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幼年大熊猫霉菌感染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幼年大熊猫腹泻后继发霉菌感染,认为发病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和饲料不合理,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经对症治疗和调整饲料组成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根据动物源性蛋白质过敏理论,选用甲硝唑作为抗过敏药物并辅以肠道营养液替代富含动物源性蛋白质的传统精饲料,先后对8只患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大熊猫进行了诊断性治疗。治疗结果显示,(1)甲硝唑与肠道营养液配合,对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且无一例动物治疗后出现病情反复;(2)诊断性治疗结果证明,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为传统人工日粮中动物源性蛋白质导致。  相似文献   

3.
奶牛胃肠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患病奶牛肠道损伤与病变,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奶牛的身体机能,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保证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幼年大熊猫腹泻后继发霉菌感染,认为发病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和饲料不合理,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经对症治疗和调整饲料组成后痊愈.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流行病学特点 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仔猪,1月龄以内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多发于断奶后1~2个月。母猪抗体水平不高,或者母猪带毒所产仔猪一般在出生后1周内开始发病,持续时间较久,死亡率较高。此外,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如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特别是当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后,很容易继发猪瘟。  相似文献   

6.
猪胃肠炎是指胃肠表面的黏膜以及深层组织发生炎症的病症,由于胃肠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胃部和肠道的炎症通常都是同时发生的。导致胃肠炎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饲养管理方面以及其他疾病继发导致的发病。针对该病的防治首先要改善饲养管理,同时对症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猪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诊断要点等,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牛胃肠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群,他是属于肠道类型的疾病,没有固定具体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也比较复杂。按照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胃肠炎和非传染性胃肠炎,前者具有传染性质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难以进行康复治疗,而后者治疗康复性高,死亡率低;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牛肠胃炎在表现征兆上与腹泻病相似,所以大部分经验不足的养殖户会误以为是腹泻病而进行错误的治疗,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对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症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治疗牛胃肠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猪胃肠炎是胃和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受某种刺激所引起的急性发炎。临床和养猪实践中较为常见。该病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成年猪和仔猪都会发病,尤以仔猪发病严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1病因主要由于喂给腐烂变质、发霉不洁或冰冻的饲料,或误食毒草、农药等而造成该病发生。其病症基本上与猪消化不良症相似,只是病症较之要严重。猪胃肠炎通常还是猪的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继发症,最常见继发于猪巴氏杆菌病、猪  相似文献   

9.
鸡慢性呼吸道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病程长,可造成患病鸡只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低下、饲料利用率及产蛋率降低,,鸡群一旦感染终生带菌,又极易继发其他疾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近十年基层工作经验,从生产实际出发.总结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预防治疗措施.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可操作的防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ANAE染色法(酸性α—醋酸萘酯酶)对健康和患病的水貂做了T.B淋巴细胞值的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呵留申病貂、胃肠炎病貂自咬病貂的T、B淋巴细胞值均与健康水貂的正常数值存在差异,其T淋巴细胞值明显地低于健康水貂(P<0.01)。酯酶标记法可作为检测水貂及其它野生动物早期疾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CAV),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T细胞及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感染CAV雏鸡接种ND疫苗免疫后哈德尔腺、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和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均较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少。表明眼部、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粘膜免疫防御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高剂量锌促进猪生长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选用4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以添加100mg/kg和3000mg/kg锌(氧化锌)的相同饲粮,进行了为期30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取样,研究高剂量锌促进猪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300mg/kg锌显著提高了日增重(P<0.01)和采食量(P<0.01);饲料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明显上升(P<0.01);肝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含量增加(P<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强(P<0.01);肝脏RNA含量和RNA/DNA值显著上升(P<0.01);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结果提示,高剂量锌似通过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良影响,增强DNA转录RNA,促进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合成和分泌,加强合成代谢,而产生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泌乳母猪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30头大长北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产后饲喂0.60%(I组),0.80%(II组),1.00%(III组)3种赖氨酸水平的泌乳期饲粮,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奶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饲粮赖氨酸浓度对哺乳21天的母猪体重,采食量,断奶至再发情天数(P>0.10)和21日龄的平均窝仔数,仔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21日龄仔猪窝重随着饲粮赖氨酸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6),初生至7日龄(P<0.06),14日龄(P<0.03)和21日龄(P<0.01),的窝增重均随饲粮赖氨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产后14天猪乳蛋白II组,III组极显著(P<0.01)高于I组;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产后21天猪乳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泌乳期母猪血清尿素氮[浓度I组显著(P<0.05,泌乳14天),极显著(P<0.01,泌乳21天)高于II组,III组;白蛋白浓度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从本次试验的结果看出,在生产条件下,大长北母猪泌乳期饲粮赖,氨酸水平以0.80-1.00%为宜。  相似文献   

