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唐代以来,我国的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业经济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人宋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茶叶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区不断扩大,而且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宋代茶叶成为当时社会中倍受欢迎的大宗商品,茶业经济是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唐代开始,封建政府便不断采取措施税茶、榷茶,加强对茶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来政府承袭了唐代的榷茶精神,根据当时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的特殊需要,创造了更加灵活的榷茶方式。贴射法便是宋政府经…  相似文献   

2.
潘林 《农业考古》2004,(2):32-34
我国的茶政制度均始自于唐代。唐代茶业的长足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在隋代或唐代初期以前,茶叶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或文化。至唐代中期以后,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就成了一种全国性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3.
唐代茶农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亮 《农业考古》2005,(4):197-200
唐代是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发轫时期,因此吸引了当今众多学者对唐代茶业进行研究。回顾近二十年来诸贤所取得的成果,大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茶叶生产、茶叶消费、茶叶市场、茶业政策等方面。而本文主要想对唐代茶农生活作一个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唐代贡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代贡茶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其西南丘陵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发源地,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贡茶产制历史悠久。但贡茶制的形成却始于唐代。这些对推动茶事活动,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和促进茶业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茶事传播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5.
郭亮  孙垂利 《农业考古》2006,(2):219-222
我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特别是进入唐代以后,茶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有唐一代,茶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繁荣了商品经济;而且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也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凡此等等。强大的经济功能影响所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有具体的表现,现择其数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茶业会展经济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的茶叶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近年来,茶叶主产区举办茶业博览会,因地方政府持续的财政投入,有限的经济效应,以及展后场馆设施的经营问题等引起学界、商界的高度关注,甚至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视角,以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茶出的历史价值(提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马静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唐代以前的几千年,发展过程缓慢而曲折。直至唐代,茶业才迎来了第一个空前繁盛的时期。其时,各种茶学著述的出现和兴旺,则为中华茶文化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奠定了坚固的基石。每当人们谈到唐...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饮茶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饮茶风气的形成却是唐代的事。1980年,马忠民在《思想战线》第6期上发表了《唐代的饮茶风习》,论述了唐代的饮茶风气。1989年,袁刚又在《民俗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唐代的饮茶习俗》,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唐代的饮茶风气。此外,唐耕藕、张秉伦在《唐代茶业》,张泽咸在《汉唐时期的茶叶》中也对唐代的饮茶风气有所涉及(1)。因此,现在人们对唐代的饮茶风气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是,关于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学术界至今尚无专文发表。这对于人们认识唐代的茶文化是不利的。本文拟对唐代饮茶风气的…  相似文献   

9.
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形态、迅猛发展的茶业、日益繁荣的茶文化、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外交活动及僧人频繁的互访留学等各种有利因素,为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广泛而有效传播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运输和外交往来等诸多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传播不仅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及海外诸国的饮茶文化习俗的形成及茶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唐朝和这些地区间文化、科技、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分析宜昌茶业品牌整合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要引导品牌整合,企业要积极壮大经济实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宜昌茶业品牌整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毛祖法 《农业考古》1995,(2):250-251
唐代的浙江茶业浙江省农业厅毛祖法浙江省现有茶园15万公顷,年产茶11万吨,是目前中国茶叶生产、科研、贸易、文化的中心。据稽考,茶叶自汉代传入浙江,迄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在这悠悠二千年的产茶历史中,唐代是浙江茶叶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茶区辽阔、贡茶众...  相似文献   

12.
振兴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在飞  李宏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82-183,236
阐述了郎溪县茶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振兴郎溪茶业经济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从改良茶园、发展茶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茶业综合开发经营大有可为北京财贸学院茶业经济研究所杨小泽90年代,茶业面临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将综合开发经营确立为一项茶业产业政策,非常必要,而且大有可为。一茶业综合开发经营是根据国...  相似文献   

14.
黄山区林下生态茶业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会友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91-92,113
重点探讨分析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在林下发展茶业经济的可行性、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和效益,为黄山区发展林下生态茶业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在经历了唐代初兴、宋代发展、明清鼎盛这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之后,才有了今天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总体而言,明清时期是中国茶文化蓬勃发展、逐步进入鼎盛的时期,直到清代晚期之后才盛极而衰。在这一时期,国家的茶业经济相当繁荣,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尤其  相似文献   

16.
福安茶俗     
福安茶俗福建省福安市茶业局吴家阔福安自唐代就有产制茶叶,并初步形成饮茶习俗。茶俗源于民间,传播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为当地主要民俗文化之一。随着饮茶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已从日常生活的粗犷饮喝向品赏艺术的方向发展,并进入了婚丧喜庆等方方面面领域,形成固有...  相似文献   

17.
杨力 《农业考古》2002,(4):58-59
前不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和于杰同志等一行到山西考察茶叶流通市场,并召集部分茶商、茶艺工作者进行了山西茶业经济座谈会,同时和到会的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常大明副局长以及众多茶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江西茶业科技世纪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产茶已有2000年历史,唐代就有西山白露茶、界桥茶、浮梁饼茶、庐山云雾、婺源方茶等名茶,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狗枯脑茶、浮红及珠兰茶精荣获金奖,享誉海内外。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载: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86.25万亩,采摘面积66.90万亩,总产量达到19215吨。我省茶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叶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处在世纪之交之时,总结和回顾本世纪来我省茶叶科技对茶业生产发展的促进,对组建下一世纪的茶业生产是必要和有益的。一、一个世纪来重要茶业科技在我省应用情…  相似文献   

19.
余志君  张黎 《古今农业》2011,(3):101-106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况,划分管理区域,推进茶业贷款,组织茶叶贸易,促进茶叶外销等等,尽管这一机构仅存在3年多时间,但对...  相似文献   

20.
得益于唐代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先流行于江南的饮茶之风,迅速传到北方乃至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推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随着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焙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出现了精致的名茶,也带来了市场繁荣和茶馆的增多,茶商往来各地从事收购和销售,形成日益发展的茶产业经济。唐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贞元以后开始征收榷茶。茶税逐渐成为唐后期重要的财赋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