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以不同种类的火龙果为试材,分析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白肉火龙果(P0.05),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口感比白肉火龙果稍甜,二者均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也有一定含量的VC,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及黄皮白肉火龙果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的差异进行分析,将有助于3种火龙果进行高效的育种和育苗.本实验以上述3种火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火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间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火龙果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黄皮白肉火龙果,但在发芽后第14天,它们的幼苗鲜重均显著低于黄皮白肉火龙果.在幼苗移栽后第60天,黄皮白肉火龙果的幼苗鲜重和幼苗长度均显著高于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火龙果,但幼苗根系总长在3种火龙果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为研究材料,检测了火龙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和果皮中叶绿素、甜菜红、总酚、总黄酮和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烘干称重法检测果实水分含量和干物质重;通过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两个火龙果品种的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在成熟过程中均持续下降。在成熟过程中,两个品种的甜菜红、总酚、总黄酮和总抗氧化活性均逐渐升高;在成熟阶段(开花后第30天),白肉火龙果果皮中总酚和总黄酮浓度及抗氧化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红肉火龙果,而甜菜红浓度显著低于红肉火龙果。在成熟过程中,红肉火龙果的果肉中甜菜红浓度逐渐升高,而白肉火龙果略有下降。两个火龙果品种果肉中的总酚、总黄酮和总抗氧化活性均在开花后第23天达到最高,并在随后逐渐降低。在成熟阶段,两个火龙果品种果皮中的甜菜红、总酚、总黄酮和总抗氧化活性均高于果肉。开花后第18天开始,两种火龙果果肉干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含水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表明火龙果果皮是提取甜菜红、总酚和总黄...  相似文献   

4.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红肉火龙果、粉红肉火龙果、白肉火龙果3个火龙果品系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不同。白肉火龙果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3.3%,但萌发不整齐,发芽势仅16.0%,不同基因型火龙果种子的最高和最低发芽势相差57.3%,活力指数相差45.79%。粉红肉火龙果种子活力最强,红肉火龙果种子次之,白肉火龙果种子最弱。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火龙果茎,对红皮红肉火龙果茎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茎中水分含量92.5%,维C含量7.68 mg/100 g,钾、钙、镁、铁和锌含量分别为437.6 mg/100 g,411.2 mg/100 g,134.6 mg/100 g,0.61 mg/100 g和0.314 mg/100 g,碳、氢、氮、硫元素含量分别为36.83%,5.27%,1.69%,0.80%。经GC-MS分析,火龙果茎中含有维E、β-谷甾醇、植物醇、角鲨烯等22种活性成分。其提取液的还原能力相当于2 mg/mL维C溶液的65.3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3%。综合分析,火龙果茎具有开发食品、药品和化工用品的天然优势。因此,对提高火龙果茎利用率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火龙果腐烂和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提高了SOD和POD(贮藏6 d除外)活性,极显著抑制了H_2O_2积累和贮藏前4天的O-2·含量及贮藏6 d的APX活性(P0.01),减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对CAT活性、TSS和总As A含量无显著影响;丙环唑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但加速了H_2O_2和O-2·的积累;苯醚甲环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SOD活性和POD活性(P0.05),抑制了H_2O_2和O-2·的积累,但加速了果实的腐烂。  相似文献   