14.
猪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实验通过与2~6mm猪卵泡卵母细胞相对比,研究了猪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结果如下(1)由2mm以下卵泡获得的小(直径100.29±7.9μm)、中(109.36±3.71μm)和大(118.90±2.46μm)3类卵母细胞培养48h的成熟率分别为0、22.31%和45.45%。(2)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52.63%)显著低于2~6mm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80.39%)。(3)以含PFF的培养液培养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其成熟率(53.54%)显著高于不含PFF的对照组(22.77%)。(4)在培养的前24h加入PMSG、后24h去除PMSG,其成熟率(41.86%)与含PMSG的培养液连续培养48h的成熟率(50.0%)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前24h不加PMSG,后24h加入PMSG培养的成熟率(5.41%);也显著高于以下不含PMSG的培养液连续培养48h的成熟率(3.3%)。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子宫内膜炎患牛10头,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患病对照组(每组5头),5头健康奶牛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子宫灌注复方中药剂加味柴胡汤,连用6d,其他两组给予生理盐水.在用药前1d和用药2d、4d、6d采血,用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1)治疗前,中药治疗组和患病对照组白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6d后,中药治疗组显著(P<0.05)低于治疗前和患病对照纽.(2)治疗前,中药治疗组和患病对照组中间细胞数量和比率均显著(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用药6d后,中药治疗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患病对照组和治疗前.(3)治疗前,中药治疗组和患病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比率显著(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用药6d后,中药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显著(P<0.05)低于患病对照组,低于治疗前.(4)治疗前,中药治疗组和患病对照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比率显著(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用药6d后,中药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数量和比率显著(P<0.05)高于患病对照纽.结论:加味柴胡汤可降低子宫内膜炎奶牛的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构成,本试验对3只圈养老年大熊猫粪便细菌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Msp Ⅰ对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大熊猫肠道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组成;变形菌门中又以大肠埃希氏菌属为主,其次为假单胞菌属、志贺氏菌属、气单胞菌属;而厚壁菌门中以链球菌属为主,其次为魏斯氏菌属、梭菌属;此外还发现一定比例的未培养细菌.本试验第一次建立了较丰富的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克隆文库,为分析比较各年龄层大熊猫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异同提供了参照,也为合理饲喂老年大熊猫,保障老年大熊猫的健康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二氢吡啶对雏鸡血清甲状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求二氢吡啶促雏鸡生长发育的机理,试验分两批进行。(1)选用28日龄海赛克斯父母代母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二氢吡啶。饲养试验表明二氢吡啶可促进雏鸡的生长,且以150mg/kg组促生长作用最佳,添加饲喂到61d时,体重比对照组提高7.68%(P<0.01),血清中T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体脂重分配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48头20~65 kg生长猪和60头60~95 kg肥育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饲养、屠宰试验和有关生化指标分析,探讨了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皮下脂肪沉积、胴体脂肪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48头生长猪和60头肥育猪分别分成对照和试验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含3个重复,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00 mg/kg和1500 mg/kg甜菜碱的饲粮。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提高了生长猪的日增重13.20%(P<0.05),降低了料重比7.93%(P<0.05);分别降低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背膘厚14.82%(P<0.05)和14.93%(P<0.05)、脂肪率5.76%(P>0.05)和11.51%(P<0.05);分别提高背最长肌肌内粗脂肪含量36.00%(P<0.05)和17.66%(P<0.05)。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甜菜碱分别提高生长猪和肥育猪脂肪酶活性10.49%(P<0.05)和7.50%(P=0.06),分别提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20.16%(P<0.05)和13.43%(P<0.05),显示甜菜碱加强了猪体脂动员。进一步研究表明,饲喂甜菜碱的生长猪和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含量分别提高了20.68%(P<0.05)和23.53%(P<0.05),肥育猪背最长肌中酸不溶肉碱含量以及酸不溶肉碱和游离肉碱比例分别提高了48.59%(P<0.01)和38.24%(P<0.01),结果揭示甜菜碱似通过提供肉碱合成所必需的甲基以提高生长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的含量,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肌肉线粒体进行β-氧化,在减少体脂(主要是皮下脂肪)同时,适度增加肌肉脂肪含量,从而发挥着重新分配体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凝抑制抗体(HI)滴度;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及T、B细胞增殖反应;胸腺、脾脏细胞因子IL-2、IFN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感染CAV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其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减少,HI抗体滴度降低;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量降低及T、B细胞增殖反应减弱,胸腺、脾脏IL-2及TNF诱生活性降低,表明其细胞免疫和体流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均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0.
bcl—2在鸡马立克氏病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来克亨SPF鸡复制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肿瘤模型,取肿瘤和相应正常组织,液氮保存。AGPC(Acid Guanidinium Thiocyanate-Phenol-Chloroform)法的取组织总RNA(TRNA),紫餐测定其浓度,甲醛变性胶电泳观察其纯度。将一个含鸡bcl-21.2kb片段的质粒(PTTCB1),经转化扩增,提取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RE)消化,回收纯化bcl-2片段,放射性α^32P标记,制成探针。通过Northern分子杂交检测MD肿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并与相应的正常组组织比较。结果:鸡MD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均有bcl-2的表达;MD肿瘤组织中bcl-2 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结合已进行的凋亡研究表明,bcl-2表达产物通过阻遏细胞凋亡促进MD淋巴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