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枫杨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及扦插生根与插穗内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以1年生枫杨实生苗为实验材料,从基质种类、插穗部位、长度及粗度、ABT、IBA及NAA浓度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生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枫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两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GA_3、IAA/ABA、IAA/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泥炭土与珍珠岩体积1:1混合基质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93. 9%;选用1年生实生苗基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为93.3%;粗度为0.6~0.9 cm、长度为10.0~15.0 cm的插穗,生根效果更好。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IBA处理插穗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8.4%,并且苗高与地径显著大于对照。枫杨硬枝扦插以皮部生根为主。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的蛋白质含量呈下降—升高—下降—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呈急剧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内源激素GA_3呈升高—下降,IAA/ABA比值呈下降—升高—下降、IAA/ZR比值呈下降—升高—下降—升高。  相似文献   

2.
笃斯越桔的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嫩枝及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越桔嫩枝扦插以ABT 1mg/L、NAA 1mg/L和IBA 1mg/L效果最佳。笃斯越桔嫩枝扦插比硬枝扦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插穗内营养物质含量对榛子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时期欧榛、杂交榛插穗内"可溶性糖含量"、"总N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N比",分析4种指标含量与插穗生根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硬枝或嫩枝插穗,生根率都与"C/N比"正相关,嫩枝插穗体内"可溶性糖"、"总N"、"可溶性蛋白"也与生根率正相关;硬枝插穗内虽有高于嫩枝插穗的"可溶性糖"和"总N"含量,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N比"低于嫩枝插穗,因而不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4.
青钱柳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钱柳硬枝和嫩枝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基质加温、ABT1和 GGR6应用、基质和空气湿度控制、以及来自不同部位的插条等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加温可以显著提高青钱柳硬枝扦插生根率,经400 mg/ L ABT1+400 mg/ L GGR6处理6 h 后,进行基质加温的扦插生根率达35.6%;不同的扦插基质湿度及扦插空气湿度对青钱柳插穗生根率影响显著,青钱柳夏季嫩枝扦插以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和 V草炭土: V珍珠岩=1:1基质、湿度控制在30%左右为佳。青钱柳属难生根树种,从生根率角度考虑,夏季嫩枝扦插选择枝条中上部剪制插穗为佳,硬枝扦插选择枝条基部剪制插穗为宜。  相似文献   

5.
根据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难的特点,采用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插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扦插生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生根特性有一定的影响,NAA、IBA和ABT3种激素处理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能显著提高插穗的愈伤组织形成率和成括率。不同激素处理之间对硬枝扦插生根特性没有显著差异,嫩枝扦插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枫杨2年生幼树和30年生成年大树树冠中部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用NAA、GGR6不同质量浓度处理进行枫杨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取自2年生幼树的插穗生根率较高,200 mg/L NAA处理效果最优,其生根率达92.89%,根系效果指数达144.2。200,500 mg/L的较低质量浓度NAA处理对于枫杨幼树嫩枝扦插生根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800 mg/L的较高质量浓度NAA处理对扦插生根有抑制作用;而3种质量浓度的GRR6处理对枫杨扦插生根都有抑制作用。取自30年生大树的嫩枝扦插生根能力很差,各处理生根率仅6%左右。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技》2021,46(4)
