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寻求用气温资料确定桃树需热量和需冷量的途径,本文根据2006—2021年宁波市‘湖景蜜露’初花期和同期气温小时资料,应用变异系数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桃树需冷量和需热量。结果表明:宁波市‘湖景蜜露’需冷量为740 h(7.5℃模型),需热量为200℃·d(下限温度为4.5℃)。应用确定的‘湖景蜜露’需热量和需冷量计算了2006—2018年‘湖景蜜露’初花期,拟合值和实际值之间的R2、RMSE分别为0.4639、7.9天(n=13),相关系数(0.6811)通过了显著水平0.05的检验;2019—2021年独立样本检验的RMSE为2.6天,拟合和独立样本检验效果均较好。本文应用气温资料和落叶果树花期资料为确定需冷量和需热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分析结果为‘湖景蜜露’促成栽培和初花期动态预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时会产生生长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休眠现象,打破休眠时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植物的需冷量。本研究综述了不同需冷量模型并分析了应用情况及效果。Utah模型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且效果较好的估算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理论最完善且适用范围最广的估算模型,但仍未推广应用,尤其是国内鲜有报道。需冷量估算模型研究对象主要为休眠芽,对其他休眠器官(球根、种子等)的需冷量研究还不多。与果树等其他园艺作物相比,目前将冷量估算模型应用于观赏植物的研究较少,涉及到植物种类和休眠器官类型都较少。需冷量模型与低温小时数相比能更准确计量及预测解除休眠过程对低温的需求,应用于观赏植物品种区域规划、引种有更好的前景。同时,继续探索需冷量累积的过程中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优化需冷量模型使其在不同气候类型中的应用具有通用型是未来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桃树(Prunus persica)和扁桃(P.dulcis)是桃属Amygdalus亚属的两个物种,已在全球广泛用于商品种植。这些物种分别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和中部,且代表了两个不同环境下的趋异进化。在野生种中发现了相关的桃属物种。以前几位研究者已报道了在非灌溉自然条件下这些桃属近缘种作为桃树和扁桃的根状茎的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4.
川南地区引种桃品种的需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融  李道高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248-248
采用室内测定与田间栽培相结合,研究了92个桃品种的需冷量;研究了川南不同海拔高度地区0~7.2℃的有效低温量。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之间需冷量差异较大,介于400~1300h之间,多数介于650~950h;花芽需冷量400~1300h,叶芽需冷量400~600h,同一品种花芽需冷量高于叶芽。(2)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果树休眠期间,川南海拔300m(李庄)地区有效低温量508h,海拔450m(南广)地区有效低温量748h,海拔650m(屏山富荣)地区有效低温量980h。  相似文献   

5.
桃离体枝条水培调控花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红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66-368
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化学药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水培梯度对桃树离体休眠枝条萌芽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化学药剂均不同程度的使第一芽体萌发时间提前,其中GA3、CTK使萌芽率超过50%,说明二者对打破桃离体枝条休眠有效;需冷量满足后,不同的温度处理对花芽萌芽率影响较大,恒温处理易使枝条干枯死亡,变温与室温对花芽萌芽较好;不同的水培梯度对芽体萌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桃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助力鲁西南桃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桃果品质,我们自2015—2019年结合国有何庄林场10万亩桃园建设项目设立了"桃树优质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构建试验与示范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结合桃树科技创新基地,开展桃树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的调查、分析,明确了种群消长动态,实施了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构建试验研究,集成了一套鲁西南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当地桃树产业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水果当中,桃子深受大家喜爱,但桃树的栽培比较困难,且还有许多病虫害。基于此,从嫁接、枝条修剪、肥水灌溉等方面对桃树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桃炭疽病、桃根癌病、桃流胶病以及常见虫病的防治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弱光逆境对桃树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弱光逆境是设施桃树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从弱光对桃树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以及光合产物的分配等方面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桃叶片POD、SOD、CAT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矮化桃树的酶学机制,笔者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叶片为试材,对其生长期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桃树矮化密植、丰产优质和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生长类型桃叶片内POD、SOD、CAT活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季节性变化规律相似;酶活性的大小与桃树的矮化程度密切相关,即极矮化型桃的酶活性〉短枝型桃的〉普通型桃的,且POD的活性与树体生长势在三类型桃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超红短枝叶片内SOD活性和寿星桃叶片内CAT活性与其对应的节间长度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负相关水平。所以POD活性可以作为矮化品种的一个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盆栽桃树过去多选择寿星桃,主要是观花。近年来人们利用大桃(普通桃Amygdalus persica L.)用作盆栽观果已较多见。但桃树生长极为旺盛,往往难于控制生长。为了帮助业余爱好者栽好盆桃,这里介绍一下普通桃的盆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适宜在南京地区设施促成栽培中使用的梨品种及其扣棚升温时期,2011—2012年用犹他(Utah)模型、0~7.2℃模型、≤7.2℃模型对栽培在南京地区37个梨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爱宕’最低,以犹他模型计算为207 C.U。‘砀山酥’、‘鸭梨’、‘沙01’、‘六月酥’、‘早美酥’等需冷量高。