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营养条件对茅苍术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梯度浓度营养液和单种营养元素全部或部分亏缺营养液分别浇灌沙培茅苍术,测试相应处理的苍术生长情况和挥发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40%浓度的营养液最有利于茅苍术生长;茅苍术在肥料匮乏的条件下会大量生根,以寻找养分;氮、磷、钾、镁、硫比例为1 : 1 : 1 : 2 : 2的营养液配比更有利于茅苍术根茎生长;部分元素的单个缺失会导致茅苍术根茎生长量及挥发油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宜于茅苍术生长的林药种植模式,为茅苍术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茅苍术为材料,研究茅苍术单作、茅苍术||栀子和茅苍术||罗汉松3种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茅苍术单株根茎产量及根茎中挥发油和苍术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茅苍术||栀子、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显著降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P<0.05,下同);茅苍术||栀子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茅苍术||罗汉松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在根茎产量和品质方面,与单作相比,茅苍术||栀子和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显著提高茅苍术单株根茎干重41.75%和205.17%,且茅苍术||罗汉松处理根茎挥发油和苍术素含量显著高于茅苍术||栀子处理221.83%和33.69%。【结论】相对于茅苍术单作,茅苍术与罗汉松复合种植可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形成一定程度的营养胁迫逆境效应,有利于茅苍术根茎增产提质,是一种较适宜的林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惠芝  舒少华  王沫  陈泉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71-2672,2675
选用5种药剂对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苗期黑斑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其对茅苍术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茅苍术田间地上部分的死苗率及其地下根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齐苗后每7 d喷施1次500 g/L的异菌脲SC 1 000倍稀释液,连续3次,对茅苍术黑斑病的大田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65%,地上部分死苗率最低,仅33.72%;70%丙森锌WP 500倍稀释液处理的茅苍术成株率为74.97%,一年生种子育苗的根茎收获量为2 635.5 kg/hm2。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丽江市3个不同海拔玛咖种植区对玛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块根干物质质量随采收时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至收获期达到最大,生长期中后段是玛咖块根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而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根和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玛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具有显著差异,千物质积累并不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但块根和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却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一年生、三年生和七年生北苍术为研究对象,从种植基地采集不同生长年限植株样品及种植区土样,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北苍术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和理化性状及其根茎中苍术素、β-桉叶醇和白术内酯Ⅰ含量,分析影响北苍术药用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七年生北苍术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较一年生均显著下降,且土壤中锌、铜和铬元素含量均最高;而三年生北苍术中的苍术素、白术内酯Ⅰ和β-桉叶醇含量最高。土壤全钾含量对北苍术根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正向影响最大,重金属元素铬则与北苍术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表明,影响北苍术有效药用成分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钾,且三年生北苍术质量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北苍术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光周期对营养生长期茅苍术生长的影响,为人工规范化栽培茅苍术确定适宜的光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茅苍术种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试验,按照光照时间由短到长设4个光周期处理,分别为光照10h、光照12 h(CK)、光照14h和光照16h.每隔7d测定茅苍术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第30 d,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并计算不同处理挥发油的提取率.[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茅苍术的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处理后期(第21~28 d)株高随光周期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光照16h处理出现最高值(38.40 cm).各处理茅苍术幼苗的生理指标在处理初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间差异增大,至第28 d时,茎粗、叶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均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光照14h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37 mm、25.17片、182.67 mg/g、5.90 mg/g和4898.96 U/gFW;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提取率同样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光照14h处理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11.06 mL/g.[结论]在光照14 h处理下,一年生茅苍术种苗的株高相对较高,茎粗最粗,叶片数最多,且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是茅苍术营养生长期较适宜的光周期.  相似文献   

7.
