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了探究患骨关节炎的马关节液中生物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含量变化关系,试验选用13匹蒙古马随机分为试验组(n=8)和对照组(n=5),试验组左侧腕关节内注入2 m L两性霉素B(25 mg/m L)建立马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左侧腕关节注射2 m L生理盐水,每周采集关节液1次,用ELISA法检测马关节液中MMP-2、MMP-9、MMP-13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第1周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跛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关节液MMP-2、MMP-9、MMP-13的含量分别从第3,1,2周开始显著增加(P0.05),且均保持增高趋势直至第9周试验结束。说明随骨关节炎加重MMP-2、MMP-9和MMP-13含量呈上升趋势,对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造成软骨基质破坏。其中MMP-9初期增加比较显著,可以作为临床快速检测马骨关节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马骨关节炎(OA)的临床诊断尚缺少有效的生物标志物(BM)。为探讨马关节液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浓度与OA发病程度的关系。试验选用13匹蒙古马,随机分为造模组(n=8)和对照组(n=5),在马左侧腕关节内注入2 mL两性霉素B(25 mg/mL)诱导OA,对照组马匹注入等量PBS作为对照,于造模后每周采集一次关节液,直至第9周。ELISA检测马关节液中的CTX-Ⅱ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从第1周开始,关节液中CTX-Ⅱ的浓度增加,从第2周开始显著增加(P<0.05),第4周开始极显著增加(P<0.01)并且保持增加的趋势到第9周。造模组马匹第3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跛行。试验结果表明,CTX-Ⅱ浓度的升高在跛行前就已经显著升高,推测CTX-Ⅱ可以作为马关节炎BM,为以后建立马OA的快速临床诊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马骨关节炎发病机理,试验将13匹蒙古马分成两组,试验组8匹(用两性霉素B诱导并建立马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5匹,每周采集1次关节液,直至第9周,用ELISA方法检测关节液中前列腺素E2(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关节液中MMP-2、MMP-9、TNF-α和PGE_2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中MMP-9、PGE_2在发病初期就显著上升。说明在骨关节炎过程中,关节液中MMP-2、MMP-9、PGE_2、TNF-α都呈上升趋势,这些促炎因子的增加会促进蛋白酶的分泌和软骨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马异体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对马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在1匹骨关节炎自然发病马的关节腔内注射2×106~10×106个AD-MSCs, 5次注射为1个疗程,通过马匹行为学变化和X线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经AD-MSCs治疗1个疗程后,马匹球关节外第三掌骨和系骨的粗糙表面逐渐趋于稳定,且有缩小趋势,骨密度均匀,骨表面逐渐平滑,骨界线逐渐清晰,马匹跛行消失。结果表明,关节腔内注射异体来源AD-MSCs治疗马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导致马匹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马的运动价值和健康福利,给养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马骨关节炎尚无治愈方法,传统治疗主要围绕全身或关节内用药来对症治疗。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 RM)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转化医学分支,再生医学制剂的出现对治疗马骨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关节内组织炎性反应、缓解关节软骨退化、促进关节损伤修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条件血清(ACS)和自体蛋白溶液(APS)等再生制剂已应用于马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包括骨关节炎在内的各种肌肉骨骼疾病。论文就主要种类的再生医学制剂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治疗马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Aroclor 1254对小鼠胚胎植入的影响。将用无水乙醇溶解的Aroclor 1254母液分别按比例添加到CZB胚胎培养液中,组成0.25、1.25、6.25μg/mL 3个浓度的Aroclor 1254毒性试验溶液,溶剂对照组试验溶液为含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毒性试验组浓度相同)的CZB胚胎培养液,空白对照组为CZB胚胎培养液。在小鼠配种后第4天上午(dpc 4.5),手术法分别暴露双侧子宫角,分别注入上述试验溶液5μL于子宫角内。于小鼠配种后第8天上午(dpc 8.5),尾静脉注射5 g/L台盼蓝溶液,检测试验小鼠胚胎植入位点。结果表明,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平均植入位点没有统计学差异;质量浓度为0.25μg/mL和1.25μg/mL Aroclor 1254组的平均植入位点(6.27±1.41和5.83±1.09)与溶剂对照组(6.26±1.63)差异不显著;质量浓度为6.25μg/mL Aroclor 1254组的平均植入位点数(5.07±1.64)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6.26±1.63)(P<0.01),显著低于1.25μg/mL Aroclor 1254组(5.83±1.09)(P<0....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0):70-73
通过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造模方法诱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筛选出理想的骨性关节炎造模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组、关节腔注射1组、关节腔注射2组,每组8只。手术组: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切断右侧膝交叉及内侧副韧带;关节腔注射1组:右侧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0.3 mL;关节腔注射2组:右侧注射1 g/L碘乙酸钠溶液0.1 mL。于术后第4周抽取关节液作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测定;处死动物,采用骨性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评价系统(OARSI)评价关节软骨的病变;采用光镜观察软骨细胞生长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含量,对比各组数据。术后第4周,手术组病理改变OARSI评分、软骨细胞的MMP-1阳性表达和关节液中的NO、PGE2,与关节腔注射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关节腔注射1组与关节腔注射2组相比,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提示:手术组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通过切断右侧膝交叉及内侧副韧带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是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蒲地蓝颗粒制剂稀释成含生药25μg/mL、50μg/mL、100μg/mL的药液,观察其体外对HPPRRSV的作用。结果提示,不同浓度的蒲地蓝颗粒均可抑制HP-PRRSV在体外的复制。将30头45日龄断奶仔猪(蓝耳病抗体阴性)随机分成3组,试验Ⅰ组添加蒲地蓝颗粒制剂500 g/t饲料;试验Ⅱ组添加蒲地蓝颗粒制剂1 000 g/t饲料;试验Ⅲ组为空白对照,连续15 d。各试验组同时注射HP-PRRSV(TJM-F92株)弱毒苗1头份,分别于注射后第14天、第21天、第35天采集血清,检测PRRS抗体。结果表明,蒲地蓝颗粒制剂能提高HP-PRRSV(TJM-F92株)弱毒苗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的小肽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各试验组(0.2 mg组、0.4 mg组、0.6 mg组)分别注射浓度为0.4、0.8、1.2 mg/mL的小肽溶液500μL/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过滤海水。在注射后第2、4和7天,检测刺参体内ACP、AKP和SOD活性。结果表明,试验组刺参体腔液中ACP(0.4 mg组)、AKP(0.4 mg组)活性及SOD(0.6 mg组)活性分别在第4、4、7天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6、2.3、1.9倍。攻毒试验结果证实,各试验组均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0.4 mg组最大,达33.3%。结果提示,小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且注射量为0.4 m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关节滑膜炎是骨关节疾病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试验通过研究马急性滑膜炎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的变化,进而研究马滑膜炎机理。试验选用8匹马,在马右侧中间腕关节内注入0.5 ng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滑膜炎,同时在对侧关节内注入等量的PBS作为对照,于注射药物前和注射药物后的8、24 h和168 h,采马关节液.用ELISA检测马关节液中MMP-3和MMP-13的含量。结果注入LPS的关节液中MMP-3和MMP-13的量在注射后的24 h内持续升高,在24 h达到最大量10.01 ng/mL和6.08 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24 h后开始下降,168 h时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结果表明,12'S诱导的滑膜炎模型为一过性的.在急性滑膜炎过程中,MMP-3和MMP-13的表达和释放增加,并且这两种酶在滑膜炎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