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陈斓 《云南农业》2004,(5):19-19
放养密度: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可养成规格为50~60克的鱼种。在池塘进行鲫鱼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可养成规格为350~400克的成鱼。品种搭配:鲢鳙数量应占所养鲫鱼数量的10 %左右,鲢鳙投入过早会影响鲫鱼驯化,最佳投放  相似文献   

2.
李德智 《新农村》2007,(4):23-23
发展垂钓鱼塘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新举措。供垂钓鱼塘的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常规养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鱼塘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选择放养品种垂钓鱼塘宜放养容易上钩的常规品种,如尾重250克的鲫鱼、500克左右的鳊鱼等。但这样的品种结构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影响垂钓者兴趣。为克服这些弊端,放养的鱼种要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宜放养在水体上、中、下层栖息的多种鱼类,包括鲢、鳙、青、草、鲤、鲫等。鲢、鳙鱼虽不易上钩,但可摄食水中浮游生物,起到净化水质等作用。2.合理投喂饵料有些养殖者片面认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水产养殖二场采用新技术养殖草鱼,即通过分级饲养、饲料组合投喂,明显提高了草鱼养殖效益,每667平方米(1亩)比常规养殖增产20%,而且商品鱼的营养和口味更佳。对草鱼鱼种的培育,分为每尾50~150克、每尾150~350克两级;对统级草鱼的饲养,分为每尾1000-1500克、每尾2000~2500克两级;  相似文献   

4.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ASA)80:20池塘养殖模式,在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渔场的两口池塘,每口池塘10亩,每亩投放德黄鲤(黄河鲤×德国镜鲤一代)鱼种419尾,搭配花白鲢197尾,饲养131天,对德黄鲤、花白鲢的成活率、单尾体重、亩产量、饲料系数、投资回报率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德黄鲤从65克长到763克,花白鲢从65克长到439克,德黄鲤和花白鲢平均亩产量为313千克和80.5千克,成活率分别为98%和93%,饲料系数为1.8.两口试验池塘平均亩净收入698.7元,投资回报率为32.1%.示范试验表明:利用美国大豆协会(ASA)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内蒙古正大生产的CP32/6硬颗粒沉性饲料饲养的当地品种德黄鲤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续第2期)二、根据生长要求进行饲养1.苗种放养大鲵苗种从湖南张家界大鲵救护中心购入,平均规格为100克/尾,体表光泽好、无伤痕,肌肉肥厚,体质健壮。鲵种于2009年2月水温8℃-10℃时投放入池。放养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鲵体15分钟,进行消毒。大鲵有以强欺弱的现象,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规格及时采取分级分池饲养,将规格整齐的鲵种放养在同一池中,并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具体密度是:鲵体重100克-250克,每平方米放养8尾-10尾;鲵体重250克。1000克,每平方米放养4尾-6尾;鲵体重10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养1尾-3尾。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价格经过连续几年的低迷,2004年度终于大幅度上扬,常规水产品市场价格涨幅达30%以上,尾重150克的河蟹价格达每公斤70元~80元,水产养殖效益相应显著提高。2005年养殖什么水产品种效益好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养殖户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养殖资源条件,稳住常规养殖品种,大力发展名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5,(10)
1,常规鱼类如果养成食用鱼,宜以鲤、鲫、罗非鱼为主,培育鱼种以草、鳊鱼为主,同时适当搭配鲢、鳙鱼。放养规格可选隔年鱼种和当年夏花,若放养隔年鱼种,一般亩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1000~2000尾,其中鲤鱼占20~30%,鲫鱼占50%,搭配鱼占20~30%。罗非鱼可放每公斤120~200尾的越冬小片和当年早繁的夏花,亩放500~1000尾。投放当年夏花培育鱼种,一般亩放2500~3500尾,其中草鱼占50~60%,鳊鱼占20%,搭配鱼占20~30%,收获时可长成50~10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稻田养殖常规鱼类的饲养  相似文献   