不同梨品种需冷量分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300~700 C.U之间。相比而言,南京地区梨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为妥。成熟期及其原产地与需冷量无必然的内在联系。南京冬季气候温和,日均温度波动较小,用于设施促成栽培需冷量小于400 C.U的早熟及中熟品种可在1月初覆膜升温;需冷量在400~700 C.U之间的早熟品种可在2月初覆膜升温。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Breeding strawberry varieties for early forcing in glasshouses by heating and long-day illumination has certain aspects deviating from breeding varieties for the open. Varieties for early forcing must respond quickly on forcing by an adequate vegetative development, and early flowering and fruiting.It is essential that, prior to forcing, the dormancy of the plants is broken by means of adequate chilling.In phytotron experiments three varieties, used for forcing in the Netherlands, Glasa, Gorella and Redgauntle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merican varieties Florida 90 and Tioga as to duration of dormancy and to chilling requirement. Judged by the degree of elongation of the plants, Florida 90 and Tioga showed the least chilling requirements. Than followed Glasa while Gorella clearly needed more chilling and Redgauntlet most.The time of flowering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dormancy and of the growth response of the plants. In breeding for early forcing a short dormant period will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early flowering.  相似文献   

13.
桃芽变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遗传学基础上对9个桃品种进行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标记,并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2.0~6.0时,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由‘满园红’、‘中油4号’、‘中油9号’和07-9-6组成,均为油桃;第二大类由97-6-83、NJC83、‘皖83’、NJC19和07-9-19组成,均为黄桃。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1.0~2.0时,所有品种聚为4类,‘NJC83’和其营养系变异97-6-83、‘皖83’聚为一类,NJC19和其变异07-9-19聚为一类,‘中油4号’和其营养系变异‘满园红’聚为一类,‘中油9号’和其变异09-6-9聚为一类。RAPD分析认为:母本与营养系变异间的遗传距离短,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DNA水平上产生了一定量的变异性条带,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下籽用西瓜幼苗生理变化与耐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燕  王萍  赵清岩  张岩 《华北农学报》2012,27(3):156-160
以三叶一心期的籽用西瓜幼苗为材料,采用10℃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黑籽瓜兰州大片(wb10)和红籽瓜巢湖红(wb7)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幼苗的耐冷性、光合特性、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探讨籽用西瓜耐低温的生理机制,从而为籽用西瓜的引种栽培和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籽用西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Pn、Tr、Gs、Ci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ro、MDA、相对电导率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两品种的冷害指数存在一定差异,耐冷性表现为wb10>wb7。低温胁迫下,耐冷性较强的wb10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Pn、Tr、Gs、Ci均高于耐冷性较弱的wb7,而耐冷性较强的wb10幼苗叶片中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wb7。综合试验中各项指标认为,耐冷性与品种的来源、类型及在低温下植株的冷害指数、光合特性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Pollen grains from selected cutivars of almond [Prunus dulcis (Mill.) D. A. Webb] and peach (Prunus persica Batsch L.) were exposed to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between 1°C and 34°C on a thermogradient plate. Pollen germination at temperatures below 9°C was conspicuously greater in almond than peach. Mixim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were attained at about 16°C (almond) and 23°C (peach). The two species did not differ in their capacity for pollen tube elongation over a broad range of temperatures. Maximal pollen tube elongation occurred at temperatures 5°C to 8°C higher than maximal pollen germination. Species affiliation appeared to be of much greater consequence than chilling requirement or bloom date of the sporophyte in predicting gametophytic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背景,以及冷敏果实冷害产生的原因,描述了果实特有的香气成分、果实的风味阈值,探讨了桃果实香气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和前体物质,提出桃果实可能的特征风味物质合成途径,以期阐明桃果实冷害及低温下特征风味物质合成机理,据此建立和完善采后低温贮藏技术,进而为桃果实在冷藏期间以及冷藏回温后风味保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对几种逆境的多重耐性及与ABA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从一些耐旱和耐冷品种中筛选出几个具多重耐性的品种,其中大黄谷耐渗透胁迫和盐胁迫,芝麻糯耐盐和冷胁迫,桂溪和湘中籼2号耐渗透胁迫,也较耐冷胁迫.以大黄谷、芝麻糯和桂溪为材料,研究了多重耐性与ABA积累的关系.在渗透胁迫、盐胁迫和冷胁迫下,各水稻品种内源游离ABA含量迅速积累,耐性品种积累的ABA量都较敏感品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