7.
以玫红肉火龙果、粉红肉火龙果、紫红肉火龙果、白肉火龙果4种火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果肉颜色的火龙果,其种子萌发率不同.不同浸种时间,其种子萌发率也不同.紫红肉火龙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大,粉红肉火龙果种子刚好相反,白肉火龙果种子和玫红肉火龙果种子处于两者之间,其中白肉火龙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高于玫红肉火龙果种子,但其活力指数却低于玫红肉火龙果种子.4种不同果肉颜色火龙果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是:玫红肉火龙果种子,为24 h;粉肉火龙果种子,为36 h;紫红肉火龙果种子,为36h;白肉火龙果种子,为36h.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为热带新兴水果,常见的有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两种类型。为探究这两种火龙果果色差异原因,发掘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c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本研究分别在青果期(授粉后第15天)和成熟期(授粉后35 d)采集红皮红肉火龙果(Hylocereu polyrhizus)和红皮白肉火龙果(Hylocereu undatus)的果肉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高质量序列共53 240条。通过对DEGs进行分析,发现火龙果在同一品种不同时期间的差异比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的更大。分别在R1 vs R3和W3 vs R3两组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通过GO分析发现,在分子功能上,有部分基因显著富集在蛋白与转录因子结合活动上;通过KEGG分析,大部分基因富集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上,其中酪氨酸是甜菜色素合成的前体。综上所述,红皮红肉火龙果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甜菜色素的合成,酪氨酸作为前体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且该色素的合成需要大量氨基酸、酶及转录因子的参与。甜菜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尚未明确,通过本研究可以发掘火龙果中甜菜色素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是开展后续实验的基础,为甜菜色素代谢途径的完善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从红肉火龙果果肉中克隆得到3个ERF转录因子,命名为HpERF1/2/3。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HpERF1/2/3具有典型的AP2/ERF结构域,ORF长度分别为1 020、843、1 269 bp,编码长度分别为339aa、280aa、422aa,分子量为37.4、31.99、45.08 k Da,以及等电点为5.69、6.36、6.93的氨基酸多肽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表明,随着红肉火龙果果实发育,HpERF1/2/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活性分析显示HpERF1/2/3都定位于细胞核,是核蛋白,并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分析显示,HpERF1/2/3可以激活红肉火龙果甜菜红素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HpCyt P450-like1的启动子活性。这些结果表明HpERF1/2/3可能通过调控甜菜红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来参与红肉火龙果果实品质形成过程,加深了对红肉火龙果果实品质生物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钙、镁、铁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钙、铁含量均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镁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又增加的变化;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新鲜烟叶中各部位叶片钙、镁、铁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钙、镁含量差异极显著,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钙、镁、铁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移栽后天数与烟叶钙、镁、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烟叶中钙与镁、钙与铁、镁与铁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条件和纯化后色素的稳定性,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纯化条件,计算纯化色素的色价,并观察纯化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100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好。室温下,以30%乙醇为洗脱剂,吸附流速和洗脱流速10 mL/min时,纯化的红肉火龙果果皮色素色价为72.33,是未纯化前的5.39倍。光照不利于色素的稳定,Na+、K+、Mg2+、Ca2+、EDTA以及葡萄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Sn2+、柠檬酸和酒石酸加快色素的降解。由此得出,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火龙果果皮色素,色素应避光保存,避免接触Sn2+、柠檬酸和酒石酸。  相似文献   

12.
考查了浸提法与超声辅助法提取火龙果皮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此花青素溶液进行温度、pH值、常用食品添加剂(如蔗糖、食盐、光照与金属离子溶液)对火龙果花青素原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皮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蒸馏水作为溶剂,提取时间为40 min,浸取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在此最优工艺参数基础上采取超声功率60 W,料液比1∶12,超声时间15 min,提取温度50℃进行超声提取。花青素溶液应在低温且弱酸的条件下保存,用适量蔗糖、食盐对其有一定的护色作用(添加蔗糖质量浓度0.04~0.08 g/mL,NaCl质量浓度0.03 g/mL),金属离子K+、Mg2+、Zn2+对花青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因此,从火龙果皮中提取天然花青素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火龙果为主要原料,柠檬酸、白砂糖、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卡拉胶等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火龙果悬浮饮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火龙果果粒4 mm3,2.0%氯化钙溶液处理0.5 h;火龙果悬浮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火龙果果浆用量15%,火龙果果粒用量6%,白砂糖用量6%,复合悬浮剂(0.15%羧甲基纤维素钠+0.20%黄原胶),柠檬酸用量0.12%。该产品果粒适中,悬浮效果好,酸甜可口,具有火龙果的清香果味,感官品质评定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火龙果为试材,比较了常温库贮藏过程中这3个品种火龙果果实的腐烂率、呼吸速率、失重率、果皮的显微结构、电导率、果皮厚度、含水量、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及差异,分析造成3个品种耐贮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参试3个品种火龙果的耐贮性为:“粉红龙”>“晶红龙”>“紫红龙”。火龙果采收时果皮越厚,蜡质层越完整,表皮细胞和厚角细胞层数越多,细胞越小,则原果胶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好。贮藏过程中,火龙果果皮细胞解体率越慢,则含水量峰值越晚到来,原果胶下降越缓慢,耐贮性越好。而采收时果实的呼吸强度、膜透性、含水量、纤维素含量与火龙果耐贮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果实水分含量较大,采收期多为夏季,果实容易腐烂,且采后病虫害严重,不易贮藏和运输.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以及采前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应深入研究火龙果采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探索更加绿色安全、多技术融合的火龙果贮藏保鲜技术和综合控制体系,以期为我国火龙果高品质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南果北运"产业链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加工综合利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火龙果花、果皮、果肉及种仁各部位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对火龙果进行精深加工利用、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建议,旨在为火龙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火龙果为主要原料,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可溶性淀粉为黏合剂,制备火龙果果纸,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价确定火龙果纸黏合剂的配方。同时,研究了最适宜的铺料厚度对成型的影响,不同比例甘油作为调味剂对火龙果纸脆性口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合剂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5%,琼脂添加量0.6%,可溶性淀粉添加量4%,铺料厚度1~3mm,调味剂甘油的最佳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