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秃瓣杜英幼苗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幼苗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受控试验,设置2个酸雨梯度(pH2.5和pH5.6)、3种酸雨处理方式(地上处理:仅对幼苗地上部分进行酸雨喷淋,酸雨不进入土壤;地下处理:仅对幼苗土壤进行酸雨喷淋,地上部分不接触酸雨;全淋处理:酸雨喷淋全株后进入土壤)以及p H7.0蒸馏水为对照处理,测定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叶、茎、根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1)在pH2.5酸雨浓度梯度下,3种处理方式对秃瓣杜英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地上处理的总生物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分别降低了16.7%,28.1%和25.7%,地下处理分别降低了10.9%,4.7%和17.5%,全淋处理分别降低了18.5%,5.2%和27.5%;同时,地下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降低了茎和根生物量的比例;3种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上处理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 F_o)显著低于对照,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_(SⅡ))显著低于对照,而地下处理的F_v/F_m,F_v/ F_o和ΦP_(SⅡ)值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处理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地下处理高于其他2种酸雨处理。2)在p H5.6的酸雨浓度作用下,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降低,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但低于pH2.5酸雨浓度的影响;地上和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ΦP_(SⅡ)值显著降低。【结论】地下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并存,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总生物量的降低,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等方面,而促进作用体现在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和PSⅡ反应中心的修复方面;同时,地下处理还改变了幼苗叶、茎和根生物量的分配。地上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主要表现抑制作用。全淋处理也抑制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大于地上和地下处理,但是对生物量分配影响不大。pH5.6的酸雨浓度对幼苗作用效果显著小于pH2.5的酸雨浓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油桐幼苗生长的育苗容器规格,为油桐盆栽试验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油桐育苗、造林速度及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取1年生油桐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对油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容器规格的降低,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绿素a含量(Chl a)、叶绿素b含量(Chl b)、叶绿素总量(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逐步下降,差异显著(P 0.05),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逐渐升高,差异显著(P 0.05),而叶绿素a/b(Chl a/b)变化不显著(P 0.05)。研究表明,大规格容器利于油桐幼苗的生长,在油桐栽培试验中,可选择规格Ⅰ及以上规格的容器,但在容器育苗中,选择规格Ⅱ的容器,既能保证苗木质量,还有利于控制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3.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不同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混合型)及pH为2.5、4.0、5.6的3个梯度,研究不同酸雨对刨花润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幼苗的栽培及耐酸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5(pH 2.5)、T6(pH 4.0)、T7(pH 5.6)等硝酸型酸雨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T7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最高,T6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CK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不同酸雨梯度间,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差异,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种酸雨类型均能促进刨花润楠叶绿素含量的积累,酸性环境下对其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樟树幼苗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探究樟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自我调节与适应性,为苗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在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的条件下,樟树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a/b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结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且重度胁迫(SS)时叶绿素含量下降程度较大,叶绿素a下降幅度略高于叶绿素b,导致叶绿素a/b的比值下降;2)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在干旱条件下持续下降,在重度干旱(SS)条件下下降幅度最高,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 <0.05);3)轻度干旱(LS)与中度干旱(MS)下胁迫结束时水分利用效率(RWUE)高于对照组,重度干旱(SS)则略低于对照组;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一年生香樟幼苗可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与水分利用情况来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5.
