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48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农户风险规避态度对其农地转出行为及转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息识别能力、非农就业率、周围平级群体数量、转出户对交易对象的了解、家庭特殊事件经历等控制变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拖欠土地租金、分期支付的出现使更多的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没有安全感,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增多,其土地转出意愿减弱。因此,加大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力度,规范农地流转双方的保障项目,鼓励农地不集中、规模较小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是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运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信任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之后利用吉林省10个市(县)的526份农户调查数据,结合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社会信任、流转对象信任、政府信任均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社会信任、流转对象信任和政府信任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其农地转出的意愿。加大国家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扩宽农村社会网络边际、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服务和保障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  相似文献   

3.
农村非农创业的稳步发展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进而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保险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比例不高,仅为14.6%,农地转出行为参与率和转出规模平均比重均呈现出较低水平,分别为17.4%和14.4%。非农创业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农创业在青壮年农户中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老年农户。非农创业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参与保险,进一步推动了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家庭保险参与在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基于农户发展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通过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户保险参与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理论分析了新农保对农地流转影响的作用机制,采用了CHARLS 2013年的数据,通过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及不同参保特征对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地转出来看,参加新农保能够显著促进土地的转出,增加土地的转出面积;参保年限越长,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从农地转入来看,参加新农保以及不同参保特征对农地转入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参加新农保显著提高了农户转入土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转入水平;家庭参保人数越多,参保年限越长,新农保对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越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更好发挥新农保对农地流转促进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武汉城市圈4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观决策因素。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意向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控制力较弱;2)经济收益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动力,而就业保障程度则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阻力,感知风险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3)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村集体的信任度;4)受制于村集体的统一流转,农户的自我决策能力较弱,对行为意向的作用不明显。因此,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本文建议建设因地制宜的租金制度,促进农地信息交易平台的建立,同时优化务工环境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育农地流转市场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户农地无偿转包一直被认为是农地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的表现。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农地存在产权风险的原因出发,利用山东、湖北和广西三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双重制度下农户选择以何种转包方式规避产权风险,探讨产权风险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是否选择无偿转包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出中有偿转出占比为67.87%,无偿转出占比为32.13%。确权农户中无偿转出占比仅为27.27%,低于未确权农户无偿转出占比61.70%,转出对象为亲友时的无偿方式占比为69.53%,远高于非亲友时的9.26%。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无偿转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确权安全感知可显著抑制无偿转包农地行为;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可显著促进农户选择无偿转包行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下,农户确权安全感知的提高有助于解除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对农地无偿转包的锁定效应。因此,需以农地确权为契机,提高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充分发挥农地流转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效应,实现市场与关系的契合,引导农户积极实现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有利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农地流转对不同流转行为类型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效果,辨析转出户和转入户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确实存在农户收入效应,对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人均总收入的增长效应为20.5%和17.3%. 2)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转出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占主导地位.转入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规模报酬递增机制驱动,农地资产变现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农地流转收入效应的持续实现,应采取稳定流转租金、引导非农就业、发展农村金融等措施,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促进转出户和转入户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存适应能力视角,构建农地流转中农户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其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出农地农户占比较低;在反映农民当下生存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对农民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面积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反映农民未来适应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在城镇落户以及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对其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年龄及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浙江省山区19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选择的Probit模型分析了关系网络对农户林地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宗族网络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亲朋网络对农户的林地流入行为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为党员、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是否有成员参加林业生产培训、林业收入占比和林地面积等因素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婷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4):205-208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分析软件UCINET,研究河南省案例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理清影响合作社发展的相关社会关系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深层次剖析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凝聚方式以及促使合作社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进一步探究网络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性态,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乡村精英及围绕其所衍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为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生态认知对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索社会网络和生态认知对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作用关系,基于674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网络中的社会学习、社会信任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性别和兼业经历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分析,检验相似模型在不同群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社会学习和社会信任既直接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意愿,又通过生态认知间接影响其还田意愿;无兼业经历农户的社会网络对农户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女性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男性农户的社会学习对其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要提高农户还田意愿,既要提高农户之间的社会网络强度,也要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山东、安徽、甘肃4省的349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探究社会网络及其不同维度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的影响,并采用Binary 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受访农户的性别、学历和参加电商培训情况进行分组回归,以检验社会网络在不同群组间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及其2个维度——网络互动和网络学习在1%的置信水平上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网络学习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网络互动。与男性组农户和高学历组农户相比,社会网络、网络互动和网络学习对女性组农户和低学历组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此外,家庭经营耕地质量、政府或电商平台对电商的宣传力度等因素亦至少在10%的置信水平上对农户农产品电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影响烟农收益的复杂模糊的众多因素中分析确定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从影响烟农收益的各项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通过构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建立直接影响矩阵,进而通过运算求得综合影响矩阵、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通过DEMATEL的数据因素关系,确定影响烟农收益的主要因素为种植面积、田间管理措施、烟农年龄、资金扶持补贴、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等6方面因素。由研究结果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烟农收益以及改善"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E-mail、BBS、Blog等网络用户在注册时往往匿名或提供伪造的个人信息,通过挖掘这些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构造的社会网络是不可信的.本文提出1种基于作者身份识别的社会网络构建方法,分析网络信息作者的写作风格,对作者身份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以E-mail信息为例,挖掘这种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使构建的社会网络更可...  相似文献   

16.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使得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妇女所受的艾滋病威胁之上。本文笔者在调查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艾滋病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全面地分析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论述了造成其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全面改善黑土地耕地保护质量,充分释放黑土地保护社会生态效益是夯实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资本作为农户嵌入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源,在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对象,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栏模型,分析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水平,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在有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的基础上,其支付意愿水平为1 181.40~1 859.85元/(hm~2·a)。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强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强度和社会参与广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信任中的一般信任正向影响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尽管特殊信任抑制了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却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因此,政府要夯实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搭建农村社区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完善黑土地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CNKI引文数据库,选取新闻学与传播学类19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这些期刊的引文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期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好;19种期刊可分为3个族类,即出版编辑类、广播电视类和新闻传播类期刊;不同期刊在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群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引文网络图谱的可视化直观地揭示了期刊间的引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SNS的理论根源及内涵,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使用SNS的现状,提出了在目前的服务基础上,图书馆利用SNS网站的优势,可以在参考咨询、读者教育、馆藏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交网络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规模经济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及其规模问题受到 关注。根据经济主体社交网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知、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是人为主观设计就能够设定的、而是 取决于家庭农场交往过程中、以市场为平台、通过社交网络获得的物质、信息等资源的状况;以及取决于社交网络形 成的多边信任结构激发出的期权价值。家庭农场社交网络及其规模经营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于通过社交网络的构建 和加固、可以做到;改变农业主体的属性从而形成家庭农场规模弹性的主观条件;实现生产、需求与交易环境的协 调、从而形成合理规模;畅通资源和要素流转渠道、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物质条件;稳定规模边际收益的预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