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分模块控制系统理论,设计锯材分拣检测装置,以单片机为主控单元,多传感器和触点开关为反馈信息输入,协调控制多个电机,实现锯材的输送、分拣和检测。样机试运转表明,装置对锯材分拣、颜色和厚度异常检测等性能可靠,有助于提高锯材分拣、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专利信息     
窄幅薄木板的自动切断装置该装置包括:输送被处理的窄幅薄木板的输入传送带;在与输入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设置一列多个薄木板检出用信号发生器;在信号发生器的输送方向的前方设置由切断信号控制动作的切断装置;产生前端部分检出信号的电路;产生后端部分检...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单板旋切生产线中人工分级码垛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分级、码垛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分析相邻单板传送特点,设计单板图像全覆盖的采集方法,依据图像中单板覆盖传送带面积大小确定分级依据;结合动作时间确定机械响应距离,以平面四杆机构作为执行端来实现生产线分级、码垛一体化作业,根据旋切原木产生单板的规律确定分级架全部动作次序,Adams运动学仿真结果验证了四杆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国内竹子定长截断机械设备大多处于半自动化状态,较多厂家采用人工搬运、手工夹持竹子再进行手工截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实现自动化加工,对现有的竹子输送、夹紧、截断等单机设备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可连续进行输送进料、夹紧、定长截断和出料的竹子自动加工装置。完成了对该加工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其总体结构由输送进料部、夹紧部、传动系统、截断部、定长出料部和控制单元组成。由储放车、带式输送机及光电感应器等组成的输送进料部实现竹子的逐根排列及连续进料,利用由常用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带传动组成的传动系统分别驱动夹紧机构、压紧机构和截断机进行协调运动,采用螺旋机构实现竹筒长度的调节,利用凸轮机构间歇运动的特点使得进料与截断加工工序错开进行。作者介绍了竹子自动定长截断机的工作原理,对凸轮机构进行设计,用作图法绘制了凸轮轮廓线,给出了截断机每小时截得竹筒数量的计算公式。根据机械传动原理对传动部件的运动协调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速度和主要传动轴的转速计算公式,以及带式输送机的驱动电机转速n0与主电机转速nc之间的关系式;给出了竹子输送定长截断加工工序与协调运动的参数关系。当构成传动系统的凸轮每转动一圈,即可完成竹子的进料、一段竹筒的截断及出料。  相似文献   

5.
精密金刚石带锯该带锯由电于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张紧调节系统、导向系统、工作台和锯条组成。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电机驱动传动系统转动。锯条安装在传动系统上,利用摩擦力带动锯条转动。从而实现对物体进行任意切割。由于精巧的设计和优质的选择,使...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结构构件加工过程中依赖人工上下料码垛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桁架式机械手承载真空海绵吸盘的方法,设计开发一种用于木结构构件自动上下料码垛作业的装置。装置应用在尺寸为2 387 mm×118 mm×152 mm(长×宽×高)的杉木结构构件的上下料码垛,作业效率为187根/h,上料合格率99.4%,下料合格率为99.2%。该装置能够实现木结构构件的稳定、高效、自动化上下料码垛作业,满足自动化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带锯由电子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张紧调节系统、导向系统、工作台和锯条组成。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电机驱动传动系统转动,锯条安装在传动系统上.利用摩擦力带动锯条转动,从而实现对物体进行任意切割。由于精巧的设计和优质的选择,使得该机的寿命和切割能力远远超过木工带锯和金刚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料机械手工作环境的研究分析,确定其运动原理。并根据其运动原理及要求,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包括气动原理的制定、气动元件的选择以及PLC选型和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最终实现工件在七个工位之间的顺利交接。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木板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与修复,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控制的涂腻头结构和基于OPC的控制系统,构建了针对涂腻设备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基于视觉系统获得的三维缺陷信息,研究了板材表面缺陷图像数据的提取和处理方法。介绍了如何将图像处理程序内置在VB编写的上位机控制程序中。分析了板材表面分区涂抹腻子的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介绍了竹材分选设备的研究现状,针对竹材壁厚识别未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问题,设计了1种竹材壁厚自动分选机,包括输送机构、壁厚测量机构、上料机构、储料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并详细说明了各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竹材分选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解析整个系统的目标与需求,探讨了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建立、功能模块设计、流程设计、数据交换、安全管理及系统运行等过程的关键技术。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了福建省林政管理业务的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林政管理状况,大大提高了林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漳平市元香桥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德清 《森林工程》2003,19(4):66-67,41
漳平元香桥在1997年因洪水被冲毁,在改建过程中,根据桥位的地质情况和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桥设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桥面板的设计及验算。  相似文献   

13.
