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为国饮”的初步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特别是6月10日和7月20日农业部办公厅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对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191号提案(刘枫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关于确定茶为国饮的建议)”的答复(复函)以来,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信息和新闻报道中频频见诸报端。这是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进军号角,也是在我国历史新时期,重视“茶为国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作用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中国茶文化通过“海上茶路”东传的最早国家,宁波则是这条“海上茶路”的主要窗口,唐、宋时代很多日本高僧、遗唐使都是从明州(宁波)进出中国的。今年4月24日,3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第三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专题研讨宁波“海上茶路”。由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主编的“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论文集《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7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杨招棣、日本茶道协会会长仓泽行洋、日本中国茶文化评论家工藤佳治等海内外专家、学者的15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1200多年前,陆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以此为中国茶文化打下了坚实而完整的基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从此,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茶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茶文化奋斗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4.
海葆 《上海茶叶》2005,(2):41-42
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茶的冲泡技艺和品茗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邬梦兆《茶人雅韵》茶诗一百首有《茶艺》词(调寄《忆江南》)云:“茶艺美,百炼夺天工。技巧沏成香满座,艺高品就韵无穷。乐趣在茗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茶艺的情趣,技巧百炼,艺高夺天工的品茗乐趣。茶艺之美,美在“技巧”、“艺高”、“百炼”才能“夺天工”;美在“香满座”、品之“韵无穷”,乐趣尽在佳茗中!  相似文献   

5.
本年国际茶文化节参评“中国名茶”记实。 今年第1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上海茶交会4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名茶”评选是茶交会的重头戏.为办好本届茶交会,组委会事先作了周密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将“中国名茶”参评办法.连同申报表,寄发至具备条件的相关茶企.规定报送的样品.务必在4月8日前报到组委会。  相似文献   

6.
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将于2005年4月1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17日在福建武夷山举行闭幕式。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为推动上海与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及国际间的茶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成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9月27日举行的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茶叶概况的大型电视系列片《茶旅天下》开机仪式在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浙江省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举行。一些专家围绕“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发展茶经济”这个主题谈了各自的看法。新昌以《茶旅天下》开机为契机,带动整个新昌茶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茶叶》2009,(3):42-42
上海市茶叶学会黄汉庆理事长在“2009国际茶业大会成都茶产业研讨会”上透露:“为让中国茶、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上海茶人在全国茶界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已同上海世博局达成协议,世博局同意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走进联合国馆”,并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委托上海市茶叶学会全面负责启动中国茶、中国茶文化项目招商工作。  相似文献   

9.
汉文 《上海茶叶》2006,(4):42-42
“中国名茶之乡”的新昌县,茶乡处处好山好水好风光,所产的大佛龙井已香飘全国,最近在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大佛龙井又荣获了“绿茶茶于”金奖。并有小批量外销加拿大、美、英、法、德、日以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还以礼品先后赠送给匈牙利、苏里南、俄罗斯、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大佛龙井可谓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2004年4月12日-18日举行。4月12日上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开幕仪式;下午在闸北公园举行升节旗仪式;晚上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开幕式文艺晚会,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宣布开幕。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彭佩云,全国侨联副主席林丽韫,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王淑贤,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海潮,上海市领导龚学平、蒋以任、殷一璀、王仲伟、周慕尧、胡炜、朱晓明、宋仪侨等与中外来宾1600人出席。茶文化节前夕,举办“茶与健康生活”征文和“茶与健康生活”社区专场报告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1.
1、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原浙江省政协主席) 4月1日,在绍兴茶文化节开幕式祝贺时说:今天我们弘扬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就是要展示中华茶叶古国的悠久历史风韵,促进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就是要造福广大茶农、促进茶产业、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是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海葆 《上海茶叶》2006,(4):30-31
从茶文化文化学(以下简称谓茶文化学)而言,中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应该更胜于世界各国。缘于中国是世界茶的祖国,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曾对世界各国的文化、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而影响最大的亚太地区诸国,日本的茶道文化、韩国的茶礼文化等,都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因此,中国人得天独厚,有义务和责任,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中国茶文化文化学。  相似文献   

13.
“99第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1999年4月26日至5月2日举行。4月26日晚上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开幕式,上海市副市长左焕琛宣布开幕。市领导金炳华、张惠新等与来自韩国、日本、及澳门、台湾地区和北京、江苏、新疆等16个省区市的1000多名来宾参加了以“世纪茶风”为主题茶诗朗诵演唱会。  相似文献   

14.
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5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2005年4月12日至17日隆重举行。4月12日晚,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开幕式文艺晚会,中央有关部委、上海市和福建省领导周巍峙、万海峰、林丽韫、王如珍、龚学平、蒋以任、王仲伟、胡炜、杨晓渡、李祖可等与中外来宾1600人出席;4月13日上午,在上海正大广场会展中心举行了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开幕仪式,周巍峙、万海峰、林丽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祖国,从茶的发现到茶的利用、传播,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茶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璀璨闪亮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区进行茶文化教育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上海茶叶》2009,(3):F0002-F0002
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于2009年10月12日在上海豫园豫安阁“耕月人”茶馆举行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签约仪式暨世博茶经济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一座小小的山城浙江省新昌县,居然与举世瞩目的“哥德堡号”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的“桥梁”就是两种新昌特产茶叶和丝绸。  相似文献   

18.
葛晓萍 《上海茶叶》2009,(2):22-24,2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土壤孕育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茶文化。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已使茶的自然属性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东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杭州是产历史名茶——龙井茶的故乡,杭州市对2005年会展业发展的新格局确定为“春有茶博会,秋有西博会”,并提出打造“中国茶都”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9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4月15日至4月23日举行,为期9天,共有三大板块13项活动。本届茶文化节围绕“机遇共抓、资源共享、主体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的要求,以“迎接世博、融入世博、服务世博”为契机,不断丰富茶文化节品牌内涵。4月15日晚,以一场主题为“盛世茶香迎世博”的文艺晚会,正式拉开了本届茶文化节的帷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段成桂,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  相似文献   

20.
镌刻“茶叶飘香申城坐拥八分天下”的牌坊气势轩昂,令行人驻足观注。每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都将市场作为活动地之一,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的旅游团队也将市场作为观光购物点。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成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的分会场,以“茶文化”来熏陶茶叶的经营者、消费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把销售茶叶与弘扬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活动,成为上海市又一旅游观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