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并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于2013~2015年以江苏省地区种植的7个品种组合在5个试验地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以检验新杂交种在不同环境的产量稳定性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结果]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明玉1301、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苏玉29、苏玉39各试点产量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推广应用时应选择合适的区域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以检验玉米新杂交种在不同环境的产量稳定性和品种与地点的互作效应,对筛选出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作出综合评价。本研究于2013—2015年以江苏省种植的7个玉米品种组合在5个试验地点的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明玉1301、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糯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两个典型的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和连花糯2号)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的生育期、产量性状、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并对其环境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品种效应、年份效应、年份×地点互作效应、年份×品种互作效应和地点×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鲜穗产量(P<0.01,下同).不同试点两个参试品种的平均鲜穗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连云港>吴江>丹阳>泰兴>淮安>东台>海门>南京.连花糯2号不同试点的平均鲜穗产量(12927.31 kg/ha)比苏玉糯5号(10680.53 kg/ha)极显著增产21.04%,表明连花糯2号丰产性优于苏玉糯5号.但苏玉糯5号稳产性(变异系数3.74%)略优于连花糯2号(变异系数5.10%).糯玉米柔嫩性、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出籽率、生育期、茎腐病抗性和大斑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好,但皮渣率、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长、千粒重、纹枯病抗性和粗缩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差.[结论]不同年份间的气候差异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外在因素,且穗部性状中的秃尖长和千粒重可能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内在因素,可将其作为糯玉米稳产性、广适性育种的重要指标,并兼顾区域化育种.  相似文献   

4.
对华南早籼组区试品种(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表明,优优128丰产性最强,稳产性(适应性)最大,比对照种七山占增产24.97%,比汕优桂99增产21.64%,与其他参试品种的差异均达极显著,该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和互作方差在参试品种中均为最小;特优18、优优8821、粤香占、汕优82、丰矮占1号、八桂占等均比对照种汕优桂99和七山占增产,且达极显著水平,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和互作  相似文献   

5.
6个玉米杂交种生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年多地试验的方差分析法” ,对 1999和 2 0 0 0年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 6个玉米杂交种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造成玉米产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是随机效应 (年份 ) ,而固定效应因素 (品种和地点 )对产量变异影响较小。玉米杂交种登海 2号高产且稳产 ;杂交组合“5 2 10 6×A9410 0 7”丰产性好 ,稳产性一般 ;掖单 19产量较高 ,对年份变化适应性好 ,但对地点适应性较差 ;苏玉 11丰产性和对地点的适应性一般 ,对年份的适应性较差 ;杂交组合“皖 49×皖 44”丰产性和对年份的适应性一般 ,对地点的适应性较差 ;濉 9739高产且稳产 ,但在特殊年份 ,易引发病害。文中还指出了各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北疆冬小麦新品系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非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麦区域试验资料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方法,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对2006~2007年度新疆冬小麦北疆组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小麦品种是04/2127,其丰产性指数Pi、Pi′、分别为82.9;、37.1;,优于对照新冬18号(V14)的64.3;、12.9;和新冬22号(V15)的48.6;、8.9;;其稳定性指数在各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同μ总体的情况下优于对照,与生产上品种实际表现相一致.[结论]非参数统计法具有分析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适合于评价区试资料的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广西一年两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关系,为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GGE-biplot对广西2016年春季和秋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鲜穗产量进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区域,以及各承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结果]参试玉米品种与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试点间存在正相关,其中春季试验北海和玉林及秋季试验北海和柳州试点间存在紧密正相关,对品种产量排序的影响相似.参试玉米品种适宜环境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7个试点可分为4个生态区,秋季7个试点可分为3个生态区,直观展示了品种的适应性.参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品种桂W1518和秋季品种百香糯1601在当季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环境鉴别力与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柳州和南宁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秋季玉林和河池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结论]GGE双标图直观展示了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承试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生态类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豆新品种石豆12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方法]对2015—2016年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对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石豆12品种抗病性好,适应性强,比较抗旱,耐阴雨,抗风不倒。其丰产稳产性好,一般产量3 000 kg/hm~2以上。[结论]石豆12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品种,适宜在河北省夏播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更准确评价谷子品种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提高育种效率,采用GGE-biplot双标图软件,对2010—2011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华北夏谷区组中‘豫谷18’等25个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豫谷18’在AEA轴上的垂足最接近正方,丰产性优良;在AEC轴投影距离最短,稳产性突出。2)‘豫谷18’距离理想品种最近,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冀谷19’及其他参试品种。3)‘豫谷18’是适应性最广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涵盖华北夏谷区组绝大部分区域。4)与‘冀谷19’比较,‘豫谷18’在华北夏谷大部分区域种植优势明显。综上所述,在华北夏谷区组参试品种中,‘豫谷18’是兼有丰产、稳产和广适应性的理想谷子品种。  相似文献   

