成“深化知识理解,重视能力培养”,切实追求课堂教学实效,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用信息论的观点看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把教科书中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传输给学生并使其接受,还要教给学生搜索、识别信息的能力,并最有效地贮存起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控制信息传输的方向与顺序;充分注意传输知识的频率与学生接受知识的频率同步;通过学科(课程)内外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实现教与学向高一级层次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用信息论的观点看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把教科书中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传输给学生并使期接受,还要教给学生搜索、识别信息的能力,并最有效地贮存起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控制信息传输的方向与顺序;充分注意传输知识的频率与学生接受知识的频率同步;通过学科(课程)内外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实现教学与学向高一级层次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化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两课”的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效果。作为一名“两课”教师,应该从道德、化、教育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等。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呢?  相似文献   

8.
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外又要减负,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相似文献   

9.
变“阅读”为“讲授”——语文自读课文学习方法新探邹兆文语文教学中,历来是以教师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尽管采用了启发式和直观形象化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那么能否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吸取知识的主...  相似文献   

10.
赵栋 《新农村(黑龙江)》2011,(6):230-230,200
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探究性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这表明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需要“指导”“引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展现一种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做游戏等,这样以自身的参与来调节师生的情感交流,大大地带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单盐毒害”机理和“种子引发”方法开展了“问题探究型”和“科研参与型”的研究性学习.把单纯的接受性学习部分转化为自主发现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精神和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这种通过研究型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洪晓 《农业与技术》2004,24(5):154-155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的角色在数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有效的引导者。只有充满“乐趣”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才能达于学生  相似文献   

13.
对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问题的提出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积极的认识活动。”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人,学生是闻道、受业的人,在“传闻”、“授受”这个共同活动中,教师总是起着重要作用:即“传道”必须“有道”,“授业”必须业精,不惑方能“解惑”。但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及反映也不容忽视。在当代信息社会,教育,特别是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可看成是一种信息传播。教师“传道”、“授业”可看成是传播信息,学生“闻道”、“受业”也就是接受信息。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在信息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现象在词汇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普遍存在,使得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的“短路”问题。因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层去理解文化意蕴,并通过有组织的讨论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从而加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探求知识。本文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布置任务、学生自学、演示操作、教师讲解、总结延伸”五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大学英语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课堂上教师是主体而不是主导。教师传授知识以课本为准绳 ,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一旦离开了教师和书本 ,学生便不知所措。这种模式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但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简单积累。因此 ,我们应着力改变这种陈旧模式 ,探索出一种能通过课堂学习进行交际的训练模式。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达到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应用能…  相似文献   

17.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其特点是教育质量观的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按照这种教育质量观,学生必然被当作教师填充知识的“仓库”,教师主要注重传授已经形成的知识,满足于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结论,因而“满堂灌”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比较盛行。但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创造财富的手段主要是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知识量成倍增加,知识的更新换代将更加快速,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因而新的教育质量观点应是注重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活动中知识单向流动的不足,纠正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性。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参与性,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新  周洁 《农业与技术》2005,25(4):200-201
《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气类专业通用的技术基础课程。学好它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同时也为他们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教师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合理地导入新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下面,我结合工作经验浅谈一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几种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强制学生学习,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僵化的数学思维,这是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小学生依赖性强,对于教师的信任程度高于家长。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多交心,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耐心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建立和谐的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