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的超声波工艺参数对猕猴桃片渗糖效果及干燥能耗与特征品质的影响,建立数学回归模型并优化工艺参数,为超声渗糖技术用于生产高品质、低能耗的猕猴桃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猕猴桃为原料,选取时间、温度、蔗糖浓度、超声声能密度为因素,以猕猴桃的固形物增加率(solids gain,SG)、水分损失率(water loss,WL)、单位能耗、可滴定酸、含糖量、色差(ΔE)、L*、a*、b*、硬度、黏性、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回复性、叶绿素保存率、维生素C保存率、可溶性固形物为指标,进行四因素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利用因子分析筛选出评价猕猴桃片品质的特征指标,建立单位能耗及猕猴桃片特征指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各指标的主次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优化得出猕猴桃片超声渗糖工艺的最佳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猕猴桃片的品质特征指标分别为回复性、ΔE、含糖量、WL、可滴定酸、维生素C保存率;建立的猕猴桃片单位能耗和品质特征指标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对含糖量影响的大小依次是蔗糖浓度>时间>温度>声能密度,时间和温度、温度和蔗糖浓度、蔗糖浓度和声能密度的交互作用均为极显著,温度和声能密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各因子对WL影响的大小依次是时间>声能密度>蔗糖浓度>温度,时间和温度及时间和声能密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各因子对单位能耗影响的大小依次是蔗糖浓度>时间>声能密度>温度,温度和蔗糖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各因子对回复性影响的大小依次是时间>蔗糖浓度>温度>声能密度,蔗糖浓度和声能密度交互作用显著。各因子对ΔE影响的大小依次是蔗糖浓度>温度=声能密度>时间;各因子对可滴定酸影响的大小依次是时间>声能密度>蔗糖浓度>温度,时间和声能密度交互作用显著;各因子对维生素C保存率影响的大小依次是蔗糖浓度>温度>时间>声能密度。猕猴桃片超声渗糖工艺参数为:时间58 min、超声温度47℃、蔗糖浓度40 °Brix、超声声能密度0.7 W·mL -1,在此条件下猕猴桃片的单位能耗为18.15 kJ·g -1、回复性为0.172、ΔE为15.51、含糖量为35.03%、WL为27.85%、可滴定酸为1.58%、维生素C保存率为92.23%。 【结论】因子分析法能提取出评价猕猴桃片品质的特征指标。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可分别用于分析和预测超声波处理参数对猕猴桃片的渗糖效果及干燥能耗与品质的影响。超声浸糖处理具有渗糖速率快、破坏小等优点,处理后的猕猴桃片单位能耗较低、质地品质较好,超声波处理可用于猕猴桃片的渗糖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华红’苹果果肉在贮藏期间的流变特性(蠕变、松弛)变化规律,并进行流变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用流变学方法预测评价果实质地品质,完善苹果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对‘华红’苹果果肉蠕变、松弛特性的研究,分别建立四元件Burger’s蠕变模型和三元件Maxwell应力松弛模型;分析蠕变、松弛参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蠕变、松弛特性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蠕变、松弛特性主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在‘华红’苹果贮藏过程中,蠕变特性参数初始弹性系数E1,延迟弹性系数E2,黏性系数η1、η2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下降趋势,且这些参数间两两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蠕变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与以上4个蠕变特性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延迟时间τ也呈缓慢上升趋势,达到最大硬度时做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两个蠕变特性参数和以上5个蠕变特性参数相关性较差;松弛特性参数零时弹性模量E0、平衡弹性模量Ee、衰变弹性模量E1、黏滞系数η、硬度、应力和总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先下降略有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这7个松弛特性参数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松弛时间T与其他7个松弛特性参数变化规律不一致,而且与它们相关性较差。运用主成分分析蠕变、松弛特性参数,第一主成分对10个变量指标的提取很充分,贡献率为88.828%。第一主成分‘流变因子’F1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果实质地变软、食用品质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结论】‘华红’苹果果肉具有压缩黏弹性力学性质,四元件Burger’s模型和三元件Maxwell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华红’苹果蠕变、松弛模型,可表征‘华红’苹果果肉贮藏期间流变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反应果肉质地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对猕猴桃果实理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溶液对猕猴桃理化参数的影响,筛选不同品种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方法】以‘海沃德’、‘徐香’和‘华优’猕猴桃为对象,测定并分析0(对照),2.5,5.0,7.5,10.0和12.5mg/L 6个不同质量浓度氯吡脲溶液浸果处理对生长期猕猴桃纵径和横径,以及成熟猕猴桃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在生长初期,猕猴桃的纵、横径增大迅速,而后期增大缓慢;当氯吡脲质量浓度为7.5mg/L时,各品种猕猴桃平均纵径均达到最大值。‘海沃德’、‘徐香’和‘华优’猕猴桃的横径分别在氯吡脲质量浓度为5.0,7.5和12.5mg/L时达到最大。5.0mg/L氯吡脲处理使‘徐香’和‘华优’具有最高的果形指数,但同对照组相比,5个质量浓度氯吡脲处理均使‘海沃德’猕猴桃的果形指数有所降低。适量的氯吡脲处理可提高猕猴桃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却使猕猴桃的硬度降低,其中7.5mg/L氯吡脲处理可使3种猕猴桃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也使果实硬度最小而不耐存储。