杨迪  朴锦  金花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75-7476,7530
[目的]研究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茅苍术播种后采用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苗床(对照组裸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pH和茅苍术出苗率,并观察茅苍术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处理的茅苍术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中,松针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高达79.03%,土壤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在14.7~20.9℃,且随着覆盖天数的增加土壤酸碱度逐渐降低,接近茅苍术的野生土壤环境的酸碱度;枯落松针覆盖处理和稻草处理的茅苍术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各种生物学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枯落松针处理的幼苗各项指标均高于稻草处理。[结论]培育茅苍术幼苗时,以枯落松针覆盖既能提高出苗率,又能达到壮苗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定期取样的方式,测定白术生长与品质指标,模拟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白术地上部分生长与干物质量在生长150 d左右达最大;白术根茎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表现为"慢—快—慢"过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折干率呈增加趋势,地上折干率在生长60~80 d时有降低趋势,地下折干率在80~100 d时有降低趋势;根冠比先降低后升高,拐点出现在生长125 d左右;地下干物质分配率在整个生育期呈增加趋势,在生长100~125 d时有降低趋势。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分别在60、150、150 d最大,分别为0. 063%、0. 086%、0. 108%;白术内酯Ⅰ、Ⅱ、Ⅲ单株积累量变化呈倒"V"字形变化,最大积累量分别为3. 90、16. 27、20. 40 mg/株。白术生长过程划分为苗期、地上部分旺长期、根茎膨大期及倒苗期4个时期。根据研究结果,综合判断贵州产白术最佳采收期在生长200 d左右即10月下旬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种前体化合物对茅苍术组培苗中主要挥发油成分积累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栽培茅苍术的品质提高提供帮助。[方法]在茅苍术组培苗MS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化合物,对组培苗进行一段时间培养后,超声提取植株所含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苍术酮、苍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量。[结果]添加木糖、异戊二烯和四氢呋喃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指标、挥发油得率及四种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均有影响。6g/L木糖组优化培养基中,检出挥发油中苍术酮、β-桉叶醇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达到4.23%和56.34%,分别比对照高出1.41和1.66个百分点;四氢呋喃组优化培养基中苍术酮、苍术醇和苍术素的相对百分含量均有提高,四氢呋喃浓度为0.07g/L时总挥发油含量较对照相比增加49.97%;添加异戊二烯到培养基中虽能提高苍术酮的相对百分含量,但对总挥发油含量的积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较对照分别减少23.67%、31.06%和7.10%。[结论]添加木糖和四氢呋喃对茅苍术组培苗中主要挥发油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而异戊二烯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铅浓度下茅苍术的耐性差异,为江苏道地产区茅苍术的规范化种植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0 mg/kg,CK),采用乙酸铅[(CH3COO)2Pb]配制5个不同的Pb2+浓度(100、300、600、900和1200 mg/kg)处理,分别在胁迫0、7、14、21、28和35 d时随机选取生长较好的功能叶进行标记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在胁迫0、8、15、22、29和36 d时随机选取未标记且生长较好的功能叶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待地上部分枯萎,挖取根茎测其生物量.[结果]不同浓度的铅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的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逐渐升高;在整个胁迫过程中,CK及100和300 mg/kg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600~1200 mg/kg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质膜透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至胁迫后36 d均表现为1200 mg/kg>900 mg/kg>600 mg/kg>300 mg/kg>100 mg/kg>CK;随铅胁迫浓度的增大,茅苍术的根茎生物量逐渐降低.[结论]当Pb2+浓度低于300 mg/kg时,茅苍术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增加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缓解胁迫抑制;当Pb2+浓度过高时,则导致植株正常的代谢机制失调,严重抑制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白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对一年生白术表观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白术相关表观指标,探究白术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块根膨大规律。结果表明:一年生白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生长旺盛期,植株总鲜重、地茎、株高、分枝夹角、根冠比、根直径和根长都达到最大值,块根膨大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丁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5-6416,6418
