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浙江省开化县2014年二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尺度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植被的构成和破碎化程度,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天然针叶林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为主;在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呈原始状态的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对各功能区景观破碎化分析表明,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表现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生态保育区核心保护区,与钱江源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保护与利用要求相符,但整体景观连通性较低。对各功能区内重要森林类型天然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破碎化分析表明,三种植被类型的破碎化程度与各功能区破碎化程度一致,表现为核心保护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最低,受人为干扰轻,游憩展示区三种植被类型破碎化程度高,受人为干扰严重。以上分析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总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相似文献   

2.
陈传明 《林业科学》2012,48(4):127-132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资金来源和方式等方面探讨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社区居民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持赞同态度;保护区的建立使大多数社区居民收入减少,而社区居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社区居民面临着缺少资金、补偿制度缺失和缺乏生产技术等问题;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意愿调查,确定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各级政府、受益企业和旅游部门,生态补偿客体为社区居民;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和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制定生态补偿的标准为每户每年3 800~5 000元;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财政专项基金;提出了生态补偿方式为以资金补偿为主,实物与政策补偿为辅.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益林价值补偿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意愿调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井冈山林区生态公益林价值补偿意愿支付值进行系统分析,并对2001~2010年间区域内居民的意愿支付数量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区域内居民享受生态公益林价值的意愿支付费用相差较大,平均意愿支付值约为调查者数量累积百分数的62.27%;意愿支付值的大小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4.
基于CVM条件价值法,通过对湘江流域8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有83.87%的居民有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估计测算出湘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为127.72元(人/年)。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5个影响因素分15个影响因素变量对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层次对WTP有显著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WTP有极显著正影响;湘江流域水质、植被覆盖度对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住地离江距离对居民支付意愿有极显著负影响。最后,本研究根据科斯定理、基数效用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分析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牡丹江市居民对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情况,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方法,探讨公众对生态服务收费的态度、支付意愿情况及影响公众支付意愿的因素,并得出影响居民参与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居民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最后提出的相应建议对于解决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策  万雨佳  李文欣  郭志威  黄桢  杨天宁 《绿色科技》2019,(11):154-157,161
指出了游憩服务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二元Logistic和有序Ordinal模型,研究了居民对青山区绿色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的支付意愿和金额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游憩服务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62.6%的受访居民有支付意愿,居民不愿支付的主要原因是“应由政府出资”,其次是距离较远,可达性较差,从而影响人们的支付意愿;居民年龄和对青山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满意程度对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对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满意度对支付金额有显著负影响,居民对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了解程度对支付金额有显著正影响。满意度对居民支付意愿和金额的敏感性最大;受访居民支付意愿为88.93~142.06元/(年·人),青山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游憩价值为9.57~15.29亿元。  相似文献   

7.
李静  赵锦慧  宫玺  李萌 《绿色科技》2013,(11):79-81
利用对武汉市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140户农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了武汉市农民的农田生态补偿意愿。对1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表明:武汉市大部分农民普遍认识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受访农民不愿意接受农田生态补偿方式;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是影响农民生态受偿意愿的因素;大部分受访农民对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建议是现金补偿。  相似文献   

8.
利用SPSS软件对198份怒江州居民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定量分析居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的态度及参与意愿。结果表明,怒江州居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态度十分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意愿强烈,生态移民搬迁意愿差异较大,对保护政策制定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水平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结合怒江州实际,提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摸清自然资源本底等促进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林生产经营者投入的成本,在提供生态服务时,不能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相应的报酬,在经营者与受益者、当代与后代之间,无法形成合理的经济利益关系。应用意愿调查法对林地所有者、林地使用单位、林地管理者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直接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金额,可以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提供依据,也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周边农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社区居民需要获得一定补偿以持续生计。为了解游客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以密云石城镇的桃源仙谷和黑龙潭景区为例,对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游览情况、相关李克特量表、游客对旅游生态补偿认知及参与等进行游客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71%游客愿意支付一定金额用于生态保护,游客的资金支付意愿主要受学历和收入影响,人均愿意支付38元用于生态补偿。专项税收、景区门票、生态标签产品、游客参加志愿活动等多种渠道可作为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筹集方式;建议石城镇结合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渠道、实施等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南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评估了区域内的森林、草地、湿地这三类生态系统2016年的服务功能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上限,核算生态保护机会成本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下限,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调整系数对计算出来的数值进行调整。结果表明:2016年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额为565 497万元,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合计69 853万元。根据地区发展程度计算出来的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经济类调整系数,取值0.12。由此确定2016年南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标准为110 804万元。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的额度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采用条件价值法,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川滇地区农产品的主要市场——成都、重庆等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并对农业生态补偿额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评价、食品安全的关注、被访者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指标,对农业生态补偿意愿的影响较大,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生态补偿的最大支付意愿,四川云南两省2011年农业生态价值补偿的总额度为579亿元。从补偿额度看,农业生态价值的社会补偿可以取代政府补偿成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信息支持,基于辽宁省12个县区的农户退耕意愿调研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退耕农户退耕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退耕意愿不高,对现有退耕政策补偿满意度低;退耕地有零碎分布的特点,生态林比例大,林木长势较好。退耕地林木长势和退耕政策补偿满意度是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加强退耕林地的经营管护、完善退耕补偿政策,是有效增强农户的退耕意愿,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市5所高校的旅游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国家公园游览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曾经听说过国家公园、是否了解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是否了解国家公园与其他保护地的差别3个认知因素会显著影响旅游专业大学生游览国家公园的意愿。藉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家公园辨识度等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17县753户林农为例,首先通过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再构建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接触能力、政策落实情况、补偿的标准、政策了解程度、补偿标准了解程度、补偿标准满意程度对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林地经营规模、经营资金畅通性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显著影响因素中,林地经营规模是表层直接因素;补偿标准满意度、政策了解程度、补偿标准了解程度、经营资金畅通性是中层间接因素;政策接触能力、政策落实情况、补偿的标准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促进林农退"商品林"还"公益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研究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价值及其支付意愿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公众参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成都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对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休闲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条件价值法评估其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居民支付意愿与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条件评价法(CVM),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游人及当地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人愿意以资金形式支付生态补偿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居民,支付的资金总额也比当地居民的高6.32倍,反映出游人是旅游活动中更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年龄大、收入高、出游次数多的游人,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额。当地居民虽然也是旅游受益者,但他们更愿意以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尤其是居住时间长和年轻的居民,更喜欢用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750份调查问卷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运算,对伊春市林区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林区自身内在因素、受教育水平程度、认知程度与参与影响感知外,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着林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经济收入水平、预期经济成本与收益、政府的支持力度都对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政策促进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园内的居民作为当地经济、教育及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及受益者,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推进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国家公园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当地居民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知情情况及其对相关生态知识科普的需求,从而为国家公园在林业管理、科普活动方面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和参考。该研究采用问卷、走访及座谈的方式开展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群体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到86.04%,基础教育水平比全国教育落后地区的平均水平(81.93%)还要低;国家公园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效果不佳;当地居民在生态科普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自然环境知识、种养技术知识的关注度较高,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民族民俗文化传承意识较为淡薄。当地政府应重视基础教育,加强通识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应加大国家公园建设内容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应开展更多种植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加强科学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国家公园对当地牧区社区原住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批准成立后,不仅增加了区内居民的收入来源,还改变了居民的思维方式,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等。公园内的居民多以放牧为生,为减轻对牧区社区原住民的影响,使其更好地融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出加大对移民的扶持力度,实现移民的顺利转产,重视社区居民参与公园管理,创新社区发展新路径,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