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9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育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苜蓿在4月底之前播种时,播种后10~14d出齐苗,6月底现蕾,7月中下旬开花,8月末到9月初期种子成熟.同期播种,禾本科牧草比苜蓿的生长速度慢.牧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与牧草种类和品种有关.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于禾本科牧草.在4个苜蓿品种中,以FGC301和FGC201再生速度较快;4个禾本科牧草中,鸭茅再生速度最快.在9个供试牧草品种中,肇东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因抗病性差、越冬率低,不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紫花苜蓿FGC-301、FGC-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对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一年生黑麦草(特高)、鸭茅(安巴)、苇状羊茅(多维)4种牧草进行了产草量和生产成本对比,目的是为广大养殖户挑选合适的牧草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一、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区位于盘县羊场乡何家庄村北部,交通便利,平均海拔1710米,雨热同期,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可  相似文献   

3.
苇状羊茅又叫高羊茅,是冷季型多年生草坪植物,生长温度为-2~39℃。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冬季有2~3个月的发黄休眠期,宜昌地区冬季气温一般在-1℃以上,个别山区出现-2~-5℃以下,如管理合理,冬季不会发黄。但由于宜昌地区引入较晚,且大多数管理者、技术人员对其生长特性了解不多,目前高羊茅冬季发黄已成为管理者一大技术难题。经调查统计:宜昌地区有80%的草坪冬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黄,降低了高羊茅草坪的冬季观赏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高羊茅草坪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  相似文献   

4.
苇状羊茅的引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苇状羊茅(FestucaarundinaceaSchreb)又名高羊茅、苇状狐茅、高牛尾草,是羊茅属(FestucaL.)多年生疏丛型禾草。它可用作长期放牧草地的优良牧草,适于多种草地经营,能与其它禾草或豆科牧草在高、低肥力水平下混生,能进行放牧、刈割、调制干草、青贮及饲喂各生产阶段的肉、奶牛,尤其适用于肉用母牛饲养及作为其它反刍家畜的维持日粮。经过选育后,苇状羊茅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广的优良草坪草种,是冷季型草坪草中最耐干旱和践踏的草种之一。苇状羊茅起源于地中海地区,在欧洲大部,北非突尼斯区域,东非中亚细亚及马达加斯加山区均有分布。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5.
选择3种不同的退耕地,即前茬为水稻地、黄豆地和草皮地,进行混播人工草地建设。分析测定了6个组合、2个混播比例(3:7和5:5)在不同退耕地中的生长速度、总产量、组分产量及各组分比例。结果发现不同退耕地显著影响人工草地产量及组分变化。黄豆地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地和草皮地(p<0.01)。而草皮地豆科牧草产量又显著高于黄豆地和水稻地(p<0.01)。同时,不同组合的产草量及组分比例随着刈割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草皮地中各牧草第2次刈割产量平均较第1次提高430%。3种土壤中,除F组合3:7混播比例外,2个组合不同混播比例苇状羊茅与鸭茅的比值都是第2次小于第1次。  相似文献   

6.
滇东北退耕还草中牧草种子生产及其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伟光  毕玉芬  陈功 《种子》2005,24(3):14-17
2001至2003年在滇东北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高海拔山区,即云南昭通地区彝良县海拔2 000 m的半山区进行了植被恢复和退耕还草试验示范.试验选择了15个草种,共19个品种进行单播.对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彝良高海拔山区适宜种植的一年生牧草有高丹草和箭舌豌豆,其鲜草产量均较高.在短年生和多年生牧草中,多花黑麦草(旺饲)鲜草产草量最高,第二年鲜草产量达170 895.84 kg/hm2;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鲜草产量相近,在155 000 kg/hm2左右;鲜草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多花黑麦草(旺饲)>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多丽)>鸭茅(牧友)>高羊茅>紫花苜蓿(WL-612)>紫花苜蓿(普拉多)>白三叶>猫尾草.这些牧草均可以用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海拔2 000 m的山区植被恢复和草地建设.本研究中筛选出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海拔2 000 m的山区进行牧草种子生产的草种,分别为:多花黑麦草(旺饲)(1 430.00 kg/hm2)、紫羊茅(760.00 kg/hm2)和苇状羊茅(733.00 kg/hm2).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鸭茅、白三叶等牧草种子产量可达400~500 kg/hm2.  相似文献   

