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山西省部分甜樱桃主栽品种的需冷量,为山西省设施甜樱桃扣棚和升温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以9 个山西省甜樱桃主栽品种‘红玛瑙’、‘红灯’、‘龙冠’、‘龙旭’、‘大紫’、‘美早’、‘雷尼尔’、‘早大果’、‘拉宾斯’为材料,在甜樱桃开始大量落叶时采集枝条进行低温处理,将低温积累到一定时间的甜樱桃枝条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3周后统计萌芽率,采用“0 ~ 7.2℃ 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需冷量有差异,供试品种的需冷量值集中分布在500~750h;部分甜樱桃品种存在芽类间需冷量不同的现象;同一品种其需冷量与物候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高海拔地区栽培的甜樱桃品种“美早”和“萨米脱”为试材,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整果穿刺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质地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樱桃果肉的硬度与弹性、咀嚼性,咀嚼性与弹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果皮强度下降,果皮韧性增强,而果肉凝聚性和回复性则先上升后下降。贮藏42 d后,“美早”甜樱桃果肉的硬度、咀嚼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萨米脱”甜樱桃,同时保持较低的果皮韧性,说明其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梨不同品种比较,初步认为七月酥(早熟)、幸水(中熟)、红香酥和金花梨(晚熟)结果早、产量高、果肉细、质地脆、汁液多、有香味、品质好,是适合河南省生产上推广的新优品种;八月酥产量高,红巴梨品质好,可适量栽培;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1早熟品种 1.1石红303 早熟品种,植株高度65~70cm。椭圆果或方圆果,单株平均果重80g,大小均匀,加工品质中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6%,番茄红素含量12~13mg/100g)。果实硬度好,座果性很好,适应性好,丰产潜力很高。成熟早,成熟集中。田间耐贮性很好,适合进行机械采收,用于生产制酱。地膜覆盖直播栽培从出苗到90%的果实成熟约100~110d(不同地区、年份,成熟期有差异,下同)。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7个品种花粉数量及花粉萌芽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和离体培养法分别对甜樱桃7个品种单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花粉数量差异较大,萨米脱、拉宾斯、友谊、美早、早大果、布鲁克斯和红灯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 984,2 312,2 168,1 950,1 913,1 513,1 133粒/花药;拉宾斯的花粉萌芽率最高,其次为友谊、萨米脱和布鲁克斯,美早和红灯的花粉萌芽率最低;MS基本培养基对花粉的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蔗糖比果糖和甘露醇更利于花粉萌发;适宜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低浓度硼酸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硼酸抑制花粉萌发;钼酸钠对樱桃花粉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适合花粉萌发的pH值为6.8。  相似文献   

6.
吕彬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30-130
以近几年主栽的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相关统计分析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水稻品种对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寒地稻作区优质米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熟期碾米品质的3项指标中,糙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3.1%、82.9%、83.1%、83.0%;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1.9%、71.9%、72.0%、73.0%。不同品种的糙米率,不同熟期间差异很小,晚熟品种的精米率略高于早熟和中熟品种,品种间表现有差异。不同熟期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1.7%、61.7%、66.5%、67.2%,晚熟品种比早熟和中熟品种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和中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变异系数较晚熟品种增加1.2个百分点,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稻米垩白米率与胶稠度(0.0566)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李雅娟,1995)的研究结果一致。垩白米率与精米率(-0.4827)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筛选垩白米率低的种质资源是关键。(2)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很多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佐佐木忠雄,等.1982)。关于直链淀粉含量姬田正美(1996)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稻米食味越差。本研究结果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6.67%~22.40%,平均含量为18.8%,品种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0.8207)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了苹果短枝型品种的4种内源激素。结果表明,内源激素脱落酸(ABA)与枝条节间长度呈负相关,与短枝萌发率呈正相关(P〈0.01),宜作为短枝预选的指示激素。叶片中ABA含量随季节变化,但短枝品种ABA含量显著高于非短枝品种,二者ABA比值维持2.6 ̄3.4:1。短枝品种预告时,以同系非短枝品种或母树ABA含量为参照,其含量的1.8 ̄2.2、2.3 ̄3  相似文献   

8.
