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年来,卓尼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全州"168"现代农牧业行动计划为依托,大力扶持培育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逐步实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一业务指导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合作社自身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生产效益,辐射带动农牧民增  相似文献   

2.
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更好地引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海晏县把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家,总注册资金达1.4亿元,入社成员2 254人,辐射带动农牧户817户,提高了农牧业组织化程度。按行业分:养殖业专业合作社42个,种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紧紧围绕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目标,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加强指导管理和引导服务,用创新的举措和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牧民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青海省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四个结合",实现"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5.
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牧民自愿参加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十二五"提出的要求,强化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培育壮大现代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畜牧业专合组织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兴海县11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带领农牧民群众积极开展种植牧草、牛羊育肥、羔羊经济、藏香猪养殖,切实让农牧民群众得实惠。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推广健康科学养殖方式,以增加养殖户收益为出发点,创建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与合作,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合作社经营生产规范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平县紧紧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畜牧资源。把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畜牧专业合作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在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利充分发挥畜牧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为此,笔者对全县畜牧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东市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不仅强化草原生态保护,还有效地促进全市畜牧业生产发展,调动了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基本实现了促牧增收效果明显、转生产方式保市场供给、人工种草势头高涨。主要存在草原经营管理、农区畜牧业发展、规模养殖和合作社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措施主要是积极推进"农牧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巩固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保护好基本草原、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文成县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县畜牧业服务体系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产业体系,近期我们对全县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调查总结水禽产业合作社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结果显示:我国水禽产业农民合作社存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经销大户十养殖户”、“龙头企业+养殖户”3种基本的合作社模式;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水禽产业化大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终将成为产业化链环中一个独立的单元而将更多的养殖户和市场连接起来;我国水禽产业合作社的区域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在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奶牛养殖场(户)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因此,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成为发挥合作社功能、保障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不同发展模式,并就促进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优质充足的饲草是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凉州区坚持“稳粮、优经、扩饲”,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中央“草原奖补”“粮改饲”等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优质饲草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饲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就凉州区饲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兔业生产组织模式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总结,回顾了我国兔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过程。随着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兔业生产组织模式逐渐更替。由最初的传统庭院模式,到以“外贸+农户+国际市场的肉兔发展模式”和以“供销社+农户+国际市场的毛兔发展模式”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又逐渐过渡到目前的以“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临漳獭兔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社员+科技+市场”的毛兔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市场”的哈哥模式和“公司+基地+科技+市场”的康大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韩柱 《草业科学》2014,31(4):754-759
“人-草-畜”共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础和经营方式与耕种农业不同。因此,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牧民合作社受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牧民合作社是在草原畜牧业生产和生活中以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整合方式进行互助互利,形成合伙放牧和繁重体力劳动的社会运动体;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结合牧区经济的特点,牧区地方政府纷纷组织成立草地联户、牲畜饲养、生产资料购买、牧业机械联合、互助基金等生产、流通领域运作的经济体;在互助互利和自由、民主平等原则上组成具有紧密的经济组织体,在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条件下,形成一种具有合作社章程,理事会、监事会,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等一整套经营管理机制的组织性、统一性、持续性的经营体。其发展趋势是以嘎查(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组织。自然环境复杂、人烟稀少、经济基础薄弱的牧区,发展合作社应该从生产合作社开始,从联户型互助组发展为小组型专业合作社和嘎查(村)型综合合作社,在此基础上逐步分离加工、销售、信用专业合作社,最后发展到牧工商一体化产业化联盟的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以中环肉羊新品种为例,通过了解、认识及亲自参与培育过程及应用情况研究介绍,掌握其培育方法及相关试验操作,从而提高自己在肉羊养殖中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果显示,中环肉羊新品种比一般肉羊生长发育快,繁殖水平高,饲料转化率高,肉品质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中环肉羊新品种育种核心群已达到1.7万只,培育F1代1.2万只。由此可见,该品种的培育效果显著。通过加速培育进程,以此来提高培育效率。将培育、扩繁更优质的肉羊种质资源,应用推广到当地及周边的市、县,使得农户、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肉羊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蚕桑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查分析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梅  黄先智  沈以红 《蚕业科学》2010,36(6):1056-1060
重庆市现有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公司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对这4种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4种模式分别存在规模小风险大、投入大成本高、制度设计有缺陷、服务功能有限等问题。调整与完善重庆市现阶段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建议从3个方面入手:(1)通过桑园流转等方式,重点发展蚕桑生产基本户;(2)构建使农户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干、鲜茧利益共同体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3)以蚕桑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蚕桑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实蚕桑生产合作社的生产与经营内容,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明  看召本 《草业科学》2011,28(6):1181-1186
摘要:由于粗放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过度追求牲畜数量,产生了“公地悲剧”。因此,国家对青藏高原制定了以牧业合作组织为平台推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实行游牧定居、草地围栏,以实现“三减”目标。本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哈乙亥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成立过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发现,由于高原牧民生产与生活的特殊性,藏族传统文化习俗独特性以及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的“再社会化”变迁等方面的复杂影响,牧民合作组织的生成和发展与农业区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畜牧合作社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退牧分流人员就业、畜种退化、动物防疫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Madikwe District of the North West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the supply of veterinary medicinal products to small-scale, subsistence and emerging farmers. A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direct observation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Stock remedies were made available to farmers within the district at Field Service Units that were managed by administrative staff of the Directorate of Field Services. The state veterinarian and animal health technicians were not directly involved with the sale of products. Most farmers still travelled to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the larger centres outside the district to purchase the veterinary medicinal products they needed. Factors such a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d, afford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required products as well as inaccessibility of outlets to all farmers contributed to the poor support of these outlets by the farmers of the district.  相似文献   

20.
To implement biosecurity measures at farm-level is a motivational challenge to dairy farmers as emerging diseas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largely are unpredictabl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challenge is that outcomes are more likely to benefit society than the individual farmer. From the individual farmer's point of view the impacts of zoonotic risk,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elfare concerns appear less obvious than the direct costs at farm-level. Consequently, a social dilemma may arise where collective interests are at odds with private interests. To improve biosecurity at farm-level farmers must be motivated to change behavior in the 'right' direction which could provide selfish farmers with unintended possibilities to exploit the level of biosecurity provided by other dairy farmers' collective actions. Farmers' perception of risk of disease introduction into a dairy herd was explored by means of Q-methodology. Participating farmers owned very large dairy herds and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because Danish legislation since 2008 has required that larger farms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farm specific biosecurity plan. However, a year from introduction of this requirement, none of the participating farmers had developed a biosecurity plan. Farmers' perception of biosecurity could meaningfully be described by four families of perspectives, labeled: cooperatives; confused; defectors, and introvert. Interestingly, all families of perspectives agreed that sourcing of animals from established dealers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risk to biosecurity at farm-level. Farmers and policy-makers are faced with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biosecurity at farm-level related to the sanctioning system within the contextual framework of social dilemmas. To solve these challenges we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of a market-mediated system to (1) reduce the risk of free-riders, and (2) provide farmers with incentives to improve biosecurity at farm-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