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土壤消毒技术在国外草莓栽培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宁  张锴  郭建明  宋兆欣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43-144,146
综述了国外草莓种植中土壤消毒技术的应用。大量试验和数据表明:使用溴甲烷、氯化苦和棉隆等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大丽轮枝菌、镰刀菌和疫霉菌等土传病原菌,控制草莓黄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并提高草莓的产量;溴甲烷、溴甲烷和氯化苦混配剂、威百亩等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较好。土地充分旋耕,保持土壤适量含水量和选择合适的土壤消毒剂是保证土壤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国外土壤化学消毒的相关研究情况。溴甲烷、氯化苦、威百亩以及棉隆等均可以用作防治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剂,降低土壤中有害病原菌的数量,其中氯化苦处理后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如木霉菌、粘帚霉菌等;而棉隆处理则会同时降低木霉菌菌群数量。土地旋耕情况,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消毒剂的选择是影响土壤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土壤消毒方式和覆盖条件也会影响土壤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农作物的种植品质,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采用氯化苦这一土壤熏蒸剂防治草莓、姜的土传病害效果较好。试验连续两年采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防治甘薯根腐病;且前期开展了土壤中土传病原微生物镰孢菌、疫霉菌、腐霉菌等微生物含量测定,明确了试验方案,采用专业土壤消毒设备进行施药,覆膜熏蒸。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均超过87%,商品薯的增产率303%,总薯数增产率达到105.82%。但是2016年处理、2017年不处理的防治效果不佳。试验表明,在甘薯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每年进行氯化苦土壤消毒,而且连续使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的效果优于隔年进行氯化苦消毒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完全不渗透膜(TIF膜)对熏蒸剂具有很好的阻隔性,但对熏蒸剂防治土传病虫害的影响还不明确。测定了TIF膜对二甲基二硫、棉隆及1,3-二氯丙烯防治黄瓜土传病害、黄瓜长势、产量及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熏蒸剂低用量时,覆盖TIF膜相对PE膜能显著提高熏蒸剂对土壤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和镰刀菌(Fusarium spp.)的防治效果;并且熏蒸剂低用量时覆盖TIF膜后的产量与熏蒸剂高剂量时覆盖PE膜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应用TIF膜可以显著降低熏蒸剂用量,且不影响防治效果,同时也降低了熏蒸剂挥发对施药人员造成的危害,所以TIF膜是有前景的土壤消毒专用膜。  相似文献   

5.
棉隆处理土壤克服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棉隆土壤处理与常规方法防治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17年2月10日和3月25日分别调查植株发病株数及发病指数,且统计12月到翌年5月小区产量。研究发现:棉隆和氯化苦处理对草莓重茬病害的蔓延和防效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且棉隆处理667m2产1 789. 8 kg,与氯化苦处理的地块无显著性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可见,棉隆、氯化苦均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有害生物的目的,防治重茬病害效果显著,但综合考虑使用方法、操作环节、综合安全性等因素,认为棉隆可以替代氯化苦做为设施草莓土壤处理剂,在设施草莓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威百亩、氯化苦、棉隆、辣根素和捷西消毒套餐5种土壤消毒剂对土壤基质进行消毒来防治草莓根腐病,通过比较消毒前后菌群数量计算防治效果,并采集计算不同消毒处理后草莓产量。不同消毒处理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草莓增产均在10%以上,均能有效的防治根腐病,提高草莓产量。其中氯化苦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4.28%,增产28.62%。  相似文献   

7.
