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味子(Shisandra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味子、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MTT)评价两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副溶血弧菌的作用,五味子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8.67(±0.2)mm,MIC为1.56 mg/m L,MBC为3.125 mg/m L;黄精的抑菌圈直径为11.26(±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3.125 mg/m L。当药物浓度达到3.125 mg/m L以上时,五味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6种单味中草药与复配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中药组方制剂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法制备单味中草药提取液,并按排列组合法将6种提取液按相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配方复配液,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与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研究不同单味中草药与复配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6种单味中草药提取液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直径为12.69~19.88 mm,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9.88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0 mg/mL和31.25 mg/mL;2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64~19.98 mm,五倍子+乌梅和五倍子+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98 mm和19.94 mm,MIC和MBC分别为15.60 mg/mL和31.25 mg/mL;3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94~20.26 mm,山茱萸+诃子+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为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0.26 mm,MIC和MBC分别为7.80 mg/mL和15.60 mg/mL;4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88~21.28 mm,五倍子+诃子+乌梅+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28 mm,MIC和MBC分别为7.80 mg/mL和15.60 mg/mL;5味及6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11~19.07 mm,以6味的五倍子+山茱萸+诃子+大黄+乌梅+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9.07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结论】山茱萸+诃子+大黄和五倍子+诃子+乌梅+五味子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均为极度敏感,可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导致的鲫鱼败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五倍子(Rhus chinenis)、石榴皮(Folium sennae)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评价2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2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溶藻弧菌的作用,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37±0.14)mm,MIC和MBC均为6.25 mg/m L;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37±0.06)mm,MIC和MBC分别为12.50、25.00 mg/m L。当药物浓度在1.56 mg/m L及以上时,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6.25 mg/m L及以上时,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五倍子和石榴皮对溶藻弧菌及其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红景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景天干药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70%、85%)的乙醇提取总黄酮,确定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力进行测定。[结果]用50%乙醇提取红景天24 h左右时,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309%;红景天中的总黄酮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5、6.33 mm;红景天乙醇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41、10.48、12.07 mm。[结论]红景天中可能存在对枯草芽孢杆菌、短小杆菌起抑制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连翘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制备及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丙酮、乙醇等不同溶剂对连翘进行提取,并测定其提取物对T98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连翘的7种提取物对T98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均小于11 mm,属低度敏感;7种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3~18 mm,属中度敏感;7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均在16 mm以上。其中,连翘95%乙醇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916及1.953 mg/ml。  相似文献   

6.
不同中草药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板扩散法对4种中草药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野菊花、五倍子和板蓝根对两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抑菌作用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均为3.125%,其原液对两种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5.5mm和16.0mm。而板蓝根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2.5%和50%,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mm和13.5mm。  相似文献   

7.
采用抑菌圈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试了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异丁酸香叶酯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4.83 mm,最低抑菌浓度为8 mg·L-1;橙花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0和14.33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8和16 mg·L-1;香叶醇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00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 mg·L-1。经天然柠檬醛衍生物处理后,食品腐败细菌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升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对细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27种中草药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纸片法检测了27种中草药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黄连的抑菌效果明显,其抑菌圈直径为22 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2 mg/ml;大黄和穿心莲也有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5和18.9 mm,MIC均为31.25 mg/ml。在此基础上,对抑菌效果好的黄连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辽宁省蔬菜种植区分离筛选出的4株拮抗细菌R14、H402、H403和H404对番茄叶霉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牛津杯法试验结果表明,H404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5.7 mm,H402抑菌圈直径为29.6 mm,而H403及R14抑菌作用较差,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8 mm和22.2 mm。孢子萌发法试验结果显示,H404及H402抑制孢子萌发作用最强,抑制率达100%,R14的抑制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90%,H403的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仅为2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H402对番茄叶霉病的抑制率为96%,H404的抑制率为84%,H403的抑制率为68%,R14抑制率为76%。  相似文献   