【结论】综合考虑果实大小、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等指标,认为10.0mg/L是‘海沃德’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而5.0mg/L是‘徐香’和‘华优’猕猴桃氯吡脲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控制羊火腿风干成熟条件,缩短羊火腿生产周期并检测风干成熟期间的剪切力、质构特性和系水力,为风干羊火腿的工业化生产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在实验室自制干腌风干羊火腿的股二头肌为材料,采用梯度调控风干方法,确定在风干成熟过程中最适风干温度、湿度及风速等工艺参数,测定分析羊火腿风干成熟期间剪切力、质构特性、水分和系水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羊火腿风干成熟期间系水力呈下降趋势;剪切力值呈上升趋势(P<0.05);硬度、胶着性、凝聚力、咀嚼性呈上升降趋势(P<0.05)。黏性、弹性、回复性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羊火腿风干成熟期间火腿质地变得致密,质构变硬,系水力下降,火腿嫩度降低。通过调控羊后腿风干成熟期间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羊火腿的生产周期缩短至传统工艺的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8年生猕猴桃海沃德品种为试材,研究环割处理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以8年生猕猴桃品种海沃德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环割处理与未环割处理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环割处理中单果重、纵径长、横径长和果心指数4个产量指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6.65%、5.10%、4.63%和37.50%;环割处理和对照生理成熟果硬度分别为5.87kg·cm~(-2)和5.75 kg·cm~(-2),生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7.26%和6.90%,差异不显著。环割处理中果实干物质含量和Vc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91%和6.00%;而总酸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了10.92%。【结论】环割技术可以作为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示范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红富士’苹果整果蠕变特性与其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的相关性,探索利用蠕变特性参数检测‘红富士’苹果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品质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不同贮藏期‘红富士’苹果样品的蠕变特性、质地多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各项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确定蠕变模型,探讨蠕变模型参数与苹果TPA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建立蠕变参数预测‘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四元件伯格斯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红富士’苹果整果的蠕变特性,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达到0.982。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Vc含量、硬度、内聚性、耐咀性和回复性与延迟弹性系数E2和黏性系数η1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0.56—0.9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度与黏性系数η2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r=-0.45),Vc含量与黏性系数η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而苹果的弹性和黏性与蠕变四参数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建立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Vc含量、硬度、内聚性、耐咀性和回复性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22、0.881、0.917、0.594、0.857和0.584,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17、0.875、0.920、0.628、0.824和0.633。【结论】‘红富士’苹果蠕变特性与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建立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Vc含量、硬度和耐咀性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可以实现用蠕变参数来预测‘红富士’苹果品质。  相似文献   

7.
1-甲基环丙烯对猕猴桃贮藏品质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室温贮藏条件下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果实呼吸、乙烯释放、贮藏品质和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影响,为研究1-MCP在猕猴桃商业贮藏中的应用及1-MCP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美’和‘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在室温((20±1)℃)贮藏条件下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总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0.1μL/L 1-MCP处理能降低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果实软化,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有特异蛋白条带出现,1-MCP处理对‘秦美’猕猴桃19.0 ku特异蛋白条带有抑制作用。【结论】1-MCP处理能延缓猕猴桃果实的衰老进程。两个猕猴桃品种相比,‘海沃德’猕猴桃产生的乙烯远低于‘秦美’猕猴桃,乙烯高峰出现也晚,果实的软化进程也较‘秦美’猕猴桃慢。  相似文献   

8.
