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以开远甜藠头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后藠头糖含量、碳代谢关键酶和氮代谢关键酶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藠头鳞茎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硝普钠处理增大了变化幅度;淀粉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下降趋势,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呈上升趋势;硝普钠处理后使其活性增强,延缓了其下降幅度;此外,硝普钠处理还增加了贮藏期间藠头鳞茎的总碳含量,影响了碳氮比,有效抑制了贮藏期间芽的生长,缓解腐烂和鲜重的降低。可见,硝普钠处理可促进藠头鳞茎贮藏期间淀粉的转化和糖的积累,延缓氮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积累,提高外观品质,其中以浓度为0.50 mmol·L-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O信号分子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 mmol/LNaCl溶液处理后,玉米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趋于缓和。在同样的盐胁迫条件下,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处理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显著促进了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表明外源NO供体可以调节玉米叶片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硝普钠(NO供体)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适浓度硝普钠处理后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00μmol/L硝普钠促进七叶一枝花种子的萌发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段下硝普纳处理组种子中,NO含量在45~90 d显著高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且在15~45 d有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在15~45 d显著低于对照组;β淀粉酶活力在萌发早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总淀粉酶活力的变化与β淀粉酶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中,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都有随萌发推进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100μmol/L硝普钠促进七叶一枝花种子的萌发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水解和可溶性糖的产生,以及提高萌发期间种子内源NO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雪茄烟叶不同采收时间主要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了解其对雪茄烟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川雪1号中部烟叶为材料,设置5个采收时间(H1C~H5C)处理,研究其对烟叶糖类物质(总糖、还原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收时间推后,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逐渐下降,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淀粉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烟叶水溶性糖(葡萄糖、蔗糖除外)、淀粉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葡萄糖、蔗糖、非还原糖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打顶后28 d(H4C)采收的烟叶蔗糖含量、非还原糖比例最低,淀粉含量较低,且调制后水溶性糖组分含量较高,淀粉分解较完全,此时烟叶内部香气质、香气量好,刺激性小,感官质量最好。综合来看,雪茄烟中部叶适宜在打顶后28 d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一年生闽楠幼苗(Phoebe bournei)为材料,探讨闽楠幼苗在硝普钠—氯化铝互作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同时测定叶片中光合色素、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2 mmol/L的酸铝(AlCl3)和0.1 mmol/L的硝普钠(SNP)处理组中,闽楠幼苗生长状态最好,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含量最高,而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最低;在0.8 mmol/L铝、0 mmol/L SNP处理中,幼苗生长状态最差,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最低,而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最高。施加硝普钠处理的闽楠幼苗中SOD、POD、CAT等活性明显低于未施加硝普钠的处理组;且在0.8mmol/L铝浓度、0.0 mmol/L SNP处理下,闽楠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等活性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与丙二醛、CAT、SOD、POD、游离脯氨酸之间呈负相关(P <0.05);研究结果得出,低铝(0.2~0.4 mmol/L...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下外源NO对玉米幼苗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0mmol/LNaCl模拟盐胁迫,利用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及NO的专一清除剂c-PTIO处理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探讨外源NO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的NO处理促进脯氨酸、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大量的积累,促进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提高,提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从而提高了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当叶片的NO受到NO清除剂清除时,加剧了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7.
以雄性不育株宁杞5号和可育株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花蕾发育过程中,宁杞1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宁杞5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游离氨基酸呈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花蕾发育各时期,宁杞5号花蕾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宁杞1号,几种物质含量在宁杞1号和宁杞5号花蕾发育各时期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20、25、30℃温度下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的可溶性糖、粗脂肪、蛋白质、淀粉、氨基酸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分析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各阶段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随着穿心莲种子的萌发进程,种子萌发各阶段可溶性糖、粗脂肪、淀粉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20、25℃条件下先减小后增加,30℃先增加后减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都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但变化程度有所差异。25℃处理下种子在伸长阶段后储藏物质的转化利用要高于20、30℃处理下种子,在穿心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推荐以25℃为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珍珠岩引发对盐胁迫下青椒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珍珠岩引发处理两种青椒(精细翠长、辣艳12号)种子,并设定3个Na Cl浓度(0、100、200 mmol/L)模拟盐胁迫,测定不同处理下辣椒种子的萌发指数和幼苗干鲜重、3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3种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引发处理下辣椒种子的萌发指数和幼苗干重、鲜重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经过引发处理后的两种青椒幼苗的SOD、POD和CA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青椒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结论】珍珠岩引发能够提高两种辣椒种子的活力并增强青椒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6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黄芪种子,以探索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0.05~0.40 mmol.L-1SNP能够降低黄芪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提高α-淀粉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加速子叶中营养物质的输出,提高发芽率,有利于幼苗的形态建成。以0.40 mmol.L-1效果明显,过高浓度促进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2,4-表芸苔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期淀粉代谢的影响,将新啤6号大麦种子用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处理,在质量分数23%聚乙二醇-6000溶液中进行培养。在种子萌发72 h时,统计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并在12、24、36、48、60、72 h测定种子的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也会降低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提高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与单独干旱胁迫相比,适宜浓度(5、25 μg·L-1)的芸苔素内酯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和胚芽鞘长,使萌发种子内的淀粉酶活性不断增强,淀粉含量持续降低。25 μg·L-1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大麦种子可溶性总糖、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提高,而较高浓度(200 μg·L-1)芸苔素内酯对上述指标表现出抑制作用。