7.
用砂培法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六个品种苗期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六个品种茎叶水浸提液对鸭茅的化感效应在供试品种间差异显著。游客、苜蓿对鸭茅的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游客却对鸭茅的苗干重有促进作用;三得利和赛迪对鸭茅的种子发芽、根长及根干重有抑制作用,却对苗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此外,供试紫花苜蓿浸提液对鸭茅的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8.
产量是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21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验证Hap-6A-P1/Hap-6A-P2、CWI22/CWI21和Ta Sus2-1/Ta Sus2-2三对产量性状相关的功能标记对小麦产量性状检测效果可靠性,同时分析新疆小麦3个产量相关基因位点Ta GW2-6A,Ta Cwi-A1和Ta Sus2-2B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分布规律,为新疆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219份小麦品种(系)中,具有Hap-6A-A基因型品种(系)的千粒重(44.11 g)高于具有Hap-6A-G(41.87 g)基因型品种(系)的千粒重(p0.05);具有TaCwi-A1a(43.38 g)和Ta Sus2-B2b(44.01 g)基因型品种(系)的千粒重分别显著高于具有Ta Cwi-A1b(37.53 g)和Ta Sus2-B2a(38.73g)基因型品种(系)的千粒重(p0.01)。具有Ta GW2-6A和Ta Cwi-A1基因等位变异组合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高低依次为Hap-6A-A/TaCwi-A1a(46.41 g)Hap-6A-G/TaCwi-A1a(41.70 g)Hap-6A-A/Ta Cwi-A1b(41.30 g)Hap-6A-G/Ta Cwi-A1b(35.44 g)。新疆小麦品种(系)中,Hap-6A-G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Hap-6A-A,TaCwi-A1a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Ta Cwi-A1b;其中在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Hap-6A-A的分布频率表现为自育品种引进品种地方品种;TaCwi-A1a的分布频率表现为引进品种自育品种地方品种;而在新疆春小麦中Hap-6A-A和TaCwi-A1a的分布频率均表现为引进品种自育品种。在21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中具有高千粒重组合Hap-6A-A/TaCwi-A1a的分布频率表现为新疆春小麦新疆冬小麦;其中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Hap-6A-A/TaCwi-A1a的分布频率表现为引进品种自育品种地方品种;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中Hap-6A-A/TaCwi-A1a的分布频率表现为引进品种自育品种。研究表明,新疆小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组成起了重大变化。解放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近1万个。五十年代统计地方品种占81%;选商品种占14.9%;引进品种占4.1%。到七十年代据不完全统计,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只有1千个左右。而选育品种占91%;引进品种占4%;地方品种占5%。如果按种植面积,则选育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比  相似文献   

