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34个海棠(Malus spp.)品种为试材,从中选取叶片色彩跨度较大的5个品种(冬红M.‘Winter Red’、阿迪荣M.‘Addirondack’、亚当M.‘Adams’、鲁道夫M.‘Rudolph’和完美紫M.‘Perfect Purple’),用光谱法与溶液法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3种叶片色素相对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测定、耦合,通过耦合函数计算其余29个海棠品种叶片色素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色素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7 5(叶绿素)、R~2=0.999 4(类胡萝卜素)、R~2=0.990 5(花青素),方程拟合度较好;在海棠的不同叶位中,各品种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比中、下位叶低,上中位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比下位叶高。  相似文献   

2.
红宝石海棠叶片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宝石海棠树体不同部位叶片的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夏秋两季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逐渐降低,上位叶与下位叶均表现出花青素含量上升而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相同时期内,花青素含量均表现为上位叶显著大于下位叶,而叶绿素含量恰恰相反。花青素的形成与叶绿素呈显著负相关,温度和光照均是影响花青素合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疆野苹果与绚丽海棠杂交子代叶色与叶片色素含量的关系及其生长特性,以新疆野苹果优系与绚丽海棠控制授粉杂交得到的杂交子代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杂交子代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红叶子代(R)红绿饱和度a及花青素含量最高,且红绿饱和度a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绿叶子代(G)叶绿素含量最高;黄叶子代(Y)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黄蓝饱和度b、色彩饱和度C和亮度值L较其他2个杂交子代相比均较高;红叶子代(R)的株高和地径的生长量明显低于绿叶子代(G)和黄叶子代(Y)。  相似文献   

4.
对彩叶植物鸡爪槭、血皮槭、大花卫矛、黄栌、‘丽红’元宝枫秋季叶变色期间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得出5种彩叶植物在秋季叶变色期间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下降趋势,而花青素的含量为上升趋势。完全变色后,5种彩叶植物叶片中花青素含量达到最高峰时由高及低依次为大花卫矛、‘丽红’元宝枫、血皮槭、鸡爪槭、黄栌。说明花青素的含量在紫(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呈色中占主导地位。花青素/叶绿素的比值由高及低依次为血皮槭、鸡爪槭、大花卫矛、‘丽红’元宝枫和黄栌。比值越高,叶片颜色越红。  相似文献   

