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以"汉中冬韭"韭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韭菜根尖及愈伤组织对抑菌性和选择性抗生素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抗生素对韭菜再生的影响极显著,以PPT作为选择抗生素时,愈伤生长及不定芽分化阶段PPT适宜浓度为1mg/L,而生根阶段PPT最适浓度为0.5mg/L。当潮霉素浓度为1mg/L时,根尖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了8%,而浓度为2mg/L时根尖已不能分化,以1mg/LHyg为最佳浓度。用头孢霉素作为抑菌剂时,愈伤生长及不定芽分化阶段,最适浓度为400mg/L,而生根阶段适宜浓度为200mg/L;以Timentin作为抑菌剂时,最适浓度在400mg/L以内,韭菜外植体的分化没有受到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以400mg/LTimentin为最适抑菌抗生素浓度,这为农杆菌介导韭菜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葡萄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莫利莎葡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an)、潮霉素(Hyg)对葡萄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葡萄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继代苗对Hyg的敏感性强于Kan,葡萄遗传转化更适合使用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作为选择标记。Hyg 3.0mg/L即达到继代苗致死浓度,可作为转化后抗性苗的筛选浓度,Hyg 0.8mg/L完全抑制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葡萄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可选用Cef 300mg/L或Carb 400mg/L,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5个栽培小麦品种诱导而来的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NAA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效果以及潮霉素浓度对不同阶段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照的分化培养基中(含5mg/L激动素)加入0.1mg/L萘乙酸(NAA,1-naphthlcetic acid)形成的分化培养基,可显著提高4个供试小麦基因型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提高幅度达到12%~32%。不同的潮霉素浓度在"花培1号"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进行抗性筛选的结果表明,即使是在潮霉素浓度达到250mg/L时,仍有24%左右的愈伤组织存活率,这些存活的愈伤组织仍可能分化形成绿点甚至分化成苗,说明在"花培1号"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进行潮霉素抗性筛选是不适合的。5个不同小麦品种分化阶段进行潮霉素筛选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宁麦13的适宜潮霉素浓度为20mg/L,花培1号和扬麦158的适宜潮霉素浓度约为30mg/L,宁麦9和宁麦16的适宜潮霉素浓度在30~40mg/L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在分化阶段进行潮霉素抗性筛选是理想的筛选时期,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40mg/L浓度的潮霉素即可完全抑制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普通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愈伤组织对抗生素耐受性,以及在不同激素配合使用时分化情况,为甘薯转基因工程奠定基础。将不同浓度的羧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潮霉素以及不同浓度和组合的NAA、BAP 和2,4-D添加进MS培养基,接种不同来源的甘薯愈伤组织并进行观察。[结果]不同甘薯品种对3种抗生素耐受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在较低羧苄青霉素浓度(100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中,所有品种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在较高羧苄青霉素浓度(≧500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中,南薯99和绵粉7号表现出较强的抗生素耐受性。NAA(0.1mg/L)与较高浓度BAP(≧1.0mg/L)配合使用, 不同品种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00%,较低浓度BAP(0.1mg/L)与不同浓度NAA配合使用,分化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东农303和Favorita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无腋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过程中对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基础抗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对两种抗生素的基础抗性存在差异,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均较Favorita敏感。用卡那霉素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时,对东农303的适宜浓度为50mg/L;Favorita的适宜浓度为200mg/L。用头孢霉素作为农杆菌遗传转化的脱菌剂时,对东农303适宜浓度为100mg/L或略高;Favorita依菌液的浓度和活力不同,加入低于500mg/L的浓度不会影响无腋芽茎段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小麦TaPH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植物表达载体pROK2-Ubi为基础,设计带有酶切位点KpnⅠ和BamHⅠ的一对引物,从载体pAC25上扩增到目的基因TaPHR1。酶切回收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ROK2-Ubi连接,获得新的表达载体pTaPHR1,并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根瘤农杆菌LB4404菌株。另外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和构建的表达载体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转化。