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70—74期间,用普通小麦的 T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品种或品系)和具有 timopheevi 细胞质的恢复系研完了它们对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普通小麦中,根据各品种对不育系和恢复系育性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这三种类型品种转育成相应的易恢复或难恢复不育系,或不能转育成不育系。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难易,可通过具部分恢复力的恢复系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品种)测交鉴别。难恢复的不育系,可以通过易恢不育系的保持系来改良.恢复系与具有部分恢复力的品种杂交,有可能提高其恢复力.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1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K 型不育系 K149A 和 K80(6)测交,调查杂种 F_1的育性表现和单倍体频率,结果如下:①不同的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不同;②同一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测交所得杂种 F_1产生单倍体频率不同;③K型不育系的恢复源较广,但恢复度高的品种不多,恢复基因除显性单基因,还有微效基因和修饰基因,育种中应当注意恢复基因的累加作用。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腊切片显微技术,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对 K 型、T 型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粉结构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①K、T 型小麦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于不同时期,花药壁在败育中所起作用不同,维管束与正常小麦不同。②K型花粉败育发生于双核小孢子期,主要异常有:绒毡层退化方式异常;药室合并;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胞排列不规则;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  相似文献   

3.
利用显性核不育材料(杂合型6CA,纯合型6AB)进行广泛的测交试验,从中筛选出临保系和恢复系,以现有的双低品种为回交父本,将双高核不育材料转育成双低核不育系,并已配制出了双低杂交种,以两型系6AB中可育株为父本经过连续回交,已将核不育基因导入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创建了细胞核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4.
1温线早不育系的选育及特征特性温线早不育系是以“野败”二九矮4号不育系为母本、早稻品种温线早为父本,经杂交、回交转育而成。经测交,温线早不育系属野败型雄性不育系。大量测交结果表明,温线早不育系的恢复系与野败不育系相同。温线早不育系1992年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5.
在被测交的5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没有1个能使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恢复可育性。分别以纯合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46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中杂3号作父本与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杂交,成功地将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中。以作者自己选育的具有不同来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与得到的具有波里马细胞质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不断回交,并将所有回交后代种子混合种植,建立起了一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轮回选择群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次杂交选择、多次回交转育等方法培育新恢复系,分离世代中鉴定植株是否带有正常育性恢复基因,目前大多通过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也有人企图用自交结实率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据研究,自交结实率与恢复力相关很低(r=0.24)。如果是培育具有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um)细胞质的恢复系,就必须从回交一代开始,各个世代逐株与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以欧新A为母本,贵州地方品种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培育出了G098A、G043A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类不育系不但具备欧新A的不育性,而且其丰产性状、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欧新A。此外,还选育出了恢复系G193,该恢复系的恢复育性程度较高、配合力强、经济性状和抗性较好,属于早熟类型。  相似文献   

8.
雄性不百类型的性质如何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国内所利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多属 T 型,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从地方品种平度紫秸白不育株所选育的潍型不育系,属核不育.为探索这两类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具体状况,以进一步了解其相应的遗传机理,1978年以来我们曾先后对两种不育系小孢子发生和成熟花粉的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9.
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V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对西北农大提供的六个K、V型小麦不育系进行自交和测交鉴定的结果:K80(6)A、K陕7859A、K83(37)65A和K(D1/9615)A的不育性不稳定;K-149A育性有轻度分离;V-77(2)A不育性稳定。(2)对K、V、T型不育系雄性器官观察比较,V型不育系花粉败3充比之K型完全,近似于T型不育系。(3)分析测交父本的血缘,具有1B/1R血缘的小麦品种(系)绝大多数为K、V型的保持系。非1B/1R血缘的绝大多数为其恢复系,但恢复度普遍偏低。(4)V型不育系及其测交杂种产生单倍体的频率高于K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亲和粳稻品系02428对野败型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连续回交,进行广亲和雄性不育系选育,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02428A.测交表明该不育系具有很强的广亲和性和配合力。但在回交世代中出现了先于小孢子败育的颖花退化现象。遗传分析初步证明该种颖花退化是由野败型细胞质和02428中所带的一对隐性基因互作所致。  相似文献   

