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现行亚麻化学加工技术存在化工原料用量多,成本大等弊端.并揭示了亚麻化学加工中大量使用NaOH等无机物质(即无机碱),使金属钠离子较多的充实到具有特殊纤维结构的亚麻纤维空腔与空隙中,致使亚麻纺织品手感硬挺有余而柔韧不足的奥秘.提出了应在亚麻化学加工中以有机碱(即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体,以达到亚麻脱胶工艺中加工出直接针织的针织用纱系列及服用性能优良的服装用布系列等产品.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亚麻纤维的特殊结构着手,在亚麻化学加工中应用"亚麻专用助剂",为亚麻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技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Danny  E.  Akin  Jonn  A.  Foulk  Roy  B.  Dodd  David  D  McAlister    杨喜爱 《中国麻业》2006,28(3):160-165
对纤用亚麻(阿里安)与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进行酶法脱胶实验。脱胶酶制剂含Viscozyme L(富含果胶酶的成品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EDTA)。碾压破裂后的亚麻茎浸吸不同比例的Viscozyme L-EDTA溶液,脱胶后纤维进行梳纺。供测纱样为Shirley机清理的原亚麻纤维与棉花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而成的纱。处理不同,清理后的纤维性质有所不同。不同配比的酶溶液脱胶后的纤维性质不同,不考虑EDTA的因素,0.3%(v/v)的酶浓度比0.05%的酶浓度脱胶效果好,但纤维强力低。麻样与酶制剂不同,混纺纱的质量变异系数、单纱强力与粒结数存在差异。以成本、纤维和纱的质量为依据,本实验结果确立了脱胶酶制剂的组分含量范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优化亚麻脱胶酶制剂的基础。本实验中,0.3%(v/v)Viscozyme L与25mMEDTA配制的酶溶液脱胶制成的纱最好。因此,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业级纺织用亚麻短纤维。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亚麻油、阿尔法亚麻酸、亚麻胶、亚麻冲剂等多个新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需要的生态环境,土壤、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同时提出油用亚麻和纤维型亚麻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使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酶脱胶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掌握富含果胶酶复合物与螯合剂相互关系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亚麻茎样品进行了加速酶液吸收的实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纤维得率,这些样品包括: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1998年);南卡罗莱纳州‘Natasja’纤用亚麻茎(1993年),麻地晾干‘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棚内荫干的‘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和加拿大油用亚麻茎(1997年)。麻茎经80牛顿的压力碾压后,发生机械破裂,酶脱胶后的纤维得率最高。因此机械碾压可作为进一步测试酶吸收的预处理方式。麻茎在约310kPa压力或真空压力为88kPa的条件下处理对酶的吸收显著增强。增压比真空处理效果明显。因收获打捆导致破裂程度低的麻茎受应力改变的影响比破裂程度高的麻茎大,压力对已碾麻茎的酶吸收增加甚微。机械碾压使麻茎对酶的吸收最强,纤维得率明显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压是酶液渗透到已碾麻茎的适宜条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加速酶脱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亚麻韧皮部的分析,建立起一套亚麻韧皮部化学组分的分离、纯化系统。通过化学分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以及薄层层析重点测定了亚麻果股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亚麻韧皮部分非纤维素有机物平均占25.1%,果胶占4.7%,果胶酯化度为1.8%(甲氧基含量),以聚半乳糖酸酸盐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是以纤维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黑亚11号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转入亚麻。经过试验获得了卡那霉素连续筛选的抗性植株,经PCR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有杂菌)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吴昌斌  胡皆汉 《中国麻作》1997,19(3):38-40,45