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提高棉隆土壤分布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棉隆是我国应用面积和使用量最大的固态土壤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线虫、地下害虫及杂草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棉隆施用靠手撒方式进行,极易造成药剂漂移、土壤分布不均匀,导致药量少的地方熏蒸效果下降,而药量大的地方出现药害。提高施药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的施药器械是棉隆应用的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增加药剂施药深度、改善棉隆土层分布均匀性。【方法】结合田间熏蒸及室内培养试验,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及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分析气体异硫氰酸甲酯(MITC)及土壤残存MITC在0—40 cm不同深度土层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对土传致病菌镰孢菌属、疫霉菌属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定量、分析0—40 cm不同深度土层致病菌发生情况,评估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后,药剂在不同深度土层(0—40 cm)的分布均匀性及对病原物的防治效果。【结果】安徽、山西、河北三地熏蒸试验均表明,棉隆机施模式下,药剂均匀分布于0—40 cm深度土层,气态及土壤存留MITC溶度分别为1.46—3.02、18.67—26.27 μg/g土,且各深度土层间MITC溶度无显著差异;而棉隆手撒模式下,无论是气态MITC还是土壤存留MITC均主要集中在0—10 cm深度土层,20—40 cm土层未检测到这两种形态MITC;提高棉隆用量,不能增加手撒模式下20—40 cm深度土层MITC溶度,但显著增加0—10 cm及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MITC溶度。对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镰孢菌属及疫霉菌属减退率达90%—100%,而手撒模式下表层土壤(0—10 cm)疫霉菌属和镰孢菌属减退率达90%—100%、但20—40 cm深度土层病原物减退率低于43%。棉隆40与60 g·m-2处理对疫霉菌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可大幅提高棉隆在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均匀性,同时显著增加深层土壤(20—40 cm)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提高棉隆用量显著增加机施模式下各深度土层药剂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北京市设施土壤消毒的生产成本及消毒效果,特对现有设施生产中的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方式的投入产出情况和消毒效果等进行了综合的调研和评价。调研发现:常见的土壤消毒方式有氯化苦消毒、石灰氮消毒、棉隆消毒和太阳能消毒,4种消毒方式的亩投入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氯化苦消毒(1 750元)>棉隆消毒(1 253.8元)>石灰氮消毒(764.6元)>太阳能消毒(0元);亩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氮消毒(4 785.4元)>氯化苦消毒(4 130元)>棉隆消毒(3 996.2元)>太阳能消毒(3 540元);土壤消毒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降低的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隆(9.27%)>石灰氮(9.06%)>太阳能(8.78%)>氯化苦(8.53%);4种消毒方式消毒后均不同程度地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三大菌群数量。其中,氯化苦的杀菌率最高,可以杀灭75%以上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次为棉隆、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的效果最差。本文综合评价了北京市典型设施土壤消毒方式的成本收益及消毒效果,为农户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日光温室中连续多年种植草莓后,经常发生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影响草莓的成活及生长发育,同时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解决连作障碍中占主导地位的土传病虫害问题,大幅度缓解了连作障碍的毁灭性危害,提高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保证了土壤持续生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土传病虫害引起的土壤生产力下降而增加的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真菌在土壤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单作或连作会导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为研究长期连作对草莓植株健康和根际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未连作(CK)和不同连作年限(1、2、4、7、9、11年)温室草莓根际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草莓连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连作4年后养分含量开始明显下降。高通量测序表明,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加,土传病害菌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久浩酵母属(Guehomyces)丰度显著增加,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节丛孢属(Arthrobotrys)丰度从连作第4年开始下降。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速效钾和速效氮是判定草莓连作系统中有益菌群与致病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RDA分析表明,pH值、速效氮是决定连作系统中Funneliformis、Arthrobotrys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速效钾是影响Guehomyces、Humicola、Fusarium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草莓种植的...  相似文献   

11.
