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源分离人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尿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随意排放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近几年,源分离人尿的资源化利用在工程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人尿处理技术,包括农田利用技术、氮回收技术、磷回收技术、钾回收技术及生化药品提取技术,旨在为我国人尿高效资源化利用寻求可推广可应用的技术方法。综述结果表明尿液具有巨大的资源回收利用潜力,用于处理源分离尿液的技术有很多,但是除了直接还田技术外,其他技术均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尿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人粪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N、P、K等矿质营养物质,还田利用不仅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系统污染负荷,而且可代替部分化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然而人粪尿直接还田存在环境风险,且尚未形成标准化处理模式。本文基于还田视角,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人粪尿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人粪尿的特性,阐述了人粪尿主要处理技术的还田效应以及安全性,并且对各种技术进行了安全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好氧堆肥技术在无标准规范下处理人粪不能保证还田的安全性,制备生物炭基肥还田具有安全可靠、减少农业碳排放等环境效益,水热炭化技术处理含水率较高的人粪具有独特的优势。尿液经储存还田仍存在微污染物风险,鸟粪石沉淀技术具有很好替代潜力,其他技术均停留在微污染物去除和营养物质回收的研究阶段。本文提出了人粪尿还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人粪尿还田技术的合理选择和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不同浓度猪粪尿液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开展本试验。结果表明,浇灌适宜浓度的猪粪尿液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加快分蘖发生和叶片生长速度,提高植株营养生长量;猪粪尿还田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施用化学肥料,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降低面源污染,提升农田地力和稻米品质,从而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军营  任培培  徐学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75-5177,5185
针对现在我国农村缺少有机肥源,而普通厕所又将人类粪便冲走变成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出了将源分离农村卫生厕所与农田滴灌利用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源分离的农村卫生厕所将人类排泄物分离成大便冲水及小便冲水,小便冲水通过管道分流到储存池中,待尿液中的尿素转变成可利用的氨氮后通过滴灌系统对农田进行滴灌.通过这种利用模式,不仅能解决农村人类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能降低冲水利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能将排泄物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形成作物-人体-作物的闭合循环.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猪粪尿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猪粪尿还田处理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各处理米质差异不大;土壤有机质指标与产量成正相关。因此,猪粪尿全量还田是水稻种植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养殖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粪肥分类、标准及粪肥农田利用主要技术,重点分析了粪肥还田对农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影响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水平,概述了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还田的主要机械设备,并针对粪肥还田技术创新、监测体系、环境与安全风险和还田补贴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规律和监测活性氮污染,进而为减少活性氮排放量和提高氮污染治理公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了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并分析确定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活性氮排放特征。然后利用LMDI模型和集中指数法分别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驱动因素和活性氮排放量的地区差异性。结果发现,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在1996年达到峰值,整体呈现“M”型变化趋势;全国范围内人均活性氮排放强度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北低密度—东南高密度的格局。基于农产品前端消费及其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2个维度来考察活性氮的排放特征,从农产品消费端来看,消费肉类农产品生产活性氮排放量占比(36.75%)最高,其中,牛羊肉类农产品占比高达22%;从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来看,处置畜禽粪尿产生的活性氮占比较高,且对畜禽粪尿和秸秆而言直接排放与燃烧还田均是活性氮排放量较高的2种处置方式。国家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而省级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不仅减少与避免了秸秆焚烧的有害现象,更是能将秸秆重回土地,将秸秆中的营养物质融入田地,减少了土地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下降的普遍情况,开拓出了农业秸秆利用的新空间。本文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推广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4年对上海市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水稻猪粪尿还田调查表明:猪粪尿还田150.00t/hm~2左右,可节省肥料30%以上,达到水稻增产,培肥土壤等效果。同时,指出了猪粪尿还田数量偏多和时间偏迟的问题,并提出了猪粪尿作为基肥和分蘖肥使用,还田量150.00 t/hm~2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肥料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宝山区开展了商品有机肥用量试验及秸秆还田、绿肥翻压还田技术研究。多年的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长期使用商品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和绿肥翻压还田,不仅能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降低土壤pH值,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加快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张瑜  黄曦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73-11275
