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一步成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栽桑一步成园是一项成熟和成功的栽桑养蚕新技术,具有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优势。已在剑阁县得到提倡和大力推广。从2006年开始,全县有已夏栽桑一步成园面积15万亩,造就了大批养蚕大户、业主。演圣镇天井村桑农李泽福,2007年夏栽一步成园5亩,当年养蚕3张,产茧100kg,产值1900元;2008年全部嫁接,养蚕18张,产茧700kg,产值1.2万元,除去成本0.2万元,获利润1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镇郭信才是养蚕大户,承包桑园0.8公顷,2007~2009年,平均年饲养蚕种56张,生产蚕茧2260千克,养蚕年收入6.8万~7.6万元。2007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茧206.2千克,产值5560元。其单位面积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和养蚕收入均处于全县甚至全市领先水平。他的养蚕高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寨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1918年就创办了笔架山甲种蚕科学校。目前,桑园基本稳定在6266.7公顷(可采4000公顷),年养蚕11万张左右。拥有种场4家,年生产能力普种30万张、原种1万张,蚕种冷库1座,可冷藏,浸酸50万张。现养蚕量已连续30年居全省之首,其茧丝绸规模也位居鄂豫皖三省大别山区之首,成为10万农户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栽桑养蚕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蚕桑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1.我县蚕桑产业现状全县现有桑园3万亩,养蚕户约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2.7万盒,产茧量1147.5吨,养蚕农户1.97万,占全县总户数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德昌县是种桑养蚕大县,有蚕桑5万多亩,可就从几年前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起了果桑.因为果桑的收益比养蚕还高.果桑蚕桑是两个品种,一亩蚕桑年收入三五千元,一亩果桑年收入可达1~1.5万元.现在种果叶兼用桑,养蚕收果两不误,不仅规避了单种一个品种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一亩收入可达1.2~1.8万元.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核桃闻名省内外的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近年来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在不能种植核桃的坝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到2008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了4.17万亩(1亩=1/15ha),全年养蚕2.77万张,产茧898t,实现产值1633万元。今年以来又新植桑园2000多亩,春夏两季养蚕7392张,产茧253.34t,产值实现514.53万元。  相似文献   

7.
我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栽桑养蚕一直是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原六安县(市)上下形成共识,把蚕桑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支柱产业,桑园面积一度发展到1万公顷,年养蚕20万盒,桑园和产茧量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11)
<正>柞蚕是凤城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已有近300年历史,目前仍是凤城市农村一项支柱产业,是1.7万农户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自2011年以来,凤城市农民养蚕年收入超3亿元,养蚕户年均收入2万多元,农民养蚕热情高涨。凤城柞蚕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诸多的资源优势。1宝贵的柞树特性为长期养蚕奠定基础柞树具有耐旱、耐瘠薄的  相似文献   

9.
鹤庆县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鹤庆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开始栽桑养蚕,20世纪70年代集体桑园的建立,嫁接桑和一代杂交蚕种的推广,标志着现代蚕业的开始.1989年鹤庆县被列为云南省蚕桑基地县,开始了第一轮发展,到200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 446.7 hm2,年养蚕量15 800张,产茧量553 t,产值859.2万元,这一阶段培养了大量的栽桑养蚕能手,普及了栽桑养蚕知识,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丛娟 《新农业》2006,(3):53-53
凤城市爱阳镇富国村六组村民金尚贤,从2002年开始创办多种经营联合体,租用80亩耕地发展栽桑养蚕、种植中药材、山野菜等。他利用自然和技术优势,当年栽桑30亩,养蚕19张,收入近万元。他的做法一是建养蚕大棚1处,总面积420平方米,可养蚕3茬(30张),收入可达2万元。二是种植中草药5  相似文献   

11.
户主汪瑞明。住址湘乡市潭市镇小车村。邮码:411400。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6年。2007年生产规模和效益2006年,成立富农蚕桑发展有限公司,启动蚕桑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蚕茧加工和缫丝产品的生产。公司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在潭市镇小车村建立了办公、养蚕和烤茧车间1500多平方米,建成示范桑园67公顷,植桑100多万株,育苗150万株。2007年基地65户农户实行了秋季首批养蚕,养蚕种250张,养蚕产量达到10625公斤,  相似文献   