3种实木地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对实木地板木材香二翅豆、番龙眼和栎木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材种中香二翅豆的干缩率最小,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抗压和横纹弦向抗压以及冲击韧性最大,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高级;番龙眼的弦向干缩率和冲击韧性较栎木的小,其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居中,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高级;栎木的弦向干缩率和冲击韧性较番龙眼的大,其它上述指标均为最小,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品质等级属于中等或高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冲击韧性指标外,3个材种上述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在0.01水平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于这些材种实木地板的加工利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对东南景天生物量、Cd富集特征、土壤Cd有效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对后茬水稻在落干条件下水稻Cd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均能提高东南景天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其中施用两次液体菌肥的效果最好,东南景天对Cd提取量为0.34 mg·pot-1,是对照的3.1倍,泥炭土浸提液处理的东南景天Cd提取量为0.32 mg·pot-1,是对照的2.9倍,这两种处理对Cd的提取率较高,达到13%~15%,土壤全量Cd的降低幅度达到17.55%~20.41%。东南景天收获后种植水稻,落干条件下促进了水稻对Cd的吸收,稻米和茎叶的Cd提取量较对照增幅分别为30.31%~396.24%和12.36%~257.65%,其中在菌肥及泥炭土浸提液联合处理下水稻对Cd的吸收最大,稻米和茎叶的Cd含量分别为2.14 mg·kg-1和2.88 mg·kg-1,水稻地上部对Cd总提取率达到3.15%。因此,施用两次菌肥是提高东南景天提取土壤Cd的有效措施,菌肥与泥炭土浸提液联合施用在落干条件下显著强化了水稻对土壤Cd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ocess of fertilization in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and the duration of each stag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Pollen germinates on stigma 2–3 h after pollination. (2) 4–8 h after pollination, pollen tube grows in the style. (3) 8–14 h after pollination, pollen tube grows in the ovary and gets into the ovule via the micropyle. (4) 16 h after pollination, one sperm nucleus moves to the egg and enters it. (5) The sperm nucleus adheres to the nuclear membrane of the egg 18 h after pollination. (6) 20 h after pollination, it enters the egg nucleus and male chromatin gradually disperses and 24 h after pollination, a male nucleolus appears. A large female nucleolus and a small male nucleolus occur in the nucleus of the fertilized egg, and zygote formed. The dispersing of sperm chromatin in the egg nucleus takes about 4 h. (7) 32–34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division of zygote begins. The dormancy stage of the zygote lasts for about 8–10 h. (8) The pair polar nuclei lie in the chalazal end of the egg before fertilization, which may fuse into a secondary nucleus or not. (9) 16–18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sperm nucleus moves to the polar nuclei or the secondary nucleus. 18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sperm nucleus adheres to the nuclear membrane of the polar nuclei or that of the secondary nucleus. (10) 20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sperm nucleus enters one of the polar nuclei or the secondary nucleus and a triple fusion takes place. The process of fusion is similar to the karyogamy but faster. The dispersing of the sperm chromatin in the polar nucleus or secondary nucleus takes about 2 h. (11) 22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primary endosperm nucleus formed. The female and male nucleoli cannot fuse with each other before mitotic division of the primary endosperm nucleus. (12) 24 h after pollination, the division of the primary endosperm nucleus actually takes plac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05, 32(5): 812–817 [译自: 园艺学报]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寿光及禹城地区不同连作年限(1~21年)的54个设施番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及土壤微生物群落随连作年限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而分析土壤中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菌随着连作年限的持续增加而逐渐减少,连作年限少于6~10年时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数量为增加趋势,连作6~10年后表现为减少趋势;PCR-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作为土壤优势种群的芽孢杆菌及假单胞菌也在连作4~5年后减少,均与连作障碍发生(集中于5~10年)的时间基本吻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碳随着连作年限呈增加趋势,符合指数增长模型(R2分别为0.30及0.20,P0.001)。由于设施番茄土壤肥料投入量大,土壤有机碳、C/N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C/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设施连作番茄土壤分析可知,连作番茄土壤中土壤细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呈减少趋势,芽孢杆菌及假单胞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变化与土壤连作障碍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可能是导致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临床样本同时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多重PCR方法。