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4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兰州市兴隆山及吐鲁沟通过实地取样,对14种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所得的野生花卉隶属于10属14种,花期在4—9月,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其种子百粒重0.038 8~0.670 0 g。露蕊乌头、椭圆叶花锚和甘肃棘豆没有瘪种;条纹龙胆种子活率较高,达98.67%;小花草玉梅、高乌头和唐松草的种子活率低于80%。综合考虑,除唐松草,其余13种野生花卉可在兰州市园林绿地中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工布乌头中生物碱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工布乌头中新乌头碱、塔拉萨敏和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10%氨水1mL、乙醚20mL,浸泡24h后超声处理30min可有效地对工布乌头中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控制化风丹药母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风丹药母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结果表明:同时测定化风丹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色谱条件为 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A,0.1 mol/L 乙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B,梯度洗脱(0~22 min,20%~23% A,22~40 min,23%~25% A),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5 nm。在该条件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0.258~1.548μg、0.322~1.932μg、0.280~1.680μg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 2.72%)、96.61%(RSD 1.15%)和98.80%(RSD 1.91%),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运用HPLC测定四川境内乌头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实验以C8色谱柱为固定相, 为乙腈-甲醇-缓冲液(8∶39∶53), 缓冲液为0.2%冰醋酸, 用二乙胺调pH值至5.41; 流速为1.0 mL/min; 紫外检测波长为231 nm. 所得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11.968~299.2 μg/mL、 5.552~138.8 μg/mL和 7.168~179.2 μg/mL(r=0.999 52, 0.999 57, 0.999 56, n=7); 检测限分别是0.4787 μg/mL、 0.2776 μg/mL和0.7168 μg/mL; 加样回收率为 95.36%~101.77%, RSD均小于5%. 结论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 便于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蔓乌头(Aconitum volublie)又名藤乌头,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植物,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及吉林等地,自然界的蔓乌头多生长于海拔200~1 000m间的山地阳坡或林下,是我国东北林区中常见的林下野生药用植物。笔者在取得蔓乌头提取液防治菜粉蝶幼虫成果的前提下,又对蔓乌头的植物学特性、人工栽培等进行深一步研究,为蔓乌头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的野生蔓乌头植物于2017年8月下旬  相似文献   

6.
<正> 1 促进生长 用5000~10000毫克/千克的比久溶液浸泡一品红、茶树等插条基部,可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用50~2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发芽生长,花卉细胞、叶片扩大。 扦插时,将长度为6~8厘米的月季枝条的基部浸泡在100~15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中,可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秸杆覆盖处理的附于中3种生物碱成分.以PolarisC18-A(50 mm×2.0 mm,5.0 μm)为色谱柱;甲醇和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0.70~35.00 ng(r=0.999 6)、0.50~25.00 ng (r=0.999 6)、1.06~53.00 ng (r=0.9980)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9.2%和98.9%.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快速灵敏、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良异羟肟酸铁法对郑州、洛阳等4地(市)市售乌头中双酯型乌头碱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其含量在0.214%~0.388%之间.试验证明,本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9.71%.为兽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复方中乌头碱含量测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乌头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乌头属植物资源有14种1亚种5变种。对其分布、生境及利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立辉  李晖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04-105,124
对濒危藏药材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与光照处理对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5℃,萌发周期为8~10 d,不同光照条件对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低温处理对黄花乌头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黄花乌头所能承受的低温时间.以未经处理、无病虫害黄花乌头植株顶端第5~8片完整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2~5 ℃下0、1、2、3、4、5 d的低温处理,对其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时间不同,黄花乌头叶片的抗逆性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黄花乌头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上升;低温处理1 d后,叶片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低温处理1~5 d脯氨酸含量逐渐减少.