11.
应用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稳系数法(HSC)对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的9个主要性状4a6个试点的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分和茎径的表现稳定,主要受遗传效应作用的影响,有效茎数、茎长和萌芽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较稳定,而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分蘖率和单茎重则受环境效应的影响较大,表现不稳定;粤糖93/159、Roc22和Roc16的9个性状表现优良,且稳定系数较高,属于适应性好、高产高糖、稳定性好的优良品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Roc10和粤糖63/237表现不佳,原优良特性业已退化,在生产上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12.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他却戏称自己只有“40公岁”,刚刚造入不惑之年。他并不以头上曜眼的光环为傲,仍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袁老师”。如今,他依然教不下科研工作,心系杂交水稻,心系粮食安全。2010年2月3日,在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之际,就国家“三农”新政和粮食生产发展等问题,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湖南农业科学》杂志社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直播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8号进行稳产性分析。[方法]在DPS软件下分析了2006~2009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中花油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对其年度间、试点间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花油8号品种3年24个点次平均产量达到3379.17kg/hm2,其株型较紧凑,早熟性突出,着粒密、角粒数高,年度间产量差异不大;在云南8个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丰产稳产性突出,特别适宜云南乃至中国南方早熟油菜产区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丰稳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出高产、高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耐密玉米(Zea mays L.)新组合。[方法]运用间比法试验设计,研究4个耐密玉米新组合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新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增幅的大小顺序一样均为PJX-7113×hg-1hg-1×110hg-1×139;千粒重与增幅的大小顺序一样均为PJX-7113×hg-1hg-1×139hg-1×110;穗长在17.07~19.92 cm;秃尖长在1.15~1.84 cm;穗行数在13.73~17.43行;行粒数在36.28~40.05行;穗粗在4.95~5.38 cm。[结论]综合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新组合PJX-7的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较好,该组合审定后,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high yielding,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eck cultivars in national cotton regional trial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in 2000-2013,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check cultivars for cotton regional trials. [Method] GGE biplo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intens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s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9 major characters of check cultivars, namely, lint cotton yield , stability, and other main traits including bol weight, bol number, lint percentage, fiber length, fiber strength, micronaire val-ue, plant height and seed index. [Result] Ezamian 10 was suitable in the majority of cotton planting reg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with the best high yielding abili-ty and perfect yield stability. The yielding ability of Xiangzamian 8 ranked the sec-ond, but its stability was the poorest. Xiangzamian 8 was of the specific adaptive cultivar with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in high yielding but the poorest stability. The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of Xiangzamian 8 were limited to the cotton planting re-gion around Dongting Lake in Hunan province, Poyang Lake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Coastal reg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Wuhan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 Xi-angzamian 2 performanced poorer in both yielding and stability, while Simian 3 ranked first in stability but the last in yielding ability. The dominant character of Xi-angzamian 8 and Xiangzamian 2 were high cotton plants and big bol s. Simian 3 performanced super in lint percentage and fiber length. Ezamian 10 was strong in cotton bol formation ability, lint cotton yielding, fiber strength and seed size, as wel as high micronaire value. [Conclusion]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Ezamian 10 in high and stable yiel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in recent years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high yielding ability of candidate varieties in cotton regional trial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7.
广西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广西蔗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CK_1)和新台糖16号(CK_2)为对照,于2009—2010年对10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贺州、来宾、龙州和合浦8个区试点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新材料的比较试验,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10个参试品种中,桂糖02-281和桂糖03-2357的蔗茎产量表现突出,分别比对照CK_1增产18.76%和7.46%,比对照CK_2增产26.17%和14.16%;蔗糖分表现最佳的为桂糖03-1403,分别比CK_1和CK_2高1.15%和1.10%;桂糖02-281、桂糖03-2357、桂糖03-1403、桂糖02-1156的含糖量均比对照高5.00%以上。参试材料中,柳城04-12的产量分别比CK_1和CK_2减产10.85%和5.29%,含糖量分别比CK_1和CK_2减少10.70%和3.10%,表现较差。[结论]桂糖02-281在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最优,具有高产、稳产、宿根性好、有效茎数多等特性,适宜在广西不同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展示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鹤壁地区合理种植玉米(Zea maysL.)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个玉米展示品种(登海602、登海601、洛玉4号、滑986、浚单20、粟玉2号、农乐988、中科11、郑单958、鲁单9002、蠡玉35、金裕8号)的田间观察记载情况、室内考种及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以郑单958为对照.[结论]登海602、浚单20、中科11抗病抗倒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好,分别比对照增产10.4%、4.5%和1.1%,适宜在鹤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鹤壁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138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D优3138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根据2011-2015年河南省豫南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品种区域试验统计方法对D优3138杂交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优3138在2011-2013年河南省豫南稻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620.0kg/hm~2,在2014-2015年高产栽培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0 210kg/hm~2,平均高稳系数(88.74%)和适应度(83.4%)均高于Ⅱ优838(CK)。在区域试验的8个试点中,2011年D优3138产量超过所有组合平均产量的试点有5个,CK为3个;2012年超过所有组合平均产量的试点有7个,CK仅1个;在2013年生产试验的8个试点中,D优3138在各试点的产量均超过所有组合的平均产量,而CK在各试点的产量均低于各组合的平均产量。因此,D优3138的种植区域及适应范围广、丰产稳产性好,可在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