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江西三清山黄杉林区耐性孢子与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形成的菌根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形成的菌根真菌种类、幼苗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了菌根数量、侵染率、不同种类对幼苗生长以及土壤微环境对菌根群落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的侵染可以有效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在两种菌种共存的情况下(地上:y=-0.010x2+0.042x+0.047,R2=0.308,P0.001;地下:y=-0.007x2+0.032x+0.048,R2=0.225,P0.001),其中菌种Meliniomyces sp.和Rhizopogon sp.对幼苗生长影响最为明显;菌根的侵染率与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正相关性(y=0.054+0.145x,R2=0.404,P0.001);在孢子群落中占优势地位,与宿主特异性共生,同时有效地促进宿主幼苗生长的菌种Rhizopogon sp.,可能是在黄杉林业重建中具有应用前景的菌根真菌;在所测定土壤因子中,K、OM、Cond以及p H值是影响菌根群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菌根技术进行林业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等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油松幼苗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筛选出L.l、S.l、S.g是油松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微生物组分,在促进植物养分与生长、提高宿主抗逆性、驱动群落演替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地区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区域中文期刊已报道外生菌根真菌有370种,隶属29科53属,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和鹅膏菌科(Amanitaceae),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和鹅膏属(Amanita);分析了我国南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分布及其限制因素的研究进展,提出该区域未来外生菌根真菌研究方向: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外生菌根真菌与相关生物间互作机制;基于外生菌根真菌功能性状的大尺度生态机制研究外生菌根应用技术原理与研发。  相似文献   

4.
外生菌根菌对抗性黑松和赤松不同家系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日本引进的抗松材线虫病的黑松和赤松优良家系在引种地新环境下的成活和生长能力,2005~2006年对松树抗性家系开展了优良外生菌根菌肥的施用试验.连续跟踪调查发现,抗性赤松和黑松9个家系施用Be菌肥后,大部分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或显著提高;5种外生菌根菌剂(Ap、La、Be、Pt1和Pt2)对抗性黑松的促生作用显著,对地径的促生效果优于苗高,且各菌根菌肥间的促生作用差异不明显;对3种菌根菌(Be、La、Rl)的固体菌剂和泥浆菌刺进行施用效果比较,表明Rl使用泥浆菌剂蘸根施用效果优于固体菌剂直接施用;Be和La则因家系不同效果有所不同.总体来看抗性黑松和赤松采用菌根化造林明显提高了松树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真菌能与某些树木形成稳定的菌植共生体——外生菌根。外生菌根能吸收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机或有机形式营养物质,并传递至宿主植物为其所利用。由于这种养分传递的生态重要性,外生菌根真菌介导的“菌植”N传递关系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的可利用N形式及其促进宿主植物N营养吸收的机理,主要归纳为:1)菌根增加了养分吸收面积,促进N吸收;2)外生菌根真菌编码利用N源所必需的一套酶和转运体,协助宿主对难吸收的硝酸盐和有机N的利用。在全球N沉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本综述将有助于了解外生菌根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生菌根(ECM)是真菌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尚未木栓化的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真菌广泛的存在于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外生菌根不仅能够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干旱和抗病性的能力,还承担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菌根研究的深入,外生菌根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林业生产中。该文从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功能以及在现代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3方面综述了外生菌根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毛白杨外生菌根类型及其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忠  马刊欣 《林业科学》1993,29(1):12-18
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它们与宿主的共生关系大多差或极差。菌根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o)林地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关系良好的菌根主要分布在pH值小于7.5的土壤中;共生关系差或极差的菌根和假菌根则在强碱性土壤中占优势,土壤pH大于7.5的育苗地中,毛白杨幼苗形成的菌根比较单一,以假菌根-5号类型为主。树木年龄对毛白杨林的菌根形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3-15
概述了与杨树共生的菌根真菌共74种,其中内生菌根真菌(VA)18种,外生菌根真菌56种,及其在分类学上的隶属关系,其中VA菌根真菌分属1门1纲3目2亚目4科6属18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属2门3纲6目14科25属56种;菌根真菌在不同杨树上的分布,其中VA菌根真菌在25种杨树及杨树多种上,外生菌根真菌在11种杨树及杨树多种上。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菌根真菌对杨树的生长能起很大效应:生长的影响、酶活性的影响、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抗旱性的影响、抗溃疡病的影响。最后提出了5项今后研究方向:1)筛选目的杨树品种上形成菌根的最佳种类;2)开展不同立地类型优良菌种的筛选;3)进行苗木菌根化技术措施的探究;4)加强适合杨树生长的菌根菌剂研究;5)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3种菌根菌对栓皮栎接种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根技术对于优质苗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3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栓皮栎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其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菌剂处理对栓皮栎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的含量;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栓皮栎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绵毛丝膜菌.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椴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采用1 000 mg·kg-1 IBA粉剂处理插穗基部,对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皮部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以及IAA/ABA和IAA/ZR比值进行动态测定,探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特点及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IBA处理可以显著促进南京椴嫩枝插穗生根,生根率接近67%;其生根过程可划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形成期和不定根生长期,各自对应时间约为10 d。2)IBA处理可以提高嫩枝插穗中IAA含量,IAA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其含量升高有利于生根;GA3含量增加有利于根原基形成,而低水平GA3则更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ABA和ZR含量升高不利于插穗生根,对于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IAA、ABA在插穗根原基诱导和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具有相互协调作用,IAA/ABA可作为衡量南京椴嫩枝扦插生根能力的指标。3)外源IBA处理可以促进插穗内IAA含量升高,调节ABA、ZR、GA3含量降低,促使IAA/ABA在诱导生根期快速增大,通过相关激素的调控,使插穗向有利于促进生根的生理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3.