绿宝石梨(按中国农科院编号,名称为“中梨1号”)在我国中北部地区推广面积较大。该品种树体生长强健,极易成花,幼树以短、中果枝结果为主,早果性强(定植后第二年就能见果,一般4年生树株产达2.5~5千克)。在郑州地区栽培,3月上旬萌芽,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外形美观,果肉细腻多汁,风味甜,口感好。然而,绿宝石梨遇雨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率常达10%~20%,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的提高;裂果特别严重时,全树果实开裂,丰产不能丰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指标及发病率的变化,明确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带菌率、果梗含水量、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的贮藏特性不同,其中怀来葡萄的带菌率与发病率均较低,果梗含水量低且下降缓慢(下降率为5.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高,比其他产地葡萄有更好的抗病性。各指标与果粒发病率相关程度不同,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8;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与贮藏80d后果粒发病率相关系数为0.885。【结论】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可以较好的监测葡萄发病率的变化,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能够作为大批量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1成熟标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不低于6.5%,果肉硬度14 磅压以上。晚收果硬度保持比早收果效果好,且有高SSC。2.质量标准 (1)无果裂、虫害、擦伤、疤痕、晒斑,内部组织破坏、腐栏等。 (2)后熟后SSC在14%以上,硬度2~3磅压。 (3)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史洪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234-237
对红灯、大紫、芝罘红樱桃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4年连续观察,研究甜樱桃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个品种生长发育正常,发芽率高,成枝率弱,新梢在展叶后、果实采收后均有一较快生长期,花芽形态分化开始于5月中下旬, 8月底多数完成分化,果实在硬核前后各有1个较快生长期,果肉肥厚多汁,酸甜适口,耐贮,产量、品质受春季温度、雨量的影响。成熟早,质量、产量低于传统生产区。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甜樱桃不同品种特性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修剪方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山西省种植的14个甜樱桃品种的枝类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供研究的14个甜樱桃品种,可以区分为以‘红玛瑙’和‘雷尼尔’为代表的2种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坐果率、成枝率、中果枝比例、短果枝比例和单株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为提高‘雷尼尔’品种类型的产量,树体整形修剪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坐果率、短果枝比例,并适当控制中、长果枝比例。  相似文献   

13.
采后外源钙对甜樱桃货架品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外源钙对甜樱桃采后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晚熟品种"晚红珠"为研究试材,经不同浓度CaCl2(1.5%、2.5%)浸果5 min处理后,在货架条件(18~20℃)下存放,并测定其相关商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2处理在货架期6 d内,可显著控制果实腐烂率和失水率的下降,保持果面色泽亮度和饱和度,维持果实硬度、减缓果实软化,延缓果实花青苷的合成以及保持果柄持绿程度。其中,1.5%CaCl2处理组在各个取样时间点测得的腐烂率和失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拟货架条件下放置6 d内,腐烂率和失水率分别控制在5%和2.5%以内;2.5%CaCl2处理,在模拟货架条件下放置12、15 d时,硬度较对照组分别高17.0%、19.0%。因此,综合以上指标,1.5%CaCl2处理对甜樱桃货架期的延长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为CaCl2在甜樱桃采后货架期保鲜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调箱贮藏甜樱桃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美早和萨米脱为试材,研究了气调箱保鲜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甜樱桃贮藏过程中,气调箱内CO2浓度基本维持在12-15%;气调箱处理甜樱桃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果实,轻微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却保持了果实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气调处理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降低了甜樱桃果实的腐烂率。两品种相比较,萨米脱的腐烂率要远低于美早,耐贮性较好。