对不同激素和基质对欧洲花楸扦插生根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激素处理后,欧洲花楸嫩枝、硬枝的生根率均明显提高。对嫩枝扦插影响排序为IBAABTNAA,1 000 mg/L的IBA效果最好,生根率为55.67%;对硬枝扦插效果影响排序为IBA+ABT(1∶1)ABTIBA,1 000 mg/L的IBA+ABT(1∶1)效果最好;最适合花楸嫩枝扦插的基质为河沙,生根率为55.67%。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青钱柳硬枝扦插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探讨激素配方对不同阶段硬枝扦插插穗营养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生根率的影响。【方法】配制10种激素配方处理插穗,根据插穗外部形态变化,分别于扦插第30、45、60 d取样测定插穗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CAT和POD酶活性,并于90 d统计插穗的不定根数、不定根长、根径和生根率。【结果】不同激素配方显著影响青钱柳硬枝扦插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P <0.05),其中T3激素配方生根率仅为0.2%,而T6激素配方生根效果最佳,其插穗生根率达到44.1%,不定根数2根,不定根长4.3 cm,根径1.9 mm。随着扦插时间的延长,插穗中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POD、SOD及CAT活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POD活性对外源激素处理反应较敏感,T6激素配方处理插穗的POD和CAT活性变异幅度明显高于其他激素配方。相关分析表明,膨大期、愈伤期和生根期插穗中可溶性糖含量与90 d的生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但仅在膨大期插穗中淀粉含量和POD活性与90d的生根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沙棘插穗长度、剪切方式、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 cm段为最佳硬枝扦插插穗剪切型式;以留3~4片叶、15 cm梢为最佳嫩枝扦插插穗剪切型式,同时得出,100 mg/L ABT1号生根粉浸泡4 h处理对硬枝插穗效果较好,50 mg/L ABT生根粉浸泡8 h对嫩枝插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欧洲云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快速有效地规模化扦插繁殖欧洲云杉,满足造林、绿化用苗的需要。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用河沙做基质。在林科院甘肃小陇山沙坝的实验基地做了ABT1、NAA、IBA、GGR不同激素,ABT1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5-10 cm、10-15 cm和〉15 cm三种不同插穗长度,5 a和23 a不同采穗母株年龄的嫩枝扦插试验及200 mg.kg^-1ABT1处理1 h的不同插穗类型(嫩枝带硬枝和嫩枝)的试验,用清水处理插穗做对照(CK)。试验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差异显著。生根率大小顺序为:ABT〉GGR〉IBA〉NAA。而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数,根系总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均大于其它处理,根系发达。ABT1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100.mg kg^-1和200 mg.kg^-1浸泡30 min和2 h生根率最好。50 mg.kg^-1浸泡1 h处理的插穗生根数、根系总长、根系效果指数大。嫩枝带硬枝和嫩枝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生根数、根系总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嫩枝带硬枝〉嫩枝。〉15 cm的插穗生根率和其它指标都高。采自23a生母株的插穗没有生根。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椴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采用1 000 mg·kg-1 IBA粉剂处理插穗基部,对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皮部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以及IAA/ABA和IAA/ZR比值进行动态测定,探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特点及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IBA处理可以显著促进南京椴嫩枝插穗生根,生根率接近67%;其生根过程可划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形成期和不定根生长期,各自对应时间约为10 d。2)IBA处理可以提高嫩枝插穗中IAA含量,IAA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其含量升高有利于生根;GA3含量增加有利于根原基形成,而低水平GA3则更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ABA和ZR含量升高不利于插穗生根,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IAA、ABA在插穗根原基诱导和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具有相互协调作用,IAA/ABA可作为衡量南京椴嫩枝扦插生根能力的指标。3)外源IBA处理可以促进插穗内IAA含量升高,调节ABA、ZR、GA3含量降低,促使IAA/ABA在诱导生根期快速增大,通过相关激素的调控,使插穗向有利于促进生根的生理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基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泗洪陈圩林场36块样地1927株杨树的点云数据,通过软件RiSCANPro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用K均值聚类对点云数据进行林木定位分割,并提取了树木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通过公式计算出4种干形参数(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和形高),用SPSS软件基于4种不同造林密度由高到低(株行距配置3m×8m、5m×5m、4.5m×8m、6m×6m)对4种干形参数进行差异分析,还对干形参数进行了模型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密度对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形高有显著影响。胸高形数、形率和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形高则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即高密度林分的树干干形更为饱满,低密度树干干形尖削。