11.
“恢复型”小麦品种是指具有高产稳产性能而又能很好恢复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品种。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交 ,选出了恢复型品种川农 19和一大批优良恢复型品系 ,这类品种有利于简化杂交小麦的制种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鉴定F型与其他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类型之间差异。以F型不育系(FA1-1,FA1-2,FA2-1)、F型保持系、T、K、V型同核异质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冀5418’等为试验材料,用23对叶绿体和21对线粒体SSR分子标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A与T、K、V、B型不育系的细胞质分属不同类别。FA与中国春(CS)的细胞质遗传相似系数为1.00,FA与FB细胞质遗传相似系数为1.00,表明其可能为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经典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原理有差异,F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可能由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L160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近选育的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L160A育性的遗传特点,L160A与pol细胞质不育系和陕2A不育系的关系以及L160A的恢复系L160R-1与恢复系L17C,湖南花叶恢,垦C1恢复基因的等位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160A不育性的遗传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受到其他微效基因的修饰;其恢保关系与pol细胞质不育系L17A,湘矮A和不育系陕2A是一致的,L160A的恢复系L160R-1与L17A的恢复系L17C和湘矮A的恢复系湖南花叶恢的恢复基因是等位的,而与陕2A的恢复系垦C1的恢复基因是否具有等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异质小麦品种(Ae.uniaristata)-Chris为母本,两个不同细胞质的正反杂交后代株(系)为父本1和2,先后进行了杂交和成对连续置换回交,培育出稳定的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并用一批小麦品种(系)对其保持性和恢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型不育系既不同于粘类,更不同于提类.是一个稳定的新不育类型.其突出特点是:(1)仅少数小麦品种(系)是其稳定的保持系:(2)恢复源很广泛,绝大多数小麦品种(系)对其不育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力,并且恢复度高于80%以上的恢复系比其它具有较广泛恢复源的不育类型在普通小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3)长势正常,种子饱满,胞质无不良的母性影响.为杂种小麦与常规育种更好地结合,常规育种的最新成就更有效地应用于杂种小麦,加快杂种小麦的选育和生产应用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6.
K型小麦保持系及恢复系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 1个BC1 ~BC1 2 的K型不育系与 30个新品种 (系 )不完全测交F1 为研究对象 ,从调查自交结实率和单倍体频率入手 ,分析了供试原始群体的育性状况 ;根据K型不育性的特点建立了恢复度计算 (国内法和国际法 )的回归方程 y =2 .84+ 1 .78x ,提出K型恢复系恢复度的最低标准应定为 75 % (国内法 ) ;阐述了sp途径 (斯卑尔脱小麦 1BSrfv1 基因途径 )在K型小麦雄性不育性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K型不育系是否产生单倍体主要决定于其来源是 1B/1R途径还是sp途径 ,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主要取决于不育系的遗传背景 ,而与测交父本关系不大或仅为次要因素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clarify inheritance mechanism of fertility restoration for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in a new Gossypium barbadense restorer line Hai R which was found in the fertility test crossing of G. hirsutum CMS lines with G. barbadense germplasms. 23 fertility segregation populations of F2 and backcros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heritance of fertility restoring gene(s) of Hai 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Hai R had one major dominant gene (RfB) to control the CMS fertility restoration and this fertility restoration gene functioned at the sporophytic level. The sterile cytoplasm background might not only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male gamete but also that of female gamete when the restorer gene was recessive. It could be deduced that this fertility restoration gene might come from G. harknessii cotton, Hai R is of val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tton interspecific hybrid breeding.  相似文献   

18.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47A与恢复系2152R杂交获得的后代F2分离群体的293个单株为试材,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STS标记技术筛选与育性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恢复基因在F2群体的分离比例符合3∶1,证明恢复基因为一对显性基因.同时,共获得4个SSR标记和1个STS标记与恢复基因连锁,这...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Las的致病机理,从Prasad预测的166种分泌蛋白中选取1个在柑橘植株中表达量较高的CLIBASIA–04580基因进行研究。提取感染柑橘黄龙病的柑橘叶片总DNA,经 PCR扩增得到 CLIBASIA–04580基因,切胶回收PCR产物,双酶切连接到pET–28α载体上,使用菌落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用0.5、1.0、1.5、2.0 mmol/L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 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融合组氨酸标签的CLIBASIA–04580重组蛋白,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再用蛋白纯化镍柱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携带组氨酸标签的CLIBASIA–04580重组蛋白得到表达,且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1.5 mmol/L时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通过SDS–PAGE凝胶分析,与未经过镍柱纯化的蛋白原液比较,可知纯化了CLIBASIA–04580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20.
细胞质雄性不育海岛棉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海岛棉种质材料进行测恢筛选时,选得一个对不育有恢复力的海岛棉材料“海R”,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其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方法】构建23种不同的F2群体和回交群体,分析和明确恢复基因的遗传。【结果】“海R”恢复基因属孢子体遗传,由一个主效显性基因(RfB)控制。在恢复基因呈隐性时不育胞质不但对雄配子的传递有影响,而且对雌配子的传递也有影响。【结论】推测此海岛棉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基因来源于哈克尼西棉基因组,在陆地棉与海岛棉的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