两品种果实0oC贮藏60 d后仍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并可以保证3 d的常温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因素对黄瓜丙醇二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出黄瓜高丙醇二酸专用品种,有必要对于丙醇二酸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丙醇二酸含量不同的3个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品种、植株的不同取样部位、不同的氮素水平和不同生理时期4种因素对黄瓜丙醇二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除了果实中含有丙醇二酸外其茎叶中也含有丙醇二酸并且其含量低于果实。在氮元素处于正常浓度水平时,丙醇二酸的含量高于低浓度和高浓度。另外,盛果期时的含量略高于抽蔓期和结果初期。最终试验筛选出的丙醇二酸含量最高的因素组合为:黄瓜品种为‘C11-35’,取样部位为嫩果实,氮元素浓度0.014 mol/L,生理时期为盛果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日光温室甜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因子,试验测定不同温室方位、不同树体方向、不同树形、不同品种以及叶面肥处理下甜樱桃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温室东部甜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温室西部和中部;树体南向和东向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树体西向和北向;甜樱桃品种间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不同,且差异性不同;施用叶面肥可显著提高温室甜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试验中3种树形之间甜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实生后代部分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1个甜樱桃实生株系的成熟果实为试材,进行了果实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糖酸组分和含量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测定,旨在为甜樱桃实生繁殖下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①甜樱桃实生后代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间变异系数较大(32.76% 和20.03%),而可食率彼此间差异不显著,变异系数仅为2.23%。②甜樱桃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实生后代果实中果糖、葡萄糖以及总糖的含量单株间亦存在明显变异(17.93%、17.05%和17.40%),不同株系间有机酸含量及糖酸比的变异系数更大,分别为25.67%和35.22%。③从31个甜樱桃实生株系的果实中共鉴定出烃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5类113种挥发性化合物,各实生株系的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等均存在更广泛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总之,31个甜樱桃实生株系果实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筛选优良单株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甜樱桃果实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研究危害采后甜樱桃果实的主要病原菌,以3个产地的甜樱桃果实为试材,对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甜樱桃的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侵染甜樱桃果实的4个病原菌主要为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柔膜菌目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Honey)、炭疽病菌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桃炭疽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laeticalor Berk.)、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萄孢属(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草莓内源SA(Salicylic acid, 简称SA)含量与其抗病性的关系,并探索人们从草莓等植物性食物中摄取SA的总量,本研究用HPLC分析比较了露地与设施栽培条件下五个对白粉病抗性不同的草莓品种果实的SA含量。结果表明,所测五种草莓红熟期果实内源总SA含量差别明显,露地栽培条件下为1.904µg/g~5.023µg/g,设施栽培条件下为1.068µg/g~4.201µg/g,与各品种的抗白粉病能力无明显相关性。草莓果实中SA均以结合态为主,五个品种结合态SA含量是游离态SA的4~20倍。游离态SA和结合态SA含量都随着果实的成熟而逐渐下降。说明草莓果实中内源SA含量不仅受基因型的影响,并且受栽培环境和成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植物内源激素对单性结实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兼性单性结实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w-默科特’为试材,对其进行授粉和不授粉处理,观测胚珠和果实发育以及生理落果过程,同步以HPLC法测定不同处理的果实各部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2~39DAF(花后天数)是W-默科特胚珠发育的关键时期,胚珠形态出现明显的差异。25-50DAF正好与柑橘生理落果主要发生期对应,胚珠中ABA含量最高,且未授粉W-默科特显著高于授粉W-默科特,败育胚珠可能是果实中ABA的主要来源部位;同期的促生长类激素,胚珠中ZT含量与果肉比较接近,低于果皮,但GA3、IAA含量明显低于果肉,未授粉W-默科特和授粉W-默科特则高低互现,总体差异较小。均值处理后的激素比值T综合展示了两类激素间的变化关系,在25?50DAF,未授粉W-默科特整果的T值较授粉W-默科特整果更高,这可能是果肉或果皮产生了更高的生长类激素,克服了败育胚珠产生的较高ABA,减少了生理落果,保障了W-默科特单性结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单性结实和前期生理落果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