探求‘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连续3a研究‘徐香’猕猴桃采收后不同时期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与IAD值变化的关系,发现‘徐香’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硬度、VC含量与IAD值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并得到了4种品质指标与IAD值变化相关的回归方程,从而实现通过测定IAD值快速判断‘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
越橘品质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聂继云  张惠  李静  李也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2):2128-2139
【目的】 探讨越橘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和完善越橘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评价越橘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92份越橘果实为材料,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7项品质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揭示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正态分布理论进行品质指标概率分级,利用因子分析确定越橘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指标评分标准。【结果】 越橘品质指标间离散程度差异很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固酸比)、45.46%(可滴定酸含量)、35.28%(单果重)、23.48%(维生素C含量)、1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5%(果实硬度)和6.05%(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概率值P均大于0.05,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去掉个别极端值后,也服从正态分布,单果重的概率值P为0.0494,接近0.05,视为符合正态分布,固酸比呈偏态分布。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42,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变化趋势,决定系数R 2为0.9005。筛选出4项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味指标)、可滴定酸含量(酸味指标)、维生素C含量(营养指标)和果实硬度(质地指标),4项代表性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建立4项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将92份越橘果实划分为3个等级,即优等、中等和差等。 【结论】 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建立的4项品质指标评分标准可用于越橘品质的科学评价与分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果期病害防治与养分管理对龙眼果实特征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获得提升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采前优化管理模式。【方法】以品种‘石硖’为材料,以病害防治(因素A)、施肥类型(因素B)和激素调控(因素C)为试验因素,设计L12(4×33)的大田正交试验,共12个处理组合(BR1—BR12),其中BR1为对照;观测果实成熟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定期观察果实在5℃下的贮藏效果,筛选优化作用显著的试验因素和水平。【结果】11个果实品质和20个果实矿质营养指标(包括果皮和果肉)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19%—49.50%和5.14%—77.43%,除感官指标果净度、果锈度和果肉爽脆度外,其他指标在各处理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贮期延长,各处理果实霉变、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程度增强,好果率下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聚类结果显示,BR11和BR12贮藏效果最佳,褐变、自溶与霉变率评分均最低,好果率最高,耐贮性最好,贮藏寿命约40 d,比对照BR1延长了近15 d;反之,BR1和BR2耐贮性最差,贮藏寿命约25 d。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病害防治(因素A)与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变、自溶、霉变率、好果率和耐贮性评分均极显著相关(P<0.01),果表b*值、果净度、果皮矿质元素锌和锰含量与贮藏效果密切相关(P<0.01);钾、钙、镁主要影响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锈度,锌、锰、硼主要影响果净度和果锈度。因素水平边际均值估算结果表明,与小果期和不防治相比,全果期和膨果期病害防治可以显著提高果表b*值、果表C*值(P<0.05)和果净度(P<0.01),降低贮期褐变、自溶与霉变程度,提高好果率和耐贮性,其中全果期防治效果最优(P<0.01);全营养施肥显著提高果肉爽脆度(P<0.01)、果净度和耐贮性(P<0.05),降低霉变率(P<0.01);激素调控作用不明显。【结论】采前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与养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龙眼果实特征品质和耐贮性,推荐果期优化综合管理模式为“全果期病害防治+全营养施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苹果片过程中风温、切片厚度和风速及其交互作用对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期得到品质好、能耗低的苹果片干燥工艺参数。【方法】以苹果为原料,选取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和气流速度为因素,以苹果片的VC含量、复水比和单位能耗为指标进行三因素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影响各指标的主次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二次回归模型。