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指出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宿主植物的生长代谢、抗逆性及植物修复环境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揭示极干旱荒漠环境下该类群真菌分布与植物根围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这类真菌的空间分布及阐明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研究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根围起主要作用的土壤因子,比较了不同土壤因子和DSE真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磷酸酶、pH值和全氮是民勤样地的主要土壤因子,能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各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DSE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够显著影响DSE真菌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根据浙西北山区114块人工马尾松林样地及土壤调查分析资料,应用典范相关分析,对人工马尾松林之环境及土壤因子与测树因子这两组多维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马尾松的林分平均树高对环境及土壤因子反应较敏感;25个环境及土壤因子中,地貌、母岩、坡位、容重、全氮及交换 mg++含量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处于不同坡位的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amurensis)天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分因子的研究,探讨了暴马丁香天然林的林分特征及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林分因子的影响。认为:在不同坡位样地中,处于坡中位置的暴马丁香林分因子占优势地位;土壤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对暴马丁香各林分因子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成果。笔者针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受到碳氮限制、树种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土壤湿度和温度、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不同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因子及调控机理研究;(2)进一步加强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动态及调控机理研究;(3)对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高低不确定性的因子进行深入研究;(4)加强其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的研究;(5)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赤水河中下游调查了86个样地,分别植被层和土壤层测定37和39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毛竹林立竹径级的龄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立竹间平均胸径的差异性显著,平均胸径随龄级降低呈波动式增加;平均胸径间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及贡献率随龄级降低而增加。2)不同龄级立竹的平均胸径与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极显著,植被层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相关系数随立竹龄级降低而增大、土壤层因子的相关系数趋势性则相反。3)Ⅱ~Ⅳ及Ⅰ~Ⅳ度竹林平均胸径与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极显著。除土壤A层及植被—土壤系统极少数因子外,Ⅱ~Ⅳ及Ⅰ~Ⅳ度竹林平均胸径的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贡献率的趋势性一致、数值大小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提高毛竹林径级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木麻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对海口市海岸带不同林分结构的木麻黄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有物种约52种,隶属于29科46属;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较低,物种丰富度随人为干扰增强而减少;林地土壤含水量极低,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等重要土壤养分极为缺乏。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简单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多样性指数S、H’和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初步认为这些因子是影响海口市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7.
李健  王威  杜丽侠 《防护林科技》2010,(2):30-31,44
为研究土壤与地形及植被因子间的作用关系,选取了24个相关的指标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4个因子进一步分析,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2.66%)体现了地形因素,成为影响土壤因子变化的最重要方面;第二主成分体现出土壤涵水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子;第五主成分为植被因素的重要的指标因子。对北京山区油松水源林25块典型样地土壤因子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后,得出样地间土壤因子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枯落叶厚度等7个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影响不同,对Ⅲ龄级、Ⅳ龄级各生长量影响最大。对Ⅰ龄级和Ⅲ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向,对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对Ⅳ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厚度。土壤因子对油松人工林Ⅲ、Ⅳ龄级的生长情况影响较大,对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毛竹生长与土壤环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土壤是影响毛竹生长的重要因子,该文综述了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对毛竹生长的影响,这对毛竹林地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地因子、林冠开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对该地区地表植物群落及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总光照立地因子较高、林冠开度较大、土壤pH值较高以及土壤电导率较低的地段,地表植物的多度也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对该地区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也有着重要影响。MRPP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与林分类型、林冠开度(OCO)、直射光立地因子(FDSF)、散射光立地因子(FISF)、叶面积指数(ILAI)、总光照立地因子(FTSF)、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REC)、土壤有机质(mSOM)、土壤速效氮(mAvN)以及土壤速效钾(mAVK)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p0.05)。指示种分析(ISA)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因子的潜在指示种共有6种,2种为蕨类植物,1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1种为草质藤本植物,1种为灌木。土壤因子共有15种潜在指示种,4种为蕨类植物,2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4种为木质藤本植物,1种为草质藤本,2种为灌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表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多种因素及地表植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找出了作为特定环境指示信号的指示植物,并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境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青山石灰岩山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及其造林绿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杨继镐  汪炳根 《林业科学》1990,26(5):402-409
研究得知:该范围的石山(石灰岩山)上,在北热带气候及植被条件相互作用下,演变为一类特别肥沃的土壤——石灰土;该类土壤有机质及氮素丰富,保蓄水性能强;钙、镁、钾、铁、锰、锌等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故称“热带黑钙土”;石山石多土少,整体环境恶劣,而局部生境却十分优越,又因该区雨量充沛,即使石山中的石缝、石槽内,只保存5%土质,上面就会覆盖较繁茂的草、灌植被,其中不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易于栽培喜钙、喜肥的优良或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冰川退缩,河川径流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树种的繁殖更新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济明 《林业科学》2000,36(5):114-122
一种森林植被类型 ,一个树木种群 ,在地球上怎样发展与存在下去 ,树种的繁殖与更新是关键。关于植物的繁殖与更新 ,国外已作过许多工作 ,如“PopulationBiologyofPlant”、“SeedEcology”、“Introduc tiontoPlantPopulationEcology”、“PlantReproductiveEcology”等 (Harper,1 977;Michale ,1 985;Silver town ,1 982 ;Willson ,1 983)。近年来国内也作了一些研究 ,如剌五加生殖生态研究 (祝 宁 ,1 99…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专家系统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口地区木麻黄林根瘤调查及影响结瘤的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强  张亚辉 《林业科学》2002,38(5):175-180
木麻黄 (Casuarinaequisetifolia)属双子叶植物纲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 ,高可达 30m ,原产于澳大利亚 ,1 91 9年最早引种到福建省泉州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广泛种植于东南沿海 ,特别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周边滨海地带  相似文献   

17.
加勒比松林地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阳江设点监测加勒比松林地水土流失状况。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采伐后迹地采用除杂、炼山、挖大穴营造的加勒比松林,当年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其固体径流量和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显著大于无造林(对照)地;它们的年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有随年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山杨枯枝落叶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赵鸿雁  吴钦孝 《林业科学》1994,30(2):176-180
山杨枯枝落叶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赵鸿雁,吴钦孝,刘向东(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712100)关键词山杨,枯枝落叶,水文,水土保持自1868年巴乌尔研究森林枯枝落叶的持水性以来到目前,国内外关于枯枝落叶的研究已发表了许...  相似文献   

19.
锦鸡儿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地区优良的水保,固沙,饲料等多用途灌木树种,对陕北及吡邻地区这一特殊地域的该属植物资源五开发利用研究进行了报道,并确认本区有该属植物共9种。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野外观测试验,对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大,产流越早;土层越厚,土壤蓄水量越大;累积地表径流量与降雨时间的对数呈显著正相关,拟合方程为W=a+blnt,相关系数均大于0 92;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拟合方程为Y=aebx,相关系数均大于0 95;径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与30min最大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对数曲线关系,坡度越大,土壤侵蚀量也越大,拟合方程为Y=a+blnx;相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增量随时间的增加趋于平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侵蚀量为坡耕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荒坡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