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嘌呤(6-BA)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打顶当天喷施GA3和6-BA可以增加烤烟叶面积,GA3浓度为100mg/L、6-BA浓度为40mg/L时,烤烟叶面积增加最多;喷施GA3和6-BA可以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且随着二者浓度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外源GA3和6-BA主要对碳氮化合物起调节作用,GA3和6-BA联用可以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而单施6-BA则会引起烟碱含量升高,当GA3浓度为50mg/L、6-BA浓度为40mg/L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不同浓度的GA3和6-BA主要影响烟叶香味物质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当GA3浓度为50mg/L、6-BA浓度为40mg/L时,烟叶中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等香味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栽培试验,于烟株打顶后分别将不同浓度α-萘乙酸浸泡的棉球包扎于茎顶,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各处理所得上部烟叶橘黄二级(B2F)初烤烟的烟碱、总糖、还原糖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研究α-萘乙酸棉球扎顶对烤烟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及糖碱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200mg/kg的浓度范围内,烤烟上部烟叶的总烟碱含量与α-萘乙酸的浓度呈负相关,而上部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均与α-萘乙酸的浓度呈正相关;(2)打顶后用浓度为200mg/kg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的棉球包扎烟株茎顶部,可较大幅度地降低烤烟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并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糖碱比值,该处理所得B2F初烤烟的总烟碱含量从对照的5.9%下降至3.8%,而糖碱比值从对照的2.8上升至5.3,总烟碱含量和糖碱比值分别为对照的64.4%与189.3%;(3)打顶后用浓度为200mg/kg的α-萘乙酸棉球扎顶可显著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菌株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摘要:试验以福建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从烤烟叶面分离出的微生物菌株,在烟株生长后期喷施到烟株叶片上,研究不同微生物菌株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微生物菌株处理上部烟叶后,可以适当增加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当减少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其中喷施YX21、YX12菌株的原烟,化学成分更协调;原烟经评吸鉴定,香气质提高,刺激性减少,余味变舒适,评吸总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4.
喷施生长素对烤烟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烤烟打顶后喷施生长素(IAA)对烤烟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素 (IAA) 后,根系、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叶片转化酶(INV)活性、根系活力有所下降,烟叶中钾含量升高,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总糖稍有提高,总氮变化不大。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 mg/kg、20 mg/kg、30 mg/kg,综合各种因素,30 mg/kg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外源赤霉素对旱区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烟草烟碱含量的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莺  周梅  黄河  徐伟 《种子》2004,23(4):21-25
以贵烟4号、k326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激素、茎秆韧皮部环剥对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是:IAA、NAA、GA3、2,4-D等4种激素处理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28.7%、13.6%、20.4%、15.6%,6-BA处理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增加4.8%;环剥茎杆基部、中下部、中上部韧皮部等3个处理对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23.4%、22.7%、25.9%;全部处理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的效果在K326、贵烟4号两个品种上表现一致;效果最好的是30mg/L IAA混羊毛脂用塑料膜包裹打顶伤口和叶面喷施30mg/L IAA处理.结果说明使用激素和环剥茎秆韧皮部对烟叶烟碱含量有影响,不同品种对试验处理的反应一致,生产上可以采用30mg/L IAA混羊毛脂用塑料膜包裹打顶伤口或叶面喷施30mg/L IAA以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湖南桂阳烟区种植的‘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开展6片上部烟叶采烤成熟度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SPAD值下降;烤后烟叶微带青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变为疏松,油分增多;烟叶单叶质量、厚度、叶面积质量、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下降,烟碱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但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6.18%、-2.13%,物理性状指数较M1、M3分别高2.35%、5.30%,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30.86%、4.55%,评吸总分分别高10.12%、0.50%,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8.96%、12.97%,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12.53%、1.16%,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烤烟上部叶片采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表明烤烟上部剩5~7片叶,待全部成熟后一次采收,较原习惯分次采收,能提高烤后烟叶的商品等级和外观质量,降低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评吸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pH土壤处理研究土壤pH对烤烟氮代谢相关指标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育前期,土壤pH在5.5~7.5时,烟株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最高。土壤pH在4.5~6.5时,其可溶性蛋白及烟碱含量最高。说明微酸性土壤环境能够促进烟株前期氮素代谢。烟株进入旺长后期至成熟前期,微碱性土壤环境中的烟株氮代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烟碱含量提升较快。说明微碱性土壤环境有利于烟株中后期烟叶的发育与成熟。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随土壤pH升高均表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总氮、烟碱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pH在6.5~7.5处理总氮含量最高;土壤pH在4.5~5.5处理烟碱含量最高。