8.
中奖公告     
美洲红点鲑,俗称七彩鲑鱼,体色鲜艳,肉质细嫩。肉呈橘红色,口感嫩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山东省刚引进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凡是养殖虹鳟鱼的地区均可养殖,是替代虹鳟鱼的理想品种。淄博市2005年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养殖获得成功,经过半年多的养殖,平均尾重52克的鱼种长到平均560克,最大个体达850克,养殖成活率达到91%,现将其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首次从越南引进的20万尾淡水养殖新品种淡水鲨鱼生长状况良好,生长到25厘米,重500克左右,丰收在望.有关专家称,该品种养殖密度大,成本低,产量高,是一种适合海南养殖的淡水鱼品种.日前召开的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座谈会透出信息,该鱼试养成功后,将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斑鳜外形似鳜,头部、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体黄褐色乃至灰褐色,腹部黄白。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喜欢栖息在多石砾的流水环境,一般体长100—300毫米,肉质细腻嫩滑,规格在250克/尾左右的商品鱼出口价格在140元/千克左右,国内市场价格也在70元/千克左右,属高档经济鱼类,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现将近几年在养殖中探索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斑鳜外形似鳜,头部、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体黄褐色至灰褐色,腹部黄白。在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喜欢栖息在多石砾的流水环境中,一般体长100~300毫米,肉质细腻嫩滑,养殖产量可达667平方米(1亩)150~250千克。规格在250克/尾左右的商品鱼出口韩国等地价格在140元/千克左右,国内市场价格也在70元/千克左右,属高档经济鱼类之一,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李东 《福建农业》2004,(4):28-28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采用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单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同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二、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实行四个转变: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整海水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品种的放养量,提高鱼类质量和档次,2012年开展罗非鱼与大黄鱼池塘混养技术研究,探索海水池塘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投放平均尾重60 g的罗非鱼1 450尾和平均体长6 cm的大黄鱼60尾,通过5个月的饲养,罗非鱼平均尾重600 g,最大个体1 000 g,成活率达96.6%,大黄鱼平均尾重54 g,最大个体72 g,成活率达88.3%。  相似文献   

14.
冯国民 《新农村》2007,(4):21-21
绿壳蛋鸡属我国稀有特禽品种,养殖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1.食性广杂,生长速度快绿壳蛋鸡喜食五谷杂粮、青草和菜叶等,可采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饲喂。一般草类饲料占日粮的30%左右。也可饲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成年产蛋的绿壳蛋鸡每日采食全价颗粒饲料60克左右,比普通家鸡节省饲料50%。绿壳蛋鸡从出壳至3月龄,体重可达1.2千克,料重比为3.8:1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 1.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亩,水深1.5米,淤泥厚30~40厘米。放养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塘。池塘无进排水系统,基本上算作死水塘,周围均为常规鱼养殖池塘。 2.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鱼种来源为从外地购得鱼种,规格80~100尾/千克,共放鱼种96千克。下池前用3%食盐水浸泡15分钟。放养时间为2002年2月20日,干法运输半个小时,成活率100%,鱼池共放8000尾瓦氏黄颡鱼,并于3月底投放了200尾黄白鲢,规格0.6千克/尾,青草鱼20尾,规格1.5~2.5千克/尾,计35千克。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中,饲料约占生产总成本的40%-60%,而饲料中鱼粉的成本占到三成以上。美国大豆协会近几年在中国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常规养殖鱼类品种而言,用植物性原料替代鱼粉,可以达到同样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施盛  于成 《现代农业》2002,(3):24-24
利用稻田生态养龟是目前养龟业发展的方向.一般稻田养龟可采取生态养殖方式:即龟种用温室培养到150-200克左右,放入稻田养殖,经过5-6个月的生长,龟体可达500克以上,达到商品化要求,一亩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翘嘴红鲌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肉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多细刺,鲜食和腌制均宜。人工养殖近几年刚刚起步,该品种适应各种养殖模式,如网箱养殖、成鱼塘套养等。该品种耐浮头、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养殖效益高。一、鱼塘条件面积1.3公顷以内,水深80~250厘米的淡水池塘,可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养殖翘嘴红鲌。二、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清除塘内的野杂鱼,特别是鲤鱼、  相似文献   

19.
精养长吻鲍     
<正> 1 池塘精养池塘准备:选择水源方便,水质清新,能排能灌的水泥池或土池,面积600~1300m~2均可,为易于管理,不宜过大,水深维持在1.5m 左右,透明度不低于50cm,夏季应进行部分遮荫。鱼种投放:冬放或春放均可。放养结构以1龄鱼种为主,2龄鱼种为辅,适当搭配部分凶猛鱼类和混养一些滤食性鱼类。一般每667m~2水面投放尾重30g 以上的1龄鱼种800~1000尾,尾重250g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河北滨海稻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模式的试验,对该区域稻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产量、规格、成本、利润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模式的构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模式中,克氏原螯虾每公顷产量约为750-1200kg,成虾体长90mm左右,体重30g左右;每公顷水稻和虾的总利润为77598.6-109098.6元。比单一种稻模式每公顷的总利润高75264.597-106764.597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