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吉林省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序幕已经拉开。为全面推进畜牧业大省建设,建设好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全省上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扎扎实实地做着各自的工作。吉林省牧业管理局,作为省政府领导牧业的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地探索,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局党组认为,要加快畜牧业大省建设的步伐,不仅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还需要有一个“喉舌”——创办一本能够全面指导牧业发展的综合性刊物,十分必要。这对于加强党的政策和建设畜牧业大省的舆论宣传,探讨牧业发展产业化的路子,传播产加销信息,普及实用科学技术,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和饲养专业户致富奔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7月17日下午,吉林省牧业管理局召开了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吉林畜牧兽医》杂志改版问题。会议议定,改版后的《吉林畜牧兽医》,办刊宗旨是:为建设畜牧业大省服务,为牧业产业化服务,为农  相似文献   

2.
中共吉林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确定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这一目标的提出,为吉林省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建设畜牧业大省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是,由于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尚有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吉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速畜牧业大省的建设步伐,省牧业管理局提出了建设无规定疫病区的构想。这是确保我省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建设畜牧业大省的重大举措,也是使我省畜禽及其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使我省畜牧业经济进...  相似文献   

4.
省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无疑是给吉林省广大农民一个致富的绝好政策和机会。强省的标志是我省将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畜牧业是“三大一强”中轴和关键环节。根据国情和对我省农村综合实力的调查研究,省领导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在“九五”期间至21世纪初,在我省实施“肉牛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必将使我省相对滞后的畜牧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必将促进和带动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大发展。 本刊从今年第3期始决定开设“建设畜牧业大省”专栏,意在为建设畜牧业大省及其关键工程开展服务、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大力宣传,为我省早日成为畜牧业大省,农村经济强省做出贡献! 望各级领导同志、专业工作者、广大农民和读者支持本刊,支持本栏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把畜牧业建设成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一宏伟发展目标的提出,符合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反映了我省畜牧经济发展趋势,是实现省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分必要,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1 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形势简况黑龙江省已制定了把畜牧业建设成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对黑龙江省畜牧业目前发展现状、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原则、发展目标与产业布局、因素分析、保证措施都进行了全面、完整的阐述。为“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18年来,河北省畜牧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已跨入畜牧业大省的行列,主要畜产品肉、蛋、奶和牧业产值总量在全国均占到前5位。但是,大而不强仍然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牧业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占有水平低,畜产品质量不高,档次低;畜牧业物质技术基础大,但现代化程度低;牧业管理水平低。总的来看,我省畜牧业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沿袭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一高  相似文献   

7.
探索产业化路子提高养兔生产效益张恒业崔增田张志凌(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45)(河南省畜禽改良站,郑州450003)河南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和农业大省,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八五”期间我省调整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  相似文献   

8.
我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 ,历史上曾是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畜牧业生产基础较好 ,尤其是草地畜牧业基础较为稳定 ,放牧家畜存栏量基本稳定在 380万头只匹 ,是历史上的牧业大省。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地方优势 ,加快牧业发展步伐 ,为全省经济腾飞做贡献 ,是我省畜牧工作的重点。找出优势所在 ,找出差距所在 ,找准突破点 ,是发挥地方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近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畜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养殖业在国家“菜蓝子”工程的推动下 ,发展更为迅速 ,其中猪由 1 991年的 596 97万头增加到 1 998年的71 6 1 8…  相似文献   

9.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在六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三大一强”的奋斗目标。牧业是上接粮食生产,下联加工业的支柱产业,既可促进粮食大省建设,又为加工大省建设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又能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带动农村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建成“畜牧业大省”呢?我认为,必须保证八大必要条件。 1.政府支持,领导重视。牧业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对技术要求高,因此对牧业的重视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制定政策和投放资金时,应重点向牧业倾斜,确保牧业发展中所需的人员、资金、饲料等到位。 2.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基础产业,是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搞活龙江经济,致富农民,省委省政府依据我省实际,提出要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畜牧业大省。建设畜牧业大省既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又是一次充满艰苦和希望的长征,为此,我们必须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做出缜密的工作安排。 首先,必须明确奋斗目标。就是要把畜牧业建设成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开辟第二战场,再造一个龙江的领先产业;要使龙江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商品数质量、市场占有率及规范化、组织化程度居全国领先地位。 其次,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要本着积极可行的原则,吃透省内外、国内外情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记者:199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牧业工作以建设畜牧业大省为目标.以推进牧业产业化为中心.加大力度.超常运作.取得了喜人成绩.1998年.是畜牧业大省建设的关键一年.全省牧业将怎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杨绍明:1998年我省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牧业产业化为主线.全力推进肉牛、生猪、肉鸡三大工程;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化建设水平.完善与延伸产业链条:以建设无特定疫…  相似文献   