福建滨海景观规划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福建省滨海景观资源的分类及滨海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滨海景观的社会与环境价值,并探讨了福建滨海景观建设的原则、对策以及在规划设计中应当注重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郊森林公园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森林公园形式。近年来在公园规划方面得到较为迅速发展,但目前还缺乏一个城郊森林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郊森林公园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考察国内26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结合20位业内专家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包含生态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4个准则层,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环境调节、游憩价值、游憩设施、自然教育设施、机构建设和支撑能力8个因素层24个评价指标的城郊森林公园评价体系。选取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得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评分为7.33分。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参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4个等级划分标准,基于这个标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评定为三星级城郊森林公园。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对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了重视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建设、着力发挥城郊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城郊森林公园的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东山县海岸沙地4种人工林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卷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巨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及天然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了南亚热带海岸沙地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及多样性特征,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差异及相关性。结表果明:1)不同林分对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效磷、全碳、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较高,而4种人工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有较独特的碳源利用方式和较高的活性;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胺类是滨海沙土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3)土壤微生物功能指数与土壤pH、有效磷、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较低的有机碳、有效磷含量可能是限制滨海沙土微生物功能发挥的关键制约因素。4)在防护林更新改造过程中可通过套种乡土阔叶树种、增施磷肥等措施,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沙土质量的持续改良。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人工用材林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钦  刘伟平 《林业科学》2006,42(2):93-97
对福建省人工用材林的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993-2002年,福建省人工用材林自然灾害风险所造成的平均风险损失较低,这与木材税费下降和人工林优惠政策出台有关;然而,对私人而言,其森林一旦发生火灾或病虫害,将造成投资损失,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分散风险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以大花序桉茎段芽诱导后的继代增殖苗为材料,探讨最适壮苗、生根培养基及炼苗移栽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获得其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IBA 0.5 mg·L-1+NAA 0.6 mg·L-1+IAA 0.1 mg·L-1,生根率可达86.9%以上,且主根发达,侧根较多,枝叶长势较好。采用不同方式炼苗试验和不同移栽基质移栽试验表明,闭瓶锻炼3 d或6 d,开瓶锻炼6 d,其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5%以上;加入钾肥等混合基质的花土(T_3)作为移栽基质,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上,且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8.
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福建省实际,总结评价了福建省森林经营实践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福建省森林经营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杀虫剂对石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竹斑蛾幼虫取食石竹竹叶,是石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受不合理的经营与防治措施影响,竹斑蛾已成为石竹主要食叶害虫,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筛选出防治竹斑蛾的有效药剂,探讨无公害防治竹斑蛾的路径,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石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喷施1.1%苦参碱粉剂,用量22.5 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碧绿1%苦参碱,用量均为750 mL/hm^2,开展对竹斑蛾3龄幼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参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表明4种参试药剂均有高效的杀虫效果,可在防治竹斑蛾幼虫为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危害很大,实施有效监测是对其进行防治的关键。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短波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等构造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光谱特性指数,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均值等影像纹理特征,引入坡度、坡向等地形及林木因子构建马尾松毛虫虫害遥感监测指标,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虫情级数估测模型进而反演,进行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并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指数指标的虫害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影像的光谱特性、纹理特征与地形及林木因子影响进行虫害监测,显著增强了虫害的光谱响应能力,相比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的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其总精度提高了14.28%;2)这些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借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理论认识与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