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集锦     
●国家计委发布《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办法》据悉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做好毗邻地区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的衔接工作 ,共同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促进粮食有序流通。粮食收购价格衔接的主要内容有 :小麦、稻谷、玉米3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定购价和保护价水平、品种差价、等级差价、季节差价、地区差价及相关收购政策等。粮食收购价格衔接按品种分区域进行 ,小麦分为北方区和西北区 ;玉米分为东北区、北方区和西南区 ;稻谷分为东北区、湖广区、江淮区和西南区。国家计委负责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的指导工作。该办法共分19条。●国家标准《糙…  相似文献   

2.
国审玉米新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濮单6号于1997年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育成,组合为P97×9444.2000~2002年在国家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适宜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华北和黄淮海(河南、安徽、陕西等)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中高山区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解决好山区农民的粮食问题是改变山区面貌的基础.稳定粮食产量是促进畜牧业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障.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是山区实现粮食稳产和粮食基本自给的重要手段.四号黄是镇坪农科所利用当地农家品种资源选育组配的"改良单交型"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30 d,株型半紧凑,高抗倒伏,高抗大小斑病.一般单产6 750 kg/hm2,适宜我国西南及西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中高山区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解决好山区农民的粮食问题是改变山区面貌的基础.稳定粮食产量是促进畜牧业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障.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是山区实现粮食稳产和粮食基本自给的重要手段.四号黄是镇坪农科所利用当地农家品种资源选育组配的"改良单交型"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30 d,株型半紧凑,高抗倒伏,高抗大小斑病.一般单产6 750 kg/hm2,适宜我国西南及西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生产省域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03~2005年全国20多个省(区)的农业统计年鉴,以产量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部分省(区)马铃薯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GIS软件Acrview在1:4000000的地图上进行了空间表达。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在单产、规模、集中度、综合反映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分别有13个、9个、13个、11个。单产比较优势(省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及与之相连的内蒙古等部分省(区)。规模优势区、集中度优势区、综合优势区分布大致相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滇、黔)、西北、东北(黑、吉)的部分省(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植地土壤养分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17个省(自治区)中90个市、县的130个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进行分析,以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种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区的含量相差很大;西南产区和东北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土壤有机质较为缺乏;西南产区氮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氮缺乏;东北产区、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磷缺乏;西南产区和西北产区钾缺乏。大部分产区土壤中有效钙含量都比较丰富,只有云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含量较低;有效镁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铁、锌、铜、锰含量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17个省(自治区)中90个市、县的130个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进行分析,以对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种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区的含量相差很大;西南产区和东北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土壤有机质较为缺乏;西南产区氮含量丰富,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氮缺乏;东北产区、西北产区和中原产区磷缺乏;西南产区和西北产区钾缺乏。大部分产区土壤中有效钙含量都比较丰富,只有云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含量较低;有效镁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铁、锌、铜、锰含量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核心优势产区玉米生产效率增长及其分解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参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利用2001~2008年的玉米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中国核心产区的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核心产区玉米生产率增长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核心产区玉米单产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源泉,为单产增长贡献了69.3%的份额,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贡献了60.7%。东北优势区主要是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黄淮海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主要是技术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山县地处鲁西南荷泽地区东北部,位于北纬35°36′36″-35°58′59″和东径115°51′37″-116°21′26″之间,其辖5个区24个乡镇,人口:571754人,全县总面积1447000亩,其中可耕地832368亩,农业人口、人均1.56亩,西北有黄河绕境而过,中部京航运河纵贯南北,县境东北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梁山一带属"八百里水泊故地",历史上低洼易涝盐渍并存,荒凉贫穷,群众中流传歌谣是:"水泊蓼儿洼,遍地白花花,(涝积  相似文献   

11.
优良的品种是种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玉米品种郑单958的出现,上演了中国种业历史上"一个品种托起一个企业的神话"。郑单958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短、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特点,尤其是高产、超高产、地域适应性突出,在我国冀、鲁、豫、皖、苏、陕、晋、京夏玉米区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均适应种植.种植产量都很喜人.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也正是这一划时代的优良玉米品种给几家拥有其经营权的种子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根据《意见》,在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方面,要求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  相似文献   

13.
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制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玉米间套种大豆"玉米-大豆-大豆"的三熟制栽培技术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457.1公斤/亩,间套种大豆二熟合计平均产量154.2公斤/亩,综合产值1 993.6元/亩,而净种玉米平均产量为490.4公斤/亩,产值为980.8元/亩,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模式比净种玉米增收1 012.8元,增103.3%。该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文山州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文山州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亚麻苗期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镰刀菌萎蔫病)是威胁亚(胡)麻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我尾的东北、华北、西北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黑龙江省种植亚麻的历史悠久,也是纤维用亚麻的主产区。由于此病连年发生,田问保苗数减少,造成严重减产,仅本省延寿县一九七三年因苗期病害死苗严重,毁种面积达四千多亩,占全县亚麻播种而积的13%。为解决亚麻苗期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一论全国高粱生产优势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粱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由于栽培区的气候、土壤、栽培制度的不同,栽培品种表现出多样性,使高粱的分布与生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传统上高梁生产分为:春播早熟、春播晚熟、春夏兼播和南方4个栽培区。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粱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国高粱产业发展形成4个优势区:东北优质米、饲料、酿造(粳)高粱优势区,华北、西北酿造(粳)、饲草高粱优势区,西南优质酿酒(糯)高粱优势区,黄河至长江流域甜高梁潜在优势区。  相似文献   

16.
<正>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今日印发《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预计耕地面积将减少7000多万亩。规划指出,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随着"五化"同步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预计耕地面积将减少7000多万亩。同时,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约800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仅2800多万亩,中低等耕  相似文献   

17.
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东北(吉林公主岭,JL-GZL)和西北(新疆伊犁71团,XJ-71)两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区春玉米植株养分吸收、积累差异。研究表明,西北试点的春玉米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等养分积累量均高于东北试点,其中,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茎秆、子粒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东北春玉米叶片、茎秆氮含量较西北春玉米高,叶片、茎秆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叶片、茎秆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低于西北春玉米。西北春玉米每吸收1 kg氮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高7.75%、7.11%,每吸收1 kg钾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分别较东北春玉米低9.12%、9.71%,每吸收1 kg磷所产生的子粒、干物质两个生态区无显著差异。氮磷钾收获指数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西北试点氮收获指数高于东北试点,钾收获指数低于东北试点,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钟鑫  张忠明  王琛  吴敬学 《玉米科学》2016,24(1):166-172
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0~2013年中国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3大优势区玉米种植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物化学型和机械型两种技术的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大核心优势区玉米技术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两个优势区的技术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南优势区;3大区域生物化学型技术利用效率均高于机械型技术,不同区域变动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病原串珠镰刀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一般发病率为10%~30%,串珠镰刀菌是优势病原菌。从河南郑州感病的玉米穗轴和穗粒上分别分离出两个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鉴定出1个种为串珠镰刀菌。两个菌株rDNA间区ITS2可变区属I型,均能产伏马菌素。  相似文献   

20.
西南玉米区种质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高科  潘光堂 《玉米科学》2005,13(2):003-007
西南玉米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总产量的30%左右。但该区玉米育种和生产用种同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潜伏着玉米病虫害的大流行和大暴发的巨大危机,同时狭窄的种质基础还导致了玉米产量水平徘徊不前。本文重点回顾了近年来西南玉米区种质利用现状及在地方种质、野生种质、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在玉米种质利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