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抗生素选择压Kan50mg/L,接种菌液浓度为OD600=0.6,侵染时间为60min时,抗性愈伤的获得率最高,达到4.08%,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达到3.28%。本研究为农杆菌介导缺磷响应基因TaPHR1的小麦遗传转化和小麦磷高效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草莓‘晶瑶’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叶片诱导愈伤、愈伤分化出芽的影响,建立‘晶瑶’草莓叶片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晶瑶’叶片在MS+2,4-D 0.05 mg/L+TDZ 2.0 mg/L的诱导培养基上不定芽再生率达到79.18%。在‘晶瑶’草莓遗传转化试验中,叶盘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最适筛选浓度为30 mg/L,羧苄青霉素的最适抑菌浓度为400~500 mg/L,150μmol/L乙酰丁香酮的加入可提高GUS的瞬时表达率;10 min是最适合农杆菌侵染‘晶瑶’叶片的时间;共培养48 h对叶片转化较适宜,得到抗卡那霉素并呈GUS阳性的抗性芽频率为2.38%,获得了转化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不同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研究了利用农杆菌介导bar基因和ipt基因的遗传转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NBD (N6salts B5Vitamin casamino acids 500 mg/L proline 500 mg/L glutamine 300 mg/L mannitol 36.4 g/L sucrose 30 g/L 2,4-D 2 mg/L 6-BA 0.2 mg/L phytagel 2.5 g/L,pH 5.8) 为诱导培养基,MSD(MS casamino acids 500 mg/L proline 500 mg/L glutamine 300 mg/L mannitol 36.4 g/L sucrose 30 g/L 2,4-D 2 mg/L 6-BA 0.2 mg/L phytagel 2.5 g/L,pH 5.8)与NBD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籼稻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质量较好;采用MSR3c(MS casamino acids 500 mg/L glutamine 300 mg/L proline 500 mg/L mannitol 36.4 g/L maltose 30 g/L TDZ 0.2 mg/L phytagel 5 g/L pH 5.8)为分化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率均在90%以上.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将Act启动子驱动的抗除草剂基因(bar)和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构建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初步确定了愈伤组织筛选及分化培养基附加除草剂(glufosinate ammoniun)4 mg/L、头孢霉素300 mg/L,愈伤组织预培养2-3天,共培养基中加入乙酰丁香酮浓度为39 mg/L,共培养2-3天.通过上述培养条件,已获得移栽成活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含有不同2,4-D浓度的6种培养基用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对影响转化效率的侵染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转化后所得的抗性愈伤组织数目及其分化率的评估结果表明,选用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mg/L 2,4-D时,胚性愈伤组织继代长势较好,且在真空渗透的情况下,侵染5min,抗性愈伤组织数最多。经初步的PCR鉴定,利用优化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得到了转基因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菊苣子叶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逐渐降低,当Km达到25 mg/L时,完全抑制愈伤组织诱导产生芽.与Km相比,头孢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对弱一些.但随着头孢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的出愈率和出芽率也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5个酿酒葡萄品种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酿酒葡萄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以5个酿酒葡萄品种花药和茎尖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外源激素、基因型对外植体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均优于花药。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B5+NAA 0.5 mg/L+6-BA 1.0~2.0 mg/L;在此培养基上添加AgNO3 10 mg/L或PVP 1000 mg/L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较好。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B5+NAA 0.01 mg/L+6-BA 0.5 mg/L+GA3 0.2 mg/L,最高分化率达100%。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酿酒葡萄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再生体系,该结果可为酿酒葡萄良种快繁以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芝麻子叶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为材料,对子叶丛生芽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以及子叶受体材料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芝麻子叶基因高频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适宜的诱芽培养基为MS+5.0 mg/L 6-BA+1.0 mg/L IAA+5.0 mg/L AgNO3 +1.0 mg/L ABA+3%蔗糖...  相似文献   

13.