各处理烤后烟叶两糖差以弱酸处理表现最好,其烟碱含量也高。临沂烟区整体以弱酸环境下烟叶质量最佳,但在烟株发育后期,表现为氮代谢相关指标偏低,在实际烟叶生产中,应重视后期追施氮肥,适当调整追肥比例和打顶时期,防止烟株早衰,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3个时期,叶面喷施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和有机钾3种钾肥,分析比较3种叶面钾肥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烤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株高、茎围、有效叶数等农艺性状。叶面喷施有机钾(T2处理)对于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突出,产量达2115 kg/hm 2,产值达45582元/hm 2。叶面喷施硫酸钾能有效提高烟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叶面喷施钾肥能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另外,硫酸钾(T1处理)能提高中上部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优质烤烟所要求的含量范围,且在糖碱比和两糖比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其他处理。‘红花大金元’更适合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分次喷施硫酸钾,其对协调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产质量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沂蒙丘陵生态区蜜甜焦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2020年山东潍坊、临沂、日照产烟区176份典型代表性烤烟样品(包括下部烟X2L、X3L、X2F、X3F,中部烟C2F、C3F、C2L、C3L,上部烟B2F、B3F、B2L、B3L),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燃烧性与总烟碱和两糖差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灰分与还原糖和氯、两糖差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刺激性与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总烟碱与浓度、劲头呈正相关,氮碱比与浓度、劲头呈负相关,氯与刺激性、余味呈负相关。综上,总烟碱、氮含量、氯含量是影响沂蒙丘陵生态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烤烟成熟期控水对烟叶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熟期是烤烟需水次临界期。为明确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对烟叶主要碳氮化合物的影响,试验在烤烟成熟期进行土壤控水,研究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和烟碱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70%~85%,烤烟生长后期(移栽后约83天)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较高;干旱胁迫降低碳代谢,而干旱后复水碳代谢增强。70%~85%土壤含水率,烤烟总氮和烟碱水平较低;干旱胁迫促进氮代谢,总氮和烟碱含量较高;干旱胁迫后复水,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协调烟叶碳氮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3.
浏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年份浏阳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浏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烟碱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47%,较不稳定;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6%,比较稳定。(2)浏阳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的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浏阳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年度间较稳定。浏阳烟叶的总氮和氮碱比年度间的差异显著,年度间变化较大。(3)浏阳烟叶钾氯比适宜,总糖含量较高,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因此,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协调糖碱比和氮碱比是今后浏阳烟叶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密集烘烤烟叶淀粉含量、提高烟叶质量,将从烤烟‘粤烟97’中部叶面分离出的芽孢杆菌株B5221 和YTK1 分别配制成2.5%、5.0%、7.5%、10%浓度梯度的菌液,烤前喷于上部成熟采收鲜烟叶,研究不同浓度芽孢杆菌液对密集烘烤烟叶淀粉降解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芽孢杆菌液处理上部烟叶后,均可促进烟叶淀粉降解,提高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B5221 和 YTK1 不同浓度菌液均以2.5%处理烟叶淀粉降解最多,糖含量增加最少,总烟碱和总氮略有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适宜,香气量提高。因此,2.5% B5221和YTK1菌液是改善密集烘烤烟叶质量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碳基肥料用量对富川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的作用效果,为提高富川烟叶的可用性提供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用基肥条施的方式,研究不同用量高碳基肥对烟株农艺性状、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对照CK为常规施肥,复合肥总施肥量为1125 kg/hm2,基肥为825 kg/hm2,追肥为300 kg/hm2。在追肥用量一样、施氮量一样的情况下,T1、T2、T3 3个高碳基肥处理的基肥施肥量分别为600、1050、1500 kg/hm2。结果表明,高碳基肥能够促进上部叶的开片,对中部叶叶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促进根系发育、促进烟株健壮生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烟叶中氯离子的含量,提高中部叶钾离子的含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有增加产值的作用,总产值的增幅在14.00%~21.00%之间,尤其促进上部叶的产值,增幅达到28.16%以上;有促进上等烟比例的作用,而中等烟比例稍低。该试验T2处理的效果最好,整体表现为T2>T1>T3>CK,建议在广西贺州地区推广1050 kg/hm2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重庆烟区 K326上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K326’上部叶烤后烟质量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试验通过利用‘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叶,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表现最好,最利于重庆烟区‘K326’上部烟叶的烘烤,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且总氮含量、糖碱比值处于适宜范围内,淀粉含量最低;其烤后烟在经济上表现佳,中上等烟比例达68.5%,均价达13元/kg。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HY-9-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留叶20片>留叶18片>留叶22片,各处理差异显著;烤烟产值随着施氮量及留叶数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N、K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3)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K、烟碱含量均随留叶数增加而下降。(4)施肥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