根据NCBI上已收录的沙门菌hut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 kmt1基因和大肠埃希菌23SrRNA基因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3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3种细菌的混合物中扩增出3条大小分别为286 bp、457 bp和652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77×10 、1.99×10 、2.01×10  CFU/mL;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表明,该方法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检测出3种病原菌。可见: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蜀葵-胶质芽孢杆菌联合修复土壤镉污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胶质芽孢杆菌对蜀葵修复土壤Cd污染能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蜀葵为供试植物,研究了25 mg·kg^-1Cd胁迫下施用3、6、9 g·kg^-1的胶质芽孢杆菌对蜀葵生物量、Cd积累量、根际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mg·kg^-1Cd胁迫下,施用6 g·kg^-1胶质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蜀葵根、茎生物量(P<0.05),总生物量相比单一Cd处理提高了33.6%~73.2%;施用3、6、9 g·kg^-1的胶质芽孢杆菌,蜀葵整株Cd积累量是单一Cd处理的1.64、2.89、1.69倍,蜀葵根际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上升4.8%、13.1%和8.5%。25 mg·kg^-1Cd胁迫下施用胶质芽孢杆菌后,蜀葵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随施用浓度增加而升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脱氢酶活性在施用3 g·kg^-1和6 g·kg^-1胶质芽孢杆菌下活性显著增强(P<0.05);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施用胶质芽孢杆菌浓度上升而持续减弱且变化显著(P<0.05)。研究表明,25 mg·kg^-1Cd处理下施用6 g·kg^-1胶质芽孢杆菌可有效提高蜀葵修复土壤Cd污染的能力,蜀葵-胶质芽孢杆菌联合修复土壤Cd污染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从烟田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自然感病虫体上新分离鉴定一株球孢白僵菌Bb062,将其与已有的不同来源地和寄主的10株白僵菌(Beauveria spp.)一起,分别测定其对烟青虫3龄幼虫致病力以及烟青虫3龄幼虫感染高毒力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1个白僵菌菌株中,Bb062对烟青虫3龄幼虫毒力最高,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达91.07%,LT50(致死中时)为4.67 d,且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以孢子1.0×106、1.0×107和1.0×108个·m L-1悬浮液处理时,烟青虫3龄幼虫累计死亡率随菌液浓度的提高和接菌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LC50(致死中浓度)为孢子1.82×107个·m L-1。烟青虫3龄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72 h,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先急剧升高,再急剧下降的变化过程。在所测试的菌株中,Bb062菌株对烟青虫毒力最高,且能够显著抑制其体内保护酶活性,因此,该菌株具有作为烟青虫生防菌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化学农药的兼容性.PL04菌株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5~40℃ (最适温度为29℃). PL04菌株在pH4~13(最适pH为7)范围内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PL04菌株在40℃和50℃条件下的LT50分别为78.8 min和40.8 min.PL04菌株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PL04菌株对氯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PL04菌株对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除草剂百草枯以及消毒防腐剂福尔马林较敏感,其EC50分别为0.021、0.013、0.006、0.016和0.120 mg/mL,PL04菌株对杀线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杀菌剂三唑酮不敏感,其EC50分别为0.175 、0.338和0.337 mg/mL.采用双温测定法,室内测定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寄生作用,不同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L04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18 d后对香蕉根结线虫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4.3%.  相似文献   

19.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对七彩神仙鱼的8种组织(脑、皮肤、肌肉、肝脏、胰脏、鳃、眼球晶状体、心脏)中的9种酶类[酯酶(EST)、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山梨醇脱氢酶(SDH)、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酪氨酸酶(COX)]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组织中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试验中共检测到29个基因座位,分别由相应的等位基因决定。试验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的9种同工酶系在各组织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除CAT在七彩神仙鱼各组织和个体中表现一致以外,其它8种同工酶都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和一定的个体差异,组织差异与其生理功能相一致。肝脏和胰脏中的同工酶位点信息丰富,肝脏中的EST和ADH表达活跃;肝脏和眼中的LDH存在C位点,且眼球晶状体中的C位点存在和A、B位点杂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培养筛选出一种能够将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微生物氮,减少硝态氮形成及N_2O排放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并通过小麦盆栽试验探索该微生物抑制土壤N_2O排放的效果。结果显示:1)高氮肥浓度下,B.megaterium提高土壤中活性微生物数量、种群的相对丰度,降低高浓度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2)B.megaterium降低土壤中硝化菌(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继而减少硝态氮的形成。3)施加B.megaterium后土壤N_2O排放通量整体小于普通氮肥处理。试验期间B.megaterium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较相同氮肥水平下普通氮肥减少4%~53%,且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N_2O减排效果逐渐加强。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可减缓氮肥对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