2015年5月,对山鸡椒(Litsea cubeba)和光叶决明(Cassia floribunda)幼苗进行全光处理和65%遮阳处理,2015年9月对相关数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遮阳处理下山鸡椒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Chl(a+b)以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Chla/Chlb比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遮阳处理下光叶决明叶片的Chlb和Chl(a+b)含量显著提高,Chla和Car含量无显著变化,Chla/Chlb比值则显著下降。遮阳处理下山鸡椒和光叶决明叶片的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光合速率(Pnmax)、饱和光强(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光系统II(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II)、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系统I(PS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有所降低,而山鸡椒叶片的荧光参数除ETRI和NPQ外也均有所降低。试验显示,山鸡椒和光叶决明虽偏向于喜阳树种,但山鸡椒幼苗的光饱和点较低,在种植时应进行适当的遮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元宝枫的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模拟酸雨胁迫的响应特征,以2年生元宝枫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pH值分别为5.6、4.0、3.0、2.0的模拟酸雨处理0、15、30d后,分别测定了叶片脯氨酸、丙二醛、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pH值为4.0的酸雨处理初期,元宝枫叶片未出现伤害症状,处理后期叶片上出现了极少量的斑点,而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胁迫下元宝枫叶面均出现了明显的伤斑,且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持续,酸害指数不断增大;2)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逐渐减少,尤其在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SPAD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3)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但胁迫时间不同,各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显著性也不同;4)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以单位面积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cs)均逐渐变小。当胁迫时间分别为0和15d时,pH值为4.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Fv/Fm值和PIabs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在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Fv/Fm值和PIabs均显著低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酸雨(pH值为4.0)胁迫下,元宝枫植株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均不大,而其他处理尤其在重度酸雨(pH值为2.0)处理下,元宝枫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广西地区速生及珍贵树种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此类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平(pH4.0、3.0、5.0、5.6),1个对照(pH6.0)总共5种处理方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巨尾桉9号、格木、降香黄檀、土沉香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的变化规律不同,且同一pH值的酸雨对4个树种叶绿素a/b的影响也不相同;随着酸雨pH值的减小,各树种的叶绿素a/b总体上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水分亏缺对绿竹容器苗主要营养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绿竹规模化育苗栽培制定适宜的经营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苗控水方式,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绿竹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膜脂渗透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绿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达到差异显著(P0.05),但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CK)下降14.35%、33.3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根系活力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了CK处理根系活力的96.75%、73.84%;干旱胁迫下,根系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复水后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S-CK)降低程度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S-CK),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干旱胁迫程度,绿竹的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呈显著降低,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升高。复水后,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较干旱胁迫时有所提高,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不同干旱程度补偿能力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且不同营养器官对于解除干旱后消除活性氧及修复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绿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食叶害虫危害可造成树木失叶,影响树木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虫害对杨树及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为准确评估食叶害虫不同危害程度对杨树和落叶松碳汇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小黑杨及兴安落叶松幼苗,模拟虫害进行剪叶25%,50%和75%处理,以不剪叶植物作为对照。在剪叶处理后第5,10,15,20天和25天取样,分别测定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对2种幼苗的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除落叶松失叶50%的根长显著大于对照(P<0.05)外,其他处理幼苗根长无显著变化。各处理的杨树根部鲜、干质量,全株生物量鲜、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茎鲜、干质量无显著变化。各处理的兴安落叶松根、茎的鲜、干质量及全株生物量鲜、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杨树叶片中叶绿素 a含量高于叶绿素 b,各处理组杨树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失叶处理后第5天,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增多,且失叶75%杨树植株叶绿素 a 和 a + b 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失叶25%和50%(P<0.05);第10天,失叶率25%,75%处理组叶绿素 b和 a+b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第15天,叶绿素含量各个处理组之间、及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后20天,失叶50%的植株叶绿素 a,b和 a+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和失叶25%(P<0.05),亦低于75%,但差异不显著;第25天,各处理叶绿素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失叶50%显著高于失叶25%(P <0.05),亦高于失叶75%,但差异不显著。落叶松针叶中叶绿含量素 b高于叶绿素 a。落叶松叶绿素含量,在失叶量25%和75%处理组,有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第5天叶绿素含量增加(P<0.05),第10天叶绿素含量降低(P <0.05),第15天与对照相比无差异,第20天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到第25天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近;失叶量50%处理组,第5,15,20天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第5天和20天亦显著低于另外2组处理;第10天与对照及另外2组差异不显著(P﹥0.05),到第25天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2组处理(P <0.05)。【结论】失叶对杨树和兴安落叶松的固碳能力和光合生理反应均有影响,杨树和落叶松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其固碳能力的降低和生物量的损失,且杨树的补偿能力强于落叶松。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0、0.3%、0.6%、0.9%)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0.9%处理组1株第44 d死亡,盐胁迫对其他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海滨木槿的光合指标随盐胁迫浓度、胁迫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至30 d,所有处理的叶绿素含量(Chl)恢复至正常水平,0.3%处理组的各指标中除了Rd和LCP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0.6%和0.9%处理组的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胁迫40 d,除了0.6%处理组的Rd和LCP显著高于对照,以及0.9%处理组的Pnmax显著低于对照(p0.05)外,各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研究表明海滨木槿不仅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且对胁迫伤害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刺莓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浦江县对剌莓开展了避雨栽培的实践和探索,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与露天栽培品质变异不大,而鲜果的成品率提高1.75倍,收入提高1.87倍,纯收入提高1.90倍,投入与产出比为1:1.6。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深山含笑幼苗在不同pH值(2.0,3.0,4.0,5.6(对照))的酸雨溶液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叶面积、苗高、根长等)和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H<3.0的酸雨溶液严重抑制幼苗的生长,植株出现明显的伤害症状,大量的苗木出现死亡;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叶表皮及叶肉细胞结构均受损或坏死。与对照相比,pH≥3.0的酸雨溶液处理对苗木的伤害较轻,可见性伤害症状不明显,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仅表皮细胞受损。从生长指标来看,pH≥3.0的酸雨溶液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呈正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3.