5.
光叶子花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光叶子花炼苗60 d组培苗为材料,对光叶子花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呼吸作用(R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Pn)、蒸腾速率(Tr)、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光叶子花叶片单位重量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随叶位上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变化,其最大值都出现在第6叶位叶片;叶片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叶位上升而减小;叶片胞间CO2浓度随叶位上升呈先减小后增大变化;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随叶位上升而增大。由于光叶子花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Pn和WUE相对较高,因此在今后的栽培管理中应对中部叶片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保定地区生境的优良叶用型杜仲单株,对来自河南、河北2个不同产地的30株2a生杜仲实生苗苗期的单叶面积、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叶绿素含量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了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不同杜仲单株间的单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总黄酮含量等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叶面积、干鲜重比、总黄酮含量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从30株杜仲实生苗里初步筛选出5株优良单株,分别是N_(11)、N_9、B_2、B_(12)、B_(14);各单株叶中N_(11)总黄酮含量最多,为9.59%,其次为N_9,达到了9.08%,其中B_2、B_(12)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10mg/g、2.07mg/g,并且单株B_(14)干鲜重比高达0.78,加工成本最低;根据各单株苗期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变化可以看出,其总黄酮含量在7—8月份最高,因此可以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杜仲叶采收。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海棠(Malus spectabilis)、石榴(Punica granatum)和桃树(Amygdalus persica)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它们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光合能力及色素变化。结果表明,3树种的耐盐性依次为海棠石榴桃树;盐胁迫下3种非盐生树种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内CO2浓度(Ci)变化没有规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光合下降的限制因子;盐胁迫导致3树种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叶绿素a/b的变化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四个黄栌变种及品种生长期色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红叶黄栌、毛黄栌、紫叶黄栌、'紫霞'4彩叶植物变种及品种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黄栌变种及品种在生长期间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在生长初期,与其他变种及品种相比,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为红叶黄栌,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的为紫叶黄栌.经方差分析,不同变种及品种间色素含量差异显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圆齿野鸦椿朔果着色及呈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圆齿野鸦椿朔果果皮色素的变化及其呈色过程,以不同发育时期圆齿野鸦椿的果皮为试材,首先进行果实颜色的数字化描述,然后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果实逐渐变红与典型色域的CMYK模式中M(洋红)、Y(黄色)值关系密切,M值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则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其它色素含量呈负相关;类黄酮含量出现降升降的S型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花青素呈负相关。综上所述,圆齿野鸦椿果实由绿转红的过程中,伴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和花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彩叶植物的色素组成与叶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叶片色素组成是决定颜色的重要因素,研究分析彩叶植物叶片的色素组成与叶色的关系对揭示彩色形成机制和筛选适宜的园林彩色景观植物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常见的金叶女贞、红枫、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等彩叶植物为试材,分析其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及花青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色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是导致叶色不同的主要原因,彩叶植物花青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绿叶植物叶绿素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叶片色素含量是随着环境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叶色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模拟淹水环境,对2年生水紫树进行生长和生理特性观测与分析,以期为水紫树的耐涝性研究的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我国沿海和涝害地区耐水湿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促进了水紫树地上部分生长,淹水60d苗木侧根和须根数量明显减少,大量不定根形成,且成活率为100%;0~30d水紫树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后期显著高于对照(P<0.01);ADH活性从淹水第10d开始上升,至第50d的最大值1.24U/mL,随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P<0.01);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1),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在面对淹水时表现不敏感,其酶活性高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淹水过程中,H2O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MDA含量在第10d之后,淹水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整体呈“M”型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屑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分段热解制备木醋液及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50~250℃为杉木屑热解最活跃阶段,木醋液得率最高,达到34.09%;在该温度段木醋液组分中GC含量最高为酚类物质,其次为酸类物质。木醋液中有机物GC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当热解温度大于150℃后,有机物可达48%左右。不同热解温度段各类有机物GC含量不同,酸类物质在0~150℃最高(64.84%),酚类(54.13%)和酮类(17.95%)物质在≥250~350℃最高,醛类物质在≥150~250℃最高(17.15%)。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纤维素、木质素、杉木屑与核桃壳为原料,经过炭化后在Ni的催化作用下于1 400℃下进行了石墨化反应,并以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分析了产物的石墨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在生物质的石墨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由纤维素得到的产物石墨化程度最高,由木质素得到的产物石墨化程度最低,杉木屑和核桃壳2种生物质原料得到的产物石墨化程度介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不同原料石墨化程度的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原料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同时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20 MPa条件下,由纤维素得到的产物的电导率为54 S/cm,而由木质素得到的产物仅为31 S/cm,与石墨化程度的高低相对应。纤维素/木质素混合物的石墨化程度介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两者不同质量比对混合物的石墨化程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椴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采用1 000 mg·kg-1 IBA粉剂处理插穗基部,对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皮部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以及IAA/ABA和IAA/ZR比值进行动态测定,探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特点及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IBA处理可以显著促进南京椴嫩枝插穗生根,生根率接近67%;其生根过程可划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形成期和不定根生长期,各自对应时间约为10 d。2)IBA处理可以提高嫩枝插穗中IAA含量,IAA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其含量升高有利于生根;GA3含量增加有利于根原基形成,而低水平GA3则更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ABA和ZR含量升高不利于插穗生根,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IAA、ABA在插穗根原基诱导和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具有相互协调作用,IAA/ABA可作为衡量南京椴嫩枝扦插生根能力的指标。3)外源IBA处理可以促进插穗内IAA含量升高,调节ABA、ZR、GA3含量降低,促使IAA/ABA在诱导生根期快速增大,通过相关激素的调控,使插穗向有利于促进生根的生理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基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泗洪陈圩林场36块样地1927株杨树的点云数据,通过软件RiSCANPro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用K均值聚类对点云数据进行林木定位分割,并提取了树木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通过公式计算出4种干形参数(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和形高),用SPSS软件基于4种不同造林密度由高到低(株行距配置3m×8m、5m×5m、4.5m×8m、6m×6m)对4种干形参数进行差异分析,还对干形参数进行了模型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密度对胸高形数、形率、高径比、形高有显著影响。胸高形数、形率和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形高则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即高密度林分的树干干形更为饱满,低密度树干干形尖削。2)指数方程是胸高形数与形率关系的最优模型,适用性检验精度高,达到99.12%,模型表达式为:f1.3=0.223*exp(1.025*q2),可应用于胸高形数的预测,为分析杨树干形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于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的适用性,以‘Mahan’、‘Stuart’、和‘Kanza’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5种光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修正模型),分别对各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响应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5种光响应模型对薄壳山核桃的光响应拟合效果突出,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达到了0.99,并且AIC值最低,直角双曲线模型σ及AIC最高,表现最差。2)通过与实测值相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光响应特征参数的求解效果最好,求解出的AQY、R_d、LSP和Pnmax最准确,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解LCP最佳。3)‘Mahan’在3个品种中光照生态幅最宽,利用光能能力最强;‘Stuart’在各模型中的R^2均达到0.99,运用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相似文献   

20.
单板层积材具有结构均匀、强度高等优点,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差异对其性能影响显著。以13层22 mm厚全顺纹、2层及3层横纹其余顺纹混合组坯的杨木单板层积材为对象,通过电测法、三点弯曲及拉伸实验,对其主要弹性常数及力学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横纹层数的增加,顺纹方向的弹性模量下降,横纹方向的弹性模量增加,层积方向的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加,单板层积材的各向异性降低;2)随着横纹层数的增加,静曲强度减小,变异性逐渐增大,进行结构设计时需更多考虑材料的性能稳定性;3)组坯方式对LVL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适当增加横纹层板可提高抗拉强度;4)组坯方式对泊松比的影响较大,随着横纹层数的增加,泊松比总体降低,采用纵横混合式组坯可能有利于抵抗由拉、压载荷所造成的材料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