2)指数方程是胸高形数与形率关系的最优模型,适用性检验精度高,达到99.12%,模型表达式为:f1.3=0.223*exp(1.025*q2),可应用于胸高形数的预测,为分析杨树干形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于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的适用性,以‘Mahan’、‘Stuart’、和‘Kanza’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5种光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修正模型),分别对各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响应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5种光响应模型对薄壳山核桃的光响应拟合效果突出,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达到了0.99,并且AIC值最低,直角双曲线模型σ及AIC最高,表现最差。2)通过与实测值相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光响应特征参数的求解效果最好,求解出的AQY、R_d、LSP和Pnmax最准确,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解LCP最佳。3)‘Mahan’在3个品种中光照生态幅最宽,利用光能能力最强;‘Stuart’在各模型中的R^2均达到0.99,运用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观赏海棠不同叶位色素组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7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上位叶(Upper leaf)、中位叶(Middle leaf)、下位叶(Lower leaf)的色素组分进行测定,研究了海棠品种不同叶位间色素组分关系以及动态规律,为海棠优良观叶种质的筛选以及叶色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色素绝对含量测定和基于Unispec-SC光谱分析仪的色素相对含量测定,分别构建了花青素(Anth)、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Chl)3大色素组分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之间的拟合函数:yAnth=0.522 1x^2-0.111 4x+0.013 3(R^2=0.979 3);yCar=0.456 2x+0.072 6(R^2=0.980 9);yChl=1.428 7x-0.672 6(R^2=0.901 6)。采用Origin 9.0软件构建了57个海棠品种的3大色素组分含量及权重的三维分布图。结果表明:1)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色素绝对含量测定和基于Unispec-SC光谱分析仪的色素相对含量测定,分别构建了花青素(Anth)、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Chl)3大色素组分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之间的拟合函数。2)基于上位叶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及其权重的聚类分析表明:57个海棠品种可分为2大色系4个子色系类群,即绿色系(含深绿色系、褐绿色系)、红色系(含紫红色系、红棕色系),各色系间差异显著。3)绿色系之A_1子色系含有较低的花青素含量,且随着叶位的下降,其含量变化平稳,绿色呈现效果较好。4)A_2子色系在上位叶阶段虽含有一定量的花青素,但不足以使叶片呈现出"全红"状态,因此绿色表达效果不如A_1子色系。5)红色系之B_1子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及稳定性皆高于B_2子色系,在上位叶、中位叶,B_1子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分别为B_2子色系的2.1倍和2.6倍,显著提高了呈色效果。6)此外,在中位叶,B_1子色系的花青素含量虽较上位叶有所淡化,但仍达到了B_2子色系在上位叶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模拟淹水环境,对2年生水紫树进行生长和生理特性观测与分析,以期为水紫树的耐涝性研究的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我国沿海和涝害地区耐水湿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促进了水紫树地上部分生长,淹水60d苗木侧根和须根数量明显减少,大量不定根形成,且成活率为100%;0~30d水紫树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后期显著高于对照(P<0.01);ADH活性从淹水第10d开始上升,至第50d的最大值1.24U/mL,随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P<0.01);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1),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在面对淹水时表现不敏感,其酶活性高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淹水过程中,H2O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MDA含量在第10d之后,淹水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整体呈“M”型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以异长叶烯酮为原料,经肟化反应合成了异长叶烯酮肟。分别采用单因素法及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6℃,以醋酸钠为催化剂,n(异长叶烯酮)∶n(盐酸羟胺)∶n(催化剂)1∶1.3∶0.55。在此条件下,异长叶烯酮肟的产率>99%。采用FT-IR、~1H NMR、GC-MS和单晶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异长叶烯酮肟对几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结果表明:异长叶烯酮肟与Cu2+的作用明显强于与Co2+、Cd2+、La3+、Pb2+、Ag^+等金属离子的作用;异长叶烯酮肟与Cu2+主要是通过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与Cu2+的配位作用进行络合。  相似文献   

20.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