综上,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淀粉代谢速率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17年生元宝枫人工林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激动素和2,4-表油菜素内酯对其叶绿素含量、叶片和翅果中糖含量(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蔗糖代谢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的影响,分析外源激素调控元宝枫叶片和翅果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作用机理,为元宝枫的丰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元宝枫叶面喷施激动素和2,4-表油菜素内酯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升高,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著增强,叶片源强提高,促进光合产物向翅果运输;翅果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均得到提高,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减弱,促进翅果中蔗糖的分解转化,有利于翅果的生长发育以及品质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耐盐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合理种植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100mmol/L)NaCl溶液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mol/L)则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鲜重等指标分别较CK(去离子水)提高13.67%、34.00%、30.07%、0.69和6.05mg;25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各指标分别较CK降低2.33%、60%、27.57%、1.13和22.45mg。2)处理14d后,幼苗丙二醛、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幼苗的各指标较CK分别提高1.02μmol/g、7.61mg/g和7.19μg/g。在生产中,低浓度NaCl溶液(≤100mmol/L)不仅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还可以促进幼苗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胀果甘草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浓度为0、50、100、200和300 mmol/L的NaCl和Na2SO4以及浓度分别为0、25、50、75和100 mmol/L的NaHCO3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3种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的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差异明显,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在3种盐胁迫下,幼苗子叶、胚根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苗子叶S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胚根SOD活性随盐浓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结论]3种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0.7%蔗糖基聚合物对圣女果进行采后涂膜处理,研究了其对圣女果总糖含量、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处理可提高圣女果采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有利于蔗糖的积累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大田栽培过程中北柴胡种子的萌发率,以北柴胡(Buplerurum chinense DC.)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配比的茉莉酸甲酯、壳聚糖混合液进行浸种24 h;以清水浸种作为CK,测定分析种子含水量、体积、发芽率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液浸种均有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的作用。在发芽率最高的35 d,混合液处理后发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但T3和T4处理差异不显著,T3和T4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T2处理的种子含水量的最大相对变化率最大,T3和对照差异最小,除T3和对照外,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体积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T4体积最大;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出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状变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到35 d时,CK和T3氨基酸含量比初始含量是增加的,而T1、T2和T4氨基酸含量比初始含量低。通过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壳聚糖10 mg/m L与茉莉酸甲酯224.3μg/m L组合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4%;为北柴胡人工栽培过程中促进种子萌发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入侵恶性毒草,生命力强,根、茎和种子皆可再生繁殖,不能直接还田。论文通过研究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对辣椒、番茄和茄子3种茄科蔬菜生理和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对紫茎泽兰毒性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ta sp.)和高温纤维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sp.)混合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紫茎泽兰,培养试验以辣椒、番茄和茄子3种茄科蔬菜为材料,研究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对蔬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种子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全磷和可溶性磷含量,以及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等的影响;田间试验以辣椒为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50%化肥+50%紫茎泽兰有机肥,CF+OF)、单施紫茎泽兰有机肥(OF)4种施肥处理,研究紫茎泽兰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培养试验中,用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extract of fresh A. adenophora, EFA)浸种,随浓度提高,抑制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增强;但在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extract of decomposed A. adenophora, EDA)的浸种处理中,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高分别比无菌水浸种提高2.48%-17.78%和51.28%-105.02%。随EFA浸种浓度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蔬菜种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磷含量则相反;但用EDA浸种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蔬菜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磷的含量。用100 mg·L-1 EFA浸种,蔬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依次分别比无菌水浸种降低了66.67%-73.17%、17.79%-80.57%和41.52%-61.15%;而相同浓度的EDA则显著提高了辣椒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和根系活力,最大增幅依次为88.89%、73.61%和95.82%。因此,EFA抑制种子胚乳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肌醇磷酸盐水解,导致发芽率降低;EFA还降低了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不益于光合作用、养分吸收、氮素同化和幼苗生长。相反,EDA促进了胚乳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提高种子中可溶内含物含量,并使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在田间试验中,辣椒产量为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单施紫茎泽兰有机肥»单施化肥>不施肥,无机有机配施比单施化肥增产14.42%,无机有机配施辣椒品质也最佳,表现为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最高,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微生物腐熟可消除紫茎泽兰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生理作用,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显著提高辣椒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为当地的蔬菜种植提供有机肥源,实现紫茎泽兰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La(Ⅲ)对酸雨胁迫下大豆萌发种子糖代谢的动态影响,以pH 2.5、4.5模拟酸雨和La(Ⅲ)(25 mg·L~(-1))处理大豆种子,测定La(Ⅲ)对不同酸雨强度胁迫下大豆萌发种子可溶性糖、还原性糖、蔗糖、淀粉及α,β-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糖代谢指标对酸雨胁迫的响应随胁强增加呈增加趋势;pH2.5胁迫5 d后α-淀粉酶,6 d后β-淀粉酶酶活性无法向CK趋近,酸士雨胁迫对α,β-淀粉酶活性造成致命性伤害;La(Ⅲ)浸种在低酸雨胁迫下(pH>2.5)可缓解酸雨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各糖代谢指标的影响,而在高胁强胁时(pH=2.5)下则无法缓解.说明La(Ⅲ)可通过增强糖代谢来缓解酸雨,尤其是低强度酸雨(pH>2.5)对大豆萌发种子的伤害,增强种子抗酸雨能力,并且其缓解能力与酸雨胁迫强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覆草覆膜栽培谷子灌浆期籽粒蔗糖及淀粉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谷丰888为试验材料,在施氮水平80kg/hm2和基本苗120万~130万株/hm2下,覆草栽培、覆膜盖模式研究灌浆期谷子籽粒糖类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花后14d),在覆草栽培和覆膜条件下,可溶性总糖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和17%;蔗糖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2%和0.20%;淀粉分别比对照上升了6%和11%。表明在覆草和覆膜下谷子器官中可溶性总糖、蔗糖降解,快速积累淀粉,为最终实现较高的粒重和产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