大花绣球‘无尽夏’组培苗叶片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大花绣球‘无尽夏’规模化无性繁殖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无尽夏’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叶位、暗培养时间及不同激素组合等因素对叶片诱导形成愈伤及分化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尽夏’组培苗植株中上部叶片的愈伤诱导效果好,适宜的外植体取样叶位为第3~6位叶片。初始暗培养有利于叶片形成愈伤,暗培养15~25天的效果最佳。诱导‘无尽夏’组培苗叶片形成愈伤的适宜培养基为MS+CPPU 3.0 mg/L+IBA 0.1 mg/L,其愈伤诱导率达到98%以上;愈伤增殖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2.25 mg/L+IBA 0.1 mg/L。  相似文献   

14.
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品种嘠拉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m)、潮霉素(Hm)对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的选择压和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及对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的抑菌效果,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证明表明:Km卡那霉素10mg/L、Hm4.0 mg/L完全抑制了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苹果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 在Km 50mg/L、Hm5.0 mg/L达到继代苗的半致死浓度,可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苗的筛选浓度,1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分化。;由于抗性芽再生的选择压与抗性苗筛选浓度相差较小,Hm相对于Km更适合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培养基中附加潮霉素的浓度为5mg/l继代苗不再分化生长,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2.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再生,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头孢青霉素在Cef 300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而附加Carb羧苄青霉素则需400mg/L以上时才能抑制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叶片再生。因此,宜选用Cef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几种抗生素对离体培养中植物形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霉素Ⅱ(Keflodin)和Claforan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其浓度越高,影响越大.羧苄青霉素促进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发生,同时,还影响油菜小孢子胚再生植株及辣椒子叶再生株的生根,产生粗短根甚或发育为瘤状物.  相似文献   

16.
菊花‘金不凋’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不凋’属于典型的日中性菊花,可作为日中性菊花开花分子机理的理想研究材料,目前尚未建立‘金不凋’的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金不凋’叶片为外植体,分别对影响再生及转化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金不凋’叶盘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不定芽分化率为90.0%,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5.5556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褐化率与愈伤诱导率以及平均再生愈伤组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生根率为100%。在‘金不凋’再生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其遗传转化体系:‘金不凋’叶盘经过24 h预培养,在菌液浓度OD600=0.6的农杆菌中侵染10 min,共培养2 d,延迟培养5 d,叶片不定芽分化潮霉素临界浓度为2 mg/L,生根筛选潮霉素临界浓度为5 mg/L时,转化效率最高。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鉴定,获得3株PCR阳性菊花苗,转基因阳性苗频率为2.5%,本研究为‘金不凋’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对叶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开发及改良水生植物小对叶,以小对叶(Bacopa monnieri)叶片为外植体,建立其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小对叶叶盘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2 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1 mg/L。最佳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对叶遗传转化条件是:外植体预培养2天,侵染菌液OD600为0.5,侵染时间7 min、共培养4天和延迟筛选4天,可获得最高转化率21.4%。  相似文献   

18.
以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株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比较研究子房发育期、高低温处理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育6~10 d,花丝刚好露出花萼,顶部呈圆柱状的花蕾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为79.2%;低温预处理3 d,高温培养5 d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MS+2,4-D 0.5 mg/L+NAA0.5 mg/L+6-BA 0.5 mg/L+KT 0.5 mg/L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85.8%;NAA 1.0 mg/L+6-BA3.0 mg/L为不定芽分化适宜培养基,分化率达77.6%;1/2MS+NAA 0.2 mg/L为生根适宜培养基,生根率93.5%。本研究可为建立高效单倍体培养体系以及单倍体育种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9.
国槐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云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227-230
以国槐枝条为材料,研究了国槐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国槐无菌芽的产生、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国槐枝条无菌芽诱导、无菌芽各部分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 0.1mg/L;有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0.3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