12.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2):34-36
吉林牧业借科技之力腾飞“九五”期间,吉林省牧业获得迅猛发展,牧业不仅成为吉林省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吉林省已明确提出建设畜牧业大省的目标。而这期间,牧业科技进步对牧业发展功不可没。  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吉林省牧业先后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科技成果进步奖、推广奖165项,科技成果180项,分别比“八五”末期增长9.27%和9.1%,科技贡献率由“八五”末期的45%提高到48%,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期的35%提高到40%。随着科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畜禽因病死亡率大幅下降,大中小家禽死亡率由“…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至2010年.是吉林省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建设”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快强省富民的步伐.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规划.按照B吉林省1996~2010年农村发展纲要》要求.结合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实际.吉林省牧业管理局制定了《吉林省畜牧业科技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对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目标和具体科技发展项目作出要求。一、科技发展目标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要围绕建设畜牧业大省.加速牧业产业化.实行科研、推广、开…  相似文献   

14.
立足市场 发展牧业──关于建设畜牧业大省必须开拓大市场的思考(一)@卢兴立足市场发展牧业──关于建设畜牧业大省必须开拓大市场的思考(一)卢兴笔者在拙文的总体谋篇中,就文章的主题和副题的设计,作了良久的思忖。副题的命题是建设畜牧业大省必须开拓大市场,这是本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5,27(9):1-3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饲草饲料资源极其丰富,并以世界上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而闻名中外,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吉林省不仅是粮食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外向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业增效的主力军、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强调“畜牧业是入世后我省农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尽快使粮食大省变成畜牧大省,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在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我省经济综合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记者:1996年.在《吉林畜牧兽医》杂志改版的时候.您介绍了畜牧业大省建设的基本构想。时过一年多.无论理论认识和实际动作都有很大发展.请您谈谈畜牧业大省的科学内涵?杨庆才:畜牧业大省绝不单纯就是个数量大省.这一点应首先明确.它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而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性过程.要经历具有明显标志的不同发展阶段。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导产业.必顷以若干产业群作为支撑.进而发展成为现代牧业经济。其科学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建设畜牧业大省是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大系统工程.应…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吉林省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畜牧业大省建设步伐.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23日就有关问题作出决定.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1.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牧业既是吉林省的一大优势.又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建设畜牧业大省不仅可以对粮食大省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又可以对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的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无论是强省富民.还是提高产业化层次、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升级.都有赖于牧业发挥更大的牵动作用。建设畜牧业大省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建成畜牧业大省基本框架。具体任…  相似文献   

19.
建设农业强省,使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前移,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倍受全省人民瞩目。 建设农业强省战略的突破口在于迅速发展畜牧业。以牧业高质量发展拉动整个农业的发展。作为全国重点牧业省份之一,黑龙江省牧业生产在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粮食产量保持300亿kg左右,可用于牧业发展的粮食在150亿kg以上,有草原6500万亩,牧草及农作物秸杆产量在700亿kg。现在奶肉牛存? 栏及猪羊饲养量均居全国前列,畜产品已自给有余。但是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总量及品质低,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率低,是我们目前的差距所在。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畜禽内在的遗传品质差,对资源的利用率低,高品质的畜产品比例小,从而抑制了牧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延伸。要实现畜牧业生产状况在近期内有突破性进展,使我省农业牧业生产机制及产品与WTO接轨,在21世纪有更广泛的发展机遇,最直接有效的可行方法是,在全省畜牧业生产中进行一场用种的革命,全面启动畜牧生产的“良种工程”,以最小的投入使牧业生产效率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以实现农业的全面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畜禽良种在提高畜产品和牧业经济效益及促进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加速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已成为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一项关键任务。近年来,我县在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优良种猪、优良种羊的推广应用,对我县畜牧业生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