通过对亚麻韧皮部的分析,建立起一套亚麻韧皮部化学组分的分离,纯化系统。通过化学分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以有薄层层析重点测定了亚麻果胶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亚麻韧皮部分非纤维素有机物平均占25.1%,果胶占4.7%,果胶酯化度为1.8%,以聚半乳糖醛酸盐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王启祥 《中国麻业》2003,25(4):186-189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亚麻纺织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原料利用现状,对亚麻纤维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路线,设备改进及加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栽培亚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10份来源于世界各地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资源(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和1个野生近缘种L.bienne,利用AFLP技术研究形态学上不同的亚麻,即纤维亚麻和油用亚麻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bienne明显区别于其他样品,自展值高;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和不明用途亚麻也能区别开来,但自展值偏低.主成份分析显示,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区别明显,但L.bienne与油用亚麻之间难以区别,荷兰、法国的纤维亚麻与其他国家的纤维亚麻亦可明显区别,这说明亚麻基因库出现了类群结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纤维亚麻的变异度低于油用亚麻及不明用途亚麻,因此,油用亚麻和野生亚麻L.bienne是丰富纤维亚麻基因库的潜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亚麻纤维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亚麻纺织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原料利用现状,对亚麻纤维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路线,设备改进及加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纤维亚麻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中国纤维亚麻优势、中国亚麻的科研工作、问题与差距和对亚麻生产发展的建议四个方面对进行了论述。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纤维亚麻所处的现状,对今后中国开展纤维亚麻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为中国纤维亚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作》1980,(3):33-35
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亚麻主要产区,历年栽培面积六十万亩左右,分布在呼兰、海伦、巴彦、拜泉等11个县,还有些适合种植亚麻的沿江河流域和地势比较低洼地区及边远地区,因没有亚麻原料加工厂和交通不便,影响了群众种植亚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提出亚麻就地种植、就地沤麻、就地加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庆海 《中国麻业》2002,24(4):29-30
为了调整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自2000年开始试种纤维用亚麻,2001年种植面积达0.2万hm2,获得了丰收,原茎平均亩产近400kg,位于黑龙江省之首。大兴安岭地区的无霜期短,90~11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冷凉湿润,适合亚麻生长。根据亚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特点,结合两年的实际栽培经验,对大兴安岭地区纤维用亚麻栽培技术措施归纳如下。1选地选择集中连片的平川地或排水良好的二洼地,以大豆和小麦茬为宜,避免重迎茬。重迎茬种植亚麻易发生病害造成减产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脱胶剂于亚麻生育后期进行田间喷施,以达到脱胶的目的,收获后不用沤麻可直接送原料厂上机加工,初步结果:1.脱胶所用的脱胶剂种类与剂型、浓度及喷施时期,已达到了脱胶的效果;2.喷施后亚麻植株的形态变化、收获适期及田间鉴定标准;3.亚麻站立脱胶技术要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尤其强调植株于田间分布均匀、生长发育一致,无杂草为害和防止倒伏等措施,才能发挥更好的脱麻效果;4.收获后,取消沤麻环节直接上机加工试验,可顺利打成纤维。与温水沤麻相比,原茎干重降低、出麻率和强度有所增加,而种子的产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Ⅳ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为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冬(春)播亚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副产品多梯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业》2003,25(3):153-153
黑龙江省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研制出亚麻短纤维生物处理工艺及产品(2001年荣获哈尔滨科学技术进步奖)。用该项技术处理的亚麻短纤维能在普通棉纺设备上生产32英支亚麻棉混纺纱(麻55%、棉45%)和纯亚麻纱(气流纺17~24公支,用该纱可生产绿色亚麻医用脱脂纱布)。亚麻短纤维生物处理工艺简单(不需高温高压),只要在48度水中煮炼几小时后开松即可。32S/2亚麻棉混纺纱产品简介:32S/2亚麻棉混纺纱(麻55%、棉45%)是最新研制开发的新产品,该纱无亚麻异味,吸水性好,条干均匀,强力好,可开发生产机织及针织系列亚麻棉新一代产品。采用…  相似文献   

20.
陈浩  关凤芝  吴广文  路颖  杨学 《中国麻业科学》2009,31(3):186-187,204
云南省元谋县农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指定的南繁基地之一,纤维亚麻在元谋冬季南繁取得了成功.南繁是为了对亚麻杂交后代进行加代和高倍繁育优良品系(种),提高亚麻种子的繁殖倍数和种子质量.本文总结了在云南元谋冬季南繁经验,提出了一套纤维亚麻冬季南繁的技术措施,为亚麻冬季南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