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资料等资料,从环流背景、形成机理和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0年8月8日~9日山东区域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短波槽缓慢东移,副热带高压和地面气旋稳定维持,超低空气流发展强盛,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在中尺度回波团或回波带及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影响下产生暴雨;降水主要出现在对流云团生成,发展、成熟时期,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对流云团西部、西南部,南部;超低空东南气流由于水汽输送路径短,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十分有利;中尺度对流系统表现在整个对流层为上升运动。低层θse锋区不断增强为对流性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和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资料等,从环流背景、形成机理、雷达回波与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对2012年7月14—17日娄底市持续性暴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不断有短波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和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低空西南急流发展强盛,是持续性暴雨发生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在中尺度回波团或回波带及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影响下产生暴雨;中尺度对流回波或云团一般发生在多个天气尺度系统的汇合处,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水汽辐合贯穿整个降水过程,在低层出现强湿度中心时,对应强降水发生;中尺度对流系统表现在整个对流层为上升运动,暴雨区位于CAPE值梯度不断加大的密集带中,低层θse锋区不断增强为对流性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邓凯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91-194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FY2G卫星云图、EC细网格和GRAPES_GFS模式高分辨率(0.25°×0.25°)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19年6月20日孝感市大暴雨过程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明显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孝感市大暴雨过程南北部地区降水差异,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及大尺度影响系统下,与中尺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强降水是由一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产生的,强对流云团中心与强降水中心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强降水出现在中尺度对流云团西边尾部边缘的云顶亮温水平梯度最大的地方。南北部地区降水差异与925 hPa中尺度切变线密切相关,在925 hPa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布上有明显的反映,南部地区强烈上升运动、水汽大量辐合和大量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南部地区强降水发生的重要因素,北部地区情况正好相反,因而降水较弱。  相似文献   

4.
程海霞  张红霞  张燕  王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59-19462
[目的]分析2010年8月晋城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晋城的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次暴雨产生于西低东阻的环流场中,是在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有利的天气形势下产生的,低层切变、风向辐合均有利于晋城地区附近不稳定空气的抬升,而对流层低层和地面冷空气的入侵是这次对流天气产生的主要触发机制;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高温高湿为暴雨的发生积蓄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这次过程的主要降水系统是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扰动激发的对流回波单体,对流回波单体在中低空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晋城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在晋城地区产生了大暴雨;多普勒雷达资料揭示了此次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移动的特征;强降水中心位于TBB低值中心后方的梯度大值区内。[结论]该研究为此类短时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2):1-3
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朝阳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葫芦岛市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20日发生在葫芦岛的一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本次极端短时暴雨过程,是发生在高空冷涡控制下,700h Pa槽后干冷气团叠加在850h Pa暖湿气团上、在地面倒槽前部偏南气流区内产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通过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尺度云团主要是在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和底部偏南气流下生成发展,其演变过程与葫芦岛的降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各种雷达产品的分析,发现连山站强降水主要是受一条带状回波影响,该回波内有中小尺度辐合,产生强烈上升运动,引发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数值预报资料,对2016年7月1日发生在淮北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冷涡在东移过程中携带冷空气下滑造成的;沙氏指数、K指数、抬升指数、对流稳定度指数、风暴强度指数等对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也能很好地把握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短时临近预报的较好工具。  相似文献   

7.
梁钟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64-13867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以及FY-2D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7月26日出现在广东清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气流及南支槽前的上升运动是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和大尺度环流背景;暴雨发生前大气不稳定能量不断积累,为中尺度系统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地形与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尺度地形使近地面上升气流增强,造成了对流云团在该地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察资料、单站资料和风云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14年6月17—18日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物理量场、云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前,红外云图上识别出对流云团的发展对强降雨发生有重要指示意义,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最旺盛阶段。中尺度分析可以作为此类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及数值预报产品,对河套地区2012年6月25~26日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从大尺度环流特征、中尺度系统和对流性强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⑴25~26日对流性降水分布极不均匀,突发性强,有明显的日变化,入夜后对流发展旺盛,而白天较弱或出现间歇。⑵高低空温度差的增大和高能舌的存在为降雨的发生储备了潜在能量,暖湿切变触发了25日和26日夜间的强对流。⑶对流单体在副高西北侧切变中合并发展,中尺度对流云团在阴山山脉南麓喇叭口地形作用下,暖区内中尺度辐合增强、动力抬升条件更加强势,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产品实时反映了对流云团的"列车效应"和地形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对强降水量级和强度的判别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1日午后到夜间,江西省出现较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天气,17∶00德兴局地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导致低畦地带积水严重。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德兴加密雨量站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高空强盛的西南气流、风速的辐合为短时强降水发生提供了触发条件,中低层有低涡和切变线为强降水提供了强的上升运动条件,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中低层能量锋区存在明显,θse、K指数和上升气流的分布状况是暴雨落区预报的着眼点之一。卫星云图能够较直观、连续地监测到对流云团的生成、发展与移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探空、加密地面资料、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对2012年8月4~5日"苏拉"台风倒槽形成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副热带高压和华北高压对峙造成了这次大暴雨过程,是典型的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倒槽东侧东南低空急流从低纬海上为大暴雨区输送了丰富的热量和水汽,同时,在它的左前方成为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的源地;海上新生成台风西移逼近,台风外围气流的叠加,暴雨增幅;卫星云图上,团状的、密实的强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是造成短时强暴雨的直接原因;高层反气旋的增强,加强了高空的抽气效应,使辐合上升加强,暴雨增幅。  相似文献   