10.
用抑菌圈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研究金银花、车前草等16种中草药提取液和纳米锌、纳米银对中国对虾来源病原菌——哈维氏弧菌TCBS–G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锌对TCBS–G产生的透明抑菌圈直径达35 mm,地锦的透明抑菌圈直径约25 mm;采用96孔板倍数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纳米锌、地锦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纳米银的达6.25 mg/mL;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抑制剂对哈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纳米锌、纳米银对TCBS–G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液质量浓度大于3.125 mg/mL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芪、地锦药液质量浓度大于12.5 mg/mL时抑制作用显著(P0.05)。普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极其敏感,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对头孢氨苄、四环素等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草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_1、E.coli O_2、E.coli O_8、E.coli O_(78)和E.coli O_(86))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金银花和黄连对E.coli O1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35和37.71mm,五味子对E.coli O8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97mm。2)金银花和黄莲对E.coli O_1的MIC分别为0.016和0.008g/mL,五味子对E.coli O8的MIC为0.008g/mL,抑菌效果较好。3)虎杖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差,没有检测出抑菌圈,MIC和MBC。结果显示金银花、黄连和五味子对5种血清型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mm达到极敏,地榆、穿心莲、虎杖、柴胡、黄柏和石榴皮不敏感,没有检测出抑菌圈。研究发现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和秦皮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滤纸片法和孢子萌发法,以黑曲霉、青霉、绵霉为供试菌种,对黄花蒿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类黄花蒿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水提物对绵霉抑菌活性最高,最大抑菌圈直径达28.3 mm,最大孢子萌发抑制率为45.45%;50%乙醇粗提物对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6、14.5 mm,最大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1.58%、27.0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黄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抑菌圈直径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乙醇浓度、回流温度、超声波时间、液料比4个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回流温度60℃、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液料比20∶1。在此条件下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0、18.9和18.1 mm。[结论]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明显优于常规回流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中提取多糖物质,并检测多糖含量及其对5种菌类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圆形纸片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及测量不同浓度不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结果]红色新月蕨的多糖比乌毛蕨的多糖在含量上多0.3%,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的多糖对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33.0和21.3 mm,红色新月蕨多糖对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0 mm,乌毛蕨多糖对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0 mm,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均集中在5~15 mg/m L。[结论]红色新月蕨和乌毛蕨多糖可作为功能性多糖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纸片法检测了27种中草药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黄连的抑菌效果明显,其抑菌圈直径为22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2mg/ml;大黄和穿心莲也有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5和18.9mm,MIC均为31.25mg/ml。在此基础上,对抑菌效果好的黄连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纸碟片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能有效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其中3%四霉素水剂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9.10 mm;6种药剂抑菌圈直径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复配药剂中,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四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四霉素水剂+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按1∶1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20、18.33、17.73 mm,均优于单一药剂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抗氧化性及抑菌性更好的多糖应用于药品及保健品中,以干制品的香菇和茯苓为原料,经过热水浸提和醇沉后分别提取出香菇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茯苓混合多糖,比较3种多糖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抗亚硝胺合成能力及其抑菌性。结果表明:在5mg/mL浓度下,香菇茯苓混合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37.11%、18.34%和21.56%。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的还原能力明显大于香菇和茯苓多糖;当多糖浓度为2.4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对亚硝胺的阻断率为41.48%,分别比香菇多糖和茯苓多糖高10.59%和12.2%;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香菇茯苓混合多糖、香菇多糖和茯苓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4.24~15.75mm、11.57~12.25mm和11.20~11.76mm。香菇茯苓混合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mg/mL、1.0mg/mL和1.0mg/mL。  相似文献   

18.
单味中药煎液对猪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牡丹区某一猪场仔猪黄痢的病死猪粪便样品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样品,经过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确定为大肠杆菌。将单味中药大黄、白芍、连翘、黄连、石菖蒲、艾叶、侧柏叶、夏枯草、黄芩煎液浓缩,取直径6mm的无菌滤纸片制成药敏片,大黄抑菌圈直径为9mm,白芍13mm,连翘8mm,黄连19mm,石菖蒲8mm,艾叶9.5mm,侧柏叶10mm,夏枯草11.3mm,黄芩11.6mm,结果表明黄连的抑菌圈最大。刘倩  相似文献   

19.
青枯病病原菌已成为樱桃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比较大蒜、银杏、海金沙3种植物提取液对青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3种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增强。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极显著高于农药对照的最低浓度分别为大蒜提取物20%、银杏提取40%、海金沙提取60%,且20%大蒜提取物对青枯病菌B2.1.2.2、青枯病菌I1.2.1.1、青枯病菌K5.1.1.1、青枯病菌L5.3.1.2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23、8.30、8.12、9.19 mm。当浓度为100%时,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最好,但大蒜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强。因此,大蒜可作为樱桃番茄植物保护剂的主要开发原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4种抗生素类药物两两混合使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4种抗生素类药物单独使用作为对照,通过测量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皿上药敏片的抑菌圈直径来确定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青霉素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2.8mm,枯草芽孢杆菌对其表现出中度敏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分别与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在18~19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其他组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大于20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为极度敏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联合抑菌圈平均直径都大于单独使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