10.
不同PEG-6000浓度处理下几种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6个品种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高羊茅的“家园”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在土壤中的根系分布最深、且能维持较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表明其与其他供试品种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在种子田行间套种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以研究其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翌年种子产量和草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间套种豆科牧草可使黔草2号苇状羊茅株高增加15.5 ~28.5 cm,稳长增加2.8 ~3.0 cm,籽粒饱满度增加6.4~7.2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21 ~0.28 g;鲜草和种子产量比未套种的分别增产47.83% ~ 76.80%和60.4% ~ 73.9%;紫花苜蓿地下生物量及根系体积分别增产2.61 t/hm2和4 287.75m3/hm2,白三叶分别减产3.07 t/hm2和3 062.85 m3/hm2;套种豆科牧草后粗蛋白含量达19.50% ~ 20.60%,草地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2.
鸭茅两个栽培品种农艺性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株种植条件下,对比观测了引进鸭茅品种波特与我国野生栽培品种宝兴的植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差异。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波特鸭茅叶片宽大,花序紧凑,形成的株丛较大;宝兴鸭茅开花期株高更高,花序较开展。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波特鸭茅营养期多次刈割条件下的再生性和干物质产量显著优于宝兴鸭茅(p0.05),但孕穗至抽穗期多次刈割时,两个品种的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品种营养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宝兴鸭茅干物质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同期波特鸭茅,但酸洗木质素含量略高于波特鸭茅。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苜蓿属植物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我国共有苜蓿属(Medicago)植物13个种、1个变种,其中栽培品种主要是紫苜蓿(M.sativa L.)、野苜蓿(M.sativa L.)、花苜蓿(M.ruthenica(L.)Trautv.)、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天蓝苜蓿(M.lupulina L.)和其他一些一年生苜蓿,其中紫苜蓿(M.sativa L.)栽培最多、分布最广泛.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有36个,其中地方品种17个、育成品种17个、引进品种及野生栽培品种各1个.并在我国栽培品种可划分为6大种植区划的基础上,将地方品种划分为7个生态类型,育成品种划分为5种育种类型,而引进品种则非常多样化.如此丰富的种质资源不仅将在牧草的栽培选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大力发展我国的苜蓿产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绪文  张文明  姚大年  李贺勤 《种子》2007,26(11):14-21
用水作为引发剂对6个高羊茅品种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以及模拟田间出苗率来测定处理前后的各项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适宜的水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活力,不同品种种子水引发的适宜浸种及保湿时间有所不同,其中美洲虎3号、美洲虎4号和小野马均为15min、24h;奥利克斯和黑美人均为10min、24h;阿拉比亚为10min、12h。  相似文献   