12.
乐静  胡启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99-203
利用实况降水资料、MICAPS观测资料、风云卫星红外资料以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5年5月7日晚陕南中东部的一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机制和预报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发生在东亚一槽一脊的天气背景下,700和850 h Pa切变线叠加、地面存在冷锋和辐合线、低空西南暖湿气流强盛,为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高空急流配合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形成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形势,为短时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动力。过程中水汽饱和程度迅速增大,在强烈垂直运动作用下强迫抬升凝结产生强降水,其中水汽主要来自落区上空空气中本身。雷达回波显示,过程中强回波区逐渐形成带状回波,所经过区域出现雷暴大风等灾害天气;同时强降水回波带(≥55 d BZ)在向东南平移的过程中,其自身也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的传播移动,造成洋县、旬阳、平利等站出现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
郭换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36-13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的逐6h再分析资料及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16年7月18-19日洛阳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物理量及其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低槽、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地面暖倒槽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此次暴雨第1阶段前期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后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具有较强的条件不稳定,而且水汽条件充沛,地形和低层偏东风的作用是造成此阶段强降水的主要原因;第2阶段是以层状云降水为主的混合性强降水,在大片的层状云降水区中,有对流雨团的发展,这些对流雨团的缓慢移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是此阶段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在强降水发生时段内,低层东南急流出口区左侧的辐合区,高空的分流区及地面暖倒槽的东移北抬,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地形的抬升和阻挡作用是第1阶段前期对流性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层的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2条水汽通道的维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红外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14—16日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暴雨天气形势.系统垂直发展旺盛且坡度陡直,使得中低层影响系统始终处于上升运动区:地面气旋的辐合作用和辐合线的抬升作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空急流的耦合配置为对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南北长达数千公里带状云系上的对流云团强盛发展与暴雨落区时应很好、  相似文献   

15.
刘恩相 《北京农业》2012,(30):113-114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雷达等资料对2011年7月25-26日辽宁葫芦岛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槽、低空切变和地面倒槽是这次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将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雷达回波中表现为一条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强回波带。卫星云图中显示出一个发展旺盛的中尺度对流云团。  相似文献   

16.
王爱玲  陈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40-2242,2254
[目的]分析豫北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方法]利用常规天气图、乡镇雨量站、卫星云图等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初步分析了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河南省北部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此次强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地面辐合线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低层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河南北部,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豫北地区,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产生、发展和位移对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时段、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K指数大值区和假相当位温(θse)低层大值区均在垂直方向上呈Ω分布,对强降水预报有指示意义。强降水中心与喇叭口地形相对应,地形雨特征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2008年8月21日发生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是受西风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形成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暴雨落区在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中心的左前方。卫星云图资料上暴雨云团的移动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基本一致,切变线上云团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6年8月23—24日青海省河南县出现的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在588 dagpm线副高控制范围内高湿高温状态下,冷暖空气的汇合以及切变辐合造成了此次对流不稳定;在具备充分水汽供应的条件下,垂直方向上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旺盛、雷达强回波带过境的地方会造成强降水。  相似文献   

19.
陈晓红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16-1518
通过卫星云图、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动力条件分析了2007年7月7~8日临泉县迎仙气象观测站特大暴雨。结果表明:在有利的梅雨期环流背景下,由江淮切变线附近发生发展维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使迎仙站长达8 h持续处在-50℃东西向狭窄TBB低值带,云顶TBB梯度达2~3.5℃/km,导致安徽省日最大降水记录的特大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