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萜类杀虫剂的拒食、趋避、毒杀和生长调节等活性,萜类抗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萜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活性研究进展,对萜类植物源农用活性物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基于目前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深入探讨萜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有望为新型高活性植物源农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异海松酸为原料,采用先酰氯化后与水合肼反应的方法,制备得到异海松酸酰肼,然后再与不同取代基的糠醛发生反应,制备得到5种异海松酸糠醛类酰腙化合物:异海松酸基(糠醛)酰腙(4a)、异海松酸基(5-甲基糠醛)酰腙(4b)、异海松酸基(5-羟甲基糠醛)酰腙(4c)、异海松酸基(5-溴-2-糠醛)酰腙(4d)和异海松酸基(5-(4-溴苯基)糠醛)酰腙(4e),并采用FT-IR、1 H NMR、13 C NM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5种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4a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为1.95 mg/L,化合物4c对肺炎链球菌具有非常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仅为0.98 mg/L。当异海松酸糠醛类酰腙化合物的浓度为100μmol/L时,化合物4d对人体肝癌(Hep G2)、乳腺癌(MDA-MB-231)、前列腺癌(PC-3)和宫颈癌(Hela)这4种人体肿瘤细胞均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其抑制率分别为75.17%、82.33%、78.52%和80.97%;化合物4e对人体肝癌(Hep G2)的抑制率高达93.68%,说明其对人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除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天然萜类精油、萜类化合物单组分以及萜类衍生物(包括席夫碱衍生物、硫脲衍生物、酰胺衍生物、含氧衍生物及其他)除草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萜类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着重介绍了松节油单萜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除草应用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展望了萜类植物源除草剂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酒泉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及性质进行调查研究,与周边地区进行关连性分析后,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区系非常古老,酒泉荒漠区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三纪(Tertiary Period)的海退密不可分;2.温带类型占绝对优势,属的区系分布中北温带分布56属,占总属数的23.14%;3.植物种类贫乏,区系结构简单,为典型的荒漠植物区系;4.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耐旱耐盐碱的灌木为主,草本次之,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荒漠特征;5.酒泉地区与周边内蒙古阿拉善盟、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无论是地理位置、植物区系组成都非常接近,共同组成了中国"三北"地区荒漠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7.
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祁丰林场4种森林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剖面(0~60 cm)土壤交换性钾、交换性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不断减小,不同土层的差异显著性各不相同;其他3种交换性离子含量变化规律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浅层土壤交换性离子含量低于深层土壤交换性离子含量,而且不同土层的差异显著性各不相同。交换性盐基总量在不同森林的大小表现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对应的数值分别为:150.08、146.29、131.40、128.82 cmol/kg。4种森林土壤交换性离子仅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组装式日光温室近年来在甘肃省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对甘肃省靖远县建造的组装式涤棉墙体日光温室(WSⅠ)温湿度环境性能观测分析,结果表明,WSⅠ具有升温速度快,降温速度也快的特点,1月份平均升温幅度较土墙(CK)温室高5.58℃,但是最低温度为6.13℃,较土墙温室(CK)低1.84℃;WSⅠ温室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均低于10℃,但是随外界气温回暖,3月份WSⅠ温度条件好于CK温室;建议在1月份最好安排叶菜生产,2月份以后,随天气回暖和各组装温室条件的改善情况,进行早春茬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君子兰(Clivia miniata)实生繁殖的方法和小苗促成栽培技术,创新使用欧洲进口草炭土进行实生繁殖和小苗培育,旨在为君子兰从业者提供一种新的栽培基质及配套栽培管理方法,以提高实生繁殖效率,促进小苗的快速生长,缩短小苗生产周期,达到节本高效的目的。在3年多的科研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以进口草炭为栽培基质进行实生繁殖和小苗促成栽培技术方案,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6 a来对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西山生态园区开展的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考察数据为基础,对园内调查记载的49科179属277种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园内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较高,并针对当前野生植物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