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温室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生产型日光温室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和灌溉作业,多数依靠人工经验完成,灌溉的及时性、科学性及智控化程度不高。本研究应用STM32嵌入式系统,实时采集埋入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深度的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不同作物预定的施肥、灌溉策略,自动控制完成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作业。该系统同时具有远程监控功能,采用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模块给用户提供远距离短消息服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短信对温室灌溉、光照、通风的远程智能监测,同时可远程控制系统作业的启停,以此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达到远程施肥与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作物智能化施肥发展的需求,设计一个通过蠕动泵吸取肥料母液,使肥液按设定比例与水混合成设置的浓度,并通过控制肥液的EC值、pH值和肥液进入灌溉管道的灌溉时间来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施肥的系统。本设计的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器,触摸屏作为监控设备,能根据不同作物需求设置施肥、灌溉策略,且能够实现分区域灌溉,不同区域水肥参数可单独设置,自动完成水肥一体化灌溉。它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施肥,配好1桶150 L的肥液,约需90 s。将该系统运用到温室基质水果黄瓜栽培中,利用回水系统,大约能节水19.4%,水果黄瓜平均产量为40 761 kg/hm~2。  相似文献   

3.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管道灌溉系统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该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提质、增效明显等特点,技术要点如下。设施设备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根据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主  相似文献   

4.
传统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管理方式粗放,灌溉施肥方式落后、水肥资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会造成土壤中残留肥料,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提高设施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本研究围绕设施精准灌溉施肥技术研究基于云平台的设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了以STM32为控制终端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实时采集水肥参数,利用灌溉施肥控制算法,实行闭环反馈控制,保证水肥溶液配制的精确性;采用触摸屏组态技术,设计了人机交互系统,拥有手动、定时定量、配肥等多种操作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水肥一体化远程监控EMCP云平台,实现了云平台间的实时通信,满足了设施作业的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针对作物根部对水肥的需求,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成肥液兑入灌溉水中,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定时、定量、均匀地进行灌溉施肥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水省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果树生长的优势,更能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具体如下:1.省水省肥由于果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  相似文献   