表明黄花乌头所能承受的低温处理时间不超过4 d,低温处理1 d时抗逆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3,13-酯基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杀虫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酸酐或酰氯酯化合成中乌头碱的衍生物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鸟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并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在浓度为500mg/L时,中乌头碱对稻褐飞虱和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50%和30%;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40%、30%、30%和20%。[结论]中乌头碱羟基酯化后杀虫活性下降。3位羟基的存在对中乌头碱的杀虫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生附子中二萜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生附子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杀虫活性。[方法]从生附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二萜生物碱,根据波谱学测试和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确定其结构,同时分别对生附子总二萜生物碱、中乌头碱、宋果灵和附子灵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生附子乙醇提取物获得5个晶体,分别为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宋果灵和附子灵。杀虫活性测试表明,生附子总二萜生物碱、中乌头碱、宋果灵和附子灵对稻飞虱与苜蓿蚜均具有明显的杀灭活性。[结论]生附子乙醇提取物抗虫具有广谱性,其中的二萜生物碱成分可作为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
王佳  郑淑晶  李阳  胡德  冷向阳  王淑敏 《特产研究》2023,(1):142-146+151
本研究建立乌头汤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检测条件如下,流动相10 mmol/L磷酸二氢铵,磷酸调pH为2.1-乙腈,色谱柱Waters XSelect C18(4.6 mm 250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和235 nm,柱温35℃,流速1 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下,各物质间分离度良好,与阴性对照品相比较均无干扰,符合方法学考察中各项指标要求。HPLC方法可有效分离乌头汤中12种不同结构类型成分,稳定高效,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乌头汤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与此同时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毒性成分一并纳入检测范围,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为今后乌头汤新药开发及生产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产乌头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PLC测定四川境内乌头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鸟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实验以C8色谱柱为固定相,为乙腈-甲醇-缓冲液(8:39:53),缓冲液为0.2%冰醋酸,用二乙胺调pH值至5.41;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1nm.所得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11.968-299.2μg/mL、5.552-138.8μg/mL和7.168~179.2μg/mL(r=0.999 52,0.999 57,0.999 56,n=7;检测限分别是0.4787μg/mL、0.2776μg/mL和0.7168μg/mL加样回收率为95.36%~101.77%,RSD均小于5%.结论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便于乌头类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河南太行山区主要野生草本花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桂芳  李孝伟  孟丽  王鸿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80-2381,2507
河南太行山区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约40余种,其中主要早春花卉4种,春夏花卉8种,秋季花卉14种。太行花与太行菊是太行山区特有的草本观赏植物。大百合、荷青花、千屈菜、乌头、红花龙胆在河南太行山区的分布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展毛多根乌头有效成分乌头碱的分离及定量测定技术,为展毛多根乌头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乙醚为提取溶剂,从展毛多根乌头中分离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乌头碱(aconitine);采用改良异羟肟酸法,在波长512.6 nm波长处测定展毛多根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展毛多根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0.360 6%,平均回收率为97.40%。[结论]该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实用,显色稳定性好,为展毛多根乌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3种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的毒杀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胃毒、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基本没有触杀和熏蒸作用;3种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毒杀致死中浓度LC50基本相当,分别为121.51 mg·L-1和146.27 mg·L-1,而中乌头碱为495.09 mg·L-1,与前二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毛茛科乌头属有165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103种.该属的常用药材主要有乌头(川乌)、北乌头(草乌)、黄花乌头(关白附)、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和甘青乌头等.黄花乌头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入药,俗称关白附、关附子、白附子,是主产于我国东北的地道中药材.其含下乌头碱、关附素A~H等化学成分,有祛寒湿、止痛等功能,主治腰膝关节冷痛、头痛、口眼歪斜、冻疮等症.黄花乌头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野生资源呈零星分布.由于近年的掠夺式采挖,已濒临灭绝,远远满足不了制药业的需求,人工栽培前途广阔.  相似文献   

20.
符华林  樊琴 《江苏农业科学》2007,(3):207-208,215
以乙醚为提取溶剂,从露蕊乌头中分离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乌头碱(aconitine)。并采用改良异羟肟酸法,在波长521 nm处测定露蕊乌头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露蕊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0.381 2%,回收率为97.63%。试验证明该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实用,显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