12.
蚕桑规模大户的几种类型 家庭主业型 即每户栽桑5~10亩,年养蚕10-30张,收入1-3万元,以栽桑养蚕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兼顾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罗先锋系四川省南部县碾垭乡伏祖沟村人,从1985年以来,先后租赁、承包本村荒地、集体衰老柑桔园112亩(1亩=1/15公顷,下同),从事蚕桑业主经营,成为有名的依靠经营和科技养蚕致富的典型大户.2000年养蚕数量达到243.5张,产茧9269.5公斤,茧款收入151721.8元,张平产值637.35元,年养蚕纯收入100873.8元.16年来,共养蚕2258张,售茧90320公斤,茧款收入117.42万元.  相似文献   

14.
韩兆国 《新农业》2006,(12):34-35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自然状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有林面积的29%。全市有40万农户,其中2万户从事柞蚕放养,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20%,占辽宁省的30%,是全国最大的柞蚕饲养市(县),年农民养蚕收入超亿元,蚕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17%。山区农民“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全市22家缫丝加工企业,年工业产值3亿多元,创利税800多万元。在养蚕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活跃着1000余名蚕茧经纪人。2003年以前,全市的柞蚕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间泾渭分明,各自为战。尤其是养蚕农民,由于缺少新技术、新品种、信息、交通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收入很不稳定,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广大蚕民迫切需要联合起来,组建蚕业协会并通过协会得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实惠。2003年12月,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农民高庆年牵头组建了凤城市蚕业协会。运行2年来,协会得到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养蚕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带动了近2万养蚕农民共同致富。经纪人增加了收入,加工企业增加了效益,真正形成了蚕业协会带动蚕业产业化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巴南区东泉镇桃园村村委会主任李坤福,十多年来坚持订阅侬村新技术》,刻苦钻研栽桑养蚕新技术,广泛搜集《农村新技术》刊登的栽桑养蚕信息、技术资料和经验介绍文章,并结合当地实际,指导蚕农实践。收到实效后,按饿桑技术》、《养蚕技术》、《桑树病虫害防治》、《蚕病虫害防治》分类整理成册,形成一套栽桑养蚕技术资料,在全镇推广,并用来培训栽桑养蚕技术人员。李坤福十多年来为全镇培养了2500多名栽桑养蚕技术人员,自己投资1.2万元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供蚕农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临颍县城关公社董畦大队介庄生产队,实行科学植桑和养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3年养蚕收茧3330斤,产值7326元,育桑苗七亩,可嫁接湖桑苗150万株,价值4.5万元。其主要技术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现有桑园8730公顷,实际养蚕面积2170公顷,养蚕农户2.1万户,从业人员3.9万人,年发种量10.8万张(含销至外省的蚕种),年产蚕茧4200余吨,年产生丝200吨.  相似文献   

18.
潮起潮落,市场瞬息万变.四川省成远县龙会镇的蚕桑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结束阵痛迎来蝶变!栽桑养蚕又成为热门词汇,蚕桑产业总体呈现升温提速的好势头.2007~2008年由于市场低迷,养蚕效益差,养蚕量略有下降,但没有出现毁桑现象.2009年全镇年养蚕9 027张,产茧33万kg,产值900多万元,同期增收25%.2010年春、夏两季养蚕500余张,产茧19万kg,产值达700余万元,同期增收56%.  相似文献   

19.
大姚县有400多年栽桑养蚕的历史和经验,近10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到2011年,全县有桑园面积3 336 hm2,养种32 092张,产茧1 108.88 t,农民养蚕直接经济收入3 905.59万元。然而,蚕病的发生和危害一直困扰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蚕农养蚕的经济收入。如何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20.
致富门路     
《新农村》1999,(1)
嵊州市友谊乡黄荆山村养蚕女能手黄彩琴自1981年从村里承包了1.5亩桑园至今,已有16年的养蚕史。从1985年起,黄彩琴年年产茧超一吨。1997年她饲养蚕种33.75张,产蚕茧1412.5公斤,产值达2.4万元,成了嵊州市最大的养蚕大户。说起黄彩琴,蚕农对她总是赞誉有加。这不仅仅因为她是养蚕能手,更重要的是她一直以来总是乐于帮助其它蚕农养蚕致富。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