6.
<正>设施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微灌系统与施肥装置,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具有水肥同步供给、劳动成本低、增产显著的特点;设施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令栽培的作物根系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土壤环境和含水量,达到节省、高效、适时的三重效果。本文依据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环节,对建平县三家乡设施日光温室水肥一体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控制是农业灌溉中节约水资源、省工、智能控制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重要方法。【方法】文章基于智能控制、传感器、无线自组网等物联网信息技术,针对传统农业灌溉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发应用于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控制系统、水肥混合系统、水肥灌溉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移动终端应用和远程用户终端系统2种终端作业管理系统来实现远程灌溉控制操作。【结果】该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在浙江金华的香榧种植区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适用于复杂地形,使用过程中无需布线,无需外接电源,通过装置间自组网,可以实现大面积灌溉控制。【结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控制灵敏度较高,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省工、便捷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的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原先灌溉手段的缺陷,其主要将施肥同灌溉相融合,其中提升灌溉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模糊控制理论,针对茶树水肥一体化灌溉中的精确灌溉这一问题,设计温室茶树灌溉模糊控制系统,使用2019年9月1-20日有关于茶树的相关信息开展验证工作,通过结果我们能够发现该系统具备较为理想的调节作用。Matlab仿真结果研究表明,温室茶树模糊控制器能有效提高茶树对水的利用效率,为实现精确灌溉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选用番茄新品系HH1101,在同一座温室大棚内设置水肥一体化管理区和常规灌溉施肥区,研究番茄对水肥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23.84%、节肥19.89%的情况下,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温室大棚番茄,较常规灌溉施肥管理增产22.41%,增幅明显。本试验验证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设施蔬菜栽培中的节本增收特性。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省成本的优势,近年来博罗县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不同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使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博罗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该技术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技术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一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与总结近20年来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该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该技术在农业智能水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汇总及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2016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超过466.67×104 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46%);新疆约59%面积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兵团高于95%以上),应用面积接近266.67×104 hm2。应用作物种类包括棉花、蔬菜、小麦、玉米等。有研究对基于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因投入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应用面积有限,尚局限于西部干旱地区。【结论】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智能灌溉系统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在节水节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其施肥的指导技术较少、现场布排管线繁琐等,广泛应用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分析了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应推进该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往高精快速化、无线远程化、无损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土壤湿度有不同的需求,为了给温室大棚农作物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结合温室大棚现有滴灌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以ARM11为控制核心、土壤湿度传感器为采集模块、WIFI模块为通信模块的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通过控制与滴灌系统连接的电磁阀保证土壤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实现了温室大棚内土壤湿度的远程监测与自动控制;温室大棚管理人员不仅能使用HTTP协议随时、随地访问嵌入式Boa WEB Server来获取实时的土壤湿度数据,还可以通过SQLite嵌入式数据库查询存储的土壤湿度的历史数据。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农作物土壤湿度的远程监测与智能调控,运行可靠,测量的土壤湿度绝对误差为±3%,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日光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本文设计了基于四层物联网架构的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感知层组建ZigBee无线传输网络,实现温室环境数据采集和农机装备控制。接入层设计了温室智能控制终端,支持多种协议转换解析,实现了异构设备和网络的接入和共享。网络层基于MQTT协议传输,实现了本地和云端数据的双向传输。应用层开发日光温室智能控制云平台,具有数据采集分析、远程智能控制、策略模型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对温室的精准、智能、联动控制。本系统经过一个茬口的椰糠无土栽培高品质番茄的试验显示,日光温室软硬件的集成应用创造出作物最佳生长环境,每亩每年产量提高11.4%,节省人工33%,实现了温室环境的实时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PC机及C8051 F80X单片机的智能化滴灌及施肥管理系统能够监控不同土壤的湿度,并根据农作物对土壤的不同湿度要求,从而实现适量、适时灌溉的目的.在进行灌溉的同时,把测土配方后的肥料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植物根部,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供给.单片机和PC机是智能化滴灌及控制施肥的核心部分,对土壤灌水量与湿度的关系、智能滴灌技术、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等部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对各类肥料有不同的需求率和利用率,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把灌溉和施肥结合起来,可以完成对作物生长期各个阶段的肥料及水分需求进行统计,形成农业专家数据库,真正作到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设施番茄水肥利用率,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试验设置滴灌施肥与传统漫灌施肥两种模式,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以及设施菜田土壤温度、硝态氮、有效磷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模式能提高设施莱田土壤温度0.5~1.5℃,增产4%~35%,氮肥利用率提高2%~17%。综合节水、氮肥利用和产量3项指标,以每6d滴灌1次,灌溉定额为每次180m^2·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北方日光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日光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推动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设施园艺现代化,对日光温室的智能监控有助于提高设施园艺的产量,实现对日光温室的现代化管理。针对中国北方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环境数据的监测与环境控制需要,设计了一套以ST公司的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符合北方日光温室环境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实现对日光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的采集、存储、显示、监测和控制,并对采集到的温室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完成了对环境温室的实时遥测,遥调和遥控,同时能提供各温室环境因子的历史记录和数据。运行结果表明:该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扩展性强,可以满足控制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滴灌施肥对辣椒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对大棚辣椒畦灌冲肥和滴灌施肥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的滴灌施肥对辣椒产量、节水、节肥效果、大棚环境、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的施肥量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和生理特征都应有一定的影响。畦灌冲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用工多等问题,采用滴灌施肥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结论]该研究为辣椒水肥一体化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冀西北地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和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进行了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水肥管理措施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明显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春玉米的肥料偏生产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虽增加了地膜、滴灌设备的费用,但可实现播种、施肥、覆膜、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可节省用工费和水电费。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冀西北地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刘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87-2790
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Internet技术、嵌入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被监控区域环境参数的智能化监控与自动控制。设计的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多个环境因子同时进行检测、预警和自动控制并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通讯,适用于温室、家居、办公环境、大型商业区等多种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