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粮食主产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宁  崔奇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112-117
粮食主产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来源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抑或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笔者研究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路径,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从粮食主产区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禀赋看,相对于单位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值提高的幅度更大,这种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以增加产值的增长途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对农业生产总值影响的弹性很大。在中国未来农业劳动力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可能更多地依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依然要依靠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走效率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和预测快速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双重背景下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间动态,从耕地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出发,运用熵权法对贵阳市1998—2018年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素,并预测研究区未来1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8—2018年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逐渐上升,从1998年的0.1809上升到2018年的0.8908,年均增长0.0338,由危机状态转变为富裕状态。各子系统对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程度不一,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子系统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不同,2005年以前主要是以耕地承载力的贡献最大,2005年以后则是以社会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为主导。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就业人口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是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直接障碍因子,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是潜在障碍因子。未来10年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持续增加,达到富裕状态。研究可为贵阳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土三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违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土地违法问题逐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土地违法现象的特征与发展态势、违法成因与驱动机理以及违法的影响与治理3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论。结果显示:国内外研究都侧重于探讨各类土地违法行为的成因或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但有所差异的是,在研究视角上,国内研究注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而国外文献则偏重于微观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主要基于经验判断或定性分析,近些年才开始采用计量模型,而国外则侧重于通过剖析案例、构建理论模型或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来分析验证相关违法问题。最后,进一步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领域研究重点与方向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土地违法问题逐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土地违法现象的特征与发展态势、违法成因与驱动机理以及违法的影响与治理3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论。结果显示:国内外研究都侧重于探讨各类土地违法行为的成因或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但有所差异的是,在研究视角上,国内研究注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而国外文献则偏重于微观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主要基于经验判断或定性分析,近些年才开始采用计量模型,而国外则侧重于通过剖析案例、构建理论模型或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来分析验证相关违法问题。最后,进一步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领域研究重点与方向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黄土梁峁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农业生产中形成的独特人地关系,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选取典型县域──永和县为研究案例。运用能值理论及方法,定量分析了永和县2000—2015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永和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投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但系统对自然环境资源依赖较强且利用不充分,经济能值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从能值投入看,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逐渐减少,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逐渐增多; (3)从能值产出看,其产出量明显提高,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趋于协同发展,且优势产业凸显。 16年间,永和县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整体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处于低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平均指数1.03),但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急事多.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年中的汶川大地震等均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农业科技在保供给、促增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模型的重庆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笔者在分析重庆市建设用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对重庆市40个区县2000-2008年建设用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值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建设用地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率水平在空间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2000-2004年期间整体效率水平有所提升,但2004-2008年期间降低,与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和建设用地供需结构变化一致;各区县经济增长中建设用地和劳动力投入均存在纯超量投入松弛,要素间配置状况不佳。最后结合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黄土梁峁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农业生产中形成的独特人地关系,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选取典型县域──永和县为研究案例。运用能值理论及方法,定量分析了永和县2000—2015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永和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投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但系统对自然环境资源依赖较强且利用不充分,经济能值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从能值投入看,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逐渐减少,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逐渐增多;(3)从能值产出看,其产出量明显提高,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趋于协同发展,且优势产业凸显。16年间,永和县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整体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处于低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平均指数1.03),但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9.
土地系统脆弱性作为制定土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已成为当前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在对荥经县土地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寻求途径和对策。研究结果显示:(1)从1996—2011年,全县土地系统总能值投入从1.36E+21 sej增加到2.37E+21 sej,总能值产出从1.59E+21 sej增加到1.96E+21 sej;(2)土地能值密度、人均能值及环境负载率均呈现增长趋势;(3)能值投入产出比及可持续发展指数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荥经县人民生活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土地系统所承受的环境压力却越来越大,其脆弱性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10年来浙江省粮食单产历史演变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粮食单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时段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7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大,达17.64%;1998—2000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继续保持第一,为9.68%;2001—2004年期间,成灾面积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速放慢所起的作用最大,达48.94%;从整体来看,1990—2004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在推动粮食单产增长过程中的贡献最大,达44.50%。从而得出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将是继续提高浙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借鉴国内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干旱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改进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及障碍因素诊断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玉门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结合西北干旱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的基于改进PSR模型的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吻合。(2)2001—2010年玉门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综合指数由0.2510上升到0.7027,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等级由“不健康”逐步转变为“亚健康状态”。(3)阻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改善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系统响应和系统状态方面,主要因子包括建设用地比例、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率、人均建设用地、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4)提高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必须依据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结果,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分析评价新疆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在时间及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开展土地整理投资的空间聚集性研究,为提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提供探索依据。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13年土地整理项目数据,对新疆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在时空及自相关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期间,新疆自治区土地整理活动在全疆各地区均有开展,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及项目个数呈波浪式上升特点;土地整理项目格局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正扩散效益逐步显现。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在未来5~10年,新疆自治区应继续坚持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综合整治;(2)新疆投资应该着重考虑区域平衡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全疆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takes issue with the desakota model developed by Terry McGee by elucidating the illegal land use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rural–urban transition zone in China, with the additional case study of Tianhe Village in Guangzhou City. The paper emphasises the need to examine the geography of illegal activities along the approach of geographies of difference. It has shown that illegal land use and construction is prevalent in rural China. In rural areas where cultivated land has been converted to non‐agricultural purposes, peasants are left with no alternative but to use land and construct buildings illegally. Some have increased their income by leasing out flats to migrant workers, whereas others have not been able to do this.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underneath the positive and integrative picture portrayed by the desakota model is its negative and disintegrative counterpart. Illegal land use and construction is one such example. Unless we incorporate both into our studies, we will not be able to comprehend the urban morphology of Chinese city regions in the new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14.
将城市土地碳排放和城市减排措施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以PSR模型为框架,采用障碍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3—2012年郑州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由不健康逐步过渡到临界状态,且响应系统障碍度不断下降,而压力系统障碍度则逐渐增加。(2)2003—2012年郑州市城市碳排放障碍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城市低碳措施的障碍度虽有波动但下降不明显。(3)单项因素障碍诊断方面,建设用地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城镇人口密度、城市碳汇面积增加量等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系统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低碳指标始终是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主要障碍因素。可得出结论:为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土地的多样化利用,加强城市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增加城市环保投入,以低碳城市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流动加之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城镇人口对于城镇用地的需求十分强烈;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致使城镇各业用地需求旺盛。因此城镇的扩张与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政府对城镇的投资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图通过引用系统工程理念中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导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机制,并构建了测算建设用地需求模型。基于黔江区2004-2008年的数据,测得黔江区合理的城镇扩张规模,避免城镇粗放型的扩张。测得黔江区建设用地增量380.92 hm2。  相似文献   

16.
Extensive literatures exist on both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optimum use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over time, but the two have not been meld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combining the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with optimiza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 model incorporating these dimensions of regional growth is analyzed using control theory to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time paths of the source-related investment, resource use, an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 example of nonrenewable groundwater use in the Colorado High Plains region is analyzed to show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gulatory schemes.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驱动因子对昆明市耕地变化的影响,根据2000—2010年耕地数量逐年递减,建设用地逐年增加的情况,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研究模型,探究影响昆明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昆明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子、人口因子和技术因子。经济因子(昆明市GDP、工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耕地减少中处于主导地位;人口因子(总人口数)间接产生一定的作用;技术因子(农机总动力)影响趋势逐渐增强。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速度呈加快趋势。耕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和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From the view point of combination of laws with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object, nature, investment method and operation style for the urban land operation, the problems in legal operation of urban land were ara ly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