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取肌肉注射鼠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人工感染58日龄健康鹅,对试验鹅进行病理剖检,并采取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脑、胰腺和肠道病料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可见,受感染鹅18 h内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达66.7%;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心肌、肝脏、脾脏、肠道、脑膜等多组织器官多处充血、出血,肝脏实质肿胀,表面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雪花状坏死灶,胆囊、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多组织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研究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感染鹅可出现全身多组织器官充血、出血与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的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鸭源新城疫病毒(NDV)SDFC株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3种途径人工感染15日龄健康雏鹅,观察试验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剖杀,观察各组织器官的主要剖检变化,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同时对病毒在组织中的抗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试验鹅感染鸭源NDV后发病率达100%,静脉注射组死亡率为80%,肌肉注射组死亡率为40%,点眼滴鼻组死亡率为26.7%。病鹅表现下痢、流泪,部分出现瘫痪、扭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变化表现为胰腺、脾脏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胸腺、法氏囊萎缩,心包积液,肠道、肝脏、肺脏、肾脏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表现为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器官内淋巴细胞坏死、崩解,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广泛性出血、变性;抗原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在病鹅体内多个组织器官中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鸭源NDV对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梅花鹿源坏死梭杆菌HNFnf分离株以不同浓度菌量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尝试建立家兔感染坏死梭杆菌肝脓肿模型。通过观察家兔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家兔感染模型。攻毒家兔7 d内全部死亡,死亡前家兔表现为采食减少、喜卧、后肢无力、消瘦等。尸体进行病理剖检可见明显病理变化,肺脏表面大量出血,且伴有结节样病变;肝脏质地较软,出现均匀的灰黄脓肿;脾脏严重肿大,呈暗紫色;肾脏多处出血斑;严重的肠道胀气,膀胱积尿。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肾脏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之间有少量的粉红色纤维素渗出;肝脏中形成明显的染色深蓝的脓肿结构,其周围有大量细胞核深染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肝小叶固有结构消失,肝细胞脂肪变性;肺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红染的纤维素渗出。采取耳缘静脉攻毒方式,该细菌对家兔的最低致死量为1.2×1014 CFU。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猪自然感染腐败梭菌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试验采用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对2015年3月份黑龙江省某猪场爆发的猪腐败梭菌感染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死猪全身皮肤发绀,血液呈紫黑色,凝固不良,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淤血呈暗红色,有的表面有出血,质地变软,尤其是脾脏和肾脏软如泥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肾脏、心肌、脾脏等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其内有大量腐败梭菌,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说明腐败梭菌主要引起猪各组织/器官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导致临床感染猪猝死,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某三黄鸡鸡场饲养的60日龄育成鸡发生的慢性鸡白痢沙门菌感染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剖检所见以心脏、气管、肺脏、肌胃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结节,肝脏、脾脏肿大并形成白色坏死区为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各脏器的炎症如气管炎、肺炎、肝炎、脾炎、肾炎、盲肠炎、心肌炎,主要特征性变化为心肌和肌胃由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取代肌肉纤维,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结节,而其他脏器的坏死结节或坏死灶则主要由坏死的组织、渗出的纤维素、嗜异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从上述病例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到了鸡白痢沙门菌,为鸡白痢慢性感染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的PCR诊断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长春某鹅场2份疑似小鹅瘟感染病死鹅的肝脏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均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375 bp特异片段。取病死鹅肺脏、脾脏、肠道等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肠道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病变,肺脏、肝脏、肾脏、脑等器官实质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9):84-8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0 mg/kg亚硒酸钠,连续14 d饲喂雏鹅,观察硒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主要组织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硒浓度的增加,雏鹅出现以采食减少、体重增重缓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急、慢性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脾、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以心、肝、脾、肾、胸肌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而组织中硒含量一般随着日粮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10型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Ⅰ群禽腺病毒血清10型山东分离株(SDXT株)通过皮下注射接种途径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观察试验鸡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只,采集心脏、肝脏、肺脏和肠道等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各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同时,应用IFA对SDXT株人工感染雏鸡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DXT株接种后,引起雏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结构紊乱、肝窦间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在肝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为主;肠道内肠绒毛脱落;肺脏广泛性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IFA检测结果显示,肝脏、脾脏、肠道、肺脏均可检测到SDXT株,其中肝脏和肠道检出率最高,表明这2个器官是其主要靶器官.HGB、WBC、RBC、ALT和ALP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Ⅰ群禽腺病毒血清10型对雏鸡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1例感染新城疫的大雁进行了大体病变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剖检结果表明,感染大雁肠道有明显的出血和坏死,腺胃及心内膜出血,符合新城疫感染的特征性病变。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小肠、脾脏和肝脏有严重的坏死性病变,肾小球严重萎缩。试验结果为野生水禽新城疫感染的病理组织学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省某动物保护中心1只病死金丝猴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分离鉴定与病理学观察。病原分离鉴定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剖检可见金丝猴肺脏体积增大,高度淤血呈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心脏、肝脏、肾脏、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实质广泛充血、出血。病理组织学观察,肺脏有严重的充血和水肿,肺泡内有出血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呈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变期。其他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广泛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