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这类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就插花艺术来讲,由于滋养它的土壤不同,形成了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两大艺术类型,这两种艺术类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现做一简单的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插花,是在大众审美意识下发展起来的精神生活形式。它与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中国插花是中国古代生活四艺(煮茶、焚香、挂画、插花)之一,是文人雅士的案头标志。中国插花是在中国花文化大背景下开展的艺术活动,是华夏子孙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国传统插花还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源头。它线条优美,意蕴深远,师法自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获得复苏并迅速发展的中国插花艺术,在新的世纪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如何构建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框架;在外来文化冲击与淡化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如何使中国现代插花艺术既融进强烈的时代感,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是插花花艺界同仁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花艺设计师万宏从事花艺活动及教学20余年,在遍学东西方花艺之后,最终致力于推广中国插花。他将多年来研习东方插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不断梳理、归纳和总结后,将其命名为"易花道"。易花道自2015年年初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粉丝和追随者。易花道的"易"有多重含义,一是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易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也是中国插花的根本。二是简易、平易,指传统插花所用花材不多,  相似文献   

5.
插花艺术在我国虽然源远流长,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十年来,西方对插花艺术总结研究,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各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我国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外事活动及旅游的需要,插花艺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插花艺术有东方、西方两大流派。中国式插花艺术吸取中国绘画、中国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精髓,崇尚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6月,传统插花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明国家及有关部门对保护传统插花艺术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各种东西方插花艺术类别大举进入我国之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花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在花卉市场常听到顾客对花商说“我要艺术插花”,许多花店店员也常把“艺术插花”挂在嘴边。什么是“艺术插花”呢?2001年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这一阐述中,可以看到插花不论是哪一种类或派别都可以称为“艺术插花”,因为插花正是以花的美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中对美的追求,插花本身就是艺术活动,插花活动所创造的作品并没有“艺术的”与“非艺术的”之分。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最后一桶金"。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为灵魂带动产业,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鲜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世界插花花艺界中独树一帜,曾对世界特别是东方插花艺术产生巨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传承与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3000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插花,对提升中国插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一”节期间,花艺界的朋友们大多是辛苦而快乐的,因为“花之韵第六届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展”在上海复兴公园举办。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展两年一届,自5月1日至10日,历时10天。这个大型插花艺术展,今年再一次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天南海北的花艺从业者、爱好者齐聚上海,辛苦创作,同时也陶醉于享受花之佳韵的快乐之中。今年的“花之韵第六届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展”由上海市卢湾区政府、上海市绿化局、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主题是“插花艺术,带给你和谐的美”,展示面积3200平方米,有37个国际国内展团、五大主题区域再一次打造出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为培养更多的中国传统插花爱好者,壮大中国传统插花师资队伍,近日,东方撒艺花艺培训学院在北京成立。5月1日,学院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名誉会长王莲英、中国插花花艺协会顾问秦魁杰参加了开学典礼。秦魁杰在致辞中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东方撒艺花艺培训学院的成立,对于弘扬传统插花技艺、普及插花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一说源于佛前供花,另一说源于民间最简单的折枝花。今天姑且不论历史,也不讲过去,只从清末谈起。清末至建国初期,插花艺术属于停滞倒退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的复兴使得插花艺术再度复兴,只要是花卉展上就能看到园林前辈的东方插花作品;90年代初,国际的花艺交流不断,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黏贴捆绑的西方"花艺雕塑"进入中国市场。学黏贴、学绑扎、学架构……其中架构延续到今天,直接左右着中国  相似文献   

12.
插花艺术虽是花文化中的一朵小花,但它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早在1500多年前,插花艺术就扎根于中华大地,成为东方插花的发源地。日本花道最早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民族文化及其审美方式的差异,插花艺术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现在大致可分为东方式和西方式艺术插花两大类。西方的美学观主要是“再现说”,认为艺术一旦过份,就是不完美的了,应努力做到近似。故艺术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卉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的宝库里,早已形成花卉文学、花卉绘画、插花艺术、花卉工艺品、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继承传统花文化,赋予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满足时代需求,既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花传情 借花明志——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优美,自形成以来,在社会上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民族、人群和时代,形成了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四大类。在其发展历程中,由于历  相似文献   

16.
岭南插花:有浓郁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插花是一门将自然植物之美与人工装饰之美巧妙结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作为艺术之一,插花有着自身的风格和特点,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插花因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鲜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在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并曾对全世界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插花之一的岭南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同样深受中国画意与画风的影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无论是构思、  相似文献   

17.
我国隋代,日本的小野妹子来中国,将佛前供花带回日本,并在京都六角堂的佛事活动中加以应用,从此揭开了日本插花的历史。经过几百年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五百年前,形成了日本最富传统的插花艺术流派——池坊。池坊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其它流派脱离池坊另立门户,但池坊一直被公认是日本插花的本源。在历经五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池坊的插花虽不断创新,却始终保持着庄重、严谨的传统创作风格,使日本插花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插花艺术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世界插花艺坛中,中国是东方插花艺术的起源国。中国传统插花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有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别具一格的插花理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更有系统的插花理论体系,以及颇具当今环保生态意义的精良技巧,曾为中国和世界插花艺术做出重要的贡献,至今仍影响着世界各国著名花艺师的创作理念与设计思想,成为他们不可忽视的创作源泉。曾有一对日本花艺师夫妇为了学习中国古典插花名著《瓶史》  相似文献   

19.
正"雅士说今趣,名阁抱古榆",近期,一场以花道、茶道、书画、诗歌、摄影、抚琴等为内容花文化雅集活动在北京文津书院上演。布局典雅、古香古色的书院正厅内,首期"花语茶香"花修课堂的师生制作了一系列东方式茶席插花作品,配合文意芳醇的书画、诗词,尽显空灵与韵味,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数十位喜欢传统生活艺术的花友、茶友,雅聚一堂,共同体验东方花道、茶道的清韵之美。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文津书院、  相似文献   

20.
走向现代花艺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其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情的意境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而在近几年,现代花艺以其新的造型,新的手法,新的理念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插花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