分别用遗传算法、fgoalattain函数法、隶属度综合评价法3种优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3种优化方法的结果,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各因子对VC含量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切片厚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切片厚度作用显著;各因子对复水比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气流速度>切片厚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速度的影响极显著,切片厚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各因子对单位能耗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切片厚度>气流温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气流速度及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建立的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遗传算法优化出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24℃、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该条件下苹果片的VC含量为66.96 μg/100 g,复水比为3.83,单位能耗为26.49 kJ·g -1;fgoalattain 函数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71.62℃,切片厚度2.37 mm,风速11.18 m·s -1,其VC含量为64.90 μg/100 g,复水比为3.41,单位能耗为25.85 kJ·g -1;隶属度综合评价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57℃,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其VC含量为66.94 μg/100 g,复水比为3.80,单位能耗为26.53 kJ·g -1。以适应度值为评价指标,可以得出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最好。 【结论】遗传算法可用于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工艺中的多目标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气流温度63℃,切片厚度2 mm,气流速度12 m·s -1,该参数下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分别为66.85 μg/100 g,3.78,26.59 kJ·g -1,可在苹果片加工中使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应用于苹果片干燥具有VC含量高、复水比高、单位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游泳训练对马匹血液指标的的影响,分析马匹在不同训练阶段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伊犁马游泳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2匹伊犁马进行42 d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每隔14 d在训练后即刻采血,对所采血样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游泳训练天数的递增,马匹AST活性在第14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CK活性在第0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42 d(P<0.05),第14 d极显著低于第42 d(P<0.01);PvO2第0 d显著低于第28 d(P<0.05);Hct和Hb第42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中,CREA活性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UA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TG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CK活性在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t和Hb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在陆地训练强度一致的情况下,对马匹进行游泳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肺活量,可以降低陆地训练对马匹肢蹄造成的损伤。游泳训练可成为伊犁马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功率超声辅助解冻在减少羊肉多次冻融过程中品质损失的有利作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陕北白绒山羊的背最长肌作为试验材料,以常用冷藏解冻(LT)和静水解冻(WT)为对照,在180 W(UT180)、320 W(UT320)和400 W(UT400)超声辅助下,分析冻融羊肉理化特性(pH、汁液流失、物性、色泽、脂肪氧化)的变化,同时结合羊肉微观结构和氨基酸变化分析冻融过程中由肌纤维破坏造成的蛋白损失。【结果】超声组比对照组增加羊肉汁液流失并降低pH,但UT180组处理能减缓羊肉汁液流失(P<0.05)。关于色泽,超声组的羊肉L*值低于对照组,尤其是UT320组的L*值最低(P<0.05),而其在3—7次冻融时a*值最高,同时UT320组的b*值增加速率最低,在冻融期间其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T组和UT180组的h°值最高(P<0.05),UT320组的h°值最低(P<0.05);此外,超声辅助解冻能显著影响冻融羊肉色泽,UT320组的ΔE值最高(P<0.05),其次是UT180和UT400组。物性显示,超声组降低羊肉硬度和弹性,尤其是UT400组在冻融期间硬度及弹性最低(P<0.05);相比对照组,UT320和UT180组超声处理有利于羊肉回复性的稳定,且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氧化显示,UT320和UT180组在冻融7次时羊肉TBARS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在冻融期间UT320和UT180组的PUFA含量高于LT对照组(P<0.05)。羊肉理化特性指标主成分分析显示,相同冻融次数的UT320组主成分均分布在最上方,而LT组分布在最下方。此外,相比对照组,UT320组超声处理有利于维持羊肉肌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对羊肉样品氨基酸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初始样品和冻融3次的超声辅助解冻处理组为第1类,氨基酸营养品质最高,且其中初始样品与UT320组更接近;相比羊肉冻融3次,冻融7次的UT320和UT180组羊肉必需氨基酸组成和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结论】羊肉在320 W功率的超声辅助解冻处理具有优异的理化品质保持能力,其能减缓肉品脂肪氧化、提高嫩度,并维持肉色泽和回复性的稳定,同时320 W超声波解冻有利于维持羊肉肌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减少羊肉蛋白损失以保持羊肉氨基酸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秦美”和“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00 nL/L 1-甲基环丙烯(1-M CP)处理对采后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nL/L 1-M CP可抑制0℃贮藏期内猕猴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有效延缓0℃贮藏期及货架期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海沃德”猕猴桃果实的软化进程比“秦美”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秦美”高,表现出了良好的贮藏性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6.