15.
优良草坪新品种在昆明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个冷季型草种在昆明地区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评价.结果如下:(1)5个草坪草从播种到出苗所需时间不同,多年生黑麦草出苗最快,高羊茅次之,剪股颖、早熟禾最慢.同一草坪草在幼苗期和成坪后生长速度不同,不同草坪草在幼苗期或成坪后生长速度也不同,高羊茅、黑麦草的草坪自然高度都相对较高,各个草坪草品种间存在差异.(2)早熟禾、匍匐剪股颖的叶片质地最细,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最粗糙.草坪各个品种之间的密度存在差异,表现较好的有火龙、21世界、优美、碧盛、高地和太阳城.(3)早熟禾、剪股颖盖度较黑麦草、高羊茅要好.(4)黑麦草的再生性最好、高羊茅次之,剪股颖、旱熟禾最慢.(5)黑麦草、高羊茅叶绿素含量较高,与外观表现一致,各个草坪草品种的均一性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引进品种、具有某些特异性状的品系,以及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随着大批大豆品种在农业推广上的应用,使原有的品种不断被更新淘汰,甚至消失,其中以地方品种尤为明显,这些作物种质资源的流失,品种选育集中在少量的优良亲本上,使得大豆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随着特用大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优质的特用豆品种选育也越来越迫切。笔者通过对8种东北地区代表性特用豆地方品种为期3年的调查,根据生育期、植株特征等重要农艺性状,结合生产调查,初步整理出这8种东北地区特用豆地方品种类型、特性。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和硝酸钾对高羊茅四个品种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叶要妹  邹芬 《种子》1999,(5):28-30
本文研究了赤霉素与硝酸钾不同浓度浸种对高羊茅四个品种发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品种在发芽试验中起主要作用。硝酸钾在0.1%-0.3%浓度范围内,对高羊茅四个品种的发芽起抑制作用。赤霉素对高羊茅四个品种发芽起促进作用,其中以0.2mg/L浓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NaCl对高羊茅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艳  兰剑  谢应忠 《种子》2009,28(12)
通过室内模拟盐胁迫对高羊茅不同品种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揭示单盐对牧草、草坪草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和萌发盐分临界值,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和优良牧草的引选提供依据;用不同浓度NaCl作为高羊茅萌发培养液,通过测定相对发芽率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Cl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0~0.6%的低盐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不明显,NaCl盐浓度高于0.6%时抑制作用显著;0.4%、0.6%、1.2%的NaCl浓度是高羊茅相对发芽率变化的几个"拐点"(即敏感点);高羊茅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Y=101.75-47.371 x,r=-0.98;14个品种中萌发期较耐盐的品种有佛浪、爆发力和翠碧A,火凤凰、交战2和火凰RT耐盐性较差;高羊茅萌发阶段进行耐盐性评价时,相对发芽率和耐盐半致死浓度是很好的萌发能力的鉴定指标,可以作为种子耐盐能力评价指标,但耐盐致死浓度不宜作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抗旱基因从苇状羊毛(Festucaarundinacea var.glaucescens)(2n-4x-28)转移到多花黑麦草中的操作程序。首先将人工合成的多花黑麦草同源四倍体(2n=4x=28)与苇状羊毛杂交,将F1杂交种与二倍体多花黑麦草(2n-2x=14)杂交两次,得到渗透单个苇状羊毛基因的二倍体,该基因位于染色体3上核仁形成区臂的远端。通过育种监测来自苇状羊毛的AFLP和STS标记的转移。在7种干旱和高温胁迫条件下能够存活的回交3代作图群体的基因型都含有苇状羊毛的标记。STS标记为采用基于PCR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具有苇状羊毛抗旱基因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提供了非原型(aprototype)。本文报道了苇状羊毛和多花黑麦草的属间重组频率。在育种初期,苇状羊毛部分同源染色体和多花黑麦草同源染色体的种间染色体优先配对是以较低频率的属间染色体联会为主。然而,在回交一代中,由于部分同源的染色体间的种间染色体没有配对的机会,以及随后有一半的苇状羊毛染色体丢失,因此,使属间杂交的频率提高。苇状羊毛的抗性基因一旦转入多花黑麦草中,苇状羊毛的序列就会与多花黑麦草高频率地重组,从而使一些可能会降低牧草品质的潜在有害基因组合丢失。  相似文献   

20.
Rx是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X病毒(PVX)有极端抗性的重要基因,Ry_(agd)和Ry_(chc)是分别对马铃薯Y病毒(PVY)有极端抗性的两个重要基因,R1、R2和R3b是对马铃薯晚疫病有垂直抗性的三个重要基因,H1是对马铃薯孢囊线虫有极端抗性的重要基因。利用7个与马铃薯抗性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Rxsp,RYSC3,Ry186,R1,R2-800,R3b和N146)分别对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收集引进的云南地方品种、省外引进品种(系)、国外引进品种(系)和省内栽培品种(系)进行了基于PCR的检测,目的是筛选多抗品种(系),同时为马铃薯分子标记聚合辅助育种提供参考。结果显示,32个地方品种中有22个不含任何标记,占其总品种(系)数的68.75%,其他10个所含标记较单一,最多的地方品种老家洋芋只同时含两个标记;48个省外品种(系)有中有17个不含任何标记,占其总品种(系)数的35.42%,其他31个所含标记比较丰富,品系L0527-4同时含四个标记;32个国外品种(系)中只有6个不含任何标记,仅占其总品种(系)数的18.75%,其他26个所含标记比较丰富,而且检测出了国内品种(系)中很少检测出的Ry186和N146标记;28个省内品种(系)中有6个不含任何标记,占其总品种(系)数的21.43%,其他品种(系)所含标记丰富,品种丽薯12号同时含四个标记。在育种中可以结合农艺性状评价将筛选出来含多个不同抗性标记的材料作为骨干亲本用于进行聚合育种,在F1代实生苗阶段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田间表现,创造出多抗材料。同时引入国外PVY抗性基因Ry_(chc)和孢囊线虫抗性基因H1,提高品种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