为给香胶树幼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可行的技术。在引进香胶树林地内选择10株具代表性的幼树作为样株进行调查研究。茎的速生期为6、7月,9月份后生长缓慢;主梢有3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中第二个生长期为12 d左右,占全年高生长期的68.1%;侧枝的生长,仅出现2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阶段,净生长量为全年侧枝净生长量的80.6%,旬平均净生长量达16 cm,第二个速生期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上旬结束;地径和胸径均在5月初至5月下旬增长最为迅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新一轮速生期。初步掌握了香胶树幼林生物学特性及主梢、侧枝的年生长规律,为及时搞好前期的栽培管理工作,促进香胶树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严格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系统研究了夏玉米根冠生长对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并不影响夏玉米根系、冠层干物质累积、株高增加、茎(基)粗增大等过程的总趋势。但随胁迫的增强,根、冠干物质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总量降低,根条数变少、株高降低、茎(基)粗变细,但它们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水分供应量的减少延长了夏玉米的生育周期,随胁迫的增强,根系生物量最大值、最大根条数、冠层最大株高出现的时间延后;根冠比(R/S)随土壤水分的改变而改变;不同水分处理的夏玉米,R/S值影响最小的时期是开花-灌浆盛期,最大的时期是在拔节-抽雄,此阶段充分供水处理H的R/S是严重水分胁迫处理L的125.77%。充分供水的处理则有最大的根冠比(R/S=0.173)。在干旱条件下,协调夏玉米根冠平衡,最大程度发挥根系和地上部叶片的功能,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茅苍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茅苍术的抗酸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对茅苍术进行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测定其在酸雨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酸雨胁迫初期,茅苍术叶片的光合参数指标变化不一,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下降趋势,对酸雨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胁迫后第21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相对较高,Ci相对降低;至胁迫后第28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急剧下降,Ci迅速上升;pH 4.0和pH 5.0处理的光合指标变化幅度相对缓慢.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叶片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后第15 d达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第22 d达最大值,且酸雨的酸性越强,各指标变化幅度越明显.[结论]茅苍术叶片承受酸雨的阈值在pH 3.0左右,pH 3.0以下的酸雨会对茅苍术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甜菜营养生长期的糖分积累过程以及块根膨大形成规律,分析新疆滴灌甜菜营养生长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为甜菜高产优质生产生育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间苗后每隔5 d田间定点测定5株甜菜绿叶数、枯叶数、叶丛高度、块根直径和周长,以及整株起挖连续不缺苗5株测定叶丛鲜重、茎叶长度、块根鲜重与锤度等指标,每隔15 d测定叶丛和块根干物质,分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以及地下部分变化。【结果】6月上旬至7月下旬叶丛快速生长,根叶比<1,叶丛生长速度高于根体增长速度,含糖率受水分影响波动大;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丛增长呈下降趋势,根体增长速度超过叶丛增长速度,根叶比>1;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甜菜叶丛大量枯死,块根膨大增长趋于平缓,含糖率增长迅速。【结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叶丛形成期,生长中心位于叶丛;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块根糖分增长期,生长中心位于块根;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为糖分积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的关系,为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四季蜜龙眼为材料,采用根窖法研究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内的生长动态,探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下旬~4月下旬出现第1次根系生长高峰,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9月中旬,根系生长活动与土温有密切关系;新梢加长在一年中也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底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长高峰,并持续到下旬.[结论]产期调节栽培下的四季蜜龙眼新梢、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有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醉香含笑幼苗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醉香含笑幼苗的生长节律。[方法]对醉香含笑1年生幼苗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察研究并应用有序聚类分析法对醉香含笑苗生长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年生醉香含笑苗木的生长可划分为以下4个生长时期:出苗期3月8日~6月6日;生长初期6月6日~8月3日;速生期8月3日~9月18日;生长后期9月18日~11月5日。醉香含笑1年生幼苗在1年生长过程中苗高呈“S”型增长趋势,地径的增长基本上呈平稳上升的趋势,苗高和地径比值在7月中旬前呈增长趋势,然后比值略有下降,之后比值快速提高,并于9月2日前后达到极值。[结论]该研究为醉香含笑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取材时期对文冠果优树芽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个不同取材时间(5月10日、6月10日和7月10日)文冠果芽外植体接种在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BA、IBA、NAA)组合的MS培养基中培养,考查取材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萌发、生长及其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时期中,5月份取材的顶芽萌发率和生长最好,7月份最差,几乎没有腋芽萌发;5月份取材外植体在BA0.1 mg/L条件下芽的萌发和生长较好,芽萌发率和芽高分别为88.4%和2.5 cm。6月份取材的外植体在MS+BA0.5 mg/L+NAA0.2 mg/L条件下,芽的萌发率比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下的高,约51.3%,萌发芽高为1.5cm;5月和6月份取材获得的芽继代不好,容易死亡,在MS+BA0.5 mg/L+NAA0.2 mg/L培养基条件下继代最好,其4周的存活率为24%;芽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2MS+IBA0.8 mg/L+NAA0.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