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采用重结晶法纯化高纯度的芝麻素,得到最优的重结晶纯化条件,并分析其含量纯度。[方法]以芝麻粕为实验材料,醇提、大孔树脂吸附、乙醇结晶、丙酮-异丙醇重结晶方法纯化芝麻素。HPLC法测定芝麻素含量。应用重结晶纯化技术,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方法,选取芝麻素初结晶料液比、热溶解温度、下降温度三个单因素作为考察指标,优化芝麻素重结晶条件。[结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最优芝麻素重结晶条件为:料液比1:10,热溶解温度45℃,结晶温度25℃,在此条件下重结晶样品经HPLC分析芝麻素含量达到95.26%。[结论]采用重结晶法纯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实验,并经HPLC含量分析,得到了高纯度的芝麻素结晶。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_2法萃取紫苏籽油的条件,并分析紫苏籽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强,用GC-MS分析紫苏籽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最优紫苏籽油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40℃,萃取压强23 MPa,在此条件下的得油率为12.43%。用GC-MS分析紫苏籽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76.183%。[结论]在试验所得条件下,可获得高质量和高纯度的紫苏籽油。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道泉雅女茶中茶多酚和EGCG浸出量的浸提条件.[方法]以道泉雅女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纯水为浸提溶剂,采用k(33)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道泉雅女茶浸提液中茶多酚和E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道泉雅女茶浸提液中茶多酚和EGCG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80 min,料液比1:20 g/ml,此条件下,得到的浸提液中茶多酚含量为20.16%,EGCG含量为6.108%.[结论]该方法绿色无污染,对提高道泉雅女茶下盘茶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工业化制取茶多酚、分离纯化EG CG单体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姜贺  汪岩  夏泽  李洪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44-10245,10264
[目的]优化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凤尾菇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5 ml,接种量4%,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97%.[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加热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对红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处理条件对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加热法通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分析,以探索影响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热法的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法通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分析,以探索影响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热提取法的最重要因素是提取温度,热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5、加热温度75℃时提取4 h;而影响超声辅助法的最重要因素是乙醇浓度,超声波辅助法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在超声功率50 W下超声提取90 min。  相似文献   

6.
尹鹏  郭新  梁梓  胡霞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4):640-644
[目的]优化花椰菜总黄酮提取工艺,为其药用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溶剂、花椰菜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每个因素各筛选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优化花椰菜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影响花椰菜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排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花椰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50: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h,此条件下提取获得花椰菜总黄酮含量为0.932 mg/g.[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乙醇浸提工艺操作简便、合理可行,是提取花椰菜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苎麻叶总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飞军  彭涛  韦名嘉  陈晨  田鑫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51-13552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苎麻叶片绿原酸,设定不同提取条件测定含量并得出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对苎麻头麻叶片烘干处理后,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提取液,设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pH、提取时间为单因素,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pH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各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设定常温,提取时间2 h最佳;正交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pH=5、料液比1∶16。[结论]苎麻叶中含有0.745%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紫山药花色苷生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紫山药花色苷生物酶法提取工艺.[方法]选择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对紫山药花色苷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纤维素酶法提取紫山药花色苷的工艺进行优化,选用酶用量、时间、温度、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纤维素酶能显著提高花色苷得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酶用量2.0%,料液比1∶15 g/ml.[结论]研究可为紫山药花色苷的提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泽泻挥发油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泽泻挥发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方法]以泽泻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通过软件模型拟优化后得到超声波提取泽泻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27、提取时间41.33 min、提取温度51.4℃,泽泻挥发油得率为6.315%,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结论]响应面法建立的泽泻挥发油提取工艺模型得率高,并能很好地预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杏花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杏花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影响的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试验中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李敏晶  李成方  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22-10923,10925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燕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下,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海燕多糖提取率的首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是提取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燕多糖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40℃。[结论]该研究为海燕多糖的开发和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65-7566,7594
[目的]优化碎茶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碎绿茶末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碎绿茶末中的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茶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提取碎茶末中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00 min,提取3次,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93.82%。[结论]研究可为碎茶末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43-8344,8347
[目的]优化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对沙枣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提取剂为体积分数0.60的乙醇,料液比1∶18。在此条件下,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070 mg/g。[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宁夏沙枣的药用功效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志文  刘娟  张聪颖  赵永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78-13979,13982
[目的]通过试验来提取地鳖虫多糖,用于中药多糖的开发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地鳖虫多糖进行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来选择浸提条件,以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这4个因素做正交试验,用苯酚-硫酸进行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浸提温度对地鳖虫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较小。地鳖虫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0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结论]影响昆虫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要有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和料液比等。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细胞破碎越完全,多糖溶出的越多,所得多糖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5.
别怀周  王超  李瑞胜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83-14485
[目的]研究喷雾干燥制备戊糖乳杆菌LEPM818细菌素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戊糖乳杆菌LEPM818所产细菌素为材料,分别对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过程中的辅料比、进口温度、蠕动泵值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辅料比10%,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30℃,风机值80 m3/min,蠕动泵值1 200 ml/h。在此基础上进行喷雾干燥,产品得率为96.27%,总活力可达5.78×103AU。[结论]该研究为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柯  夏敏  曹婉瑜  杜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9-11870
[目的]优化木薯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方法]在实验室进行发酵试验,通过前期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了3个对发酵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试验表明,3个因素对木薯同步糖化生产燃料乙醇的影响作用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优化方案为:料水比1∶2.5 g/ml,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4 h,优化后的发酵结果酒度达到了14.3% (V/V),原料转化率达到了30.7%.[结论]研究可为木薯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扶庆权  李健  除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65-8167
[目的]优化花生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粉为原料提取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花生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达到0.46%。[结论]该方法优选了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黄芪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凤娇  谢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80-16382
[目的]优选黄芪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芪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影响黄芪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乙醇回流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4g/ml,提取时间3.0 h。[结论]乙醇回流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黄芪总黄酮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参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韩秋菊  马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71-8072,8074
[目的]研究海参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以大连产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提取法对海参多糖进行提取和纯化。[结果]海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KOH浓度为3%,料液比1∶5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6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0.69%,适于提取海参多糖。采用过氧化氢脱色和醋酸钾沉淀法去除蛋白,海参多糖的最终得率为7.96%,纯度为82.39%。[结论]该研究为刺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海444”燕麦中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兰英  黄梓平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36-837,842
[目的]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苷Re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皂苷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7,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04%。[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