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供高质量的农业信息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基于本体技术构建了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利用本体技术和知识库技术提供基于语义的农业信息检索和推理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开展农业信息协同服务已经成为热点学术问题,而知识库是农业信息协同服务实现的基础。本文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同时讨论了知识库的作用。参照本体理论研究思想,提出在划分生产经营阶段和信息需求单元的基础上建立农业过程本体,并利用XML技术对农业过程本体概念体系进行了描述,基于此设计了奶牛养殖业和苹果种植业信息协同服务知识库结构,为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ontology)知识抽取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从没有语义信息的非结构文档中抽取与领域本体匹配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农业知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利用本体从Web网页上提取知识的方法。首先利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建立农业领域本体,然后利用噪声消除算法去除噪音块,接着将农业领域本体解析的结果应用到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及知识抽取过程中,从而使得中文分词和命名实体识别的结果更准确,解决Web信息抽取系统中抽取结果缺乏语义信息的问题。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抽取系统能够得到性能较高的抽取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体(ontology)的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在农业信息检索领域中,由于本体可用以解决知识概念表示和知识组织体系方面的问题,因此本体概念引起了农学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在农业科学领域已经建成一些很成熟的领域本体库,并得到了实际应用,为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我国在"十一五"计划中,将开展以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组织为主的农业本体构建技术研究列入其中,因此,农业本体研究是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以农业科学领域中的油料作物——油菜为主要对象,构建农业领域本体知识库。首先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包含油菜的论文题目作为基本语料,然后对检索到的题目利用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简称ICTCLAS)进行分词分割,按词频出现频率筛选农业科学领域的关键词语并进行定义和细化,最后利用Protégé软件构建农业科学领域知识库。构建简单的农业科学领域本体库模型,目的是为农业领域实现网络信息快速检索和提高农业信息共享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开展以农业本体服务为目的的农业本体论研究与应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资源中,农业学者的信息组织仍处于相对无序和混乱的状态,成果信息与农业学者信息也难以实现一体化关联应用。为了实现农业学者信息的有效组织,提出针对农业学者的本体构建方法,为建立农业学者信息检索系统和知识服务平台等知识图谱应用奠定了模式层基础。首先,根据现有本体资源以及学者数据的特殊性,确定本体类的结构和属性,完成本体框架的构建;其次,使用本体描述语言进行形式化表示,并与现有知识组织资源进行关联以实现本体的共享与互操作;再次,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长三角地区农业学者信息的命名实体识别,并利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和展示农业学者实例数据;最后,以长三角地区农业学者为例进行本体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BiLSTM-CRF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在学者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对于农业学者领域的实体抽取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进而为建立全面的农业学者知识图谱和智能化农业知识服务平台奠定语义基础,并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现有的本体理论与本体学习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本体学习的自适应机制,通过获取农业数据源变化信息、本体服务的需求,以及对已构建本体的评估,提出基于多Agent的农业领域本体自适应学习理论与模型,实现对农业领域本体学习规则的实时自动调整,提升农业本体构建的动态适应性及优化能力,对大规模构建农业领域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业本体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实现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的基础工作。在综述国内外农业本体架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本体服务计划"基于农业领域知识累积构建农业本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经验,以现行的农业资源分类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农业资源本体框架,并对其中的农业自然资源本体架构进行了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本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豆信息服务系统,探讨了设计核心思想和实现思路等.通过利用本体的特性实现大豆知识内容的精确存储,同时通过本体工具的推理功能来提高大豆本体的构建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可以实现系统数据库的专业知识内容存储,进而实现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最终一个好的领域本体库可以为领域内的人工智能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Service的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协同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农业信息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学术问题.本文分析了搜索引擎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不足、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特点以及Web Service技术特点,基此以农业过程本体为索引,以Web Service技术为支撑,研究构建了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架构.并在构建奶牛、苹果、玉米等行业过程本体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典型的农业网站,开发了农业信息协同服务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本体为基础,以Web Service技术为支撑,构建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其研究思路和架构设计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过程本体及其构建方法——以玉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业过程本体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实现农业信息协同服务的基础工作。在定义农业过程本体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过程本体构建的方法步骤,并以玉米为例对构建方法步骤进行了实证解析,进而设计了玉米过程本体的初步架构。结果表明提出的农业过程本体的构建方法步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AOS背景及FOS在渔业信息系统中概念的异构成分的实例,用于开发完整的渔业ontology的方法,来自渔业信息系统的被复用的资源,方法的概述,完成该项目的所需人力资源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基于本体理论和方法的农业本体在线服务系统,应用搜索引擎技术为农业领域知识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一个共享的在线服务平台,介绍了多语种农业本体构建的过程,并给出了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设计了农业本体在线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了本系统在农业领域实际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栽培”领域本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构建"农作物栽培"领域本体,探讨了本体构建的原则,常用的构建方法和本体的评估内容等。通过核心概念的确定,概念层次结构的建立,概念的属性定义,实例创建以及领域本体编码各部分,详细地阐述了建立领域本体中知识概念化和形式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望衡的新著《当代美学原理》提出情象本体、境界本体新说 ,明确审美本体与哲学本体、艺术本体的区分 ,并以此为核心 ,深入反思和阐发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诸多问题 ,深化了中国当代美学原理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5.
Ontology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Dom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for the domain of agriculture.Three key issues for providing knowledge services are how to improve the access of unstructured and scattered information fo...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troduces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e Ontology Service Research Group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in last 10 years.It summar...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论的网页文档的标引算法,该算法利用本体论对提取的网页特征词汇进行概念歧义的消除,然后建立本体论与网页文档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网页文档进行语义标引。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背景下,本体所包含的概念越来越多,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要求其对应的本体算法能高效地降低计算的维度,进而减少计算复杂度.将原有的本体稀疏向量学习模型进行扩展,提出本体稀疏矩阵学习模型.通过矩阵导数计算设计一种迭代算法来获取逼近最优解.实验表明新算法在特定的本体应用领域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基于M ahalanobis矩阵学习的本体相似度计算和本体映射算法。利用矩阵分解和坐标下降迭代算法得到M ahalanobis矩阵,进而得到本体图距离矩阵,并由此来判定本体图中2顶点之间的相似程度。最后,将算法应用于生物GO本体和计算机软件本体,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