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对比各种带有文曲里管的EGR系统优劣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级可变的文曲里管组作为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在进行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试验的基础上,对比了带有串联文曲里管的EGR系统更改为多级并联式文曲里管前后,柴油机工作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级可变式文曲里管进气系统后,柴油机动力性变化不大,油耗最大降低幅度为2%,EGR率最大提升幅度约为12.4%,NOx排放有明显的下降,微粒和CO排放整体变化不大,HC排放在怠速工况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6105柴油机可变气门控制系统由启动开关、智能控制器和气门控制机构组成。它可根据柴油机的启动工况,自动改变气门正时,使配气相位在启动工况中达到最佳,有利于柴油机的启动,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变海拔柴油机可变喷嘴增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柴油机的变海拔性能恢复目标,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某V型6缸柴油机增压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估算,确定了可变喷嘴式的增压系统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匹配点,完成了涡轮增压器的选配。基于原机结构参数,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性能仿真模型并完成了校核,分别计算了匹配可变喷嘴增压系统的柴油机外特性和部分负荷的变海拔性能,最终确定了增压系统的全工况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特性工况下,基于高海拔匹配的增压系统通过采用较小的喷嘴环开度可以满足增压系统的功耗需求,实现柴油机的变海拔功率恢复目标;随着海拔的降低,增压系统可以根据进气功耗的变化适当增大喷嘴环开度来实现增压系统变海拔控制目标,同时,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在全工况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柴油机对应工况点的喷嘴环开度逐渐减小,在3 000 m以上海拔的高负荷工况采用最小喷嘴环开度。随着负荷的降低,最低燃油消耗运行点从低海拔低转速区偏移至高海拔低转速区。  相似文献   

4.
用自选设计的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改变车用柴油机气缸内的涡流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工竞下缸内涡流对微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工况需要调整气缸内涡流水平是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有效手段。中速况气缸内形成的挤气涡流和膨胀涡流基本可以满足燃料燃烧的需求,涡流强度在范围内的变化对降低柴油机排气微粒贡献不大。提高低束负荷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相对较低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量,使微粒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干烟排放量的降低。降低高速工况螺旋进气道形成的相对过主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量,微粒中可溶性有机成分的降低是导致微粒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电控可变增压技术改善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变涡轮入口截面积的电控可变增压(VGS)技术进行了匹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VGS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特性,同时使得柴油机和增压器两种不同机械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匹配。VGS技术在整个工况范围内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性,说明该技术在节能和控制CO2排放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S195柴油机装油量校正器后最大转矩工况点的变化范围,提出了合理设计选取油量校正器的结构及其参数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S195柴油机用的可调式油量校正器。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所要求的供油量,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最后的台架反复试验而确定的。供油量包括额定油量、怠速油量、起动油量、校正油量以及停止供油(高速、低速)等项目。只有按照各工况规定的油量调试喷油泵,才能达到柴油机的动力指标和经济指标。 使用中,由于磨损,喷油泵各项供油指标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检修和调整,使喷油泵恢复到原设计要求的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款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EGR系统,并进行了不同EGR率对柴油机经济性的影响研究和稳态十三工况下的排放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控EGR技术后,试验柴油机比油耗在不同工况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在高负荷区域内;NOx排放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微粒有一定程度的升高,HC排放总体上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正> 在拖拉机上,除了应有综合测量仪表以外,还必须装置一套能监视柴油机速度及负荷工况的“测量显示系统”,以测定和显示发动机的功率、扭矩以及曲轴转速等参数。 全苏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设计了一种用以测定—80和—82型拖拉机的柴油机工况的监视装置。这种装置除了能读取所测得的瞬时值外,还可以确定离心调速器不同调整状态下柴油机工作情况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195系列单缸柴油机升级改进循环变动的问题,研究采用中凸缩口A浅ω型燃烧系统的X195直喷柴油机的循环变动,分别对标定工况和全负荷速度特性等工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变动对机械负荷、动力性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该机各工况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讨论了影响最大爆发压力变动的主要和次要因素,提出了一种降低循环变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可变进气涡流机构改善柴油机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流机构,并在不同进气涡流下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涡流强度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高,低速区的最佳进气涡流强是不同的。在低速大负荷区适当提高进气涡流强度,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在高速区降低进气涡流强度,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均有明显改善,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机构可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进气涡流强度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2.
EGR降低S195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排气再循环(EGR)降低S195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及其研究结果。比较了排气再循环率不同评价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用、方便测量排气再循环量指标的方法,分析了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的影响。单缸柴油机循环波动影响分析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6110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几种缩口燃烧室,研究了燃烧室形状对高压喷射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实现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 和排放指标的折衷,特别是创造了氮氧化物排放和微粒排放同时降低的条件;大的底台体积和较长唇部的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延迟喷油,可以更加有利于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降低,喷油提前角和喷雾锥角决定着燃汪在燃烧室内的落点高度,  相似文献   

14.
韦博公式作为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中较通用的放热率计算半经验公式,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仿真中,其模拟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公式中参数的选取,但常规选取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普适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以上柴D4114B型发电用柴油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柴油机韦博公式参数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验所测缸压曲线反推燃烧放热率、放热率曲线的数值拟合和神经网络的训练建立可用于韦博公式参数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预测精度评价、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这种预测方式的准确性。最后,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部分参数实验值与仿真值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在柴油机动态仿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变工况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中混合工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柴油机变工况下的排气特点,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共沸混合工质和非共沸混合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下对车用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的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变工况下,非共沸混合工质R415B的ORC系统(火用)损率平均值比共沸混合工质R508A低38%.通过对比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R415B最适用于变工况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约为27.60 kW.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柴油机配气与供油正时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的配气与供油正时对其性能影响很大,最佳的匹配参数能够形成缸内良好的空燃比、较佳的燃烧效率以及较低的燃油消耗率。以单缸135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对配气与供油正时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加装液化石油气(LPG)供给系统和设计LPG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对295T型直喷柴油发动机进行了改装,并在相同条件下,以改装后的发动机为试验装置,分别燃用柴油和LPG/柴油双燃料进行了台架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比原机动力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性能明显改善.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与原机相比:NOx排放量有一定减少;CO排放量和原机接近;HC排放量在低负荷阶段增加较多,而在高负荷阶段接近.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的制取及其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地沟油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脂交换法进行生物柴油的实验室制取试验,所得产品性能指标接近矿物柴油,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研究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含有生物柴油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使得燃油消耗率略有增加但烟度排放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