校园社区的水环境污染物控制具有管理上的优势,饮食服务区、商业服务区、教学区、住宿区、办公区分离,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在排放源头就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了不同来源校园社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同季节的排放规律和可能水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质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居民福祉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居民福祉的持续改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人们对福祉的内涵理解并不统一,生态环境对居民福祉的贡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深入认识居民福祉与生态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居民福祉提升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居民福祉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随后探讨了居民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指出:居民福祉具有多维性、地域性和尺度效应;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福祉测度的主要趋势;农户生计方式为深度解析居民福祉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究应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规范不同尺度的福祉评价体系,深入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耦合机制,将居民福祉纳入生态管理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风格形成的自然及人文背景,总结了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5个基本特点,包括规则式、图案式的布局,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运用等,最后阐述了它对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类固醇雌激素作为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介质以及植物体内不断被检出,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按形态划分,类固醇雌激素可分为自由态和结合态,本文围绕类固醇雌激素的形态特征,从以下3个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人类和畜禽动物类固醇雌激素的排放特征,阐述了自由态和结合态雌激素理化性质的异同之处;系统描述了自由态和结合态雌激素在土壤和水体两种环境介质中的吸附、降解、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和相关影响因素;针对两个不同的排放源——城市污水厂污水、污泥以及畜禽养殖场粪污,分析并总结了类固醇雌激素的控制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Ascorbate sulfate: a urinary metabolite of ascorbic acid in m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scorbate-3-sulfate is a significant metabolite of ascorbic acid excreted in human ur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mpound were determined in experiments in which labeling with carbon-14 and tritium was used coupled with cochromatography with synthetic ascorbate-3-sulfate (both labeled and not labeled with sulfur-35) in a variety of solvent and absorb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模糊控制规则难以随水温和混凝等情况变化而改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人智能的融合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对源水混凝、澄清、沉淀和过滤的净化过程的分析,总结了水净化过程的控制论特性,构造了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算法.最后以大滞后大惯性的一阶模型为例作了仿真实验,分别采用所提出算法与PID算法对系统的响应在控制品质、抗干扰性能及参数变化鲁棒性等方面作了比较,实验说明所提出的算法其响应时间快、控制精度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仿人智能融合控制策略构造的控制器在生活水净化系统控制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木材是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天然生物材料,其优良的美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家具以及建筑内外装饰领域。木材特有的颜色与纹理等外观特征将引起注目者的视觉刺激,进而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响应过程。在木材的视觉刺激表征,以及心理生理响应的试验测定与科学评价方面,研究多采用主观的问卷或评价量表来表达,近年来通过运用先进技术监测人体心理和生理指标为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本文为了进一步梳理木材视觉刺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响应活动,聚焦木材视觉特性研究领域,系统地归纳了国内外木材视觉刺激的表征方法,总结了由木材视觉刺激引起的人体心理和生理响应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凝炼出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木材视觉刺激引起人体心理生理响应过程的精准评价,多感官通道交互与协同作用机制,木质居住环境对人体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旨在为木制品视觉设计或木质室内空间舒适感营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今后开展木质环境学,尤其木材视觉特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性参照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发酵人尿吸引黄脊竹蝗取食及其挥发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对发酵人尿有较强的趋向性,不同方式发酵的人尿吸引其取食的能力不同。单位时间取食面积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广口发酵人尿与小口、密封发酵吸引黄脊竹蝗取食的作用差异极显著;黄脊竹蝗选择取食经广口发酵人尿处理滤纸的面积显著大于小口和密封处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收集不同方式发酵人尿中的挥发性组分,应用气质联用仪对主要差异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吲哚、二丁基羟基甲苯、正丁醇、戊酸及硫醚等物质因不同发酵方式相对含量差异显著,是否因这些物质在人尿挥发物中相对含量的变化而导致发酵人尿引诱黄脊竹蝗取食作用不同,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