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科技园区是推动江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章通过对江西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的调查,总结了江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山区特色概况,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现代产权经营模式、现代农业科技、农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育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江西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威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创意特色和展示内容的阐述,得出了科技农业与休闲农业的完美创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威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意,是根据经济新形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立足于区域特色,将科技农业、市场农业和信息农业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全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和国际大都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条件与新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国际大都市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服务业6大创新服务内容,即:农业高端研发、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会展服务、农业规划咨询、农业现代物流。初步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农业科技园区内部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15,(1):36-37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和平台建设;坚持三产融合、四化同步、现代服务业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理念,以发展具有黑龙江省优势特色的绿色食品、农机装备制造、林下产品加工、农业生物等为重点,实施各项农业科技计划,加快发展科技型、  相似文献   

5.
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园区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需求,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与高效管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组织形式。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从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区域特色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20世…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出发,总结梳理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就和经验,并结合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际,提出聚焦优势农业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大创新驱动和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等启示,为天津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其具有区别于一般综合性公园的景观特征,通过对各景观特征的分析,得出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小品等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将其分为动态景观要素和静态景观要素,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得出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阐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探讨了园区有效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顺应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趋势而发展,是现代农 业转变进程中新的切入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相对较晚,在梳理其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 功能和全面发展、提质创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园区发展机制,对农业科技园区外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坚持以产业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户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正从区域性农业科技园区一步一步向国际性农业科技园区迈进。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为主要理论的循环农业规划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2.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为主要理论的循环农业规划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功能定位,对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旨在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中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先进科技的支撑作用,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李宝海 《农学学报》2012,2(1):64-68
在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西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基于西藏面积大,人口分布分散,农业科技园区数量少的情况下,阐述了西藏科技园区在科技示范、农牧民培训、技术辐射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出在西藏不同农业气候区发展适度规模、突出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思路,通过加快西藏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西藏农牧业和西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通过培育类型多样化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新技术在广大农村的传播,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加速了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步伐,实现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园区建设背景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是江苏省资源开发局批准立项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和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战略性重大举措。通过“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在江苏省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具有现代生态农业特征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二、园区战略定位1.目标选择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是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示范区技术、产业和人力资源的核心。因此,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科技进步,有效途径就是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主要有研发孵化、生产加工、示范带动、产业集聚、教育培训和休闲观光六个功能,各项功能的实现和融合能够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同步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应当发挥区域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育本土的龙头企业,加强园区服务质量、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2016,(4):27
正近日,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被正式命名为"吉林白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吉林省第5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是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既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园区后在园区建设上取得的又一新成就。抚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人参大健康、生态农业观光游、长白山特种经济动植物种养殖及加工、矿泉水保护与开发"等为四大主导产业。园区根据地貌、资源优势、产业布局等特征,确立为3个分区,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特色鲜明,构建了层级分明、功能清晰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但也存在主导产业差异化不明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创新能力低下、科技要素聚集不足、研发投入水平低和发展规划不适应发展需求等问题。针对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注重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创新要素整合程度、加大研发投入并扩展融资渠道和完善改进农业科技园区原有规划等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以期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下一步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其它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在建的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乌当农业科技园区既是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园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针对该园区建设成效,从综合效益、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带动作用四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估,力求为贵州省正在开展的农业园区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规划要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实证研究与资料挖掘相结合的手法,论证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比较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进而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实践,提出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基本要点和样本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