低温长时蒸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低温长时蒸煮条件对猪肉持水性、嫩度等食用品质的影响,从水分分布、肌纤维结构及胶原蛋白溶解方面揭示其潜在机理,为应用低温长时蒸煮加工猪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猪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55℃和60℃)长时(4、8和24 h)加热处理后,检测蒸煮损失、体积收缩率、低场核磁共振波谱、氢质子成像、色差和剪切力,分析猪肉持水性、色泽和嫩度等品质特征;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猪肉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变化,分析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胶原蛋白含量及热溶解性变化。【结果】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与温度的升高,低温长时蒸煮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逐渐增大,破坏肌纤维结构,增强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具体表现为:蒸煮损失显著增大(P<0.05),体积收缩变大,不易流动水T2弛豫时间左移(P<0.05),且含量显著减少(P<0.05)。b*值明显增大(P<0.05),肌原纤维收缩,肌内结缔组织逐渐溶解,肌纤维结构被破坏;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增大(P<0.05);胶原蛋白含量减少(P<0.05),溶解度增大。【结论】相对加热时间而言,加热温度对肉品食用品质和蛋白变性程度影响更为显著,延长加热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影响。加热温度不同,肉品的纵向收缩率变化更为显著,可能与不同温度下胶原蛋白尤其是不溶性胶原蛋白变性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快大型黄羽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的影响,确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为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720只48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母鸡,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各处理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1 VD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种鸡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种蛋孵化,子代肉鸡按照种鸡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栏饲喂(基础饲粮中含1 000 IU·kg-1VD3),试验期63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平均蛋重(P<0.05);添加1 600与3 200 IU·kg-1 VD3显著增加种蛋的蛋壳强度(P<0.05);添加1 600 IU·kg-1 VD3增加蛋壳厚度(P<0.05);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种鸡脱脂胫骨比例与骨密度(P<0.05),添加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VD3可提高种鸡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2)种鸡饲粮添加VD3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子代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800、1 600或4 000 IU·kg-1VD3显著增加子代肉鸡胫骨密度(P<0.05),添加1 600—4 000 IU·kg-1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子代鸡脱脂胫骨比例(P>0.05);添加VD3提高了子代肉鸡1日龄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但对21、63日龄子代肉鸡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VD3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种蛋蛋壳品质、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综合试验观测与回归模型来估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饲粮添加800 IU·kg-1 VD3即可获得最优产蛋性能,1 650—1 828 IU·kg-1 VD3获得最优蛋品质,而获得种鸡和子代肉鸡最优胫骨性状均需要较高的种鸡饲粮VD3水平(4 000 IU·kg-1)。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徐香、海沃德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对不同采收期猕猴桃品质进行监测,以研究徐香、海沃德猕猴桃的品质变化以及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徐香和海沃德的单果重整体都在增加;但果形指数并无明显变化;徐香的干物质显著高于海沃德。在整个实验阶段,两个品种的干物质含量都是逐渐增加的,果实硬度随着干物质积累而逐渐降低;徐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花后166d达到6.52%,表明该品种已经可以适时采收;而海沃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5d达到最佳适宜采收期,由此表明海沃德的适宜采收期比徐香晚10d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姜黄素是否能够通过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减轻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为防治围产期奶牛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用500 μmol·L-1H2O2处理MAC-T细胞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5或30 μmol·L-1)处理3 h;MAC-T细胞转染Nrf2 siRNA 48 h后,用500 μmol·L -1 H2O2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细胞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5或30 μmol·L-1)处理3 h。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试剂盒等方法,检测Nrf2的蛋白表达量及下游靶基因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活性及含量。【结果】(1)H2O2处理组MAC-T细胞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AT、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5 μmol·L-1姜黄素+H2O2共同处理组和30 μmol·L-1姜黄素+H2O2共同处理组MAC-T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H2O2处理组(P<0.01),而CAT、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H2O2处理组(P<0.05,P<0.01)。(2)H2O2处理组总Nrf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2O2处理组Nrf2下游基因HO-1和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姜黄素处理组总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姜黄素处理组HO-1和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姜黄素+H2O2处理组总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2O2处理组(P<0.01),姜黄素+H2O2处理组HO-1和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高于H2O2处理组(P<0.01)。(3)si-Nrf2组与对照组相比,Nrf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i-Control+H2O2+姜黄素组与si-Control+H2O2组相比,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CAT、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si-Nrf2+H2O2+姜黄素处理组与si-Control+H2O2+姜黄素组相比,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CAT、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增加Nrf2的表达,诱导下游抗氧化分子的转录从而缓解H2O2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本研究为防治围产期奶牛代谢紊乱导致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20 mg/L、40 mg/L和60 mg/L的ClO2溶液浸泡处理10 min,自然晾干后,贮藏于(20±1)℃自然环境,定期测定相关品质指标,并在贮藏20 d时进行果实感官品质评定。【结果】猕猴桃果实采后经ClO2处理,可有效清除果实表面菌落,延缓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延缓维生素C降解,降低果实呼吸速率、失重率和腐烂程度。【结论】采后经浓度为40 mg/L的 ClO2溶液处理,对“贵长”猕猴桃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既能有效清除掉果实表面的菌落,又能保持良好的果实质地和品质,保持果肉特有的翠绿色,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