酸雨胁迫对植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拟硫酸型酸雨系列对钟萼木科的伯乐树、苏木科的翅英木、楝科的香椿、蝶形花科的刺槐的苗木进行喷洒试验,结果表明:(1)酸雨胁迫对苗木可产生急性伤害,削弱或抑制苗木生长,表现在见性伤斑叶率和脱落率随酸雨PH值下降而递增;株高与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削弱。(2)酸雨胁迫可引起游离脯氨酸的变化,其变化因器官不同而异,叶片脯氨酸含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大幅度增加,茎的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而根系脯氨酸含量却随酸雨PH值下降而递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酸雨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华山松严重发病区巫山县梨子坪林场5-8月份大气降水的pH值分别为6.06、5.80、6.05、5.78;土壤pH值为5.20-6.65。用pH为3.5、4.5、5.5的稀硫酸模拟酸雨试验,喷雾200 h、400 h后对华山松的生长量、干重、叶绿素含量无不良影响,实验证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与酸雨无关。  相似文献   

15.
对江山市2003~2011年降水常规监测数据及环境空气自动监控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江山市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了酸雨的年际分布情况和酸雨类型,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苗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苗木生长指标,采用苗木质量指数评价刨花润楠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幼苗株高及地径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对生物量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改变了根系形态,使根系变得更短更粗。苗木质量指数(Q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QI排列顺序为硝酸型2.5>硫酸型4.0>对照>硫酸型2.5>混合型4.0>硝酸型5.6>硫酸型5.6>硝酸型4.0>混合型2.5>混合型5.6。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平(pH3.0、pH4.0、pH5.0、pH5.6)、一个对照(pH6.0),共5种处理,测定4个树种在不同pH值酸雨处理下其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变化情况,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广西地区速生及珍贵树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酸雨pH值的降低,4个树种的苗高相对生长量和地径相对生长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巨尾桉9号在模拟酸雨pH3.0时,其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在pH5.0时,其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略大于对照,在pH5.6时,其根冠比最大;格木在模拟酸雨pH5.6时,其苗高相对生长量显著大于对照,根冠较对照大;降香黄檀在模拟酸雨pH5.0时,其苗高相对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最大;在不同浓度酸雨处理下,土沉香各生长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Wood Properties of Poplar from Stand Affected by Acid R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ood properties from 28 trees (Populus euramericana) selected from healthy and acid rain damaged forest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impacts on wood quality and utilization. On the heavily damaged location, the pH value of precipitation ranged from 3.7-5.0, and sulfate loading ranged from 20-40 kg·ha-2.y-1.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 on ring width,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changes of wood properties between diseased and healthy poplar occurred. Acid rain suppressed growth increment of trees in damaged forest. Comparing with healthy poplar, ring width of diseased poplar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water content across the steni area differed enormously between diseased and healthy poplar. The deficiency in water of sapwood from diseased poplar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of sapwood portion. Basic density of wood from diseased poplar reduced significant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ellulose, pentosan and lignin were found between diseased and  相似文献   

19.
雨雪冰冻灾害对云和县主要森林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和县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林区的样地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坡向、经营措施对主要森林群落受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在500 m以下的森林群落受灾率较低,其中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几乎没有受到灾害影响;海拔500 m以上的森林群落受灾率高,其中毛竹林的受灾率最大;不同坡向对森林群落的受灾率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位于北坡的受灾率最大;不同经营措施中抚育和间伐过的森林群落受灾率低,封山育林的最高.说明在未来云和林区森林保护和经营管理中,海拔500 m以上的毛竹林应特别加强防低温冻害的经营措施,其它森林群落应该以抚育为主,适当的间伐措施为辅,以促进森林群落良好生长,有效抵御和降低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酸雨对林木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酸雨污染对林木代谢功能的伤害,酸雨污染对林木的间接伤害以及酸雨污染对林木生长发育的伤害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酸雨给林木造成损害上的研究动态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