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可以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引起疾病,因此人们最初认为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直到1885年Escherich首次从婴儿腹泻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后,才开始认识到其致病性。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畜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通称,主要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 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G)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哺乳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ET…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为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依据它的致病性大致可分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eoli,EiEC)、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及大肠埃希氏菌(E.coli)。其中ETEC可产生不耐热性肠毒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可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道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四大类。其中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它的致病性取决于ETEC在宿主小肠上皮细胞上定居的能力和产生肠毒素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ETEC定居于小肠上皮细胞能力是因为具有定居因子或称为粘着素,现已发现的动物源性粘着素主要为K_(99),K_(88),F_(41),987P。另外,ETEC还能  相似文献   

4.
正大肠埃希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某些血清型可导致腹泻,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便是其中一种。据报道,ETEC在腹泻病例中的检出率为20%~70%。ETEC是导致人畜腹泻的主要致病菌。病原性大肠杆菌一般以O抗原进行分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种类的动物中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其中某些菌株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这些菌株称为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按其致病机理不同分成三类:(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2)致病性大  相似文献   

6.
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能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粘附于动物小肠黏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肠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是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依据它的致病性可分为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ETEC)、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五大类。其中EH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它的致病性取决于ETEC在宿主小肠上皮细胞上定居的能力和产生肠毒素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ETEC定居于小肠上皮细胞能力是因为具有定居因子(或称为粘着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鸡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研究采用鸡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微生物学鉴定、致病性分型鉴定、多重PCR进化分群鉴定(针对arpA、chuA、TspE4.C2和YjaA基因)、药敏分析等。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大肠埃希氏菌,属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正>动物肠腔内存在大量共生菌,这些细菌大部分有助于肠道功能的维持与健康~([1])。然而,病原菌进入肠道就会引起感染,肠道病原菌与宿主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多与毒素相关。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是农场动物大肠杆菌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ETEC的致病性始于对宿主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随之而来的是肠毒素的分泌,引发急性水样腹泻,伴随着炎症和屏障功能的破坏。ETEC能产生2类毒力因子,26种粘附素使其在肠上皮细胞粘附和  相似文献   

10.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 NMEC),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等“。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发腹泻、尿路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1].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可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两类,二者在菌落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抗原构造不同.迄今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171种,表面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60种,表现为许多血清型.在引起畜禽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EHEC)4种.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畜禽的消化道感染,在畜禽中可引起多种综合征,包括羔羊和犊牛痢疾,马、绵羊流产,家禽败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输卵管炎,仔猪水肿病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实施,我国的畜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大、中、小饲料厂也相继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进一步了解青海省饲料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2004年3~4月,笔者等对西宁市某饲料厂的饲料随机抽样并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致病性主要与菌毛粘附素及其产生的肠毒素有关。ETEC依靠菌毛粘附素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这种粘附作用可以使ETEC抵抗肠道蠕动的冲刷作用而定植,并大量繁殖。ETEC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肠毒素并不断释放到肠道内,造成肠道内水和电解质比例失衡,从而引起腹泻。不同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菌株的菌毛抗原类型不同,主要有K88、K99、987P及F41,其中以K88的流行最为普遍,因而亦尤为重要。1K88粘附素菌毛,又称纤毛或柔毛,由菌…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苗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性的,到50年代以后,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用O:K:H表示,一般使仔猪致病的血清型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中的F4(K88)、F5(K99)、F8(987P)类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1975年k(?)hler 和 Milstein 创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已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显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McAb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理论性研究以及纯化和鉴定抗原等方面,临床应用尚有一定困难。近年 McAb 技术在兽医细菌学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有些 McAb 诊断试剂已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一、在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诊断中的应用ETEC 是引起幼畜和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ETEC 的致病性取决于它们在宿主小肠上皮细胞上定居的能力和产生肠毒素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ETEC 产生的肠毒素有两种:耐热性肠毒素(ST)和不耐热性肠毒素(LT);其中 ST 又分为 STa 和STb 两种。ETEC 定居于宿主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LT-A、ST-1毒素基因和肠沙门菌的iroB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能同时检测ETEC和肠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多重PCR扩增出了预计的PCR产物,本方法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达10~10~2CFU/mL,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0份临床可疑腹泻样品进行检测并与生化试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阳性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发的肠炎性、消化不良疾病,90%的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致病引起。犊牛发病通常在出生后2~3 d,而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等相关病毒。为了减少犊牛群发性大肠杆菌,要对病源进行采集,通过科学方法把大肠杆菌分离鉴定,检测相关耐药性,研究出的结果为犊牛腹泻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英国动物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2株O78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多位点序列类型(ST)-23菌株χ7122和IMT2155进行了序列测定,与一株O78血清型人源ST23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序列进行了比较。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APECO1相比,APECO78菌株与人源ST23ETEC的遗传关系更近,这表明基于肠外或导致腹泻等对大肠杆菌致病类型进行的分型与菌株的遗传进化情况并不相符。APECST23菌株的附件基因组在O1血清型基因组毒力岛和保留毒力相关位点上保守性非常有限。为进一步了解基因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il,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rrhagic E.coli,EH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dve E.coli,EAggEC)和弥散性黏附大肠杆菌(difuse adherence E.coil,DAEC).  相似文献   

20.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